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王向峰:我的第一本藏书
来源:辽宁日报 | 作者:  时间: 2015-03-03
     在我现在众多的藏书中,第一本藏书是《千家诗》。这本书是我在童少时期在小北河集镇上自己花钱购买的,时间大体是1940年前后。当时我家住在辽中县南部的大岔村,距离浑河以东的小北河有二十几华里,那时这个集镇尚归辽中县管,我常随大人到那里去赶集,顺便也买点书本文具之类,同时也到远盛源商店查询有没有姐姐从吉林寄回的信。
     作为乡村集镇的小北河,并没有专门书店或文具店,只是到了双日子开集时,才有摆地摊卖书的,多种适应农家学子初读文化所用之普及性的读物,一律平摆在铺于地面上的草席之上,都是安东诚文信书局的出版物。诸如《三字经》、《百家姓》,以至“四书”、“子弟书”唱本、《古文观止》和《千家诗》等,都可以买到。这时我对那些启蒙读物都已读过了,所以对于带有线描插图的《千家诗》特有兴趣,用省下来买糖果的钱,买了一本铜版合页印制的《千家诗》。
     当时我的文化教养尚未完全开蒙,自然也不知道编选唐宋诗家的谢枋得和王相是何时何许人物,只是对于那些配图的唐宋诗作,读趣日增,背得也越来越多。直到由少而大,长为青年,上了大学中文系,以至今天成了大学教授,藏书万千,自己也出书60多部,但这本《千家诗》因其早已浸入心灵,仍存放在我书架最显眼的位置上,与其同列的不同版本的四种 《千家诗》,在翻阅率上都没有它高,因为是它作为我童少时代的朋友,陪伴我走过了几十个春秋。
     从宋、明以来几百年中,《千家诗》作为初学写作的学子们写作近体的五、七言绝句和律诗的入门示例示范之作,贡献巨大,作为书龄以及它的普及与易读的程度,都超过了《唐诗三百首》;直到今天,凡是会写近体诗的人,无不得益于它的指引。
     编选《千家诗》中七言绝句、律诗的谢枋得(叠山)是南宋名人,他与文天祥是同科进士,作为考官曾以权奸贾似道政事为问,遂被罢斥。后被启用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落江湖,卖卜教书度日;元朝迫其出仕,他坚拒不受,被地方官强制押往大都领赐,途中以诗明志,绝食而死。 《千家诗》中五言的绝句、律诗,是明代学者王相(晋升)所增选,他选诗也很有见地。他使欲学写诗人有了另一体的诗式遵循;他还选了两首明代的七律诗入编。
     我在得到 《千家诗》以后的多年中,差不多全都背会了;并随学问日进,不仅对许多诗作诗意体会日深,而且也渐知诗法、诗律,每有感触,情动于中,也学着四句、八句地写,当时虽未完全掌握粘连和“平水韵”,但平仄、对仗却不离大格。到了“文革”后期,曾应香港天地图书公司之邀编注《中国古代抒情诗选》,由此对传统诗词的格律下了一番专门功夫,涉猎广泛,见识大增,自己再写起传统诗词,也就大体不离格律了。
     我从蒙童时期以《千家诗》开启传统诗体之蒙,进入了文学中的文学,大大有助于我的文艺美学的学术研究,更是学会了写近体诗,出版了诗词与新诗合编的七本诗集,其中有传统诗词五百余首,使自身的本质力量得到了丰富,在对于文艺对象的占有上,实现了从童少时代虽未特别自觉地开始,但在后来的岁月中却由感悟而践为,收到了一种特有的结果。《楚辞》中说:“孰无施而有报兮,孰无实而有获? ”果然是至理名言。
     有感于对 《千家诗》的收藏与研读,我曾以三首七绝志感:“学诗何处好寻端,选本千家一大观。漫道童蒙初读物,个中学理却深宽。选篇切合启蒙求,一卷专攻解韵讴。试问今朝诗作者,谁人未向此中修?千家汇集广流传,泽溉诗坛六百年。有幸童蒙书得早,收藏悟入始谋篇。 ”

王向峰(作者为辽宁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国学研究院专任教授、博导)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