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白狼山下利州城
来源: | 作者:张日新  时间: 2019-12-03
        站在白狼山上,能够清楚地看到我们的利州小城。古老的足迹,在今天的风景中,早已不复存在。美丽的传说,跟着岁月的年轮演绎着红山女神的故事,于是,我们的喀左利州就这样走进了人们的记忆。
  利州小城形成了一个大大的盆景,这个盆景,是由白狼山在远方瞩望,再由乌兰山、东山、南山,三山公园围成。三处公园,就是小城的三个靠椅。历史留给小城的古迹,是小城的古老枝干,在这古老的枝干上,跟岁月走来的一个又一个建筑,就是枝干上的鲜花与绿叶,鲜花在城里灿烂缤纷,绿叶在城里婆娑妩媚。于是,人们追寻着古老的足迹,让小城有一脉传承的故事,有现代理念的创意。古代王朝种在小城的天成观,又一次在这个盆景得到艺术的修葺。从前,它生长在这里,却很少有人问津。它孤独地望着小城天空日夜行走的星辰,它默默地听着小城马路上发出的喧嚣之音。它怀旧的道家之心,没有了大明王朝的遗训,没有了大清皇恩的感激。在这座小城里,它有过乞丐式的生存方式,它有过更名改姓的心痛。如今,崇祯皇帝在煤山(景山)升起的亡灵,还能望到这里吗?他的后人,死里逃生,来到这里,做了道士。从此,天成观这颗种子,就在小城的西北角,乌兰山的南坡下,扎了根。
  天成观在历史的昨天,可是小城的尊严。人们出城,进城,天成观都会映入人们的眼帘。人们面对这座青砖灰瓦的古老建筑,或想象,或赞叹,或走进去,用心中渴望的几株香祈祷,用双膝跪拜的方式来叩天。天成观成了这里人们寻天道,悟圣德,感上苍的一片净土。小城的发展,让天成观不再寂寞,但是,一跟这些高大的楼房相比,天成观就没有高楼那样的豪壮气派,也没有小城那些建筑的美丽养眼。也许,正因为这样,天成观的文化底蕴才得以显现。天成观,是小城里的花蕊了,春风吹拂着敖木伦湖的水气,落到她的蕊芯时,她带着圣灵的香气绕着古老的瓦檐,攀上千年古柏,跟精严禅寺塔的紫燕高旋在一起。天成观在喧嚣中有了宁静,天成观在变化中有了沉稳,天成观在古老中有了蕴意。无论何时,人们到此,都会留下深深的记忆。天成观把历史最早的脚印留在这里,先建起了春秋楼,究竟有没有存下孔子的“春秋”,究竟能不能让筑者的心愿春秋相济,春秋相应,至今也无人知晓。钟鼓楼应该说是一个警醒人心的吧!用晨钟唤醒长夜久睡不醒的梦,用暮鼓送来夕阳紫燕回巢的归程。接着,无论玉皇大帝,还是三皇之中的神农与伏羲,都会在这钟声里,早观上苍,晚俯大地,聚集在天成观的四合院里。道士找准了自己的位置,道士也有了自己心智。大明王朝公元1644年的夕阳煤山(景山)之落,让我们这里1647年走来了天成观。如今,晨钟是小城人早起健身的号子,暮鼓是小城人灿灿灯光里的舞步足音。
  一个地方,标点了历史,历史的足迹就有人追寻。天成观做了大明王朝的最后企盼,甩出一个句子,天成观的这个标点,却点错了位置。等到大清皇帝游玩走累了,来到这里,坐在一个石凳上休息,大明的后人,也未能奋起抒发他们曾经有过的斗志。还是叩了头,喊了万岁,好酒好菜,让大清皇帝吃了,喝了,走了。就是这样的故事,我总是怀疑。据说,天成观院里的一棵古老的松树,如今,之所以有让人一看一心惊,一看一肉跳的奇迹,就是当年大清皇帝临走时,亲手栽下的。说他以后的日子还来这里。至于,以后来没来,后人没有记忆。用一棵松柏浩荡了一代帝王的恩宠,用一个石凳坐下了一个江山的安宁。大明后人的厮守,从此,就在这天成观里演绎了另外的故事。
  历史总是有人会记住的。传说与演绎的故事,没有多少人当真了。不过眼前实实在在坐落的天成观,你不能不动心,也不能不联想。一联想,就有好多美丽走来,就有好多形象重生。站在小城的山岗上,我就想起了古代的三国鼎立,三国鼎立,一个血脉的中华民族,在三国时代可是动了干戈的。曹操站在利州城外的白狼山上,想没想在我们这个小城住上一辈子。翻开历史一看,他还是匆匆离去了。我们这利州小城啊,让三山公园这么一围,三山做了小城的靠椅,小城就成了花枝招展的可爱孩子。这个灿烂的盆景让孩子安然,温暖,让小城街有明亮,楼有新奇,日子有新意。小城是个盆景,他让几代人修了又修,剪了又剪。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抒怀,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收获。每一个事物都可以在盆景上如诗如画的去点缀。三山公园围起的利州小城啊!现在看来,就是辽西这片土地上的塞外山水之都了。
