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5年辽宁文学蓝皮书报告文学冬之卷
来源: | 作者:王 宁  时间: 2019-12-02
  本季度辽宁报告文学提供了五篇(部)作品,几乎都指向当下社会生活中有代表性的人与事,揭示了平凡人生因精神价值的实现而迸发出的超乎寻常的意义,他们虽为沧海一栗,却也有着四两拨千金式的辉煌瞬间。人生,仅此足矣。
  刘国强的报告文学《生当做兵王》,以充沛饱满的激情,截取了几个日常生活的横断面,刻画了血性男儿、新时期军人的代表——辽宁边防总队大连边防检查站代理排长姚林的鲜明形象。作为一个和平时期八零后的基层军官,作为带兵人,姚林的人生也许是平凡的,属于他的舞台也并不算大,但是他偏偏要在这咫尺方寸之间达于人生飞扬的极致!他用钢铁一般坚不可摧的意志感染着每一个他带的兵。血性是他的生命。他是身先士卒、狭路相逢胜出的勇者;同时又是讲究方式方法,精益求精、以情动人,有着独特带兵理念的好教官。他侠肝义胆、又铁骨柔情。亲情、爱情之中隐忍的疼痛,是他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作者用一幅幅画面完成了对姚林人生的剪影,这个与新世纪时代精神高度契合的军人形象瞬间跃然纸上。作者正是抓住了人物性格这一主线,深掘一口井,用几个精彩侧面的闪回、情节的复原、性格的揭示,令整个作品可亲可信,闪烁着人性人情之美,“兵王”形象更立体,更饱满。此篇作品,情真意切,充满阳刚的爆发力。
  周建新的报告文学《钱学余的三次选择》将叙事的镜头聚焦于辽宁朝阳县万寿乡小平房村的村委会主任——钱学余,一位农村基层的致富带头人形象。全文从 “不当老板的村官”、到“不愿姓‘私’愿姓‘公’”、再到 “不恋职位恋村民” 这三个角度勾画了这位的农村干部一心为公、开拓进取、奉献家乡的高尚精神境界。钱学余的三次人生选择看似波澜不惊,却牵动着全村人的心,关系到全村乡亲生存发展的大计,可以说,作者正是通过钱学余人生选择的故事透射出中国当下社会生活的问题所在,即选人用人,选好领头人的重要性所在。钱学余从放弃自己的工程队开始,到不做公务员而永远保持自己的农民身份,就选择了与乡亲血脉相连的道路,就没有给自己留退路。他坚决抵制了方方面面的压力没有让集体产业私有化,并利用当地资源优势,走产业化道路,走全民致富、高福利社会的道路,探索出一条从传统乡村向现代乡村转变过程中独特的小平房发展模式。小平房模式是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农村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样本,因此它具有高度的典型性。作品用平实质朴的文字,叙写了主人公平凡人生中的“辉煌”故事,它感动人心的力量自然流露于叙述之中。
  刘文艳的报告文学《无悔的青春》记录了作者自己参与“爱民固边十周年巡礼——辽宁作家海边行”采风活动的所见所感,在三千多公里的边海防线上感受边防官兵的生活,刻画了他们英勇无畏、热忱服务、忠于祖国的英雄群像。作品用简洁的笔墨选取了十几个有代表性的官兵的事例,抓住他们人生的精彩瞬间,不但揭示出他们临危不惧的无畏英雄气概,更重笔刻画了他们作为人民子弟兵、百姓贴心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人民服务的场景。作品还深入他们的情感世界,成长历程,还原英雄们真实朴素的人生图景,从而让这群八零后的边防军人形象丰满可感,他们的梦想也组成了中国梦想的一部分。作品简洁自然,无过多修饰,却真诚感人。
  孙琳的人物传记《徐志摩:一首未完的诗》讲述了徐志摩一生的传奇故事。徐志摩居民国时期四大才子之首,现代诗人、散文家。他的诗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又是那个时代一面鲜明的旗帜。他一生惊艳而短暂,如他笔下凝着火的诗篇。他浪漫不羁,狂放飘逸,卓尔不群,追求理想的爱情,对结发之妻张幼仪的决绝,与林微因的康桥绝恋,和陆小曼挑战传统之恋,让世人震撼。而在34岁就逝于飞机失事,留下未完成的诗篇。作品用清新的文字,诗意的笔法,全面详实的资料,书写了徐志摩开一代诗风且影响深远和鲜为人知的传奇、暂短的一生。
  张国梁出版了报告文学《深情藏沃土》,作品忠实记录了全国农村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辽宁阜蒙县东梁镇吐呼噜村党总支书记齐友贵,二十年如一日,带领村民走出征迁失地阵痛、实现“城中村”突围,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美丽乡村的感人事迹。作品抓住主人公不负党和村民重托这条主线,通过对发生在乡村的一系列事件的描述,充分展现了党的基层组织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作用,全景再现了吐呼噜村的历史嬗变。作品表达了传统乡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碰撞,以及乡村人民自我觉醒的过程。作品构思新颖独特,叙事详略得当,人物形象鲜活,语言简洁生动,为读者提供了现代版的北国乡村图景和人物画廊。
  综上,辽宁四季度的报告文学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体例与样貌,也期待新年里作家深入生活、沉潜创作,取得更大收获!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