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8年辽宁文学蓝皮书报告文学春之卷
来源: | 作者:周 荣  时间: 2019-12-02
黑土地上的追梦人生
       ——读《为了大地的丰收》①
 
  中国历来有人物“记传”的传统,为皇帝国君记传,为王侯将相记传,为英雄豪强记传,为圣贤君子记传,为奇人奇事记传,在各种“记传”中,面目模糊的历史因百味人生而亲切、生动、鲜活;万千众生的生命印痕也得以从历史深处回响至今,依然不乏或慷慨悲凉、或热血飞扬之音。“记传”的形式体例也丰富多样,其中两种文体历史最为渊源,文气也最为绵长深厚,一种是纪传体史传,一种是语录体记言记行。前者一般为史书史传,庄严厚重、恢弘壮烈,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把人物纪传推向难以超越的巅峰,刺客忠烈游侠重义、佞幸奸狡酷吏凶残,形神毕肖,跃然纸上,虽其后模仿者众多,但无人能出其右。后者如《论语》《孟子》等,行文质朴,要言不烦,虽不是专门为人物立传而写,记录的只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但流光片羽一鳞半爪的点点滴滴雕刻出人物生动的思想肌理与饱满的神态形象,影响深远,意味悠长。尽管艺术形式不尽相同,叙事手法各有千秋,但“传主”丰富厚重的生命经历、超越时空的价值取向与精神风貌,以及作品所承载的回望历史的史料价值,却是精彩传记文学的共性所在。换而言之,在“记传”传统的开端,真实性与艺术性已然作为基本的原则,奠定了人物“记传”的叙事面目。而在报告文学体例中,人物传记仅是其中一个分支,但是在报告文学发展历史中,经典性的作品不乏人物传记,甚至大多数作品都带有记传性质,《哥德巴赫猜想》《木棉花开》《最后的大师》这些作品,都是在对传主个人经历的书写中呈现出历史与现实的多重面向,在张扬与建构人文精神的同时展开特定社会语境下的思潮动向。在这个层面上而言,毫无疑问传记文学既是文学的,也是史学的,这也构成了传记文学的魅力所在。
  任何一个民族的人文风貌、一个社会的生存状态,都是由社会中每一个个体的行动表现的聚合而汇聚成的。社会的历史就是各种人物行为活动结果的历史。在记录和传递一个国家民族的历史内容的过程中,传记写作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书写表达途径。当下的各种人物传记书写,正在承担着真实生动地讲好中国现实故事的作用,也记录着行进中、变革中的民族复兴之路。拿在手中的这本《为了大地的丰收》虽不及史书典籍厚重,记录的主人公只是一位普通的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她的经历与上述提到的传奇人物不可同日而语,取得的成就与学术大师、思想圣贤也无法相提并论。但这些都不足以影响这部作品的分量——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显然并不取决于题材的重要与否,恰其相反,正是因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劳动者,主人公身上所体现的拼搏奋进、自强不息的工作精神,乐观积极、与人为善的生活态度,乐于助人、热心社会的公民责任感,才具有更普遍的积极意义、更广泛的感染力、更动人的感召力。作品在叙写女主人公为了理想不懈追索的经历中弘扬着积极的时代精神与价值取向,在人物跨越半个世纪的生命经验中融入了对中国社会巨变式发展的透视与反思。为此,作者不远万里,辗转西北东北多地,进行了深入严谨的采访调查,准备了丰富翔实的资料。这些都赋予了作品元气淋漓的文气,也铸就了作品饱满的精神容量与坚实的艺术质地,正如女主人扎根的黑土地,朴实无华中孕育着希望与收获。
  任何艺术作品都离不开人物塑造,饱满生动的人物形象是文学经典的精魂。如果说,古今中外的文学经典长廊是由一串鲜活的艺术人物组成的似乎并不言过其词,经典人物所承载的社会性与个人性、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是艺术性与思想性的完美凝结点。而经典人物的塑造并不是长篇累牍事无巨细的“量”的积累,恰是那一举手一投足瞬间的精妙捕捉。《阿Q正传》中,阿Q头顶癞头疮,却忌讳与“癞”相关的任何发音,自欺欺人的性格已呼之欲出;《雷雨》中,周朴园勒令周萍周冲劝繁漪喝药的寥寥几句,不容反驳,封建大家长的阴鸷专制毫发毕现。显然,《为了大地的丰收》作者深谙此道。整部作品按照时间顺序叙事,沿着传主何晶从童年、少年到大学、工作的人生历程展开,时间跨度半个多世纪,但叙事笔墨深浅不同,在人生关节点或核心横断面上重点着笔,在叙写事件中走进人物内心深处,在精神追求中摹写现实行动,塑造了一位基层科技工作者兢兢业业的艺术形象。