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点到即止的文学批评太不过瘾
来源:《辽宁日报》2013年11月11日 | 作者:  时间: 2013-11-18
  11月8日,著名作家阎连科来沈出席第五届 “中国当代文学高峰论坛”活动。此次论坛的主题是“作家作品的经典化与文学史研究的创新”,阎连科笑称这一讨论与自己关系不大,因为文学作品能不能经典化,其实是批评家说了算。不过,面对出席论坛的一众批评家,阎连科却想“批评”他们一下。他觉得,这些年来批评家都不批评,只会说好话。他希望:“批评家能好好批评批评我! ”
  作家和批评家像是两条道上跑的车
  阎连科说,现在作家和批评家之间好像隔着一堵墙,很多作家觉得批评家的文章跟自己毫无关系,而批评家常常不读作品就大评特评。这种现象让他感到十分困惑和遗憾。
  “我是一个比较喜欢看批评文章的作家,不光看评论我的,还看评论其他作家的,比如评贾平凹的、评莫言的,还有最近不少评余华的”。看得越多,阎连科就越想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什么作家和批评家会如此隔离?
  阎连科认为,文坛不是由哪一个单一群体独立构成的,而是由作家、批评家和读者这三方面的力量共同支撑着,三者缺一不可。不过,三者之间却总是不能融合,总是各说各话。他说:“对话非常重要。但是,最近二三十年来,我们的文坛没有建立起作家和作家、批评家和批评家、作家和批评家之间的对话关系。看不到那种非常热烈的、不同角色你来我往展开交锋的场面。”这样的文坛显然失去了许多生气。
  批评文章不可谓不多指出问题的却少之又少
  阎连科对批评家们有所期待,是因为批评家是真正书写文学史的人。他说:“昨天有的作家评价好些,今天有的作家市场价值大点,但是,5年、10年、20年之后,哪个作家能够写进文学史,还是由批评家说了算,跟读者和作家都没有多大关系了。我一直觉得,文学最大的权威是批评家,不是作家,甚至也不是读者。”所以,批评家面对作家和作品时,更不能缺少批判性。
  现在的文学批评文章不可谓不多,但能够真正指出问题的却少之又少。在阎连科看来,这些文章都没有批判性,对文学缺乏积极影响。他说:“一个作家需要接受批评家的批评,批评家也应该坦诚地对作家提出有益的批评。好就是好,差就是差;好是好在哪里,差又差在哪里,批评家得说出个一二来。但是,今天看不到这样的文章。 ”
  莫言得了诺贝尔奖,贾平凹的文学地位不可动摇,阎连科的创作也备受肯定,应当说,当代中国有一批非常优秀的作家,他们的创作状态和心理状态都已经进入非常成熟的阶段。因此,阎连科说:“作家们其实可以承受任何批评,但是批评家们为什么总是不愿意去批评呢?每个人都在长篇大论地说如何如何的好,就是不说哪里写得不好。不要把作家‘神圣化’,再优秀的作家也不是‘神’,作品都不是无懈可击的,一定有写得不好的地方。 ”
  最新一期《当代作家评论》发表了一篇南京大学教授丁帆的文章,文中有一句这样写道:“阎连科的写作变得更为浮躁。”阎连科也承认自己确实在很多地方显得比较浮躁,但是,令他感到不满足的是,文章对他的浮躁的批评只是一句带过,并未深入阐释。他笑说:“总是点到即止肯定不行,不过瘾。 ”
  阎连科表示:“希望从这次论坛开始,批评家们能够去选择一些值得讨论的作家和作品,认认真真地从中找出不足,好好地批评批评。这样才能对成就经典作家和作品起到真正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 研)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