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8年辽宁文学蓝皮书理论评论春之卷
来源: | 作者:李桂玲  时间: 2019-12-02
  2018年第一季度的文学理论评论的突出特征是依旧呈现出一种对上一年度文学创作体裁的整体梳理与把握的倾向,翻检成果,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希望,是轮回也是前进,文学作为一种思想的结晶,凝聚了浓缩的智识与丰沛的情感,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摇摆,在现实与幻想之间涌动,文学因评论而如点睛之龙,能摆脱纸张的束缚,腾跃而起,游荡于思想的上空。
      
 一、综  论
  长篇小说的体量与叙事的时代性,使得这一体裁具有了承载历史记忆与记录时代人心的特征,考察一个时代的风貌与肌理,去读这个时代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关注上一年度长篇小说述评文章,也成为我们每年第一季度文学理论评论扫描的重要环节。这一季,我们来看《被塑造的历史与当下——近期长篇小说的讲述方式与姿态》(孟繁华,《当代文坛》2018第2期)。此文对去年发表的长篇小说从历史与当下的角度切入,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作者认为,如何站在这个时代书写历史和当下生活,是一个作家观察和认知历史和时代生活的表征。关于新世纪乡土文学的不同叙事心态,如或痛心疾首,或乐观主义,或处变不惊,自有他们的合理性,这也正是文学存在的理由和可能。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有格非《望春风》、关仁山《金谷银山》的乡村文明与乡村故事等。对于生活交叉地带的书写数量也颇为庞大,哲贵《猛虎图》、北村《安慰书》、王妹英《山川记》、商国华《师道弯弯》等,在审美理想与现实生活的落差之间,文学寻得一席立身之地。大历史与自叙传的结合,催生出优秀的小说作品,宗璞《北归记》、严歌苓《芳华》、胡学文《血梅花》等,是这一方面的典型代表。以个人成长历史去反映、契合在整个社会的发展史,小视角大格局,小人物大历史的写作方式,让作品在获得认同感的同时,进行了一次次历史进程的教育。本文对去年长篇小说的点评有侧重点有高度,视野宏阔又观察细致入微,梳理精当。
  中篇小说的创作考量作家对题材的掌控和对情感分寸的拿捏,在介于篇幅适中、情节完整、思考深刻、情绪到位的诸种藩篱的胁迫下,中篇小说创作需要更多的练习,也具有了更大的难度。2017年的中篇小说创作在整体上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评论家们各有看法。《考量作家的“小说法”——阅读2017年中篇小说的一点收获》(贺绍俊,《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一文中,作者发明了一个新词“小说法”来形容他对于2017年中篇小说创作的阅读感受。何为“小说法”?作者解释道,他是受到“书法”的启发,小说法意味着作家要注重讲述故事的方法,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方法,这些都不是通过单纯学习理论书籍得来的,而是要通过一遍遍不断的临摹练习,才能让写作更出色。小说法就是指出一种模糊的边界,作家在不断的学习与写作实践中逐渐领悟到这一模糊边界,并使其成为自己写作的指路明灯。像王安忆、双雪涛、王手等都是遵循内心小说法而不懈创作的作家,他们也为2017年中篇小说增添了新的活力。贺绍俊对于“小说法”这一概念的提出,值得写作者去细细领会与把握。
  《精神观照下的童年书写——近期儿童文学短篇创作的新趋向》(何家欢,《南方文坛》2018年第2期)一文提出了一个观点:短篇创作一直以来就是作家实现其创作理想的重要园区,它不仅是年轻作家接近文学梦想的阶梯,更承载着这个时代的儿童文学写作发生某种改变的萌芽与希望。而在儿童所熟悉的日常化的生活场景之外,从历史、文化、民族、乡土、底层等多重维度突入儿童生活,以敞开的叙事空间丰富了儿童文学的创作视野。像对辽阔的蒙古草原的书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书写,作家不再局限于对生活现象的描摹,或对某类社会问题的揭示和追问,而是开始从精神层面出发去体察儿童的生存境况,观照中国社会现实下儿童个体的生命状态,从儿童个体的精神成长方面着力描写。作者认为,对儿童精神层面的关照与诗性书写,也正近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呈现出儿童文学作家们对童年纯真的信仰与满怀诚意的书写。
  
二、作家、作品论
  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文学帝国一开始就以其庞大与芜杂的外部形态惊世骇俗,这个文学帝国是凭借着怎样的动力与机制运转起来的,《大生态系统的外部形体——莫言小说女性身体的表意功能之三》(季红真,《文艺争鸣》2018年第1期)一文从女性身体的表意功能来解析一个问题。作者认为,莫言作品中的女性身体在和各种历史力量、文化制度、知识谱系、话语体系的抗衡妥协与最终的同一中,以各自不同的姿态,呈现为这个大系统的外部形体。莫言将这种大生态理念渗透在文本的修辞缝隙里,以各种女性的身体为基本的喻体,寄托他对宇宙的遥想,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对现代文明的质疑与思考。
  《〈幸福的家庭〉:“显示出灵魂的深”》(乔世华,《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1期)一文,从鲁迅创作《幸福的家庭》是受到了许钦文的《理想的伴侣》的启发一事说起,这两篇作品都写出了当时那种不切实际的年轻幻想者的形象,然而鲁迅却溢出于许文的沉闷与压抑的精神状态,而写出了人性灵魂深处的卑微与污秽,呈现出一种“在高的意义上的写实主义者”。同是写琐碎的家庭生活,鲁迅却能在创作中融入自己时,又跳脱出灵魂的卑微,为读者打开一个信息无限丰富,意义无限敞开的世界,显出一种灵魂的深。
