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蒋子龙等在辽宁工业题材文学创作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09-06-01

蒋子龙(中国作协副主席、天津作协主席)
  有记者采访我,认为《农民帝国》写的是农民,但我说它是一个工业题材,为什么?我写的农民是工业农民。农民要致富,只有到城里做工人。农民帝国的悲剧是工业化带来的悲剧。
  这个会实际上是在讨论国情。我国工农业产值占GDP的60%,我们还是一个工农业国家。美国在70年代初,欧洲在70年代末完成工业化,被称作后工业时代。我们中国可以说还是工业社会,或者说是泛工业时代。过去把工业产业分成一机部、二机部、三级部……五机部,现在统称信息产业部。工人的内涵变化很大。人的元素很弱,工艺分工越来越细,更像一个程序,更像一个工件,许多工人只会干一样,没有技术。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工业社会,我们的主流意识和经济学家却很少关注工业这一块。中国的工业处在一个尴尬的时期:工业支撑着中国的经济,却不被主流意识所重视;虽然是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制造业大国,给人的感觉却是工业在解体在下岗,实际的情况是,每个人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工业社会的细胞,日常生活中都与工业有着紧密联系。这样一个工业时代的文学课题非常复杂,非常有味道。文学现在总是往时尚元素上靠,工业题材又苦又累,是一个好汉子不干,赖汉子干不了的活。

 

胡小胡(辽宁作协副主席、鞍山文联作家)
  鞍山的长篇小说创作是有传统的。50年代有艾芜的《百炼成钢》、草明的《原动力》;60年代罗丹的《风雨的黎明》、草明《乘风破浪》;70年代有李云德的《沸腾的群山》;80年代陈屿的《夜幕下的哈尔滨》;90年代我写的两部长篇《蓝城》、《太阳雪》。80年代前对工业题材的创作虽然非常重视,但一直没有叫得响的作品。80年代后,中国当代文学奖也没有工业题材的作品。
  我是为工业题材而生的,说句玩笑话,我要是写不好没人能写好这个题材。我大学毕业分配在鞍钢,实现了通过学工的道路搞文学的愿望。我写作的想法是:要写工业革命带给社会生活的变化;工业题材要和城市生活结合起来;要写大工业、大企业。城市形成于工业,城市的变迁与工业发展紧密相连。只有写大工业才能写出时代的变迁。真正影响国家的命运、中国人命运的就是这场工业革命。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成为工业制造业大国,全球制造业的中心。
  国有大企业好比恐龙,辽宁重工业的那种恐龙的生态模式,崩溃、重组是它的命运,是中国崛起的必经之路,这种痛苦是必然要遭遇的。很可能,作家写出的东西超过了自己的认知能力,但你写的是现实,并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新知。

 

刘庆邦(中国作协全委、北京作协副主席)
  我比较认同泛工业化的说法。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业题材的作品不是少了,而是多了。自己过去写的可以说都是工业题材。我在煤矿生活了9年,在煤炭报工作19年。我是经验性写作,写煤矿、写农民。
  从86年的《断层》到96年的《红煤》,我创作的着力点是不同的。《断层》以事件进展结构全篇,《红煤》以主要人物结构全篇;《断层》写生产的过程,《红煤》写情感的过程;《断层》考虑社会性较多,《红煤》力求挖掘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断层》写的是别人,《红煤》是在写自己。
  我的创作体会是“三先三后”:先是人性,后是社会性;先是趣味,后是意味(思想);先是审美,后是质疑。
  我的写作一直在关注工人生活。每次到那些还在用骡子拉煤的小煤窑里,那种原始劳作的状态都给我极深的感触,那里的煤矿工人非常弱势,备受压抑。相反,在大型现代企业,见物不见人,反倒没有什么感受。

  
王必胜(《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高级编辑)
  工业题材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是一个应时的话题。文坛在沉寂时,辽宁亮的很早,文学阳光也很早。工业题材在这里照亮我们的文学,照亮我们的文坛。工业题材就像一个源远流长的大河一样。
  辽宁工业题材的创作表现出一种“星火相传”的特点,从50年代起延续到现在,70后、80后的作家都在关注。还走出了一些名家,如韶华老先生。工业题材创作一直是辽宁的强项,后继有人。
  文学的关键是如何面对时代,体现时代特色。工业题材创作这样的表述是否准确?局限于、框定于一种文学题材的表达是一种传统意义的表达,应该用泛题材的眼光,去认识和表述当下社会,而不局限于我们写什么,表述什么。
  我们应该追求“深度、广度和温度”。深度,就是追寻一种“历史感”;广度,追求的是“生活化”;温度,则是一种“人性化”的探求。

