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5年辽宁文学蓝皮书中篇小说冬之卷
来源: | 作者:韩春燕  时间: 2019-12-02
  2015年第四季度辽宁中篇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四平八稳的传统叙事少了,在延续现实主义文学关注现实和人生的创作前提下,“怎么写”已成为辽宁作家突围的最大努力方向。
   李广宇仿佛一匹实力强劲的黑马,继《白糖火烧》之后,又以一篇《缝合》给我们带来了更大的惊喜。被2015年10月《小说月报》转载的《缝合》仿佛一锅辽西乱炖,食材众多,但经过精心加工却也滋味独特别有韵致。在《缝合》中,作者将爱情、亲情、罪恶、阴谋成功地嫁接到一起,使小说文本具有了耐人寻味的褶皱感和层次感,在辐射面和纵深度上都值得称赞。这部小说既有极具影视效果的故事情节,也有引人深思的人生探询,有对现实的贴近,也有对现实的疏离。既写实又荒诞,既喜剧又悲剧。小说在惊悚、悬疑和言情气质外,还加进了世相小说和刑侦小说的元素。在全篇手术室般的冷色调上,作者掺了恰到好处的一丝温暖。该小说是多个故事的合体,它既可以分解为一个感天动地却可悲可叹的母爱的故事,也可以分解为一个穷小子和白富美的悲剧爱情故事,当然更可以分解为医生和犯罪团伙倒卖人体器官的故事,以及一个出身低微的大学毕业生寻找人生出路的故事……。
  爱与罪是文学的母题,作者用“缝合”这样一个小说标题,既具象又抽象,既指向明确,又意味深长。而作者选择第一人称叙事也天然具有接近性、真实感。
   周建新载于2015年第4期《小说月报》增刊上的《红馆材》,以1931年日军炮轰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好汉张天一的形象。张天一只不过是一个东北军的上尉,在张学良下令不抵抗的情形下,是这样一个下级军官怀着一腔热血打响了东北军的抗日第一枪。小说以文学的方式再现了当时北大营被日军肆意践踏时的惨烈,以及东北军在不准抵抗命令下的可悲可叹。而在懦弱、愚痴和猥琐的东北军群像里,英雄张天一仿佛一杆红旗在风中猎猎高扬。射日的后羿是作者为张天一和他手下英勇抵抗的战士进行的加冕,张天一与高鹏振的会合,是英雄的会合,也是东北民众不屈精神的会合,东北或者说中华民族的希望在此而非在彼。小说中,作者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他让自己笔下的主人公具有一双神奇的眼睛,这双具有特异功能的眼睛能够穿越时空,看见普通肉眼看不到的场景,这样就打破了小说叙事的限制,使叙事空间和张力得到了增加,同时作者设置了红馆材这一核心意象,该意象不断出现,为小说文本渲染出血腥和诡异的气氛。另外张学良这个少帅虽然在小说中并未出场,但他却因为所下达的不抵抗命令而无时不在,其懦弱的败家子形象也在与老帅张作霖的对比中呼之欲出。小说中张准和张响两兄弟的安排也较好,尤其是张准形象的塑造很生动,
   靳莉载于2015年第11期《小说月报》的《寻人启事》也是一篇以小人物为主人公的小说,只不过这个小人物与《红馆材》里的小人物不同,《红馆材》中的张天一虽然身份低微但胸藏蛟龙,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寻人启事》中的离婚父亲许建是一个真正的小人物,他无论物质、精神和肉体都处于无法言说的“小”中,他没有工作没有老婆没有钱,却有一个聋哑儿子。小说直接以许建的性苦闷开篇,而许建除了苦闷,还有郁闷,他被朋友骗钱,被老婆抛弃,被警察怀疑嫖娼,被邻居大白条冤枉使坏,这个小人物活得实在是窝囊。但小人物也有春天,一个张贴小广告的工作竟然让这对父子找到了幸福和快乐,同时因为许建的善良和仗义,邻居大白条与许建之间还发生了一段短暂的爱情插曲。许建心中有是非,他清楚贴招贴是为城市制造牛皮癣,但儿子果果却喜欢甚至痴迷于这个工作,他也因为儿子的快乐而感到快乐,作为一个父亲,他能给这个聋哑儿子的就是陪着他让他快乐。如果说乱贴小广告这种行为是令人生厌的,但为了儿子贴小广告却是令人感动的。当然,这份工作需要与城管周旋,许建的幸福时光还是免不了成天的心惊肉跳东躲西藏。小说最大的特点是从“小”入手,小人物,小广告,这里的小与卑微同义,卑微的主人公,卑微的职业,但我们却在卑微中看到了光芒,无论是小广告张贴者许建对聋哑儿子深沉的父爱,还是水产摊贩大白条对前夫的宽容和付出,抑或是足疗馆老板娘对许建的痴情都闪耀着人性真善美之光。他(她)们无不在人生的困境中挣扎,但不幸和艰难并没有污损他们内心深处的美丽。小说的最后,作者利用果果失踪事件,让我们看到了更多人身上的人性美好,比如城管,比如韩大头和海子,尽管韩大头是个骗子,海子也一身毛病。
