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林雪:尘世香盒
来源:沈阳出版社《我的班主任》序言 | 作者:  时间: 2015-04-07
最美好的岁月是最让人身心迷失的岁月
                                               ------题记

   能有这个序,说来话长。两个多月前,万老师从遥远的隔壁办公室找到我——说遥远是因为除非开会吃饭,万老师每天在办公室专心上网编稿,形同打坐闭关一样怜姿惜影、足不出户——说他要再出一本书,是文学院学员们集体发力写他这位班主任的。我觉得创意不错,于是向他道喜。哪知这次和上次的童话书出版一样,万老师不是听到一句简捷的道喜就可以转身离去的。他有更重要的建议,就是我要为之写个序。
  我听了,一种惶惑和无力感再一次徐徐袭上心头。《小布丁与小辫子》令我盘桓月余,属勉强为之了。再写恐又被我的文字拖延症所累,耽误正常出版流程。写的不好还只是我个人局限;一旦化不出书里的妙处,留下遗珠之憾,一是对不起读者,二是也会错过万琦与其他建树卓著造旨非凡的作家诗人朋友们以此书论道交流的机会。万琦听了未置可否——现在看起来他那时似乎拿定了主意。果然,两周前他旧事重提,陈述理由若干。其中他认为最有说服力的,是20多年前尚是风华正茂之时的万琦那几分优雅几分忧郁几分自恋的气质启发了我,在一篇文章中将他冠名为“水仙骑士”。之后这雅号不仅他本人欣欣然悦纳接受,逢到有人引用,他也一副乐得推广的神情。一时传为佳话。
  万琦的话还真戳中了我的软肋。自古文风比世风,传颂美德的脚步也有不及闲言碎语、污名毁誉跑的更快更有效的时候。我对佳话持续着几十年的特殊迷恋,莫非也因曾屡屡被世态炎凉、人心不古所伤?那友情亲情和爱情,一朝相遇,我都乐于见到忠诚如初,肝胆相对。主人公之间虽也曾遭受离间,误解和矛盾,却能一生相爱相护相守相融。粱祝林黛玉和贾宝玉陆游和唐婉鲍伯.迪伦和琼.丽兹灵魂之间的如蝶相随,荆柯高渐离伯牙子期好哥们之间的高山流水已成永恒佳话。如今二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水仙骑士已升级为二代亲人版,三代蒙氏(蒙娜丽莎)版。三核了。客户们忠诚守望,他本人内涵也不断刷新增值扩容走俏,且文品人品承受着时间的淘洗,越发不离不弃,于爱人于亲人于友人,都显得经久耐用、浓淡相宜。我这个当年“创业板”的参与者,20多年友情延续的受益者,怎么能无动于衷呢?
 
  于是再不管横竖,就莽撞下手了。
  先从通读全书做起。
  为本书撰稿的作家,许多人是相识很早的老朋友了,也有一些是近年的新朋友。有的是当年文学为桥梁,有的是近年工作为媒介。从生命独特不能复制的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最棒的。也曾与其中不少人共同见证过一段文学岁月。甚至是生死之渡。比如铁夫虽然不能在此为万琦写下其中的一篇回忆,相信他会在瞑瞑虚空中送来祝福。2006年我也参加了由万琦发起的对身患白血病的铁夫募捐。在书中看到一篇回忆文章,有写到铁夫之死的片断:医生宣告不治之时,铁夫虚弱的话都说不出来,仍在床上做出胜利的手势……这就是文学的情怀和力量,是人生深处的尊严和大美。还有不少作家的经历就是有财富和资格。他们像不同星座的星子闪烁在文学星空,成为本土文学的一张名片或是地标。在此书见到久违的老朋友,权当是万琦组成的一场有关文学和人生的茶叙,
  从前的学员们如今大多进入人生的丰硕期,他们描绘曾经的万老师,多有传神点晴之笔。不少作家在文章中先写万琦气质潇洒,身体高大近乎威猛,长发配着翩翩步态,温和亲切。还有某篇文章写到万老师端坐教室一隅,一缕阳光照在万老师脸上,起到了很圣洁的效果。蒙娜丽莎之雅号估计就是那时而来。某同学很有构图和色彩的天分,发现了色彩光线与人物最传神的关系,但她的形容却不太完全。说男人圣洁,至少贾宝玉不同意。男人都圣洁了,那些欲望故事如何问世?那些痴怨男女情何以堪?更重要的是文学将何为?窃以为还是万老师那个阿琦婆的QQ签名有点意思,因其中含有丰富多元的人生象征。 
  本书作家们写万老师另一个经典的形象是吸着烟,伫立在办公室门口,面朝着来人的方向。我对男性吸烟一直抱有成见,认为以个人之瘾凌驾于他人健康之上是极端自私的表现。有女学员写万琦不当众吸烟,堪称美德。作为N届学员班的班主任,万琦管理的方式是即执行院规班规的权威,又有呵护作家创作的特殊性以及成年人有关自尊禁忌的温情灵活。事实证明,温情灵活更深入人心更适用,建议以后纳入到文学院管理体系。根据文学院坐北朝南的方位判断,万老师当时看到同学大致都是从东来或是从西来,也不排除从南和北来——那当是寝室或办公室,实际上万老师迎接的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记得轻松在文章里写万琦方向感似乎不大强,我看万琦似乎也乐得享受诸多的迷途之趣,只要不是歧路的太离谱,大多还能凭着理性和北斗星返回来。
  许多昔日的学员在成为作家的路上过关斩将,成就不菲。单是不少人简历中出现的那么多奖项、影响力以及自身生活精神之提升,此生的文学之旅,大多数人都被证明是走对了路。文学同时也是内心的光明,哪怕只是为了看文学中的风景或风景中的文学,搭上人生一段顺风车也是值得的。男作家们多人写到他们的潇洒时光,翻墙出入学校,喝酒,写诗,漫步,甚至痛哭……与作家特定生活有关的故事,在西瓦窑似乎都齐了。不知为什么,我没有看到有人写那段时间或来去疾徐或润物无声的爱情。其实何必噤语呢,作为领悟人生最切近的提炼升华,这个也可以有。
 
