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5辽宁文学理论批评述评春之卷
来源: | 作者:李桂玲  时间: 2019-12-02
  第一季度的文学理论批评,一如既往地带有总结过去一年创作成绩的显著特征。在这一季度里,对于2014年度小说体裁中的长篇、中篇、短篇的总结性梳理文章较集中,水平也相对较高,在国内评论界体现出了辽宁文学评论的实力与标高,也是这一季评论的亮点。几篇对辽宁工业改革题材作品的分析,是对辽宁工业文学创作特色的一种归纳。在作家、作品论中,对国内重要作家及作品的关注与评论也是这季评论的重要部分,对国内文坛实力派作家如贾平凹、王充闾、迟子建等的新作有所关注,对于辽宁文坛作家如商国华、王晓峰等的评论推崇也值得肯定。
一、综  论
  近年,长篇小说的创作数量一直有增无减,其作者群体的水平也是良莠不齐,这种大帮哄式的长篇创作态势虽屡遭诟病,但不应抹杀所有长篇创作的实绩。纵观2014年长篇小说,优秀作品、值得评说的创作,都是长篇文坛的亮点。在《无须命名的文学年代——2014年长篇小说现场片段》(吴丽艳、孟繁华,《小说评论》2015年第1期)这篇评论里,作者认为,2014年长篇小说创作与整个文学发展的当下状态相吻合,即无法命名,也无须命名,并集中对几部作者认为比较优秀、有代表性的作品时行了细评。这些长篇,虽无明显趋势可归纳,但仍可理顺大致方向,即从作品主题、人物形象塑造、大时代背景、精神气质这四个大的方面入手,分析2014年长篇小说创作的态势,作者将其命名为乡村文明崩溃的前史后传,个人的船帆与历史的大海,新文明的兴起与动荡的城市,知识分子:还是有话要说。文章最后,作者通过所分析的这一系列长篇作品,揭示出了无法命名的真正原因,即为如此庞杂的文学共同体命名存在着困难。
  中篇小说,从篇幅长度来看,更便于清晰、从容、便捷地表达出一个故事的内容,反映一种人生状态。这也是近年一些作家青睐于中篇写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2014年中篇小说,《抵达现实的纵深处——2014年中篇小说评述》(贺绍俊,《小说评论》2015年第1期)一文,既是一篇综合性的评述文章,更是一种源自评论者个人角度的阅读、观察与理解,这里有理论点评,更多的是作者感性的认知。文章开篇,作者就指出了“中篇小说擅长讲故事”,一语点中这种文体的创作要义。可以说,优秀的中篇小说作家都是编故事、讲故事的高手。作者认为,2014年中篇的故事叙述虽来源于生活,但作家们这样写,并非是为了告诉人们,生活中发生了什么,而是要告诉人们,作家是如何对待现实的,这也正是文学与新闻的根本区别所在。这样的作品如陈应松的《滚钩》。2014年中篇小说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关注精神现象,一如蒋韵的《晚祷》中所流露出的典雅的精神气息。同时,这一年的一些作品,还开拓出了不同于主流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浪漫主义叙述气质,如红柯的《故乡》、李亚的《自行车》。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1期刊发了一篇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代际关系研究的文章:《冲突与认同:代际关系与文学生态》(刘广远,《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1期)。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选择性地对当代文学作家群体中的“五○后”、“六○后”、“七○后”、“八○后”,及其文化交流、融合模式进行阐释。这些代际作家,其共同性与差异性是并生共存的,这其间所展现出了融合与冲突的表象特征,但他们都是文学进化过程中的“中间物”,观察他们的文学关系、传承模式、生成形态、发展趋势,是更好地理解当代文学与中国文学的有效途径。
  王向峰在《“新批评”方法的起点与末路》(《汕头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一文中,探讨了“新批评”的起源与发展问题。他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现象之一,它的作者作为社会历史的人,无法不在作品中表现社会历史,因而就无法割断与社会历史的联系。但是在20世纪产生的多种形式主义美学研究方法,为了强调艺术形式的重要,在评论文艺作品中特别片面地夸大形式的意义,岀现了多种以艺术形式为艺术本体的形式主义流派,英美的“新批评”即是其中之一。以艾略特和韦勒克为代表的“新批评”方法,以文艺作品的形式为本体,认定艺术批评的目的在于艺术的自身,阻断了艺术与社会历史的密切联系,所以尽管他们的理论方法在认识艺术形式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他们与其同道所秉持的方法,都在时兴一段时间之后走向了难以回转的末路。
  《20世纪初东北叙事文学话语的现代形态和意义》(薛勤,《求是学刊》2015年第1期)对20世纪初的东北文学叙事话语所具有的现代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作者认为,20世纪初的东北文学叙事话语的现代性,体现在对近现代国家的体认、对现代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现代文学的趋赴。在文学中体现出的国家观念,仍旧徘徊于旧的封贡体系中,近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缺位,滞后于国际政治体系的变化。这使得其时的东北叙事文学中出现了两类独具时代特色的内容,一是外国政史小说的书写,一是外国世情小说创作。在其时的文学镜像中,城市文明呈现的是一种失衡、倾斜的形象,在从旧文化向新文化攀升的艰难行程中,来自旧时代的写手似乎更多地关注和记录了它转型中丑陋的足迹。在文学性方面,则表现出对现代文学的趋赴,内容上从教谕文学、游戏文学转向对人生的写实,篇章结构从说话体、笔记体的框制中挣脱出来,书写日常生活、人物和风景,逐步建设以呈现人生为追求的现代文学。
