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网络小说与电影改编
来源: | 作者:刘 巍  时间: 2019-12-03
  1994年,中国,我们的网络时代正式开启。到了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已有6.32亿,互联网的普及率达到了46.9%。即便是在乡村,在文化程度并不高的群体中,微信、微博、点赞、点击率等也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与此相应,网络小说的在线创作、发表、阅读始于1997年,一年后,被认为是中国网络文学处女作的蔡智恒《第一次亲密接触》出现,幽默青春的话语使用方式、现代感伤的男女相恋风格打动了无数网友。2000年,它被改编成电影,虽然影响远不及原作,但这不过是网络小说电影改编的开始——2001年,电影《蓝宇》改编自网络小说《北京故事》;2007年,《今夜请将我遗忘》;2010年,《山楂树之恋》;2011年,《失恋33天》;2012年,《搜索》《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2013年,《致青春》;2014年,《匆匆那年》……网络小说已成为电影改编衔到的最美味的橄榄枝。
  为什么?这当然取决于网络小说与电影传媒的精神契合,在接地气、追时尚、跟流行等方面,二者是大同小异的。网络小说本就具备着相当数量的图像潜在因子,比如重故事情节轻人物性格、重悬念设置轻逻辑推理等,电影则运用光影技术、造型、画面将网络小说原本就具有的影像语言激活、升发。可以改编的小说,首先要有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且故事一定要好看;其次,时空感要鲜明,故事的前因后果明确,起承转合脉络清晰;人物关系复杂、人物命运坎坷,多有构成叙事动力的因素等——这正好是网络小说的特长。读屏的时代,网友并不买账于大段的景物描写和长篇的内心独白,情节就这样在小说三要素中轻易胜出。改编的原则大致有两条:一是要忠实于原作,二是要有创意。忠实于原作即制片人、编导演对原作的选择、理解和阐释要与原作者达成共识,读懂原作精神内核。比较理想的状态是,改编者的文化审美视界与观众的审美视界、与原作的审美视界三者融合为一,就如《失恋33天》的原作者和电影编剧鲍鲸鲸在接受采访时说的,“基本我想保留的都保留了”“我平常和朋友们就是这么聊天的”,电影最大化继承了作者在小说创作中的个人指向,现实生活中的审美指向,这样的改编成功机率较大。改编者的创意,就是要善于挖掘原作中潜在的电影艺术元素,并最终运用电影手段将原作演绎为电影艺术作品。成功地改编不仅不会影响作品风格与观众的亲近性,反而经过电影的巧妙处理、情节增删使故事看起来更加合理。比如赵薇的《致青春》,好多人归纳其票房成功的原因为明星导演、暖伤青春、畅销小说、毕业季档期等等,但其成功更多归咎于主题色调的转向:由辛夷坞的“青春治愈”情绪转向了一代人的“集体怀旧”,相对于前者,“怀旧”是更为深沉、成熟而大气的情感倾向。
  网络小说改编最大的好处是成功机率高,因为原作已经为读者,即未来的观众所了解、所喜爱、所肯定,潜在的观众数量大;从经济角度考虑,投资稳妥,保险系数大。但是,正因为它深入人心,先入为主的阅读心理往往形成观众最挑剔的眼光,我们往往在电影上映前热切地期待,看过之后同样不遗余力地谩骂。可见,改编还存在太多有待改进之处。比如题材类型单一。从目前查到的改编电影看,题材大都局限在都市青春、历史言情等几种,太过集中。再比如时间上的速成,制作上的粗糙。还是由于利益的原因,电影的制作团队急于在小说“热销”之际上映电影,于是启用“偶像派”的演员,追求华丽的场面,当然就不会“慢工出细活”,寻找演员、人物、场景与原作的粘合度。还比如电影接受上的速朽。电影投资方往往在宣传上做足功夫,意图明显地追随接受者,吸引观众买票便万事大吉,而后电影连同所有的恶评都会很快被遗忘。反正这是一个从来都不乏话题的时代,观众还会有下一个热映的电影等着看。这是网络小说的悲哀还是电影的悲哀?
  事实上,哪怕是最尊重原作的改编也是被整合后的别样叙事,小说的文字价值失落而影视之“像”的价值创生。电影和网络都是着意于为大众所接受的、理解的、甚至推崇的文化态度、审美观念和思维模式,我们能不能更好让二者更好地为我们服务呢?应该好好想一想啊。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