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踩着乡土上路
来源: | 作者:舒 袖  时间: 2019-12-03
  曾经是那么仰慕城市,从年少时起。城里的柏油路、霓虹灯、高楼、商场、公园,尤其是城里的人,好像比乡下人体面、尊贵。
  渴望做个城里人,曾经是多少乡下人的梦想,又有多少人为自己设计了多少种途径,为之流汗、流泪。
  回首青春放飞理想的时代,一张专科入学通知书足以令我们和家人及亲朋好友兴奋不已。在城乡差别悬殊的年代,拿到那张计划内招生的入学通知书就能敲开进城的大门了,然后,只要你踏实做人,勤奋学习,就不难成为城市公民。憧憬未来,将是多么美好:娶个城里媳妇(找个城里老公),生个地地道道的城里娃娃,衣锦还乡时,也能接受乡亲们羡慕的眼神和佩服的脸色,享受乡亲们的拥戴。
  当美梦成真后,再回首,滋味如何呢?诸君相聚,无不感慨:
  从乡下长大的孩子,进得城来,总觉得自己的鞋子上和裤管上仍然沾着乡下的泥土。尽管是学着城里人的步伐、眼神、衣着,可心里依然不大适应;学着做城里人的游戏,可心里总不那么舒服。
  城里的生活方式不错,只是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乡下人之间的那种坦诚。乡下人之间随意来往,城里人之间关上门有的邻居相互不认识。
  在城里混得没钱花,还不如在乡下混,房前屋后转一圈,地里拾到点什么就能填饱肚子。所以,进得城来又没发迹的人感觉自己仍然是城里的乡下人。
  长了出息的才哥才姐(财哥财姐)们叹慰:若不是要摆脱乡下的脏、累、穷,或许自己也会赖在乡下过日子,真得感谢那脏、那累、那穷——那就是乡下孩子最初成长的原始动力。
  做个城里人也挺难,毕竟咱是踩着乡土走出来的,咱爸咱妈再能吃苦受累,品德再高尚,那也是农民呀!由此,你在城市贵族眼里,仍然是“下里巴人”。这是一种带有污辱的、抽心的鞭挞,为了摘掉这顶屈辱的帽子,你要冲进这个场那个场,为的是赢得在城市的一席之地。就这样,一点一点地耗尽了青春。为了赢得这一席之地,跟上城市的步伐,谁没或多或少地流失了一些青春的美好呢!
  我们常把过去的苦难当经典去教育鼓励下一代,而孩子们并不买帐,因为他们呱呱坠地便是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带他们去乡下探亲,他们只是猎奇,虽然他们对农民的勤劳也肃然起敬,但他们对乡下生活并不向往,对乡下人的木讷和糟糕的卫生状况甚至于有一定程度的鄙视。
  回首走过的岁月,哪一刻摆脱了乡间的土气呢?没有啊。尽管我们努力地除去身上的乡气,但实质上,我们不甘屈服的意志正是与生俱来的那股乡气支撑起来的。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有傲骨,我们的筋骨是在乡土的滋润下长成的。
  踩着乡土上路,不完全是我们个人的情愿选择,这里也有命运之神的操纵。乡土随我们走进城市,使我们不改的是乡音、乡情和乡气;我们把乡土带进城里,使城市增添了新的活力,给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所以,再回首时,尽管滋味不尽是甘甜,却不必悔之当初,不必计较付出的与失去的,尽管有些失去的东西很美好。
  踩着乡土上路,走得确实很踏实。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