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综论
随着市场经济兴趣和大众文化的繁荣,道德模式的解构与重构成为当下社会实践与社会理性的热点问题,也随之成为文学与文学批评的焦点问题。对此问题的集中而系统的探讨结集成为国家社科基金优秀项目《文艺学的道德命题》。而《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涅槃——由政治一体化到跨越式阐释》(高楠、王纯菲,《文艺争鸣》2013年第11期)一文,对这一项目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概要阐述。作者认为新时期发展的三十年来,现实社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道德基准混乱,文学道德批评也呈弱化之势,目前亟待对文学道德批评的重视与建设。作者进而阐释了文学道德批评建设的理论要点,其在中国的传统特点及审美维度。
一直致力于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研究的王纯菲教授,在新近发表的一篇理论文章中,对开启于五四时期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特点,进行了分析论述。在《在现代性中开启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王纯菲,《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5期)一文中,王纯菲认为,作为对现代女性文学创作的观照、阐释、评价与反思,它在史论、作家论、作品论等方面的建树,开启了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现代性演进的历史篇章;作为一种批评现象,它在理论资源、批评指向、批评视角、批评模式等方面呈现出与时代共名的情形,是时代政治的文学表征。它显示出虽然有“批评”存在,但却无“女权”与“主义”的批评特色,与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崛起时的表现完全不同。
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这一文体的蓬勃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这样一种繁荣,有社会需求、出版传播的外因,也必有其内生成的机制与主导因素。在《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诗性建构》(梁海,《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一文中,梁海认为主动性建构可以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新世纪以来,长篇小说在精神价值和文体内在史诗品质上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史诗性品质衍生为一种诗性理想,成为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一种自觉追求。无论是内蕴丰富的诗意书写,还是充盈着主体意识的现实主义叙事,抑或是回归古典的审美旨趣,都张扬出这种诗性建构的艺术追求。这一点,恰恰是文学本体在价值论上的自足意义,而长篇小说诗性品质的建构,则给新世纪文学创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每年的第四季度末,都会有一些关于回顾综述性评论,对一年来的成就得失与特色进行点评,《让批评更加及物——2013年文艺理论批评述要》(贺绍俊,《中国艺术报》2013年12月30日)就是这样一篇关于评论的综述。在该文中,作者指出,2013年文艺理论批评的特色之一是,针对文艺理论现状的犀利发言,显示出了批评的力量和作用,尤以《人民日报》组织的“警惕不良文化倾向”系列文章对文化时弊的尖锐批评为代表。特色之二是,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激发的文学评论界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估和认识,仍在继续。其三,文学史观的深化和革新也是这一年文学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例如两部重要文学著作《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和《中国当代文学编年史》的出版。
2013年第四季度里,第八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散文奖、中篇小说奖、短篇小说奖、报告文学奖,第九届辽宁优秀儿童文学奖相继评出,其后相关奖项的综述评论陆续刊发在《辽宁日报》上,这些文章对各个奖项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点评。文章有,《用散文弹奏生命的交响》(李霞,《辽宁日报》2013年11月26日)、《让灵魂之歌融入诗情》(万琦,《辽宁日报》2013年12月11日)、《探测人性幽微内心的尝试之举——第八届辽宁文学奖中短篇小说奖述评》(李桂玲,《辽宁日报》2014年1月7日)、《历史沧桑与现实情怀——第八届辽宁文学奖报告文学奖述评》(晓宁,《辽宁日报》2014年1月14日)。
这个季度,季红真的阅读视野扩展到了海外,这篇《加拿大华文小说阅读札记》(季红真,《小说评论》2013年第 5期),对加拿大华文小说的创作现状浏览研读了一番,季红真给出了这样一些阅读印象:首先,加拿大华文小说中混杂的异质语言及其背后的异域生活实质,是这些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其次,在这些华文作品里,自我放逐是基本的元叙事模式;第三,不管如何放逐,母语所维系的种族记忆,是这些作者的集体精神家园。通过创作,呈现出一种漂移中的文化版图。
