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6年辽宁文学蓝皮书报告文学秋之卷
来源: | 作者:王 宁  时间: 2019-12-02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辽宁报告文学迎来了秋天的收获。本季度有一部报告文学、三部人物传记作品问世。现实主义、当下生活、身边人物,成为这个季度创作的关键词。
  工业难写,大工业更难写,特别是以此类题材为内容的报告文学作品,虚构的空间几乎没有,必须靠实打实的采访与搜集资料的苦功夫,必须有着高端与全局的目光,必须持有自我独特的运化过程和原创视角,才可能驾驭好这个题材,否则作品很有可能流于一般的新闻报道水准,而失了文学的基本属性。优秀的工业题材,尤其是机车工业题材作品因为上述原因则更为稀缺。实际上,当今中国,时刻巨变的社会生活,尤其是近年来中国铁路事业发展更是突飞猛进,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写作资源。
  大连女作家鹤蜚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机车》是辽宁省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同时入选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6年主题重点出版物,并且在北京召开了作品研讨会。作者历时两年多深入细致的采访,以中国机车工业的优秀代表——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初建、发展、壮大,以及他们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走向世界而不懈奋斗的进程为题材的创作了此部作品。全书用近40万字的笔墨,以时间为轴,书写了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一百多年的历史,用大量的数据,全面而系统地阐释了大机车历经百年的发展历程,并且对每一型号的机车研制而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涌现出来的人物做了详细勾绘,呈现了大机车风云沧桑的历史画卷,同时寄予了作者对其理性反思和深刻思考。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走出去、快速发展将势不可挡。应该说,大机车是叙述中国故事的典范,大机车的精神是永恒的。作者鹤蜚能将关切的目光投向“不讨喜”的工业题材,这不仅需要勇气和担当,更需要智慧和出众的文学才能去驾驭。“机车题材”本身就是一个被人忽略的重大题材,大机车本身就是一座浩大的矿藏,如何统领和组织材料,考验着一个作家的艺术结构能力。本书作者能够立足本土,目光远望,面对钢筋铁骨般的工厂和枯燥的工业题材,用毅力和执著、恒心和才华,在浩瀚的矿藏里,一点点地在挖掘开采属于自己的宝藏,最终百炼成金,完成了这样一部震撼人心的报告文学作品。她以大情怀、大视角、大气魄写出了大机车人的大气磅礴,深情凝重地写出了文学的质感,既有柔情百转,又有慷慨悲歌,体现了作家的浓烈的家乡情怀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刘元举发表于《中国作家》杂志的人物传记《大建筑师》,以宏阔与细微相结合的笔法,刻画了新中国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代大建筑师——陈世民的光辉形象。陈世民作为中国建筑设计行业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大师之一,通过多年设计实践总结出 “环境、空间、文化、效益”的综合设计理念,提出“环境论”,主张开发“第五代生态文化型住宅”。他前25年在建设部建筑设计院工作,有机会参与了一些国家重点项目设计,奠定了设计的思想与技术知识基础,遵循“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履行着自己的社会职责。后30多年他扎根于深圳,更是抓住机遇,全心投入、行社会职责,不仅始终坚持在第一线从事设计,而且活跃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在设计理论、设计实践和经营管理方面都有所成就。作者追随一代建筑大师的成长足迹,还原了他的个人生命历程和中国建筑行业的改革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了他对中国建筑业的杰出贡献,同时也重笔勾绘出他作为一代知识分子的崇高精神轨迹。综观这部作品,整体立意与气象都比较高端与宏阔,注重叙事当中的文化含量,有对社会文化的多重考证和对人格魅力的多重分析,因此作品读来饶有兴味,避免了专业性书写的枯燥之感,突出了人物传记的文学性要素。
  邱长发创作的人物传记《永恒的起点》作为一部励志之书,意在为普通人立传,为普通人书写。主人公赵鸣春、韩常雁,1944年出生,因战乱及世事变幻,历尽苦难。他们八岁上学,后考入辽源京剧团,之后又进入四平专区艺术专科学校,赴安徽学演黄梅戏,结识严凤英、王少舫等大师。文革后,他们离开戏剧界,并于1992年下海经商,二十余年来热心公益,对文化艺术事业多有资助,现为辽宁省老艺术家协会京剧委员会副会长、东北黄梅戏研究会会长。作为记录这样一对普通人生平的故事,全书以非虚构文学的手法,严谨的结构,流畅的叙述,展示了主人公的思想品德,志趣情感,逸闻趣事,人生阅历等等。书中注入文化与时尚元素,可读性很强。
  朝阳作家刘丽华撰写的《为文为政两从容——华玉玺的志趣人生》一书,以32万字的篇幅记录了华玉玺童年时代、校园岁月、从政生涯、文坛足迹的成长历程。同时,诠释了主人公成长历程中一幕幕历史场景、一段段内心思绪、一件件温暖记忆,展现了传主半个多世纪来为政、为文、为人的志趣人生,具有很强的现场感、亲历感。
  辽宁报告文学创作立足现实生活,塑造可亲可感的人物形象,应和时代风云,有自我言说的空间与特质。但是还要加强对时代重大题材的敏感性和驾驭能力,开拓视野,提升艺术境界与质地。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