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如何选择生活的道路又与个人追求相关。人物记传的华彩是在现实层面的个人经历中投射精神层面与道德层面的追求,从而提供人物内在与外在的统一。对高远理想的追求和脚踏实地的奋斗是何晶成长、学习、工作中一以贯之的精神品格。作品选取了何晶在几个重要人生道路关节点上的选择有力地印证了这一点,也为呈现人物精神的连贯性铺垫了扎实的基础,为人物形象塑造提供了有力的内在逻辑支撑。第一个节点是文革后参加高考。一心向学的何晶报考的专业都是重点理工大学,但是父亲根据她的考试情况“私自”偷改了志愿,转为报考沈阳农学院。发榜后,何晶虽然被录取了,但是内心还是有抵触。爸爸看出了何晶的心结,与她进行了长谈,分析了社会的形势与何晶自身的现状。长谈后何晶思想发生了转变,调整了思想,迅速投入到农学院的学习,始终保持着突出的成绩。这就是何晶,果断而坚定,决心做的事情一定全力以赴。第二个关节点是毕业留校与考研的选择。因为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大三何晶已经被学校留校任教。这在当时是非常优厚的工作,名额极少。面对其他人眼中望眼欲穿求之不得的工作,何晶却犹豫了。原因只有一个:考研。如果选择考研,留校的机会就要让给他人,选择留校,就要放弃考研。在留校与考研的天平上,对知识的渴求压倒了安逸的工作。何晶为了理想选择了一条风险极高的路。虽然最终未能被录取,但何晶并未后悔。这种不安于现状,不怕输,勇敢追求卓越的性格潜伏于何晶的骨子中。第三个关节点是事业发展方向的选择。何晶所从事的农业育种、培育研发玉米种子的工作本不是她最初的本职工作。大学期间何晶的专业是土壤化学,毕业后被分配回丹东农科所化验室工作。工作几年后,单位根据农业科学发展的需要,组建扩充新的科技团队,三个部门都看中了何晶的工作能力,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化验室是整个农化所最轻松最“干净”最实惠的工作,也与何晶所学专业对口,而转换岗位,不仅意味着工作量的增加,一切还要从头学起做起。思量再三,何晶毅然决定加入到玉米研究室。玉米研究室是全农科“条件最艰苦、工作最累的一个科室”,但有着风清气正的科研传统,科研水平和成果在省内甚至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这一点深深吸引着何晶,触动了从小要强的她“想干点大事”的愿望。事实证明,何晶的选择是对的,在玉米研究所这个优秀的团队中,何晶迅速成长,从最基础的阅读文献查阅资料做起,积极投入到国家课题的工作中,克服家庭苦难带着年幼的孩子参与海南育种。天道酬勤,何晶的付出获得了优异的回报,所参与的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培育的丹玉14号获丹东市政府一等奖,在市场上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在每一个人生关节点上,何晶并不都是顺畅的,有挫折有失败,但是在逆境与挫折面前又一次次勇敢地站起来,不悔过去不惧险阻,整理行囊,再出发。在攀登人生高峰中领略壮美的风景,在与大海搏击中放眼无限的地平线,这也许才是生命最宝贵的财富,才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作为非虚构性的文体,传奇性的人生经历、非凡的事业高度,或具有启示意义的精神尺度与追求,是与读者产生心灵共鸣或思想启迪的质素,也是构成传记文学作品质地的重要指标。但优秀的人物传记又不拘泥于对个体价值的呈现,而是在个体经验中呈现社会性、普遍性的内容,从个体经验开拓出认知历史的多维空间。作为具有凝聚共识、开启时代“先声”的文体,报告文学如何写“人”的政治文化意义就格外突出。新时期最重要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显然不仅仅是对陈景润科学成就的记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在开启历史新时期的节点上,作品叙事意图强调 “知识”与“政治”开始分离,变得纯粹化与专业化,知识分子也独立为“专业化”的个体,从而从政治立场的规约中解脱出来,摆脱“历史运动”的阴影而投身于新时期的社会建设中。出生于五十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经历了建国后各种社会运动,也历经共和国发展过程中多次重要的社会转型。突然中断的学校教育,身不由己地投入浩大的上山下乡的洪流中,恢复高考带来人生转机,市场转轨中面临新的事业选择,一系列突如其来的事件决定着这批人的命运。八十年代及至改革开放,甚至在当下,这批人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宽阔的社会舞台上展开多样人生。