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4辽宁报告文学述评冬之卷:直面现实 关注人生
来源: | 作者:王 宁  时间: 2019-12-02
  2014年4季度的辽宁报告文学创作主要有两位作家推出的三部作品,从不同角度对人生世象进行深度观察。
  2014年10月号的《中国作家》杂志发表了大连公安系统女作家紫金的长篇纪实文学《泣血长城》。这是一部以2010年大连新港7·16特大原油火灾救援事件为背景的作品,是作者历时四年、走遍大连市十几个参加救援的单位,采访387人,经过沉淀反思的呕心沥血之作。作者亲临火灾现场,深刻体验到了消防官兵、交警和各级领导在大灾难面前的威武顽强、坚毅果敢、勇于牺牲的精神,蘸着泪和血写下了这部纪实文学。作品讲述了在火灾现场、危急时刻,公安民警及武警消防官兵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的救援故事,热忱讴歌了他们惊天动地的英勇精神。事过境迁,尽管那些伟大的功绩已成历史,书中那些拯救城市的英雄已回到各自的岗位,但是他们在灾难面前瞬间的爆发和闪耀,照亮了整个人性的天空,教人们永远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这部报告文学借鉴了小说的写法,作者以采访经历呼应人物,用一个一个采访任务立章节,而不是沿着故事的发展顺序去叙述。采取这样的撰写方式的好处是当对整部作品的阅读结束之时,读者能够对整个事件有更清晰的认识。同时,这部作品在叙述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作者从一个警察、一个母亲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将自己代入故事中,细腻入情而有张力,容易拉近与读者的感情;二是作品视野开阔,叙述自如,在讲述一些紧张事件的同时,又能回到历史文化上再现一些人物的命运,这样的写作方式也是一种可贵的探索。
  作家李铭在本季度推出了两部非虚构类纪实文学作品,分别是《留守:守望的天空》和《农民工性生活:情迷都市》。作者通过深入的调查采访,并从自己的农民工经历出发,感同身受,追溯着苦涩的情感记忆,写下了当今中国这两个日益凸显却难于触碰的社会问题,以活生生的事例,警醒世人,启发思索,引起疗救的注意。
  《留守:守望的天空》焦距于当今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伤痛——留守现象,这个由6100万留守儿童、4700万“空巢” 女人、8000多万“空巢”老人组成的庞大而特殊的群体,常常以触目惊心的恶性新闻事件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文明演进中的创口。作者在辽宁、陕西两地实地探访,以社会调查的形式,通过揭示留守儿童、老人、女性三个群体的生存现状,分析留守问题的成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个复杂社会问题的一些可行性建议,指出我们要以高度责任感,不但要从源头和制度上营造适于他们生活的环境,更要从精神和心理上关怀这些人群,传递出全社会的大爱给这些经受伤痛的人群。作品在写法上以事例为主,结合一定的分析议论,兼有可行性的措施提出,可以说社会学的意义比较突出。作品在材料的剪裁、描述上也不乏文学化的处理,可读性较强。
  《农民工性生活:情迷都市》,则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农民工生活的更隐秘角落——性,这个在传统中国难于诉说、羞于启齿的话题,正成为农民工生活的另一则普遍的隐痛,其间因性而生的悲喜交加的故事更是横亘于个体与社会之间,引人回味。作者从自己故乡的“村庄故事”、到“我的故事”、再辐射到“他(她)们的故事”,最后得出了农民工性问题是最基础、最大的民生问题,它解决任重而道远,期待得到更大范围的关注与理解。作者从自己身边的农民工故事,自己做农民工的经历写起,写到了男性农民、女性农民工、临时夫妻等特定群体的性问题,将性这一“日子拮据之下,一个生活的点缀和奢侈品”种种难言的情愫混合着生活中的情与仇,爱与恨合盘托出,直指它的本质:它是一个关系国计民生、关系身心健康的重要的社会问题,对它的关注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一个政府具体人文情怀的体现。作者以细腻的笔法,故事化的叙述姿态,关注了农民工生活中不为人知的隐痛,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温暖和疼痛,以深切的同情和理解为这群在性的泥潭中挣扎的人们代言和呼吁,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同时,本书也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学和资料学方面的价值。
  这两部作品的不足是在书名和叙述文字上还存在粗糙之处,需要斟酌打磨。
  综上,辽宁的报告文学创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还需进一步开拓视野,更新观念,在艺术探索上取得更大的进展。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