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铁汉”情怀
来源: | 作者:佟 伟  时间: 2019-12-02
  那位生在大东北,在盘锦的大苇塘中长大,身高只有1米65的旧社会军人却是让我仰视的高度。那年,在芦苇刚刚收割过的冬日里,盘锦的西苇塘已经变得一马平川,让人有种纵横驰骋、笑傲天下的豪情。我和挚友,作家、文史专家陈醒哲先生从市区驱车百余里,赶往西苇塘的羊圈子镇和锦州,访问这位军人的堂弟、侄女、侄女婿、启蒙老师的孙子等亲友,求解他的人格魄力。 
  这位让我仰视的军人,是在和醒哲先生的接触中,一点点了解的……1931年9月18日当夜,日本关东军将南满铁路柳条湖一段炸毁,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发动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向东北军驻地北大营进攻。驻守在北大营的东北军王牌旅——精锐第七旅,不少官兵刚在睡梦中惊醒,就被射杀、屠戮。由于该部奉行上级传达的——“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在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的命令 ,官兵们只好不抵抗。
  是日午夜,620团王团长也接到旅长的命令——“不准抵抗”。但这位从小受耿直刚烈的民风熏陶,富有民族气节,并受过高等教育的军人,却准备抵抗。第二天凌晨1时40分,当日军向620团营地开始逼近并炮击营房时。东北军司令长官公署军事厅长荣臻竟然又来电话命令“不准抵抗”,同时令他撤出。王团长义正辞严地回答:“敌人侵吾国土,攻吾兵营,斯可忍,则国格、人格,全无法维持。而且现在官兵愤慨,都愿与北大营共存亡。敌人正在炮击本团营房,本团官兵不能持枪待毙。”对方恼羞成怒,电话随即中断。 
  当时,日军的进攻更凶猛了,北大营已火海冲天、炮弹纷飞了,东北军将士成片倒下。义愤填膺的王团长再也忍不住了,命令还击。日军当即死伤40余人,余者吓得撤退。可在凌晨5时,正当日军受挫后士气低落之际,却再次接到催促撤退的命令,只好率部撤出营地……王团长虽撤出北大营,可他却打响了中国人民抗战的第一枪,打响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第一枪,维护了民族尊严,也拉开了东北人14年抗战的光辉序幕。 
  后来,这位王团长又参加了长城抗战、淞沪抗战、长沙会战、南昌会战、浙赣战役等主要抗日战事。1945年8月,还监督和接受了日军在杭州、无锡等地的受降式,是著名的爱国将军……
  这位率部打响第一枪的军人,就是盘锦羊圈子籍的王铁汉。
  在对王铁汉将军的访问中,我们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王铁汉原名王朝志,祖籍山东即墨县,曾祖举家迁至辽宁盘山。王铁汉于1902年2月11日(农历正月初四),出生在羊圈子后才屯村。他自幼就聪颖勤奋,虽淘气异常,但很有个性,记忆力也颇强。如在小学时,一次他趁老师不在,就把桌椅摆得老高,自己蹬上去扮演“司令”,而让别的孩子充当他的将士。继而发号施令,让部下“作战”,搞得小学校乌烟瘴气,一片狼籍,如同战场。老师回来后气得罚他背书,他却对答如流,但还是被用戒尺责打了。
  其实王家世代务农,大都勤劳本分,所以家境富裕。特别王铁汉的祖父王玉德(祖母王任氏)、父亲王守清(母亲王石氏)都是乐善好施、孝顺慈祥、正直守信之人,在乡间口碑很高。所以在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导下,王铁汉从小还渐渐养成了刚正不阿、办事严谨、重礼尚义、明廉知耻的脾性,为他以后的人生道路奠定了基础。
  王铁汉在后才屯村读完私塾后,又相继在锦县(今凌海市)县立第二高小、奉天省立4中(沈阳市)、北京大学文科预科班、东北讲武堂、陆军大学学习(入伍后考入)。参军后在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先是东北军排长、连长、营长、团长,东北易帜后、特别是抗战后又先后任陆军师长、军长,军衔至中将。但无论地位怎样变迁,他也未忘记家乡的父老乡亲。他当团长后,每次带卫兵回来时,都要先去墓地祭祖,然后再去看望姥姥家人,再回家。到家时,他就出钱让人杀猪宰羊,接着请乡亲们来赴宴,不论是穷富,每家都要请来一个代表,气氛像过节一般。他还曾买200亩土地供亲友耕种。 
    “有钱的怕绑,有姑娘的怕抢,走路的怕劫,出门的怕攮”。民谣说的是土匪。盘锦当时是有名的“匪地”,仅公开报号的匪帮就有百余股,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后来王铁汉还资助过家乡一批长短枪,用于自卫。
  解放前夕,王铁汉去了台湾。但此后的几十年间,他难舍故土,常以诗文寄托思乡之情。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后,还曾给弟弟王铸汉和长女王翠凤多次来信,内容都是叙述手足之情和恋乡情节的。1995年12月15日,这位著名国民党爱国将领客死台湾,享年93岁……
  访问王铁汉将军亲友回来的路上,冥冥之中,我感到他就站在我们身边,望着这里的亲人、望着这片他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也凝视着白山黑水、长城内外……以一个铮铮铁骨、忧国忧民的巨人形象。

上一篇:雪.异狱

下一篇: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