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乡村建设的新维度
——读杨春风《田间逐梦:科技小院15年助农实践》
来源:新华出版社 | 作者:刘大先  时间: 2024-01-19

​  乡村建设是近现代中国一个突出的文化现象,从晚清开始就有人做出努力,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逐渐成为醒目的社会运动。从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梁漱溟在山东邹平、陶行知在南京晓庄、卢作孚在三峡、彭禹廷在宛西的试验,到周作人、黄炎培、高践四等人的一系列理论探讨与主张,都留下了丰厚的遗产。但由于帝国主义、买办资本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干扰,这些乡建运动大部分归于失败,如今回头再看,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不协调。也就是说,制度与组织形式与彼时政治环境及乡村的低效率生产技术无法形成同步进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四个“现代化”的指针下,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联结为一体,经过不断的尝试与改革,终于在21世纪迎来了新的实践形态。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和乡村振兴,使得几千年来沉默的大地获得了开阔的生机,其中科技的因素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它让农业的“内卷”转化为乡村的新生。杨春风《田间逐梦:科技小院15年助农实践》就反映了这一历史性转折的侧面。

  《田间逐梦》是一部结构完整、层次分明的报告文学作品,主要讲述的是以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为代表的科研团队,创建科技小院,深入农家,采取“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模式,将高产、高效的前沿技术带到田间地头,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村增产和农业转型。与一般虚构的乡村叙事不同,这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中国乡村的“进行时”现场,因而作者的讲述没有落入到古典时代士大夫式的“悯农”窠臼,也没有像现代启蒙知识分子一样,将农民和农村作为批判现实的武器或者一个心造的田园牧歌乌托邦。科技助农是在从合作化、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科技转化、三农升级的实践,从中可以看到整个中国式现代化曲折前行过程的缩影。

  从选题来说,作家杨春风通过清澈流畅的叙述和逻辑清晰的结构,将本不太为一般公众所熟知的人与事展示出来,增进了人们对于当下乡村变革的感性认知。一般大众关注的往往是流量明星、网红和戏剧化的社会事件,像张福锁、李晓林、米国华这些科学家从来都不是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些人作为背后支撑着的科技骨干力量,同默默耕耘在田野上的沉默的农民一样,都是“中国的脊梁”,是新时代中国乡土变革稳固的依托。他们是我们时代的英雄和推动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真正值得传播的内容。书中不仅写到了像张福锁这样的第一代创始人,还写到了他们的硕士生、博士生,这里面既有代际的传承,同时也意味着此项事业的赓续不绝,后继有人。

  回到文本本身来谈,像那些把理论付诸实践、科研结合到生产、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科学家一样,杨春风的采访资料特别扎实,体现出“行走文学”的特质。因为中国的幅员极为辽阔,土地、气候、作物、降水量差异性较大,造成了农业形态的多样化。本书里就包含了实地走访的东南西北不同农村农业样貌,既有河北的曲周,也有陕西的洛川,既有吉林的梨树,也有云南的哀牢山,既有黑龙江的北大荒,也有内蒙古的巴彦淖尔……涵盖了从稻作文化到麦作文化,乃至游牧文化,像湛江徐闻这样的地方还有一定的渔业兼业。杨春风通过叙述中隐含的“科技+农业”的线索,将这些地区差异性整合起来,从而显示出新时代农业已经完全不同于想象当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农耕方式,而具有了转型升级的时代特质。

  因而杨春风写的不仅是广阔的田野、完整的乡村,更是工业化的农业、有科技加成的农业和新时代语境中的农民。她在材料上做到了全面的鸟瞰,并以此为基础,总结了农户产业化、农业科技化和农村升级化的过程。这对于书写当下山乡巨变的中国故事来说增添了新质,与时代同行能够入乎其内,超越具体个案的总体性归纳又能出乎其外,起到了一般虚构类作品无法提供的认知效果。

  科技小院从创建到遍布全国,十五年走过了艰辛而又硕果累累的历程。在这个历程中,杨春风不光是聚焦于人物形象,凸显了事件,更有长远意义的地方则在于,她点出了科技助农既是科学技术上的辅助与推动,同时还是学者与农民之间彼此观念上的互动与改变。对于科学家、硕士生、博士生而言,他们的观念在于走出书斋、立足大地,实现学术价值的有效转换,杨春风引用习总书记的话称之为“自找苦吃”,非常形象;对于广袤大地上的农民来讲,则同样有着观念性的转变,即在技术之外,还有见识与志向的提升。杨春风写到农民有时候会有自轻感,认为当农民没有出息,大学生下乡是一种倒退,这实际上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卑,是对于扎根本土、立足乡村的创造性的不理解与不认同。通过科技助农,在彼此深入的互动交流中,农民们意识到农业与农村价值的重要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助农作为一种中国创造,形成的“中农模式”成为一种特有的“中国经验”,并且开始向海外传播推广,这可以说是对全人类的一大贡献。新乡村建设在杨春风的笔下出现了新的维度,讲述了振兴的路径,见证了时代的变迁,萃取了“中国价值”。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田间逐梦》富于历史自觉与现实观照,是集审美性、知识性和文献性于一体的佳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