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白长青:确立文学批评对现实的有效表达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4-08-06
  当下我们的文学批评,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我想主要是对当下文学现实的有效表达方面比较薄弱,出现了一定的脱离现实,受众狭窄,模式固定等一些问题。
  在这个时代,文学批评首先要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时代,认识使命。为此,首先要加强文学批评的精神品质。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在北大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事业需要哲学的精神的引领,历史的经验的借鉴,文学的力量的推动。从而表达了对文学,对文学批评的殷切期望。
  我觉得,眼下文学批评的视野应该进一步扩大,要更有意识地向着社会的需要增加定位,更努力地向着群众的广阔的生活扩展。
  认识自己,就包括认识文学批评所应具有的文学属性和精神品质。相对于文学批评的形式来说,文学批评的精神品质是更为重要。这种精神品质,应该是真诚的,犀利的,有责任感的。
  所谓真诚,就是要真诚地面向人民和时代,要有一种勇于接地气,勇于介入生活现实的态度。文学批评要当下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介入当下群众所关心的,需要文学批评去解释去回答的那些问题。这种介入的姿态,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一种文学本体的观念,具有文学批评的独特的审美发现的文学主体的创造。
  文学批评还要把握好个体记忆和民族记忆的关系,要努力发现时代变革对人的内心所带来的那种细微而深刻的变化,珍视每个具体的人的时代生活记忆,发现和梳理这种个体记忆的价值,使之上升到民族文化的整体的历史记忆中。
  文学批评还要避免无效的,不疼不痒的批评,除了保持自我的真诚外,还要具有一种犀利性。
  所谓犀利,就是要立场鲜明,有一种思想上的自信。要坚持健康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坚守真善美的审美价值观和道德良知,以弘扬正能量为社会使命,勇于说出自己的审美判断,起到一种社会舆论与审美价值的引领、鉴识、批评作用。但这种求实性的批评,有时也的确会遇到一些阻力。
  文学批评的责任,来自于批评所持的理性精神,实践精神,来源于对国情的认识和人民的群众的审美需要。
  文学批评也有自己的中国梦。为人民立言,为文学写真,为社会注入正能量,为祖国文化的前进秉烛映辉,就是这个梦的价值所在。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