  张炜的长篇小说《独药师》发表后,引起了广泛关注,在《海客谈瀛州——关于〈独药师〉与张炜对话》(韩春燕、张炜, 《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这篇创作谈中,对话双方从美学思考问题入手,谈到了当下现实中坚持自己信念的人始终在以自己的行动对巨大的时代进行挑战。面对博大而深奥的陌生领域时,人们往往选择更容易操作的轻视与不屑,比如对中医药这一行当,张炜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自欺行为,而不自欺不气馁,睁大眼睛看世界,才会是更加理性的选择。作家在思想方面的力量与深邃往往是潜藏在文字里的,而对于小说技巧来说,作家更应向民间文学的不修边幅与不讲法度学习,去掉一些专业作家过分在乎的工心与计算。这篇创作谈,不单局限于《独药师》的创作讨论,更是从审美维度、文学想象、思想深刻性与小说技巧等几个方面,为作家的创作给出了很好的阐释与建议。  
  2017年初《收获》长篇专号春卷刊发了刘庆的长篇小说《唇典》。作家言明,他希望通过这部耗时15年的长篇小说,唤起人们对这片土地的精神原动力的再度追寻,“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来处与去处,让历史与今天建立血脉联系”。2017年9月,作家出版社、辽宁作协和《当代作家评论》杂志社共同举办了《唇典》研讨会。《小说评论》在2018年第1期开设了“刘庆长篇小说《唇典》评论小辑”。刊发了三篇文章:《论〈唇典〉的神性书写和诗性再现》(刘琼,《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神话不再时,灵韵消失处》(徐勇,《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永无终结的苦难命运史诗》(王春林,《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探讨了这部54万字的长篇小说所独具的文学魅力与历史峥嵘。
  辽宁作家素素的散文集《旅顺口往事》是一部用散文体书写并极富地域性的地域史。作家以旅顺口为轴心场域对东北厚重历史进行了亲临现场的踏查和挖古,并以理性的思考和哲思性的判断梳理了东北的文化遗存,形成了具有作家独特风格的素素式历史文化散文特征,从而体现了一位内心充满强烈历史责任感的作家所表现出来的真诚态度。《渤海大学学报》在作家对话栏目中刊载了这样一篇文学对话,《作家要“守住自己”——与散文家素素的对话》(林喦、素素,《渤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谈论了关于作家如何把漫长的历史以文学的形式呈现、《旅顺口往事》创作历程、散文的哲思特征、女性写作等问题。同期还刊发了评论素素散文集《独语东北》的一篇文章《生态诗性与东北写作——论素素的散文〈独语东北〉》(张贺楠,《渤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对素素的散文特征进行了梳理与评点,作者认为素素的散文创作是以追问历史、找寻具有历史印迹的人物和事件为出发点,以一种对东北文化的挚爱和眷恋诉说着一个具有反思意识的知识女性与历史对话的情感历程和精神活动。同时,素素的散文创作亦聚焦在东北地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现代化进程中自然被戕害的现实,哀悼少数民族文化的消失以及揭示人类在科技至上的价值取向中无根的精神漂泊状态。
  散文家鲍尔吉·原野多年来的散文创作始终坚持以忠诚和真实的态度书写他所熟悉的草原牧民生活,他热爱并崇尚自然,关注人与生命,珍惜生活与友情,他尽情地使用汉字在散文创作潮流中独辟蹊径,进而形成了独特性的语体风格和“游牧散文”的艺术特色。《大地上的浪漫歌吟——兼与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的对话》(林喦、原野,《渤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谈论了草原和蒙古族文化对于作家原野的影响、散文集《流水似的走马》的创作历程、原野在汉语言写作上所作出的贡献。让人们更多地了解这位多年如一日书写草原的蒙古族作家的文学世界与精神思考。

2018年第1季度省内发表评论文章统计情况(不完全统计):
文体意识与文学批评实践(孟繁华)
 《文艺争鸣》2018年第1期
文体与文风(贺绍俊)
 《文艺争鸣》2018年第1期
大生态系统的外部形体——莫言小说女性身体的表意功能之三(季红真)
 《文艺争鸣》2018年第1期
考量作家的“小说法”——阅读2017年中篇小说的一点收获(贺绍俊)
 《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
海客谈瀛州——关于《独药师》与张炜对话(韩春燕、张炜)
 《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
“刘庆长篇小说《唇典》评论小辑”
  论《唇典》的神性书写和诗性再现(刘琼)
   《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
  神话不再时,灵韵消失处(徐勇)
   《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
  永无终结的苦难命运史诗(王春林)
   《小说评论》2018年第1期
汪曾祺文学原生态人文地理——汪曾祺全传·第一章(季红真)
 《南方文坛》2018年第1期
被塑造的历史与当下——近期长篇小说的讲述方式与姿态(孟繁华)
 《当代文坛》2018第2期
呼唤一种爱与拯救的文学——也谈“新伤痕文学”(张维阳)
 《当代文坛》2018第2期
温暖的回忆与坦荡的诉说——读《生正逢时:屠岸自述》(张立群)
 《传记文学》2018年第2期
我们的文学传统与世界性——近年来中国文学创作的价值取向及其问题(孟繁华)
 《扬子江评论》2018年第1期
携想象以超四海——《三体》的海外传播之鉴(付筱娜)
 《当代作家评论》2018年第1期
汪曾祺家世(季红真)
 《扬子江评论》2018年第1期
生态诗性与东北写作——论素素的散文《独语东北》(张贺楠)