  
王向峰(辽宁作协顾问、辽宁大学中文系教授)
  就工业题材的文学作品创作而言,它现在遇到的不是文学的问题,而是工业在转型时期的问题,和过去是完全不一样的,就是过去写工业非常有经验的作品,把那些经验拿到现在来写也是非常困难的。问题在哪里?我们看到,虽然辽宁是工业大省,但是人们看到的直观感受是“工业正在瓦解、在破产”,这就造成作家在写这个题材时不知如何写,原来那些写法肯定是不行了,比如写“工业矛盾在哪里”就不好把握。如果说工业题材大体上有三个因素构成:第一个是“生活背景”,是工厂、工业企业,或是再宽泛点的,只有写这个背景才能称得上是工业题材;另外,作品中的“内容主体”,写的必须是工人或是工厂里的人,不能脱离这些;再就是作品里的“矛盾”,现在作品里的矛盾与主流意识要求不符。所谓工业题材大体上是这几个方面。
  如何将工业题材搞起来,我们要有一些具体措施。比如说,要把这个作为一个工程去搞,进行调查研究。现在的工厂究竟是什么情况,需要我们组织人去专门搞调查。就工业题材来说,无论是生活背景、内容主题、矛盾纠葛,就生活存在方面来说,没有任何一个领域能像工业题材这样体现文化深度。就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的“工业社会是一本展开的心理学”。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人发展到什么程度,全在工业中有所体现。所以说,工业题材不是没有可写的东西的。就如方才有人提到的“将工业题材拉到社会中去写”,都是很有意义的。

  
何向阳(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评论家)
  辽宁的工业题材创作有传统,从五十年代的草明,到后来的韶华、李云德、胡小胡、邓刚、李铁等人的创作,没有断代。辽宁召开工业题材创作会议,对全国有启示意义。其实从2003年以来,全国性的工业题材创作会议也时有召开,六年时间里有四次,应该说频率很高,反映的是文学界对工业题材创作有焦虑感,理论上有深化意识。当代文学六十年,工业题材创作三起三落。第一个高峰在五十年代。第二个高峰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二十一世纪初期,工业题材创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创作实力上说,工业题材创作数量并不少,成果也不差。关注工业题材不一定非得长篇巨制,不一定非得宏大叙述。中短篇小说中的工业生态值得关注,过去一些题材的创作有重新研究的价值。辽宁李铁的小说值得大家注意,他的小说中凝聚了对工人的撕心裂肺的感情,表现得非常低调、典雅。

  
商国华(沈阳铁西人大副主任、诗人)
  辽宁省委宣传部、省作协重视工业题材创作,抓到了点子上。这一举动抓住了辽宁的个性也抓住了辽宁的龙头,除了对工业战线的工人层面是一个支持、肯定之外,对辽宁从事工业题材创作的同志也是莫大的鼓励。在辽宁的地域文化中,最应彰显的是工业题材。然而,最难驾驭的也是工业题材,但是妨碍了工业题材创作的问题很多,主要是写工业题材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在辽宁经历了工业强省的冲刺之前,辽宁的工业是长时间难产的阵痛,说穿了是工业的阵痛,农村是庄稼不收年年种,工业不是。特别进入商品市场的辽宁,阵痛是最大的,160万人下岗,离开了为之糊口的岗位,近30年的改革中,国企的改革最难也是最晚的。在这种情况下,呼吁工业题材作品的呐喊从未停止过,辽宁扶植工业题材创作的导向也从未迷离过。每届辽宁文学奖的评比,小说、诗歌都会有一定比例。然而,这种成果与我们辽宁作为全国工业重镇的符号不相匹配,一些作品只能说是对工业现状的一种啾鸣,远远不能达到呐喊的地步,而现实情况是:良知、人性在呼唤工业题材的作品;工业从悲壮到跨越活脱脱的演绎,需要有正确的反映;当代工业战线的英雄需要时代的歌颂。中国正在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在这个进程中,反映工业题材作品太少了。原因是熟悉这方面的作家太少,懂工业题材的编辑更少。恰恰工业题材是一个个富矿,而且多元的工业比单一的农业难写,不好把握。商品交换气息的渗透,人性与良知的缺憾,社会责任丢失,作家没有长期对创作对象的体验,相关部门引导不力,都是工业题材创作难出成绩的原因。关于作家深入工厂生活,我的体会是:到工厂去带任务不行;带帽子(以官自居)不行;带本子(开座谈会)不行;要跟工人交流、交心、交朋友。改变工业题材作品缺席的状况我的建议是:(1)如同经济生产领域的要求,又好又快,需要全党重视。把工业题材作品的创作,摆到各级宣传、文化、作协、文联工作中的一件常抓不懈的工作,特别在我们辽宁,要求要像出产品一样出作品;(2)作为辽宁文艺创作上的一项硬指标去播种、收获。有中长期的创作规划与工业题材,工业题材创作人才的规划;(3)各市都要选择一些企业,有目的地作为工业题材创作基地,在选题准确的前提下,组织专业、业余作家常年深入生活。我们省深入农村的作家许多,但长年深入企业的恐怕没有几个;(4)鼓励作家深入工业企业体验生活,需要有政策、措施的扶植,必要的生活补贴,交通费用,出版费用的落实,只要是各级确认了是重点扶植的作品,都要如此办理。(5)要组织一些评论家,为辽宁的工业题材作品尽力鼓与呼。要合心合力,认准的要推波助澜,确认了就要推出去,要精心包装,要及时落实奖励政策,不能让作品夭折;(6)要吸取辽宁体育人才流失的教训,稳定作家队伍,对一些作家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和一些基本要求,要制定相应出台政策,给予支持(创作假问题),同时,要制定出台相应政策,吸引外省市作家到辽宁工作、落户,并给予适当的生活上工作上的便利。

