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2年一季度 辽宁文学理论批评述评
来源:李桂玲 | 作者:  时间: 2012-06-04

   一季度辽宁文学理论批评,在文学体裁综论方面仍承袭以往惯例,对全国上一年度长、中、短篇小说、散文创作情况都有回顾与综述,总结了2011年中这些体裁类型创作的共性与个性、态势与走向;对文学批评的存在状态有总体的回溯与反思,也有建议与寄望。作家作品论方面,涉及到的省内外作者有蒋一谈、阿来、阎连科、孙惠芬、周建新、高海涛、张鲁镭、鬼金、微雨含烟等,他们或整体创作成绩显著,或具体作品产生影响,这些评论见解独到,富有新意。一季度扫描到两部理论批评专著,一部《西方美学论稿》,37万字,是王向峰集多年教学研究经验的集成之作,是对西方美学理论的介绍与个人解读;一部《挽住散文这头怪兽》是古耜近十年的散文评论集。
              
   (一)文学形态综论

   
  《批判性与文学精神的重建——2011年中篇小说现场片段》(吴丽艳、孟繁华,《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纵览2011年中篇小说创作态势,认为中篇小说仍是这个时代高端艺术的代表性文体。2011年,这个文体在保持其较高艺术性的同时,表现出新的倾向是其批判性的强化。批判性是百年来中国文学最突出的特征,并形成了一个绵延不绝的传统。这个传统在2011年重新突出出来,不是作家刻意表现的姿态,而是现实生活方向感和价值观的偏离所致。本文着重概括分析了2011年中篇小说创作的年度特色,即“江湖黑幕”、“都市生活”、“世风世相”题材的表现和多样性的写作。这虽然只是2011年中篇小说现场的片段,但在这样的倾向中,可以看到中篇小说作家重回批判性和重建文学精神的努力。
  《以文学的方式对现实发言——2011年中短篇小说评述》(贺绍俊,《光明日报》2012年1月31日)认为2011年中短篇小说“创作主流基本上仍是现实主义的,是与社会现实直接相关的”,在“面对重大历史事件”时,是“知识分子在说话”,并“纠结于‘恶’”的表现。
  《新世纪十年长篇小说“量”点摭拾——新世纪十年长篇小说总论之一》(周景雷,《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一文对新世纪十年来长篇小说作了综合分析,认为新世纪十年传统型长篇小说异常繁荣,数量已经从世纪之初的每年七八百部发展到如今的三千余部,但其质量并不乐观,在诸如文学性和思想能力等方面有着严重的缺失;以字数和卷数为标志的长篇小说的体量也在不断增加,有的已经达到几百万字之巨,但一部作品的好坏首先是要看其文学表现力而不是文字表现力;同时,以生活的广度和时间的跨度为标志的长篇小说的容量也令人瞩目,这不仅证明了文学介入生活的广泛性,而且也反映了历史观念的某种变革。
  《散文随笔——历史回望与时代深思》(古耜,《人民日报》2012年1月10日)是对2011年全国散文创作情况的评述,作者认为在2011年的散文创作中,“最为可贵的是作家独立思考和力辟新境的品格追求,清醒而坚毅的人文立场,以及可供耐心咀嚼的文字”,散文在回望历史、直面现实、乡土书写中探寻着人与历史、人与自身的种种悖谬与契合。
  《辽宁工业文学题材创作研究》(张祖立,《大连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辽宁当代工业文学创作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践的重要“想象”,辽宁作家在多年创作流变中与全国的创作互为表征,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在尊重辽宁作家的较强现实主义精神和“工业”情结的同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作者认为,应倡导作家避免工业环境对人性的遮蔽,扩大工业文学叙述里的场景、空间,深刻领悟“工业题材”概念的意识形态化特点以及这种文学在对当代中国“想象”的特殊作用,增强创作工业文学的史诗意识与叙事艺术的变革力度。
  《重建文学批评的文化生态》(林建法,《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1期)集中讨论了近年来文学的文化生态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对于重建文学批评的文化生态的必要性。90年代以后,国家意识形态、消费主义意识形态对于文学批评的干扰日渐增强,到了新世纪发展的十年中,文学批评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缺乏独立性,缺乏原创性。面对该如何看待“媒体批评”的问题,作者认为,不应该简单地把“媒体批评”“污名化”,而更应该警惕的是文学批评中的“新闻化”趋势,真正的文学批评不应该是新闻,不能盲目跟风。文学批评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是“逆向”的,而不是顺势依附于文学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从“我”做起,捍卫文艺批评的尊严》(张颖,《中国艺术报》2012年2月24日)面对当下文艺批评困境,作者从一个编辑的角度认为“从‘我’做起,从最近的每一期刊物做起”,从“捍卫艺术的尊严”、“捍卫文艺批评专业媒体编者的尊严”开始。要实现文艺批评的健康发展,“批评家需要努力,批评载体,更是责无旁贷”。
  《“道”与“器”的尴尬——对当下文艺批评的一点思考》(晓宁,《满族文学》2012年第1期)此文从文艺批评当下面临的困境说起,认为问题的症结在于“当下文艺批评的难题主要在于可利用的资源相对‘匮乏’,主要是思想资源和理论武器,即批评的‘道’与‘器’”,“不能够完全满足时代精神的呼唤”,或苍白无力或行动滞后;“文艺批评的独立性和自身尊严受到挑战”。对此作者倡导,从中国传统文艺理论和批评中寻求思想资源和理论之器,解决文艺本体的认识问题、发展问题;文艺批评从业者应该笃定信念,具有自我牺牲精神,将批评视为珍贵的生命。
 