  没有多少人会用一个古典一直回忆,但是,也不会有更多的人去忘记历史。因为,所有的日子都打着历史的烙印。就是在这烙印里,我们才提升了现代的思想,才发展了生活的理念,还创造了幸福的指数。天成观可以作为小城的古老,可以点缀小城的日子,还可以在历史的书简中落下岁月走来的足迹。那一天,我去南山公园散步,秋天的阳光迎面照在我的脸上,我有些生气,烈烈的阳光,刺着我的眼睛,我有些承受不起了。着急的脚步,跨到马路的树荫下,一阵凉风,阳光隐去,我又骄傲地抬起头颅,望着南山公园缓缓铺向山间的石阶,敞亮的心情,迈开大步,十几分钟就到了山顶。我回首小城,秋阳朗润的目光,在敖木伦湖水的晶莹洗练中,甜甜地飞过去,落在湖岸翠绿的杨柳上,杨柳依依惜真情;落在湖岸缤纷的花草中,花香招来蜂蝶舞,草色惹来虫儿鸣。目光又落在乌兰山的几座凉亭上,心灵飞度过去,秋天金色的阳光驻足在凉亭的周围,我突然想到唐朝杜牧《醉倒》里的两句诗“日晴空乐下仙云,俱在凉亭送使君。”有这样一个朗朗的秋日,有这样一个美丽的晴空,远远的天边又来了几朵白云,是不是仙人,是不是道士,我都不在意。只是登高而望的心啊!这一回,真正找到了小城,水有水情,山有山意了。
                      
  小城今天的壮丽,一直让我追寻过去,总想把历史的厚重,叠成小城的嫁衣,让她穿上在辽西出嫁,带上我们蒙古族人的亲情,牵手祖国各地。当我静下心来,看着窗外起伏的高楼,听着马路上的车鸣时,心还是没能走远,心还是被当今灿烂的日子封住。远去的心灵片段,无法用眼前的风景连缀了。有一种感觉,总想为这个幸福的日子做点什么,总想在看了心动的场面,听了感人的故事之后,马上也去践行自己的行为。
  小城的生活就如《西厢记》里,张生与崔莺莺共举的那把扇子,正面反面都写着“情”字,翻来翻去都扇动着人间真情。由春而生的万物,在小城格外地灿烂起来。在春天里,小城多了一份热烈,多了一份含蓄,多一了份秀色,多了一份匆忙,还多了一份江南柳岸女子望霞飞的情致。
  古代的利州,老式的服饰早已把岁月的风光带走。无论是大唐穿越辽西的脚印,还是宋代对抗辽金的呼声;无论是蒙古铁马奔来的身影,还是大明远去的哀鸣;无论是大清帝国的鼎盛,还是军阀混战的割据之争。在这座小城里,都无法再找到痕迹。同样在这片蓝天下,小城,没有了当年的苍老,没有了当今的凄凉,更没有了当年孤苦伶仃立守塞外的无助。从哪一个角度来看小城,才能破译一段她的成长故事;从哪一座建筑来读小城,才能找到小城岁月的根源。现在,满眼都是灿烂的激动,满眼都是纷飞的场景。
  跟春天的时光对话,在利州城里,找到人生与社会变化的格调了。人们享受着当今的日子,人们也许就不太在意历史。因为,历史幸运的少,不幸运的多。所以,人们不提起。如果有创意,或者换了角度,在人们面前把历史的某一个人拽出来,也许有另外一种景致。就说那个安禄山吧!他要与曹操比起来,就显得不大气,也不豪迈了。虽然,曹操在三国的历史里,是让人恨透心的,可是,真正的一段历史,他还是有着闪光的业绩。站在白狼山上,望着利州城,魏武之风的身姿,如今人们只能用想象进行描绘。我们把曹操当成了仗胆的勇士,我们把白狼古城遗址用春天的禾苗绿油油的盖在凌河岸边的大地里,等待千年的兵戈铁马一朝醒来,为我们住在这里的民族光耀历史。而安禄山呢?在这座小城匆匆而过,把黄土高原大唐的风波搅起,尽管,做了杨贵妃的干儿子,可是,儿子最终还是打了妈,骂了娘,让干爹连夜出逃。安禄山抢到了大唐的龙椅,坐上去的威风,也就是那么几天,就没了影。都在利州的土地上,都在辽西的岁月里。用谁为我们演绎生活的心智,用谁为我们证明自己的骨气。现在看来,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创意。
  利州城里,蕴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有多少美丽的东西等待我们去挖掘,去写意。有一点骄傲,还有一点兴奋。融入这座小城,才真正把乡土与城市的双重情感读懂。来到小城,一边带着父辈的嘱托,一边为自己造型;一边走着明亮的马路,开着小车自由穿行,一边住上高楼,拿着苹果手机东西南北去沟通。风尘都要从每个人的身上抖去了,华丽要在每个人的出行中飘动。人们想着法子把利州小城这把扇子打开,读情也罢,悟意也好,以小为主题的风景,就是人们心中圣洁的永恒。这种情感上来了,小城的古老情愫,白狼山愿望的心事,在远征的岁月里,就会跟着这山,这水,永久的悠悠流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