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2年四季度辽宁儿童文学述评
来源:晓 宁 | 作者:  时间: 2013-02-07
  2012年4季度的辽宁儿童文学创作与前三季度相比不甚丰厚,在有限的几篇(部)作品中,作家们能从自我成长中汲取写作资源,完整地记录儿童生活事件,在艺术表达上也做了一定的努力,但整体质量还稍显单薄。
  在中国儿童文学受商业化出版影响趋于强烈的当下,儿童文学作品日益呈现类型化的特征,坚守纯文学的写作更显难能可贵,辽宁的作家大多能坚守自己的艺术底线,探索自身的超越与创新。李楠的长篇小说《春暖花开》,是一部入选“辽宁省农家书屋”的儿童长篇小说,它带着芬芳的泥土气息,将我们带回了上世纪80年代的辽南,一个名叫桃花山的小乡村。主人公——女孩刘月亮的悲喜人生在这方寸之间的土地上上演着。清贫的生活、家庭的不幸、富家女的算计歧视,一切的不公、不幸,似乎有意考验着主人公柔弱的身躯,而她以超乎寻常的坚强意志,写好了自我人生这本书。小说在朴实、流畅的叙事语言中保持了对儿童心灵的独到领会,以及对她们天性的独特理解,可以看到作者作为儿童文学作家的艺术敏感和对生活的洞察能力。这部小说尽管与当下都市儿童生活拉开了一定的距离,但是所传达的题旨却是儿童成长过程中需要永恒坚守的,以及更为普适的人文关怀。小说在整个结构上虽有小的瑕疵,但是依然比较饱满、立体,比较成功在再现了那段难忘的时光和人与人之间单纯质朴的情感关系。
  同样面对乡村,李铭的小说《会唱歌的刺槐树》更显得沉重,小说将作者家乡辽西马耳朵沟乡村小学校的故事讲述给读者。这是一个关于现代乡村教育的感伤故事,一个辽西版的“凤凰琴”故事。年轻的女教师田歌克服重重困难,被乡村人淳朴的情感所打动,终于坚定了献身乡村教育的信心,但是生活的种种残酷现实让她无法承受,她最终决定离开时,学校的徐校长为了给她买纪念品,上树摘刺槐角而摔伤。当田歌真正离开那天,在孩子们纯真质朴的歌声中,她不禁潸然泪下……小说对马耳沟这片乡土集聚了深厚的、血浓于水的情感,写出了深沉热爱背后的无奈与凄凉,写出了人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精微的细节,富于个性的人物,浓烈的地域感,令这篇属于乡土现实主义风格的小说极富生活质感,耐读,富有张力。
  车培晶的童话《西瓜越狱》,受到俄罗斯当代童话的启发,讲述了一只土耳其西瓜和一只南瓜越狱之后,结伴浪迹天涯的种种奇闻逸事。这篇童话以物喻人,幽默调侃,将社会万象合盘托出,讽刺某些生活中不合理的现象,如以貌取人、不重品格,草菅人命等等社会乱象,也有对弱者自我牺牲精神的褒扬,童话营造了一个准狂欢化的叙事语境。
  刘东的幻想小说《星空的预言》是作者 “献给公元2012年12月21日”一篇小说,它围绕着“一些预言真的会实现,但实现的预言又常常让人无法想象”这一主旨而展开,充满了未来世界的科幻色彩。已经130岁的平先生因为一个有危险的预言,而与自己心爱的茗女士分别在两个星球,一百年没有相见,而当他们的生命来日不多时,终得相见,却发现预言中的危险基本上是子虚乌有,而由于担心,白白空耗了一百年光阴,使相爱之人无法相守。这篇小说有着深刻的寓意,即人们常常因 “怕”、“小心”等字眼而止步不前,患得患失,不敢冒险,不敢舍弃,不敢面对,到头来只能消耗生命,抱憾终生。
  李浚丰发表了5篇童话《一颗千年的莲子》、《寻找最美世界的蒲公英》、《醉酒的槐花精灵》、《长尾巴的小房子》、《零奶奶的织补店》,从这几个短篇童话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李浚丰童话的特质,即作为童话写作者的他怀揣着善意、悲悯、体恤、怜惜之心,对世间万物有着细致入微的观察,找到恰当的童话形象,构思合理的情境,对人物心理的细腻挖掘,加之大量情感的注入,使得他的童话充满了浓郁的爱意,将深刻的道理融化在单纯、集中,且感人的故事当中。如果多加历练,相信他的创作会见更大起色。
  周学军发表了两篇小说《寻找红麻雀》和《排行榜上的指纹》。前者通过女孩二丫寻找红麻雀、爷爷保护麻雀,完整富于教育意义的故事揭示了保护小动物的乡村环保主题;后者则通过一个有些悬疑意味的校园故事,让孩子懂得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陈琪敬的童话《我要吃五个小面包》以会做面包的熊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凡事要适可而止,欲求过多,反而走向极端的道理。
  董恒波出版了《一年级爱科学》系列童话书3本,以及人物传记《感动中国人物——杨利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