  万琦投身文学是一场迷途还是一次不二的选择,书中收录的文章并没有就此提及。看来大家对这点基本形成了共识,既比起当官发财,万老师的人生价值观认同了文学。确立文学作为一生的追求,对每个人来说无疑于是一场革命。文学除了部分优雅的旨趣外,更多的要追寻真相和真理。我们心灵中顺应召唤的那部分可以算是投诚,违拗亲人职业期待的那部分就是叛变。一种是叛变,三种以上就是哗变了。诗人奥登悼念叶芝的诗中说“他身上的各个行省都叛变了”——说的就是别无选择。
  文学总是让我们的相识既简洁又繁复——说简洁是除了天才和幸运儿,青春无有太多资本可供推介,年少也无有可圈点的财富可从挥霍。上世纪的八十年代,甚至不少学员正在生活的拮据和才华的不足挣扎突围。在书中我读到万老师经常在某个学员一生难忘的困顿中施以援手:把交了学费就没有饭费吃饭的学员带到食堂,告诉师傅们多关照一下。在饥饿这个最不该在文明时代出现、最令人失尊的怪兽前,万琦当机立断,用不渲染不张扬的方式把饥饿关在了笼子里,即保护了学员的自尊,又实在地解决了肚饿,使之得以捱过的难捱生涯,从这点说,万老师是有魄力的。万老师还惜才:另一位如今早已功成名就的作家前身是开干洗店的小老板,在机器不需要照料的时候坚持读书写作,是万老师慧眼识珠沙里淘金,将该学员推荐到文学院,从此文学的动力如虎添翼,直冲云霄。正如另一位女诗人写到的,风雪交加时,你可以在城市里丢掉全部身上可以支付的钱财,而在象征梦想的文院学大门口,会出现一个等待已久的同路人。说繁复是每个人又都是富有的,在青春时代经历了人生的原始积累,几乎是拖着一个故乡、一个小故国来与文学遭遇。1984年文学院开始招生第一届学员时,我已经大学毕业,且工作了一年。那时的我远离故乡,睡梦中时常有故乡开花的原野与工厂巨大储油罐齐飞,摇摇晃晃的笨笨家鹅和秀美天鹅共长天一色。以至于少有的梦见大师这样庄严朝圣的梦中,我在梦里竟不时听见家里家禽的鸣叫,在诚惶诚恐听大师耳提面命之时,竟忽然想起为了面圣大师,已经几天都忘了喂鸡了——梦见大师没有惊喜致醒,鸡可能饿死的念头却让我猛然坐起,且出了一身冷汗……梦见大帅是浪漫情怀,不忘喂鸡是基础责任。时已至此,我觉得在这点与全书作家有着高度共识。
 
  哈罗德.布罗姆在《布罗姆文学地图》总序中大致说过这样的话:古代城市中,最能激发西方作家文学想象的不是雅典,亦非耶路撒冷,而是古埃及的亚力山大。为什么是亚力山大呢?布罗姆接着写,因为古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在亚力山大城融合并结出了累累硕果:宗教,主义,田园诗,大学,诘法,词典,神学,教会,哲学等等,无所不包,遂成摇篮。虽然文学经过了千百年来的式微,昔日的文学圣地大都让位于商业的繁荣,而面对一座座新城市拔地而起,在作家心灵地图上,能长久留下的仍然只有文学母城的记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班主任》结集出版,一定程度上是写稿的作家们依据地域临近而形成了题材的亲密、命题的共享关系。他们按照各自的坐标和方位,以座落在沈阳的辽宁文学院为空间背景、现实舞台,以班主任万琦为故事串联人,以辽宁为半径,绘制了一张温馨的辽宁文学地图。通览这本跨越30多年、正文有着347个页码、70人的随笔类合集,感叹这哪里只是文字,分明是与众人捧出各自的心灵文字之火,与万老师互映互亮。
 
注:《尘世香盒》源自加拿大诗人莱昂纳德.科恩同名诗集。
    题记语出自法国当代社会学家鲁尔.瓦纳格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