   (二)作家作品论

  《如何穿越短篇小说的窄门》(张学昕,《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1期)是一篇蒋一谈短篇小说论,文章通过短篇这一独特的文学文本,进一步阐明了短篇小说这一文体创作在新世纪以来,所发生的新变。作者强调:在一定意义上,小说永远是超现实的极为纯粹的精神产物,它必定与一个作家的内心冲动和精神渴望有关。对于短篇小说写作而言,尤其如此。短篇小说写作,是一扇“窄门”,一方面,它是一个寂寞、孤独的文体;另一方面,短篇小说世界中已有无数大师身影和经典力作,难以逾越。蒋一谈投身于自己的短篇小说写作中,在书写沉郁、驳杂和消沉的存在世界时,呈现出的却是积极、宽阔而慷慨的姿态。
  《阿来的意义》(梁海,《文艺评论》2012年第1期)分析了阿来的《尘埃落定》、《空山》和《格萨尔王》三部长篇小说,认为除却表面的不同,其内部存在着承继与同构的关系,除了忧伤的情调、诗意的情感和悲悯的情怀这些表层的叙述策略,还传承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对现代性反思的传统,即追问“现代的”、“异域的”是如何进入当下的偏远地域,或说如何进入古老传统的文明当中的。阿来以作家的良知与责任感去揭秘这一进程,突显文学在现世的精神价值。
 
  《“主旋律”报告文学的叙事优化——读〈朋友,我能给你什么〉》 (丁晓原,《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对“主旋律”报告文学的被误读给予分析,认为无论批判还是歌颂,都应体现出对公共理性精神的持守,“主旋律”报告文学也是报告文学文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否定其文体意义,而应在创作中作更多优化的处理。周建新的《朋友,我能给你什么》写出了主流价值与人之为人的公共价值的谐和融通;同时很好地处理了政治修辞与个人修辞在文中的运用。
  《小日子里的恬淡诗意——读张鲁镭的小说》(王妍,《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1期)分析了张鲁镭近年来创作的几个作品,作者认为张鲁镭的创作,尤其早期,朴实的书写中闪耀着一种生活智慧,而且经常能在准确而精妙的描写中,冒出一些“贫”的话语,使得日常生活中的乏味、黯淡与忧伤得以冲淡,张鲁镭的写作偏爱这种“小日子”,她诙谐轻松的文风正源于她对生活的挚爱、抚慰与希翼。   
  《悬于半空的虚构——读鬼金的小说》(翟永明,《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1期)对鬼金的小说创作进行了解读,作者认为鬼金的小说总是能以一种“悬于半空”的眼光,看到灵魂与人性的漂泊悬浮、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桎梏、现实与梦魇的多彩魔幻。是真正居于“底层”的作家以自己的灵魂为笔的生命书写。虽然鬼金无意迎合曾流行一时的“底层写作”,但其作品却是对底层人生存状态、人性状态的一种暗合。
  《重建乡土社会变革中的情感伦理——读阎连科中篇小说〈桃园春醒〉》(崔绍峰,《文艺评论》2012年第3期)认为阎连科的中篇小说《桃园春醒》的叙述,呈现了一种可能,即情感在乡土社会变革中所起到的修复、重建的伦理作用,正如文中所言“《桃园春醒》提醒人们,农村的明天或许只有在真挚情感光芒的照耀下,才会真正熠熠生辉,乡土中国社会变革的伦理重建也才有希望可言”,突出了人性情感的潜在的巨大能量。
  《论孙蕙芬的审美世界与文学传统》(叶立群,《名作欣赏》2012年第3期)一文认为孙惠芬的乡土小说创作,在价值取向、创作精神和审美根基上与传统的乡土文学一脉相承。在审美根基上,孙惠芬师从郁达夫、废名、沈从文一派,坚持以诗化和怀恋故土为主基调,以乡景、乡俗、乡恋为审美对象,使乡情成为更具“现代意味”的审美体验,营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审美世界。
  《隐喻、悖论或命运深处的光》(贺颖,《海燕》2012年第3期)是对《海燕》同期所发的两篇小说,即浙江作家朱建平的短篇《鸳鸯交颈》和辽宁作家少梅的中篇《暖雪》的比较性评论。文章不仅有对两篇作品结构、主题和人物的比较和评析,也有对西方经典小说精神意象的参照和发挥,其解读的细致和思想的生动,应该对成长中的小说作者有所启迪。大连的《海燕》从今年开始,与绍兴的《野草》杂志合作,开辟《双城记》栏目,共同推出南北两地青年作家作品,是颇具创意的,而贺颖作为《双城记》特约评论家,也在同时被推出的过程中显示了成长的趋势。
  《内心河流与现实堤岸诗意共生的女性写作——读微雨含烟诗歌》(孙慧峰,《满族文学》2012年第1期),对微雨含烟从2005-2011年诗歌创作整体特征、走向进行了解读,认为其诗作女性风格极其明显,且写作经历了由摹写到自觉书写、由不成熟到收放自如的写作过程,从素材捕捉、情境设置到语言架构等方面都有拓展、进步。

