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鸡年吉话
来源: | 作者:高盛贤  时间: 2019-12-03
  瑞雪还在频落不止,春意却悄然而至。梦幻中丁酉鸡年向我们走来,在欢度2017新春佳节之时,怎能不让人们借鸡说吉话呢?!
  据史料记载,七千多年前,人类就驯养了鸡。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它已成为致富的高能“产肉机器”,成十上百万的鸡场,遍布全国各地,为人们提高了上佳的营养肉食。
  先民从《随息居饮食谱》“鸡肉补虚、暖胃,强筋骨、续绝伤,活血、调经拓疽”中,早已把鸡做为聚餐的首选。                    
  “无鸡不成宴,无鸡不能欢。”鸡肉既无猪牛羊的骚膻,又无鱼肉的腥臭,鸡味之美,可想而知。它可炸、炒、焖,无一不能,烹饪之法林林总总,鸡的菜谱不下几百种,什么香酥鸡、鱼香鸡球、香草炸鸡、蜜汁鸡脑……若为鸡专门写一本菜谱,真是洋洋大观。
  鸡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关于鸡的成语甚多。“鸡犬升天”、“鸡犬相闻”、“鸡犬不惊”、“宁为鸡口,不为牛后”等等。                   
  鸡,殷实着农家的生活。在过去的年月,那里有鸡鸣狗叫,就有了欢乐。鸡成了农家的“小银行”。手头紧了,用鸡蛋换点零花钱或油盐酱醋、针头线脑;谁家生孩子“坐月子”,送一篮鸡蛋“下奶”;谁家人生病了,杀一只老母鸡做成鲜鸡汤,补补虚弱的身体……
  当下,虽然物资丰盈,但人们却永不了隔三差五,煎煮鸡蛋,小鸡炖蘑菇,它已是人们的家常便菜。
  而巧借鸡与“吉”谐音,便有了“良辰吉日”、“吉祥如意”、“万事大吉”等新意的成语又应运而生。                     
  鸡,在诗人的笔下,更是妙笔生花,多姿多态。三国刘桢的《斗鸡》:“丹鸡被华采,双距如锋芒。愿一扬炎威,会战此中唐。利爪探玉除,真目含火光。长翘掠风起,劲翮正敷张。轻举奋勾喙,电击复还翔。”
  唐李频的《府试风雨闻鸡》:“不为风雨变,鸡德一何贞。在暗常先觉,临晨即自鸣。”还有“守信催朝阳,能鸣送哓阴。峨冠装瑞璧,利爪削黄金。”这是唐徐夤的《鸡》。
  宋代诗仙苏东坡的“黄鸡白酒云山约”、“斗酒与只鸡,酣歌饯华颠”更是对鸡情有独钟。明代画神唐寅更有意境“头上红冠不用戴,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更有朱元璋为“金鸡报晓”题诗,更为有趣。那载正月初一,翰林学士们为贺鸡年,各吟诗一首为庆。学士们公推“万岁爷”开个头,明皇不好谦让,沉吟片刻,便款款吟道:“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这粗俗平庸,毫无诗意,哪里是在作诗,众学士听了窃笑,又为之心急。谁知朱元璋却不慌不忙,继续吟道:“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话音刚落,众学士拍案叫绝,一句回天,气象非凡。                                    
  而伟人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则石破天惊地宣告长夜已过,东方破晓,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当下, 在“万方乐奏有于阗,诗人兴会更无前”的美好意境中,不要忘了在鸡犬相闻的山村,还有不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我们要用精准扶贫,让他们逢困化吉,吉庆有余!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