 《渤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作家要“守住自己”——与散文家素素的对话(林喦、素素)
 《渤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透识民族的文化精神——读王充闾的《国粹:人文传承书》(王向峰)
 《中国图书评论》2018年第1期
余华先锋时期隐喻创作理念的现实主义内质(郑夜白、吴玉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幸福的家庭》:“显示出灵魂的深”(乔世华)
 《鲁迅研究月刊》2018年第1期
莫言文本宗教意象的思考(刘广远)
 《东方论坛》2018年第1期
论杨帆的无逻辑叙述(贺绍俊)
 《创作评谭》2018年第1期
书画心源始于诗——评冯大中《大中诗钞》(王向峰)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水的生命隐喻与文化象征意义——从自传体系列散文《逝水》看汪曾祺的人生智慧(张晗)
 《潍坊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微型方志、民族志与人物形象来源考——汪曾祺《大淖记事》叙事方式初探(张超)
  《潍坊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受戒》故事中的“三渡”模式与汪曾祺的人生渐悟(王朔)
  《潍坊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独幕剧场景的多声部祭悼——汪曾祺《八月骄阳》的叙事策略(刘帅坷)
  《潍坊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库弗《保姆》的后现代叙事艺术表征探析(杨天娇)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九零后解读的汪曾祺(季红真)
  《潍坊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文化自信与母语艺术语用的高度自觉(季红真)
  《东方论坛》2018年第1期
从结构主义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王向峰)
 《辽宁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记忆的碎片:寻根小说作家的身份追认(陈洁)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区域女性文学史”的写作实践及理论建构(王春荣、蒋尧尧)
 《湘潭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自囚、失语、眼疾——论《独药师》中的“异托邦”式创作元素(谢慧)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探析汪曾祺小说散文化(翟星宇)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新左翼女性美学视域下的审美政治化与父权意识暗合的批判——阐析桑塔格《迷惑人的法西斯主义》(李岩、王纯菲)
 《东北大学学报》2018年第1期
王安忆和女性文学的对峙与融合(崔佳琪)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乾嘉学派”——以洪子诚、程光炜、吴俊等的研究为例(孟繁华)
 《文艺争鸣》2018年第2期
“穆旦传”的现状与价值(张立群)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精神观照下的童年书写——近期儿童文学短篇创作的新趋向(何家欢)
 《南方文坛》2018年第2期
大地上的浪漫歌吟——兼与散文家鲍尔吉·原野的对话(林喦、原野)
 《渤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鲍尔吉·原野眼中的“众生”(岳凯、张姣)
 《渤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回不去的故乡——鲍尔吉·原野散文集《流水似的走马》评析(吴晓东)
《渤海大学学报》2018年第2期
试论《日光流年》的悲情叙事(李想)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城市众生相——论骆以军散文集《我们》(赵玉婷)
 《淮海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
别样的“才子佳人”——论张贤亮小说中的“落难文人”叙事模式(翟星宇)
 《淮海工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
论鲁迅笔下的女性观(刘彦伟)
 《文学教育》(上)2018年第2期
2017年长篇小说:变化与对策(贺绍俊)
 《文艺报》2018年1月3日
在时间之河,追索历史(贺绍俊)
 《文学报》2018年1月4日
为小人物中的能人树碑立传——读李玉娇长篇新作《二警察米海山》(李铁)
 《辽宁日报》2018年1月12日
新世代的励志书(贺绍俊)
 《中国艺术报》2018年1月31日
用文学回望一座城市:《2012-2017大连市优秀文学作品集》饱含作家们的文化自觉(高爽)
 《辽宁日报》2018年2月28日
面对经济时代的新文学思维——读丁力的《中国式股东》(贺绍俊)
《文艺报》2018年3月7日
走进唐诗宏伟殿堂的门径——我编《唐诗三百首鉴赏辞典》(王向峰)
 《辽宁日报》2018年2月11日
 跨文本视域下的《西游记》(胡胜)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2月6日
祖国边疆的文学之歌--敦化作家群散记(孟繁华)
 《文艺报》2018年3月26日
打开另一个西域(孟繁华)
 《中华读书报》2018年3月28日
平民立场与“好人文化”(孟繁华)
 《文学报》2018年3月29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