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6年辽宁文学蓝皮书文学理论批评秋之卷
来源: | 作者:李桂玲  时间: 2019-12-02
一、综论
  什么是中国故事?它又怎样具有了世界意义?贺绍俊在《长篇小说:讲出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文艺报》2016年9月14日)一文中,向我们展示了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中国故事,当然是中国作家在文学作品中讲给中国读者听的故事,而近年中国作家多次在国际上获奖也传递出一个信息,那就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读者也想听到中国故事,而且也说明了这些中国故事同时包含了世界意义。如果总结中国文学过去走向世界的步子不太大的原因的话,归结起来应该就是作家对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挖掘不够。然而从近5年来对中国长篇小说的阅读经验来说,中国作家们越来越重视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并努力讲出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首先,在中国现实性描写中更多地融入全球化元素,如移民、跨国公司、恐怖主义等;例如将中国的抗日战争纳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宏景中来描写的世界性眼光。其次是立足于本土经验之上所进行的现代性反思,如记录下乡土与现代性冲突的《古炉》、《带灯》、《生命册》、《羊的门》、《我的名字叫王村》等。第三,中国作者使用了非常丰富多样的文学方式,克服单一讲故事的方式,从而使中国故事的文学色彩更加丰富,例如主体意识流叙述、亡灵叙述、“阐释化”小说观,等等。这些都在不断增强中国故事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诗意,可以刻意逃避现实,远离政治,但也可以更深入地展示现实,融入政治。以中国当代新诗为例,《当代新诗的国家主题》(张立群,《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 7期)一文,探讨了当代新诗写作中所涉及到的“国家主题”问题。所谓的“国家主题”,作者认为涉及到了文学主题、题材、意象等多方面内容,并可以动态的方式展现文学与时代、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历史地看,当代新诗的“国家主题”由于社会、政治、文化而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在充分联系时代语境的前提下,从主题的变迁与年代史的视野、国家想象与理想追求、“意象丛”的生成以及心态的呼应与精神史四个主要方面,研讨“国家主题”在当代新诗中的表现及内涵,可以为当代新诗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角度,丰富其阐释空间。
  和基督教自设立之初就具有浓厚的忏悔精神相比,中国自古以来的各类宗教信仰中,乏有忏悔因素,忏悔这个词一提起,便让人本能地感到其异域的特质。人类是否需要忏悔,又如何忏悔,忏悔之后又如何,都是值得大大讨论一番的话题。本季度扫描里就有一篇关于忏悔问题讨论的文章,《我们需要民族整体性忏悔——谨以此文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李春林,《文化学刊》2016年第8期),作者认为实施民族自我批判的任务,政治家、历史家责无旁贷,但只有文学家才能将自己的眼光投向“草根”,才能从众多个体命运看历史的走向和成败,才能将历史错误置于整个民族的文化心理和文化性格上评析。鲁迅之所以被称为“民族魂”,主要的并不在于他对本民族的歌功颂德,而是恰恰在于他通过文学的形式,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的自省与挞伐,代表华夏民族作出了民族忏悔。然而自鲁迅以后,对于民族所遭受的种种苦难,却少有从整个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高度进行反思,进行民族自我批判。现在正有众多民众因拒绝思考而沦陷入一种“平庸的恶”的困境中。因而现在的文学工作者更有责任在唤醒民族整体性忏悔意识方面做出努力。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海派小说,上承鸳鸯蝴蝶派,下至张爱玲告一段落,近于把晚清到五四中国小说叙事结构模式转变的道路又走了一遍。但这次重走与先前已经大不相同,无论从时代背景还是从小说技巧来看,两者都有显著的差异,甚至后者表现出了对于前者的某种超越。这是曾经饱受诟病的海派小说对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一个贡献。《现代海派小说叙事结构的流变》(王卫平、陈广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9期)一文,从讲故事、写景观、写心理三个方面的分析中,对海派小说叙事结构的发展流变做出梳理,并以此重估海派小说在中国小说现代化进程中的独特地位。
  曾几何起,“儿童文学”与“产业”竟能相提并论了,但这就是现实情况。而且儿童文学产业化似乎大有可为,前景无限。《儿童文学产业化发展之理论思考》(乔世华,《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一文,分析了儿童文学在目前文化产业发展中居于重要位置的必然性和可观前景,对当下儿童文学产业发展理论进行了透视,提出目前有关儿童文学产业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讨只是提供了儿童文学产业全方位发展的思路与依据,在儿童文学产业化的具体实践中,还需要有关各方扬长避短,认清产业优势和特色所在,根据实际情况走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二、作家、作品评论
