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德国印象
来源: | 作者:于晓威  时间: 2009-10-30

  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书展,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2009年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中国第一次以主宾国身份参加,这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外举办的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文化交流活动。中国作家代表团约100人左右。主要构成的人员是国内重要文学奖项的获得者,或是具有广泛影响的作家,还有少部分是早前已有作品翻译成德文的作家。辽宁团员有马秋芬、素素、李铁、于晓威,由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邵永胜带队。


  关于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德国当地时间10月13日下午5时举行书展开幕式,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最活跃的作家、艺术家以及出版人和记者。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参加开幕式并发言。法兰克福所在的黑森州州长科赫在开幕致辞中说:“做主宾国是不容易的,因为真理是不容易的。中国已经是一个值得骄傲的国家,我们自信大家都能接受不同的声音。这对我们、对客人都是不容易的,这也是书展的特点。我们要挑战的是,尊重对方意见、发言权,听他人的声音,这些在书展上都有其地位。”
  有意思的是,一个跟出版有关的活动,开幕式发言中并未见到国内出版家们的身影,此外,是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和著名作家莫言先后正式发言。这一方面说明了文学跟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贴得最近,另一方面说明了党和国家对作家们的尊重。
  当天晚上,在法兰克福老剧院欣赏由中国政府举办的音乐会。几乎所有的外国人都被中国音乐家艺术家包括朗朗在内的高超演奏所倾倒。观众中也是名流荟萃,无论在演出之前和演出之后,你在厅内喝香槟的时候,会突然发现身边站着的原来是余华或陈丹青。你向一个长得跟中国人一样的女士问路,原来她就是中国人于丹。乘电梯你和一位德国老头同行,事后会恍然大悟他就是以写《铁皮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君特•格拉斯。这里创造想象和奇迹。
  由于持续多天的书展分场活动太多太满,各省作家只好分头行动。辽宁作家一行在次日奔赴斯图加特。先后参观了歌德故居、席勒故居,访问德意志国家文学档案馆和黑森州艺术之家以及斯图加特文学之家等。
  我觉得德国是一个非常具有理性和人文传统的国家,他们非常懂得保护和尊重知识以及人才,此外体现了自由和宽容。
  在与斯图加特文学之家的主办人对话的时候,我感觉到,此次书展,中国在文化和哲学思想的书籍推介中,主要还是古代的老子、庄子等等,现代以及当代对世界有贡献有影响的哲学家思想家几乎空白,这构成了不对等的交流。德国不仅有影响世界的古典主义的哲学家康德、荷尔德林、费希特、胡塞尔,维特根施坦,更有近现代以来的尼采、叔本华、费尔巴哈、马克思、海德格尔、韦伯等等数不胜数。
  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能否产生伟大艺术家哲学家,有时候不能完全取决于生命个体本身是否勤奋,而更取决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是否为他们营造了宽松和自由的思想土壤及氛围。

  汽车及其他

  说到汽车,我深有感触。德国是一个汽车工业非常发达的国家,但是众所周知,在欧洲,以汽车强势身份和生命个体尊严两者相衡,前者是完全体现对后者的尊重的。
  我在法兰克福第一天,坐在我们的车里,感觉耳朵非常不适应,因为不论在繁华路段还是郊区,窗外公路上,你听不到众多汽车里哪怕一声的喇叭鸣叫。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无论在斯图加特,在曼海姆,还是在海德堡,我仍旧一声也听不到,也许你会说这是一个奇迹,但对他们来说是寻常,他们完全打破了我的心理期待。有一次,我们几个人站错了位置,在路口聊天,好长时间后我一回头,发现身后不知什么时候停下几辆准备过路的汽车,他们在安静地等待你,竟也不按喇叭,仿佛他们的汽车根本就没有安装喇叭一样。
  德国人注重时间效率,但是无论道路多么拥堵和宽敞,你几乎看不到我们目下习见的游鱼一样的随意争抢和超车。我想,简单的法律规约不能说明问题,比如摄像头,监视的是行为而不能监听是否鸣笛,在郊区,也看不到交通警察的身影,他们就是愿意在平等的前提下,给人以方便和尊重,他们以此为幸——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绅士风度吧,体现了他们的素质。
  我为什么重点说到汽车?因为我触目所及见到最多的就是汽车,并且,汽车的产生和普及是二十世纪人类最具理想和创意的生活方式之一,是代表了时代的效率、速度和力量。那么,我就要从此了解,人们在掌握了类似的新技术之后,在一个后工业时代,怎样照应人性心灵的“慢”效应和人本主义。推而言及,世界掌握了最新工业技术包括武器之后,会用来做什么?会照应人生鲜活的感受和平等自由吗?会照应呼吸吗?会照应阳光吗?会照应爱情吗?会照应闲暇吗?会照应奇思妙想和无用之用吗?
  我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德国街头无论行驶和停泊的汽车,看起来都显得那么宽敞、通透和明亮,很童话的感觉。后来我意识到,这是因为他们的汽车玻璃几乎很少贴防视或防晒车膜,迎面遇上,一目了然,当然显得宽敞明亮和剔透好看,你可以清楚看见里面的一家几口的欢乐表情,或是看见一对优雅情人的幽会和亲吻,或是看见一个政府官员边驾车边嚼口香糖,当然也可以看见一个被老板扣了奖金的中年人的落魄和愤懑表情。他们抱有的理念和我们不同,我们无论公车还是私车,几乎一律在玻璃上贴严车膜,也就是说,我在车里可以清楚地看见做为外面行人的你的行为、表情(心思),而你怎么可以清楚地看见我的行为、表情(心思)呢?这是不可以的。
  我考量德国汽车行为,其实也就是在观察他们的文化思想行为,这是一个越不过去的窗口。

  文学既要反映时代,更要走向现代

  法兰克福之行,让我感受太多。作为一个作家,从文学的角度看,中国文学要想更多走向世界,首先要厘清时代性与现代性两者的关系。时代性与现代性初看是一致的,其实不然,它们有交叉关系,但更多是剥离和不同甚至迥异的关系。现代性是国际大趋势,时代性却往往与本民族、本国家的一时方针或政策有关系。文学的现代性包含哲学观念,而文学的时代性往往偏重时效观念,注重时效的文学自然也容易过时。
  我们往往提出文学要迎合时代,这是有偏颇的。我觉得,文学可以反映时代,但不要迎合时代,而要走向现代。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精神生成和凝聚方式,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前瞻,自然也决定了人的行为。令人欣慰的是继中共十七大明确提出要促进我们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之后,今年7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无疑是再一次亮剑,格外巩固了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战略发展地位。要做到文化的真正繁荣,就是要坚持改革开放,包括坚持文学的改革开放,彰显自由和生命理念,突出作家创作和思想个性,因为文学的个性强,则启蒙民众的个性强,民众的个性强,则国家和民族强。
 

上一篇:民意

下一篇:城市里的地主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