  
吕先富(《文艺报》副主编)
  当前我们正处于现代化进程中,没有理由不重视工业题材创作。工业题材创作不光要写工厂生活,重要的是要写转型中的人的命运,虚构类的文学作品对现代化进程介入不够。当下工业题材创作主体在创作中存在着几个关隘,一是作家的政治见识不够,不能处理好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二是作家的产业背景缺乏。三是作家的创造能力问题,小说家看世界的能力,是叙事而不是新闻。四是作家不能避开尖锐的社会问题。如何促进工业题材创作,提几条建议:一是作家队伍的建立;二是给作家创造深入生活的条件;三是媒体等有关部门通盘考虑,创造一种氛围;四是要有具体的手段,比如设立有关奖项,创造具有区域特点的品牌。

 
肖克凡(天津文学院院长、作家)
  文学创作中的“题材”概念,主要用于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也包括用于高等院校教学。对于作家的写作而言,它不具有“启动”意义。工业题材文学作品是晚生的,只有人类社会出现工业或者说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文学创作才可能出现规模化工业题材作品。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的这种“晚生身份”,可能会使它先天具有某种程度的“现代性”。我们在探讨工业题材创作与其他题材的关系的同时,应当看到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的“胎记”。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中国进入工业化社会的脚步远远晚于西方世界。而且,在以城市为标志进入工业化社会的同时,中国地理版图绝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农业经济状态,这就使得中国社会出现严重的不平衡状态。即使在近代的上海、天津以及沈阳这样的工业化城市,人们的文化心理仍普遍根植于生生不息的农业文明王国,这种准工业化或亚工业化特征,就是所说的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的“胎记”。中国第一代工人主要来源于失去土地的破产农民。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脱胎于古老农业文化土壤。从绝对化意义讲,无论近代还是当代的中国作家都是农民的儿子。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都孕育于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农业大国的“精神子宫”。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里充满了车间厂房机器设备等等毫无情感的人造景观,缺少农村题材文学作品里的“原生态”风光。俗话说,触景生情。与传统的乡土田园风光相比,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里的“景缺失”很可能导致“情难生”。工业题材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以机器精神和钢铁意志屡屡战胜“自然时间”,在农民眼里不啻于寒冬季节收割新鲜稻谷。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打乱了传袭千年的农业社会“时间表”甚至冒犯了“四季生态”规律。就这样,让中国人进入工业化生活便成为普遍的社会任务,让中国工业题材文学作品进入中国人内心世界也成为中国工业题材作家普遍的社会课题。

 
古耜(《海燕•都市美文》主编)
  我曾长期在石油部门工作,工业题材创作的难度在于,中国工业文化积累匮乏,这跟中国民族工业不发达有关,我们的工业文化积累比较单薄。从作家的自身条件来说,中国作家骨子里流淌的是农民的血液,对农村文化更有认同感。最近几年,中国作家笔下的成功人物不是传统的产业工人而是进城打工的农民。作家进入工业生活是有难度的,跟以写日常生活为主的小说不同,作家如果写工业题材的作品,必须要深入工厂生活。文学需要有现场感,没有情境的直观把握,写不了工业题材的作品。工业题材创作的另外一个难点是,需要准确把握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写工业题材要与宏大的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写工业题材一定不能封闭地写,要与城市的发展联系在一起,还要有农业背景,有对中国农村的把握。真实地写出中国工人的生存环境,纯粹的业余作家写不好,真正的专业作家也写不好,需要那种有工厂背景的专业作家。

  
李铁(锦州文联作家)
  自己的小说有一半以上以工厂为背景,我是把工厂当背景讲人的故事、人的命运。我个人觉得社会对以工厂为背景的小说认同感不够。

                      (张颖、李黎、吕颖根据录音整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