  与《上塘书》相距十年的《后上塘书》的出版,同样吸引了评论者们关注的目光。在这部新作中,孙惠芬的创作是否发生了变化,又是怎样的变化呢?《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4期推出的“《后上塘书》评论专辑”中,就有这样打算一探究竟的三篇文章。《孙惠芬的“变”与“不变”——评〈后上塘书〉》(贺绍俊,《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4期)这篇文章作者认为,孙惠芬的变,就如同“后现代”对“现代”的否定性,“后上塘书”也是对“上塘书”的一种否定性的质疑与纠正,是一种询问追索。孙惠芬开始质疑《上塘书》中她对曾经的那种乡村伦理秩序的乐观态度,她看到了乡村伦理和谐表面之下的黑暗,旧的乡村伦理沟渠已经堵塞,无法承载新的生活之流。《〈后上塘书〉:致力于人性启蒙的乡村叙事》(张丛皞,《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4期),一文认为,《后上塘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其对于乡村人精神世界的深切体验和深刻描摹,把底层写作从惯常的社会启蒙的俗套中解放出来,将其提升到人性启蒙的新层面。《全球化进程中的乡土寓言写作》(徐勇,《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4期)认为,孙惠芬在作品中所进行的深入思考,其实就是对全球化时代中国广大农村发展道路的思考及其农民如何获得自身主体性的探索。
  《神性·激情·体温——漫谈迟子建的创作》(张学昕,《文汇读书周报》2016年8月15日)这篇漫评,恰以一种缓慢的、悠悠注视的目光,欣赏解读着迟子建三十多年来的创作。作者认为,迟子建是中国极少数的无法被划归入任何一种文学潮流的作家,她的难于归类,恰是她独特的美学经验和创作风格的一种体现。这种特质可以归结为作为精神内核之一的“神性”,以“激情”作为创作的原动力,而“体温”则凝结代表着迟子建的心灵方向和情感坐标。
  《沙爽手语的心灵姿态》(宁珍志,《鸭绿江》2016年第9期)一文,对我省作家沙爽的散文创作进行了评述,并归结为三个主要特点进行阐述。作者认为,沙爽的散文自然地嵌入了其童年经验与情感,正是这种“儿童的东西”,使得其散文具有了某种诗性语调。而诗性语调正是其散文的第二大特征。其三,沙爽的女性散文,没有澎湃的呐喊,更注重精神细节的描绘。这些特色都是沙爽散文的成就,但对于她今后的创作如何发展,沙爽更应有其自己的思考。
  《悲悯与救赎——薛涛小说创作论》(王晓雁,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版)是一部文学理论专著,是对薛涛二十多部长、中、短篇小说文本进行细致阅读分析、深刻体悟后的结论之作。作者将薛涛的创作主题和艺术特质总结在了几句评语中:伟大的纯真、生命的追问,深切的悲悯、温暖的文字,神秘的灵性、飘逸的诗情,深厚的民族心理积淀、“中国化”的文本。这些评论是对薛涛小说创作的一种概观,更是一种浓缩。作者通过一章章一节节细致的评论文字,将薛涛小说所含深层之意,一点点挖掘呈现出来,供作品读者和评论者去琢磨去品评。
  
2016年7-9月辽宁文学理论评论发表文章统计(不完全统计):
寓言的废墟与废墟的寓言——以罗伟章的小说为例(唐伟、孟繁华)
  《阿来研究》2016年第1期
南国的轰响——读张承志《南国初访》(孟繁华)
  《回族文学》2016年第4期
孙惠芬的“变”与“不变”——评《后上塘书》(贺绍俊)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4期
《后上塘书》:致力于人性启蒙的乡村叙事(张丛皞)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4期
全球化进程中的乡土寓言写作(徐勇)
 《当代作家评论》2016年第4期
神性·激情·体温—漫谈迟子建的创作(张学昕)
  《文汇读书周报》2016年8月15日
张承志文学写作的元记忆和元话语——读张承志《午夜的鞍子》(孟繁华)
  《回族文学》2016年第5期
小说的佛道——叶弥的两个短篇小说(张学昕)
  《长城》2016年第5期
经典建构与当代语境——以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为例(孟繁华)
  《小说评论》2016年第4期
青春文学:叙“幻”成“诗”(乔世华)
 《艺术广角》2016年第4期
儿童文学产业化发展之理论思考(乔世华)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从个人故事到历史难题——谈杨晓帆的文学批评(李雪)
  《南方文坛》2016年第5期
英雄叙事的坚守与中国精神的高扬——试论新世纪军旅小说中的当代军人形象塑造(郑丽娜、宋依扬)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5期
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北岛研究述评(张立群)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
“词语的距离”——关于冯娜诗歌的几种解读方式(张立群、吴繁)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6年第 5期
当代新诗的国家主题(张立群)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 7期
英式意蕴的象形叙述——《阿Q正传》中的字母新解(张秀英、张国港)
  《鲁迅研究月刊》2016年第7期
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历史承传与现实重建
  《文艺评论》2016年第7期
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矛盾性分析(孙忠权)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4期
秉承“好男孩主义”的翌平(贺绍俊)
  《中华读书报》2016年8月10日
格非小说的“学者气蕴”(韩雪梅)
  《文化学刊》2016年第8期
我们需要民族整体性忏悔——谨以此文纪念鲁迅逝世80周年(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6年第8期
现代海派小说叙事结构的流变(王卫平、陈广通)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年第9期
长篇小说:讲出中国故事的世界意义(贺绍俊)
  《文艺报》2016年9月14日
沙爽手语的心灵姿态(宁珍志)
  《鸭绿江》2016年第9期
悲悯与救赎——薛涛小说创作论(王晓雁)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版
现代城市景观的陌生感及碎片化——论郑小琼的长诗《人行天桥》(安忆萱)
  《名作欣赏》2016年第9期
如何正确认识、估价和研究“文革文学”(王卫平、穆莹)
  《中国文学研究》2016年第3期
杨争光小说研究综述(马彬婷)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23期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