  刘国强发表于2015年第10期《鸭绿江》上的《金腰燕》,也是一篇在叙事上颇为奇巧的小说,该小说是用中国传统的故事模式讲述中国故事,是典型的用中国瓶装中国酒。庄老二虽算不上少小离家老大归,却也是离家十三载,离家时落魄,在外打拼成了大集团董事长,却要伪装得更加落魄回到故乡,而待故乡人对这个落魄之人的种种态度一一展示后,最后才真相大白,这无疑是我们在中国古典戏曲和传奇、话本、小说中经常看到的桥段,一个落魄书生通过赶考或者奇遇,最后高官得坐骏马任骑,却穿得破烂扮作乞丐等落魄人士回到家乡考验老婆或者朋友乡人,最后再来个大团圆结局。当然作者在小说中虽然有对中国古典叙事资源的借鉴,但作为现代小说它必定要拥有现代的属性和品格,所以,这不是一个才子佳人的故事,而是一个中国乡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向何处去的故事。《金腰燕》的作者有创意地让一群金腰燕在文中翩跹起舞,金腰燕在小说中不仅具有美学功能、还具有重要的叙事功能,在民俗学领域这是一种吉祥鸟,在生态学领域这是一种益鸟,而在庄老二董事长那里它是乡村绿色农业工程的主角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象征和标志。
  小说将鸟事和人事搅到一起,色彩纷呈。而徐二两《追捕》台词的不断出现则仿佛戏曲的锣鼓,形成小说的气脉,掌控着小说的节奏。小说中庄老三的自私世俗和首富与次首富的专横霸道,徐二两的天赋异禀和特立独行,都在作者幽默诙谐的叙述语言中得以呈现。小说具有传奇性也具有喜剧色彩。“我”的画外音和对故事不同程度的介入,形成叙事的双频道,如果将“我”的部分去掉,让故事自行圆满如何呢?
  如果说刘国强的《金腰燕》写的是鸟事,那么,力歌发表于2015年第10期《芒种》上的《狗狗狗》,则写的狗事。作者通过人眼观察狗,用人的思维理解狗,再用人的文字讲述狗的故事,那么正如鸟事是人事,狗事说到底也是人的事。一条小区的流浪狗“串串”,因为它是雌性,所以引发了小区公狗争夺交配权的大战,其中一只黑狗胜出,而阴险狡诈的小公狗“平鼻头”和“齐头帘”则自愿追随胜出者“黑黑”,邻居金淑燕家的宠物泰迪狗毛毛也爱上了串串,最后为爱情勇敢一跳舍弃优越的豢养生活,毅然去追求母狗串串,并最后以自己的勇敢顽强取得了胜利。与狗事同步叙述的是人事,而人事也与狗事相关,“我”的故事,“我”与金淑燕的故事,小区居民对串串和毛毛这对狗夫妻的爱护,以及串串和毛毛为小区居民抓小偷和救火出力,小说中,狗与人相亲相爱,他们仿佛已成为了真正的邻居。当然也有一种被称为“狗人”的,基本上具备了狗和人共同的缺陷,比如贪婪。小区仓库隐藏着一个造假窝点,而仓库主人因为贪婪将怀孕的串串据为己有,想用狗崽换钱,结果弄巧成拙。无疑这出狗戏是以悲剧收尾的,先是狗崽失踪,然后是串串失踪,最后绝望的毛毛也失踪了。作者将狗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却又耐人寻味,尤其是对毛毛的塑造,毛毛为爱情的奋不顾身,相当于一个富二代抛弃一切爱上了流浪女,不仅如此,毛毛还勇敢,还宽容,还忠贞,毛毛的形象足以让许多男人无地自容。无疑,作者将一场由喧嚣归于寂静的狗事写得非常精彩。
  韩光发表于2015年第5期《前卫文学》的《落叶静无声》,以军营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个普通士兵的形象,这个在小说中一直以“他”出现的普通战士,军人就是他的名字。他普通得从未当过班长副班长甚至没当过骨干,但他却是战友心中的老大哥,是领导心目中最努力最有责任感最让人放心的兵。他朴实坦荡,身上充满正能量,并且时刻在用他的正能量为战友充电,影响着身边人。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当下中国军人真实感人的形象,让读者感受到了普通一兵身上的精神之光。
  叶雪松是我省比较高产的作家,其在2015年第9期《海燕》上的《暗香》,围绕一个“信”字和一个“义”字展开故事。作者采取双线交缠的叙事方式,小说在现在进行时与过去进行时交错中完成,而主人公赵宝昌的个人史则在现在和历史的交叉中得以完整呈现。小说延续了作者一直以来的传奇性叙事,在大跨度的个人历史里,在汹涌的时间之流中,赵宝昌对承诺的坚守,对“信”的追求却一直没变。不只有“信”,还有“义”, 扶危济困,信守承诺,知恩图报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赵宝昌等人的身上并没有因为战争和改朝换代而发生丝毫改变,也许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希望所在。
  总之,我省2015年第四季度中篇小说都体现了作者在艺术形式上不同程度的求索,辽宁文学最大的问题其实除了作品的思想深度问题,就是艺术形式上的创新问题,我们看到作者在这方面的努力觉得颇为欣慰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