二、作家、作品论
  身为“七○后”作家,东紫的创作数量并不多且以中篇小说为主,但在面世的作品中,不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佳作,如《白猫》、《春茶》等。在《隐喻的“城堡”,温暖的观照:东紫论》(周景雷,《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2期)一文中,作者以东紫的几部重要作品入手,分析了其创作主题的一大特点,即面对现实时的介入与批判;但同时,其对现实的深入和感悟,更使其作品具有了指向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未来,带来一种精神层面的升华与超脱。东紫对现实极其敏感的关注,使其作品多以当下生活为背景,而其作品的象征性结构又使得其小说具有了深刻的隐喻意涵。
  《鲁迅与乌克兰文学及根在乌克兰的作家》(李春林,《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1期)是一篇细致的鲁迅研究论文。鲁迅在著述中对乌克兰文学提及不多,但与根在乌克兰的作家却有极为深广的关联,如果戈理、康拉德、柯罗连科等。这一点在鲁迅翻译的《小俄罗斯文学略说》的译后附记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通过这篇仅200余字的译文及其后记,可以看出鲁迅忠于原文等的翻译原则,及他对这些作家的关注。在这些作家中至少有15位,如果戈理、柯罗连科、爱罗先珂等都对鲁迅产生过重要影响。
  对于总能够创造出经典的贾平凹来说,其长篇新作的问世总能在评论界引起不小的反响。《老生》出版后,评论文章也屡见不鲜。《在阅读贾平凹时,触摸一个时代——读贾平凹长篇小说〈老生〉》(张学昕,《文汇报》2015年1月12日)一文中,作者开篇先将贾平凹的创作分为了三个时期,即“前《废都》时期”、“后《废都》时期”、自《秦腔》、《古炉》到《带灯》的“爆发期”,作者认为,贾平凹在这几个时期内的创作变化,不仅构成了其自身的写作发展史,也构成了当代小说创作的风向标。这部平易而厚重的《老生》,展现了中国社会近百年来的生活变迁,这是一部寻找天地之心,还原生命本色的,剖析人间世情的“原生态”文本。贾平凹也呈现出了性情内敛之后创作主体性的高度自觉,他开始与历史和现实中的灵魂进行对话。
  《一挥折扇见庄周——评王充闾的〈逍遥游·庄子传〉》(轩小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认为王充闾的这部作品,以求真向实的历史观、开放兼容的学术态度、收放自如的文学笔墨,真实而艺术地勾勒出文化巨人庄子的生命历程。此书的表现方式也别出心裁,正如一把折扇,在传主这一轴心统领下,向外辐射式地伸出十二根扇骨,展现出传主庄子哲人的智慧、诗人的浪漫、士子的高蹈、平民的情结、语言的超越、导师般的超拔,形成一幅意态鲜活、立体丰满的庄子形象。
  作为一部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商国华的《我们走在大路上》描写了老东北工业基地国有企事业改革的艰辛,以及国企工人复杂矛盾的内心成长历史。在《多重困境下的精神重塑——评商国华〈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庆勇,《芒种》2015年第2期)一文中,作者认为这部作品呈现出了创作者最深刻的内心渴望,即重新塑造当代中国工业文明、民族精神、文学精神。这不仅体现在,创作者对改革过程、对国企工人所抱有的真实情感与真诚态度,还体现在他试图通过书写,探索长篇小说创作及文学对社会生活勘察的表现形式,追求一种理想的民族精神与文学精神。
  在《王晓峰的文学观念及对大连文坛的影响》(赵慧平,《文化学刊》2015年第3期)一文中,作者对我省作家王晓峰的文学创作进行了评述。他认为,王晓峰的文化信仰和文学观念,建立在他对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思考之上,他对文学的认知和评价,以他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为标准,这使他感到踏实可靠。他不愿意用知识逻辑的方式建立他的文学思维逻辑,而更愿意用体验的方式真诚地表达自己。而相对于大连文学,如果从文学生态的角度考量,可以说,王晓峰是对优化大连文学生态作出重要贡献的人。无论是对大连新老作家不遗余力的评论支持,还是《新时期大连文学略论》等相关专著的撰写出版,以及积极组织大连地域文学活动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其个人的文学活动历史,也是大连新时期三十年来文学发展历史的一个缩影。
 
 
2015年第1季度省内发表评论文章统计情况:(不完全统计)
 
无须命名的文学年代——2014年长篇小说现场片段(吴丽艳、孟繁华)
  《小说评论》2015年第1期
抵达现实的纵深处——2014年中篇小说评述(贺绍俊)
  《小说评论》2015年第1期
《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旗帜——《当代》走过35周年(孟繁华)
  《当代》2015年第1期
文学常态下的求精——2014年短篇小说评述(贺绍俊)
  《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1期
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处──三十年来海外华文小说心理症候的一个方面(孟繁华、梁晓君)
  《扬子江评论》2015年第1期
媒介理论的本土立场与批评实践——评《观念的艺术与技术的艺术》(张维扬、孟繁华)
  《南方文坛》2015年第1期
冲突与认同:代际关系与文学生态(刘广远)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1期
 “80后”:多样的讲述和不确定的未来——以双雪涛的短篇小说《大师》和《长眠》为例(孟繁华)