这些人被历史所裹挟,同时也创造着历史。文学作品对这批知识分子人生的“解读”离不开对中国社会历史进程的观察,质言之,脱离了对社会语境的深刻解读,脱离了与历史语境的对话,也必然无法展现出这一代人生活与命运所具有的社会意义。何晶父母都是辽宁人,五十年代大学毕业后支援西北,到甘肃农村从事教育工作,何晶也出生于大西北。忙于工作的父母在何晶与妹妹出生后把他们交给了老家的亲属帮忙照看,十岁前何晶都是在千里之外的伯父家度过的。文革中,何晶父母相继被下放农场或投入监狱,何晶一边带着弟弟妹妹生活,一边还要探望照顾父母。历史的每一次震荡都没有绕过这个西北小镇上的普通家庭。身为长女的何晶也格外早的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当历史转向理性的轨道,新的机遇摆在面前,被中断学业事业的一代人爆发出巨大的生命激情。何晶也是如此,作为基层科技工作者,她通过勤奋的工作推动农业发展,造福一方人民;作为人大代表,她为保护植物新品种建言献策,推动立法;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她为农民的利益奔走相告,为农村发展寻求多方支持;作为管理者,推动科研院所转制股份制公司,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不妨说,曾经所遭遇的磨难使这代人积累了强烈的对人生更高舞台攀登的进取心,对国家民族未来的强烈使命感。无数个何晶式的知识分子以务实的行动、不懈的追求汇聚到时代精神的奏鸣曲中,建构起民族朝气蓬勃 、昂扬进取的精神风貌。在这个意义上,《为了大地的丰收》是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传记文学作品,也是对50后知识分子与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式叙写。
  虚构是文学的“特权”,这份特权却不属于报告文学。没有了“虚构”的庇护,报告文学中想象力的空间大大被压缩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想象力是缺席的。事实上,报告文学更需要想象力,这种想象力不是指如小说、戏剧中对人物、情节、逻辑的大胆设计,而是作者对现实材料进行筛选、剪裁、组合的能力,对架构作品组织结构的想象力空间。如何围绕主题在杂芜纷乱的生活素材中选取情状各异的片段,严丝合缝地组合在一起,构建起既坚实饱满,又灵动丰盈的文体结构,是对报告文学作家艺术才能的另一种考验。《为了大地的丰收》采用线性时间叙事,记叙传主成长历程中各阶段的主要经历。这样的叙事结构胜在翔实周全,不足之处在于,稍不留神,叙事重点就可能淹没在漫长的时间叙事中,未能鲜明的凸显。如作品题目“为了大地的丰收”所言,作品的核心是呈现何晶作为基层科技工作者,在研发培育农作物新品种上的成绩和贡献。也就是说,从何晶“改行”进入到玉米种子的研发工作中,到在这一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并因此被选为省、全国人大代表,这一阶段应该在叙事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和比例。但在全书中,这部分的叙事只占到两章(全书文字体量的七分之一),传主其他时期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其他身份的叙写,占据了大比例的篇幅空间。在科研学研究的道路上,任何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中所碰到的阻碍、所面临的困难、所付出的努力,必定不少,尤其对于像何晶这样的“半路出家”。质言之,只有写出了人物在这个过程中的汗水与辛劳、付出与收获,人物的精神力量、人格魅力才得以彰显。在这一点上作品还有很大的叙事展开空间,充实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何晶的“分量”,而不是把“科技工作者”的身份“等同”或淹没在“母亲”“女儿”“妻子”“儿媳”等其他身份中。
  人物传记作品,是中国真实社会生活的有机部分,因为这样一个个真实人物命运故事的文学存在,中国故事也显得非常的确实而个性丰富,具有很强的历史现实认识感受价值。《为了大地的丰收》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份有益的精神滋养,一曲荡气回肠、昂扬向上的生命之歌。
  ①《为了大地的丰收》:作者吴世洲,辽宁民族出版社出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