   (三)理论专著

   《西方美学论稿》(王向峰,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全书五编三十五章,从古希腊到当代,重点突出西方美学史上主要代表人物的美学思想,且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采用史与论、美学与艺术、中与西、古与今相结合的写作方法,梳理了系统齐整的西方美学史知识。
  《挽住散文这头怪兽》(古耜,言实出版社,2012年3月版),该书是肖彭主编“师友美文丛书”中的一部,辑录了古耜近十年来在全国报纸杂志上发表的散文评论,有对散文传统问题、散文的外来影响问题、散文创作问题、女性散文问题等的综论阐释,也有对年度散文创作的点评,对几位中国当代散文作家的作品论。部分地呈现出古耜近十年来在散文评论方面的业绩,对古耜的散文评论是一种梳理与回顾。



2012年第1季度辽宁文学理论批评发表情况(不完全统计):
《批判性与文学精神的重建——2011年中篇小说现场片段》(吴丽艳、 孟繁华)
  《当代文坛》2012年第1期
《2011:长篇小说的青春书写》(吴艳丽、孟繁华)
  《小说评论》2012年第1期
《文学与传统》(林建法)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1期
《重建文学批评的文化生态》(林建法)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1期
《如何穿越短篇小说的窄门》(张学昕)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1期
《小日子里的恬淡诗意——读张鲁镭的小说》(王妍)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1期
《悬于半空的虚构——读鬼金的小说》(翟永明)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1期
《依偎在安妥灵魂的梦乡——读丁捷的长篇小说〈依偎〉》(吴艳丽、孟繁华)
  《小说评论》2012年第1期
《阿来的植物学》(张学昕)
    《文艺评论》2012年第1期
《阿来的意义》(梁海)
    《文艺评论》2012年第1期
《超越天使与妖女的奇观》(贺绍俊)
    《文艺报》2012年1月4日
《向辛亥革命先驱致敬》(贺绍俊)
    《文艺报》2012年1月4日
《中篇小说——重建文学的批判性》(吴艳丽、孟繁华)
    《人民日报》2012年1月6日
《太行深处民间秘史》(孟繁华)
  《文艺报》2012年1月6日
《大爱大恨写乡土》(贺绍俊)
    《文艺报》2012年1月6日
《散文随笔——历史回望与时代深思》(古耜)
    《人民日报》2012年1月10日
《重绘文学版图 重建文化生态》(林建法)
    《人民日报》2012年1月17日
《和宗白华先生一起散步》(张颖)
 《中国艺术报》2012年1月
《轻与重:审美的知情者——曹有云诗作〈时间之花〉赏读》(贺颖)
    《绿风》 2012年第1期
《以文学的方式对现实发言——2011年中短篇小说评述》(贺绍俊)
    《光明日报》2012年1月31日
《倾诉的姿态》(张颖)
  《艺术广角》2012年第1期
《内心河流与现实堤岸诗意共生的女性写作——读微雨含烟诗歌》(孙慧峰)
    《满族文学》2012年第1期
《“道”与“器”的尴尬——对当下文艺批评的一点思考》(晓宁)
    《满族文学》2012年第1期
《纵横自有凌云笔》(古耜)
    《文艺报》2012年2月6日
《从“我”做起,捍卫文艺批评的尊严》(张颖)
  《中国艺术报》2012年2月24日
《历史照进现实,思想不容缺失》(贺绍俊)
    《光明日报》2012年2月26日
《内容真诚》(李保平)
    《辽宁日报》2012年 2月28日
《“主旋律”报告文学的叙事优化——读〈朋友,我能给你什么〉》(丁晓原)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还原、挖掘与启迪——评〈朋友,我能给你什么〉》(王晖)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冷静求实的学术演练》(雷达)
  《当代作家评论》2012年第2期
《“第二阶段写作”的诗学指南》(李保平)
  《中国诗人》2012年第3期
《论孙蕙芬的审美世界与文学传统》(叶立群)
    《名作欣赏》2012年第3期
《说说王彬的散文》(古耜)
    《南方文坛》2012年第2期
《隐喻、悖论或命运深处的光》(贺颖)
    《海燕》2012年第3期
《西方美学论稿》(王向峰)
    (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11月版)
《挽住散文这头怪兽》(古耜)
    (言实出版社,2012年3月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