在文艺理论批评频遇困境的当下,如何批评似乎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大问题,身为批评者,该如何面对当下现实,如何评说这个时代的文艺,只能取决于个人的信念与操守。《抵达文艺现场的批评——李英姿文艺评论读札》(梁海,《文艺评论》2013年第 11期)一文中,就针对这一问题,评论了一个评论者的评论工作。作者认为,李英姿的文艺评论,首先有其深厚的学术素养作基础,这也使其能够深入作品肌理,洞悉作家内心世界。而且其没寓于理论的象牙塔内,而是以有效的方式进入文艺现场,跟上文艺发展的节奏。而强烈的现实意识,也使其评论皆是围绕现实问题展开,且始终葆有质疑的品质。其摒弃了艰深的理论、抽象的分析、玄奥的推理、晦涩的语言,与作品、作者进行心灵的碰撞,灵魂的对话。
《经过藤萝》是大连儿童文学创作新秀钟墨的短篇小说集,宁珍志在《生命成长的痛楚与欢欣——钟墨短篇小说集〈经过藤萝〉的点滴印记》(宁珍志,《海燕》2013年第10期)一文中,对这部短篇小说集进行了阅读点评。在这部小说集中,钟墨将童年界定于中学阶段,有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深刻的精神指向,写出了向上成长的姿态,更写出了拔节裂帛的苦楚伤痕,为读者提供了活生生的童年信息,提供了天然的情感或生命形态的样本,把孩子的内心世界袒露得澄明透澈。宁珍志认为,这部小说集的思想艺术含量已经形成了一个高度,代表了我省儿童文学创作的新成就,短时期内或许无人能超越。
9月23日,“白炜《砚耕塘诗稿》作品研讨会”在沈阳辽宁大厦召开。
9月27日,以“弘扬公安文化,传承援藏精神,促进诗词创作”为主题,“杨明山《藏地留痕》研讨会”在辽宁作协举行。来自北京、江苏、山东、深圳以及省内的作家、诗人、评论家王向峰、李松涛、王兵等20多人先后发言,对杨明山诗词创作的题材拓展、高原精神、古典情怀、现代意蕴、诗艺特点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9月29日,由省作协创研部、本溪市作协联合主办的“王荣大长篇小说《梦绕蓝河谷》研讨会”在本溪市文联会议室举行。《梦绕蓝河谷》以知青生活为背景,反映了文革时代一群年轻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不同的生活道路选择。该书由作家出版社2012年出版。
2013年第4季度辽宁文学理论批评文章发表情况(不完全统计):
中国文艺理论建设的几个主要问题(赵慧平)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1960年代下半期中国文艺思想与《讲话》(周景雷)
——以《人民日报》1967、1970年两个纪念专栏为例
《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2期
做一名安宁的乐吟者——读宋晓杰的诗集《忽然之间》(周景雷)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2013年7月10日
直抵生存本真的自由抒写——宋晓杰诗歌论(梁海)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2013年7月10日
越来越“陌生”的诗歌(李霞)
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宋晓杰诗歌创作研讨会2013年7月10日
文学道德批评的理论根据(高楠、王纯菲)
《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22日
中国现代派小说的原初模式及发展嬗变:残雪与施蛰存小说比较论(赵凌河)
写在故事没落的时代——读姚鄂梅《西门坡》(梁海)
文学编年史:方法与问题(孟繁华)
见证军旅小说发展壮大的“碑” (贺绍俊)
加拿大华文小说阅读札记(季红真)
在现代性中开启的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王纯菲)
《社会科学辑刊》2013年第5期
抵达文艺现场的批评——李英姿文艺评论读札(梁海)
《文艺评论》2013年第 11期
现代性难题与南中国的微茫——评邓一光作品集《深圳在北纬22° 27’—22° 52’》 (孟繁华)
幻灭处的惨伤与悲悯——评蔡东的小说(孟繁华)
自由或不自由都是一种挑战(贺绍俊)
衔接战争思维与和平思维的铆钉——邓一光前后期小说创作之异同(贺绍俊)
文学理论的现代性涅槃——由政治一体化到跨越式阐释(高楠)
城乡文学叙事与文学转型(孟繁华)
从地域文学到文学社区(贺绍俊)
《光明日报》2013年11月19日
用散文弹奏生命的交响(李霞)
《辽宁日报》2013年11月26日
新世纪长篇小说创作的诗性建构(梁海)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6期
一代人的精神成长史 读项小米的长篇小说《记忆洪荒》(贺绍俊)
满族民间说唱艺术的学理寻踪与话语建构(吴玉杰)
《满族研究》2013年第4期
萧红留给我们的遗产(季红真)
记忆的阴霾和那缕消失的阳光:评李凤群长篇小说《颤抖》(孟繁华)
期待青年作家更出彩(孟繁华)
从高加林到涂自强:评方方的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孟繁华)
经典性的内在构成与作品的艺术生命(吴玉杰)
《辽宁大学学报》2013年第 6期
讲故事的方式就是看世界的方式——读贺奕的小说(贺绍俊)
《山花》2013年第21期
英格兰流年(高海涛)
《山东文学》2013年第10期
生命成长的痛楚与欢欣(宁珍志)
——钟墨短篇小说集《经过藤萝》的点滴印记
《海燕》第10期
多民族文化语境下的当代文学(贺绍俊)
大爱无疆:祖国形象的诗性创造(吴玉杰、张枫)
守候革命的精神遗产(贺绍俊)
——卜谷长篇纪实文学《为毛泽覃守灵的红军妹》
让批评更加及物——2013年文艺理论批评述要(贺绍俊)
上一篇:2013年辽宁报告文学巡礼冬之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