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如何转型?怎样延续?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作者:韩传喜  时间: 2022-06-02

  孙惠芬的第一部童话小说《多年蚁后》的出版,无疑是2021年中国文坛的一个重要事件。该作不仅是作家自己文学履历上的一个例外,也是童话小说王国中的一个异数。

  孙惠芬的小说,或关注前乡土时期中国乡村的伦理变迁与文化隐痛(《上塘书》),或书写后乡土时期中国农民的灵魂异变与精神救赎(《后上塘书》),或探求“90后”一代的成长历程与人生真相(《寻找张展》)。这些小说显示了一个有独特见地的作家对于现实生活独具慧眼的细腻观察、深刻体悟和艺术表达。然而,《多年蚁后》在创作题材与风格方面的全新拓展与突破,却让熟悉孙惠芬小说的读者产生了一种新奇的阅读感受。这部童话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一棵海棠树下人与蚂蚁、蝉、蜘蛛、牛等生灵之间的故事,情节婉转别致,意蕴丰厚深刻。故事中海棠树下有一个小世界,小世界既是大世界的缩影,也是大世界的通口,小世界的秘密像一根引线,牵出了大世界更多的秘密。

  这部作品显然可视为孙惠芬的一部转型之作。每个优秀的作家都不愿模仿别人,也不愿重复自己,而是力图在每一部作品中进行探索和创新,使其成为独特的“这一个”,但像孙惠芬这样跨度如此巨大的转型却为数不多。毫无疑问,这次转型是成功的。童话小说作为文学家族中的重要成员,经典作品不胜枚举,经典作品既彰显了童话小说的辉煌成就,也形成了童话叙事的成熟模式。《多年蚁后》却能独辟蹊径,突破了童话小说的经典范式,显示出了独特的美学价值。首先,作品传达出独特的宇宙观——万物皆有灵,世间万物同源同体,生灵之间并非天然敌对关系,而是皆可成为朋友。在作品中,蚁后和蝉、蚁后和蜘蛛均是朋友,蚁后和童童也成为朋友。他们互相帮助,彼此成就,共同建构了一个友爱、温暖和感恩的世界。其次,作品传达出独特的生命观——生命自有其来路,亦自有其终结,这就是生命的本质。作品展示给儿童的,不是鲜花盛开的未来憧憬,也不是长生不老的生命密码,而是曲折多变的人生镜像,以及终将死亡的生命真相。有了此种生命观,人们才能以坦然平和的姿态面对生死。再次,作品传达出独特的价值观——慈悲、平等的价值观,爱、善良和勇敢等人类最基本最朴素的情感,因之散发出更为强大的力量。《多年蚁后》视野开阔、立意高远,作家要建构的是一个无限开阔和广阔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拔除了傲慢与偏见,充满了慈悲与平等,拔除了敌对与仇视,充满了友爱与感恩,万物之间彼此成就共同成长。阔大的境界令一本儿童小说成为一部杰作。

  《多年蚁后》在叙事手法上也有别于传统的童话小说。传统童话小说大多采用单一的拟人化视角,建构一个虚拟的童话世界,并自成一个自足的世界,故事情节相对简单而明晰。《多年蚁后》则采用了双重视角,在现实与虚构之间不断转换,从而建构了一个叙事的迷宫。小说以老姑奶奶的视角讲述了童童的故事,又通过童童的视角,讲述了多年蚁后的故事,再通过多年蚁后的视角,讲述了蝉的故事……故事套着故事,悬念丛生、引人入胜。这种多视角与套盒式的叙事,完全突破了传统童话小说的叙事成规,在童话小说中,绝无仅有。其叙事的难度和对读者阅读经验的挑战,在成人小说中亦属上乘,甚至可以和1980年代中国文坛盛极一时的先锋小说一试高下。这种先锋性并非炫技,而是作家孙惠芬的匠心独运。她的读者定位显然不是低龄儿童,而是具有一定阅读积累和阅读能力的高龄儿童,甚至是任何年龄段的读者。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之所以是一部广受不同年龄读者喜爱的童话小说,正是因其故事的深刻性和叙事的独特性。《多年蚁后》与《小王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成年读者在其中可以看到作家的睿智和深刻、故事的繁复和力量、世界的广阔和浩瀚,儿童读者在其中亦能找到天真的童心和童趣、生灵的丰富和奇妙、生命的本质和真相。

  任何一个作家的创作都有一种内在的延续性,这与作家的阅读积累、知识结构、审美习惯及其对世界、人生、人性的认识与把握有着密切联系。这种延续性,暗合了创作能力和创作经验的累积性和渐进性。即便作家的转型之作,背后也有着与既往经验相通的一面,也会与既往的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表面上看,《多年蚁后》和孙惠芬以往小说在审美形态上完全不同,但事实上,这种转型不是简单的断绝和割裂,孙惠芬最擅长的艺术手法以及内蕴的价值向度,在《多年蚁后》中仍然延续着。首先是非虚构手法的延续。《后上塘书》《寻找张展》都有非虚构的内容,《多年蚁后》更是把非虚构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借助于非虚构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感和叙事的力量。其次是书信作为叙事功能的延续。《后上塘书》《寻找张展》中书信是结构小说、推进叙事的重要手段,也是小说的叙事魅力所在,《多年蚁后》更是将书信融汇进小说的整体叙事中,成为弥合现实与虚构的独特利器。再次是严密的逻辑推理的延续,无论是叙事的逻辑还是事理的逻辑,在《多年蚁后》中都是极度严密、环环相扣、无懈可击,甚至语言细微处的精确,都让人叹为观止。此外,地方性因素的引入,以及小说的对话运用,也都可以看出作家成熟的审美经验的延续。这种种延续,是作家坚实的艺术根基,也是创作转型的驱动力量。作家正是在这种“转型”和“延续”中成就了独特的艺术精品。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