  《名作欣赏》2015年第1期
中国式的“反乌托邦”小说(孟繁华)
  《文艺争鸣》2015年第1期
文学变动关系中的文学批评伦理(贺绍俊)
  《文艺争鸣》2015年第1期
鲁迅与乌克兰文学及根在乌克兰的作家(李春林)
  《鲁迅研究月刊》2015年第1期
萧红年谱(下)(季红真)
  《新文学史料》2015年第1期
文学“高地”上的“跋涉”和“跋涉”中的“高地”创获——评《跋涉于文学高地:李春林文集》(彭定安)
  《中国图书评论》2015年第1期
文质彬彬,然后逍遥——读王充闾《逍遥游·庄子传》(张翠、周景雷)
  《渤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文心与哲思的完美交融——王充闾对庄子“游世”思想的解析(孟庆丽)
  《渤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国学”: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国学典籍阅读笔记(王向峰)
  《渤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20世纪初东北叙事文学话语的现代形态和意义(薛勤)
  《求是学刊》2015年第1期
激荡在东北之谷的生命脉搏——蔡天心的创作与人生(张枫)
  《鸭绿江》2015年第1期(上半月)
“新批评”方法的起点与末路(王向峰)
  《汕头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童年时代的地方文化影响(王向峰)
  《芒种》2015年第1期
辽宁工业题材创作提升的精神指引与政策措施研究(巫晓燕)
  《芒种》2015年第1期
从叙事角度探析《第七天》(张琦)
  《名作欣赏》2015年第1期
一挥折扇见庄周——评王充闾的《逍遥游·庄子传》(轩小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当代工业题材文艺创作的文化政治研究(巫晓燕)
  《党政干部学刊》2015年第1期
论新感觉派小说中的传统价值观念(王卫平)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拳拳爱国心与地域风情的展示——简评长篇历史小说《伪满洲国演义》(刘冬梅)
  《现代妇女》2015年第1期(下旬)
2014年长篇小说:在突围中向着更深处掘进(贺绍俊)
  《文艺报》2015年1月5日
别样的风景:2014年中短篇小说评述(贺绍俊)
  《光明日报》2015年1月5日
信河街上的“反谱系”写作:评哲贵的“信河街系列”小说(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1月9日
在阅读贾平凹时,触摸一个时代(张学昕)
  《文汇报》2015年1月12日
短篇小说与我们的文学理想:2014年短篇小说(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1月19日
用文学处理时代的难题(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1月26日
以伟大的真实书写战争:读施放的长篇小说《弹头十字架》(贺绍俊)
  《文艺报》2015年1月26日
批评和批评的解剖——谈王干的文学批评与文化评论(张大海、孟繁华)
  《作家》2015年第2期
隐喻的“城堡”,温暖的观照:东紫论(周景雷)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2期
叙事突围与声音变构:1970年代中末期小说研究(巫晓燕)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2期
《逍遥游—庄子传》四人谈(轩小杨、徐迎新等)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2期
来自记忆的翻译:后现代语境下的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史国强译)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2期
贺绫声:新世纪以来澳门新诗的城市书写(张立群)
  《南方文坛》2015年第2期
穿越战争叙事的铁丝网——读何顿《来生再见》(贺绍俊)
  《湖南文学》2015年第2期
人间温情的书写与女性意识的显现——迟子建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杨涛毓)
  《名作欣赏》2015年第2期
多重困境下的精神重塑——评商国华《我们走在大路上》(李庆勇)
  《芒种》2015年第2期
出走与皈依——从安意如的《日月》说起(杨惠婷)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2期
兼具情、思、理、文的传记:评徐刚的《梁启超传》(贺绍俊)
  《文艺报》2015年2月2日
小叙事与老传统——评欧阳黔森的短篇小说(孟繁华)
  《山花》2015年第3期
这一代人的情与爱——评陈莉莉的短篇小说《幸福链》(孟繁华)
  《西湖》2015年第3期
王晓峰的文学观念及对大连文坛的影响(赵慧平)
  《文化学刊》2015年第3期
“读者来信”与新时期文学秩序——“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读者来信”之辩难(刘巍)
  《文艺争鸣》2015年第3期
梅娘:一脉文心,续写传奇(邱丹)
  《鸭绿江》2015年第3期(上半月)
这是“未名的爱和忧伤”:迟子建长篇小说《群山之巅》(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3月9日
浅谈生态文学在当代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作用(蒋晓颜)
  《赤子》2015年第6期(上)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