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汪政在高峰论坛上的发言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3-11-18
  从工作性质来讲,我所做的工作不管是对作家的经典化还是文学史研究来讲,在这个产业琏上它应该比较上游的。与在座的好多在高校里面工作的学者不同,他们从事的工作是接近终端的,是下游的产业,是深加工。虽然如此,今天听到好多学者的发言后我也有些感想。
    不管是经典化也好,还是文学史研究也好,抑或是文学史研究的创新也好,我主张还是应该走多样化这样的道路。不管是从信息的采集、对象的选择,还是文学史的叙述方式,以及结果的呈现,我主张都应该多样化。包括谁来做文学史,谁来参与经典化这样的工作,也应该拓展路径,拓展渠道。比如说现丰的图书排行榜是否可以参与到经典化的进程中?另外,在一个市场化的时代,市场的因素在经典化的过程中占有多大的位置,这些都是可以考虑的。
    为什么会不断地讨论文学史问题?因为人们所处的环境在变化。比如在当今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很多的东西都在发生改变,它也会影响我们思考文学史问题。目前互联网的特点是物流化、云计算,还有一个就是大数据。这些特点不仅是互联网的形态,同时也是观念,是方法论,至少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比如大数据的概念。所谓大数据就是指我们在多大的范围内采集数据,就一个对象而言,它的相关方面有多少?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过去人们分析一个问题的时候,不管是在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在因果关系上,只能在某一个领域,依照某一个标准,在一个比较相对单一、相对直接的层面上采集数据,寻找根据。长期以来,甚至于僵化或者固定化了这种程式,并认为它们是可信的甚至是科学的,程式以外,再无相关因素。人们从不怀疑这样的方法、途径,以这样的方法和途径采集来的数据的全面性和结论上的可靠性。
    大数据的概念就不同了。在信息的采集、计算与分析上,大数据可以说是没有限制的。它的采集面是开放的,可以通过不同的点,不同的层面,不同的对象和渠道来采集数据,然后来进行分析。一些数据,在传统观念看来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能毫不相干,但是许多不相干的信息在一起就会形成集成效应,会形成你所想象不到的因果关系和证据琏。所以,在人们自以为与这个事物,或者与这个研究没有关系的领域所收集的资料和数据,往往会改变人们对结果的预期和判断。
如果作为一种方法论,我觉得大数据的概念是可以加入到今天讨论的作家作品经典化与文学史研究的创新这项工作中的。它的启发在于,我们考虑文学问题,探讨文学史创新的途径,研究作家作品的方法,以及文学史的书写方式,特别是在作家研究、文学史书写当中有哪些元素可以进入极具意义。它会改变人们对作家影响元素的认识,会认为文学的形成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过程,传统的文学研究与文学史写作与此相比,都可能太简单,太单薄了。所以大数据的概念还会突破传统的文学“专业”的限制,许多事件、人物和材料都会进入到文学中,当然,所有的文学研究也就会在一个异常丰富的信息场中进行。当然在什么渠道进行拓展,文学史的数据采集范围如何扩大需要认真研究,或者可以通过一个个案的研究来进行试验。
  其实今天上午程光炜教授实际上就已经触及到了这个问题,只不过他没有提到“大数据”这个概念。程光炜教授举了一个例子,以在座的阎连科为例说究竟在影响上要研究到连科的哪一代?确实,在作家作品当中,究竟有哪些相关性要素?如何在系统性的基础上认识到尽可能的多的因素对作家、作品包括文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找出人们有意无意忽视或被阻隔和遮蔽的因果关系,都可能促进我们现有的工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