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4年辽宁报告文学巡礼春之卷
来源: | 作者:王 宁  时间: 2019-12-02
  2014年春季的辽宁报告文学创作,开年不俗,奉献出两部较为厚重之作,一部为王充闾的历史人物传记《逍遥游——庄子传》,另一部为张正隆的史志类报告文学《人望幸福——本溪志》。二者风貌各异,均属我省近年此文类中的上乘佳作。
  《人望幸福——本溪志》,是军旅作家张正隆历时数年采访,多方搜集资料,完成的一部地方志性质的报告文学作品。面对本溪这样一个城市,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不断发展变化的文化复合体,作者避免了一般地方史志的冷冰冰的面孔,而是呈现了别样的、全新的地方志写作方式,全书涉及了本溪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人物等等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点面结合,具体而微,又不乏宏阔视角。
  作品选取了属于本溪特有的具的代表性的历史碎片,从50万年前庙后山人到今天新世纪的本溪,将本溪有代表性的人物、事件按编年的方式记录下来。本书最大的特点是以个体的“人物故事”连缀成书,全书涉及的真实人物近百人,从他们个体生存的历史折射出本溪宏大沧桑的历史画卷,而所有的叙事又很有机地统一于作者“人望幸福”这一具有人文主义理想的主题下,这样一来,整个文本就有了生命的温度,有了作家特有的忧国忧民式的社会责任感和对苍生万物的悲悯体恤之情。在全书12个章节中,就有足足5个章节专门写了“山魂水魄本溪人”。作者用他“踏遍青山人未老”的写作激情,通过记录“真实的人”在本溪地方发展史中的生活,侧重关注“人”在历史中的主体地位,特别是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与孜孜不倦的追寻,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对历史人物、事件的反思、诘问,形成自己的思索。从“豺狼来了有猎枪”的抗日英雄人物邓铁梅、苗可秀、老于太太,到新中国大工业建设时期的“气锤大王”刘凤鸣,“炼钢大王”贾鼎勋等新中国产业工人代表,到改革时代充满梦想的张立砚、王连生、赵大林们,还是当下新本溪各行业如孟昭君、包紫臣般的成功人士,还是代表着新时期本溪精神的武秀君、李秋实、金春鸣等各行业模范。作者均是细腻地讲述了他们各自酸甜苦辣的故事,他们的胸襟气度、他们的精神力量,为这方水土注入了生命的活力,共同铸就了“本本分分做人,点点滴滴做事”的“本溪精神”的内核。让人们不但了解本溪,更能在饱满的人物身上触摸本溪这座城市的灵魂。
  全书在“记人”的同时,又不忘“记事”,记述历史,反思历史,,对历史有客观清醒的认识、判断评析,不囿于已有的观念,结合作家对生活的理解,形成自己的思考,有时那种率直的性情,略带幽默的叙事风格,让人印象特别深刻,这又是本书区别于一般史志的地方。比如,作者在讲述日据时期本溪湖瓦斯大爆炸这一惨案时,作者则联系到2011年日本大地震,福岛核电站的核泄露事故,而东京电力公司和日本政府的态度,指出二者本质上的雷同。在“浩劫”这一章节中,作者对文革这场浩劫有着自己的反思:“窝里斗得沸反盈天……共和国还未诞生,阶级斗争的主题,已是既定方针了。”作家张立砚晚年与冤家心照不宣握手言和,晚辈们不可思议的“神马都是浮云”的历史闹剧。作者以为,在文革那样的混乱时代,什么样禁锢也阻碍不了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与渴望,可无论怎样挣扎,人们常常拼不过命运,这那个时代几代人的际遇。但是,“只要挣扎、拼搏、奋斗、追求,山水就有魂魄。”这种感同身受的对历史的清醒认识,对现实的客观再现、接纳,同时又时刻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使得这本读者在看到一个尊重历史、真实还原,敢于正视现实,忧国忧民,又有着昂扬斗志的叙事主体的形象。就象后记中所言:“写作既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也是为国家民族效力。”
  在当下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报告文学是一个非常难写的领域。人们不乏信息,不乏资料,读者想要看到的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历史的评判,对现实的再现能力。我们有太多的报告文学作品,只限于堆砌资料,还原历史,而没有主体的精神的介入,没有作家自己的判断,没有“我”。而这本《人望幸福》,最大的不同在于有“我”的介入,有“我”与这些人物、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的参与其中,从实实在在的生活感受中生发的体验,这是报告文学作品中非常宝贵的东西。本书在写法上,而非单纯的史志写法。史实调查详尽细致,人物采访鲜明亲切,在叙事上一面记述历史,一面叙述个体故事,注重描写,具有较强的故事性,可读性。
 
  王充闾的《逍遥游·庄子传》是中国作家协会主持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丛书首批10部作品之一,作者通过实地考察、批阅研读,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这部特殊的文学传记。作者与传主如庄蝶合一,实现了文史彬彬的个性化创造,达到了散文化传记书写的空前高度,堪称“庄学硕果,传记奇葩”。辽宁美学学会专门为此书召开了研讨会。与会学者、作家就《逍遥游·庄子传》的学术基点、思想蕴涵、文体特点、美学表现与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讨。对其以传溯源,还原庄子;千秋神会,感悟庄子;独创佳构,诗思交融;承传薪火,观照现实,以灵动的文字为庄子写形传神,以现代情怀与庄子对话的创作精神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这部《庄子传》的出版既有文化意义也有现实意义,特别对历史人物传记的书写提供了新的范式和可能性的经验与话语。
  《逍遥游·庄子传》是一部极具个性特点的上乘之作,作者以探寻、研究的意图书写庄子,使世人了解其成长历程、思想轨迹、性格特点、重大贡献与巨大影响,具有提供建构和谐生存人文环境的精神食粮的重要意义。该书的作者王充闾,以现代的视角去接近历史文化巨匠,用散文式的笔法描绘出庄子的人生,完成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哲思对话。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优秀的历史文化散文,不应只满足于对历史场景的再现,而应是作家对史学视野的重新厘定、对历史的创造性的思考与沟通,从而为不断发展变化着的现实生活提供一种丰富的精神滋养和科学的参照体系。”这是《逍遥游·庄子传》为传记文学创作所提供的一个有益经验。
  《逍遥游·庄子传》令人耳目一新之处是采用散文体来创作人物传记。“以散文形式,写实手法,钩沉出处行迹,展现人物精神风貌;凡有细节勾勒、形象刻画,尽量注意出言有据、想象合理;征引寓言故事,坚持抽象与具象结合;立论采取开放、兼容态度,展列不同观点,择其善者而从之。”面对零落的资料,久远的年代,作者除去旧地寻访,就是认真研读《庄子》原著,寻求答案,具体创作中是采用 “八面受敌法”:“每次做一意求之”,即选定一个视角,有意识地探索把握某一方面的内容,一个课题一个课题地依次推进,日积月累,一点点连缀起传主的身世、行踪、修为,并且从中读出他的心声、意态、情怀、风貌、价值取向、精神追求,寻找到进入传主精神通道的路径。
  综上,两部作品为我们今年此领域创作开启了良好的态势,期待更多报告文学佳作问世。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