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5年辽宁文学蓝皮书理论批评冬之卷
来源: | 作者:李桂玲  时间: 2019-12-02
 一、综论
  《20世纪初东北文言文学话语转型与新变——以〈点金术〉、〈出人意外〉、〈家庭革命〉为例》(薛勤,《求是学刊》2015年第6期)将20世纪初期东北文言文学话语作为研究对象, 作为社会生活现代化的一部分,20世纪前期的东北文学话语爆发式地发生了变化和创造,来自传统、西方、地域的多种体系的文学话语交鸣共处,使东北文学在一段较短的历史时期内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话语实验,在地域、时代、历史、文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做出了新的文学选择,回应了历史与时代对东北文学的吁求。在《点金术》《出人意外》《家庭革命》这三文本中体现出的话语选择历程,虽然有欠融会贯通,但也颇有历史意蕴,它们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元素,保存了新旧文学话语博弈的历史样态,是值得珍视和记取的文学实践。 
  “东北作家群”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崛起的一支重要文学创作群体,也是一种文学现象,它的出现,掀开了中国抗战文学的新篇章。《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作家群”》(白长青,《辽宁大学学报》2015年第5期)全面概述了“东北作家群”的发展历程,以及它的主要作家和作品,分析了这一创作群体的艺术特色及文学成就。这一文学现象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展示出了中国人民在抗战过程中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和人生价值观,体现出一种文学的时代审美精神。
  《强制阐释:西方文论的一个理论母题》(高楠,《文艺争鸣》2015年第12期)以分析张江的《强制阐释理论》(《文学评论》2014年第6期)这篇理论文章为纲,根据张江文章对近年来西方文学理论进行的“强制阐释”的批判,作者认为:首先,就这一批判的历史积淀而言,对于深受西方理论影响的中国文学理论界而言,它确实触及了一个重要的“世纪课题”。其次,张江对于西方文论的“强制阐释”的概括性反思与症候式评断,对于百余年来西方文学理论的总体状况,是个很有启发意义并且很有实在针对性的透视。第三,张江《强制阐释论》对于西方文学理论“强制阐释”的批判,不是偶发性或者偶得性的批判,而是有中国文学理论时代结构与历史结构根据的批判,是从这样的结构中涌起的“总问题”的批判。而贯穿其中的关于“西论中化”问题论争的三股力量,在《强制阐释论》中也从各自角度出发,不断壮大争论势头。这也正是一种理论母题效应。
  新世纪的“性别文化与女性叙事”越来越表现出与20世纪不同的特征来。《新世纪性别文化建构中的多元女性叙事》(刘巍,《中国妇女报》2015年9月29日)指出,女性叙事曾经的先锋与大胆在新世纪性别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中显得亦步亦趋。叙事更多是对性别现状的摹写,缺乏高瞻远瞩的眼光与气度。如何在新世纪女性叙事的新质中寻找发展的新机,就成为性别文化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女性叙事应该在新世纪的探索中,跳出性别的局限,建构性别和谐的土壤,力求实现两性和谐的文化理想。
   
二、作家、作品论
  贺绍俊近年来一直倾力于对铁凝作品的研究,《倾情于“人类的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论铁凝近期的文学创作》(贺绍俊,《文学评论》2015年第6期)这一篇,对铁凝担任中国作协主席之后几年来的小说作品,做了一次归纳性质的研读。贺绍俊认为,这一时段铁凝的作品,由于其身份与活动范围的变化,其作品内在品质产生了一种变化,即她的身份给她的创作打开了更大的窗口,扩展了文学视野,其文学思维也更加深邃和博大。铁凝主持下的中国作协,拥有了与世界文学更加频繁的交流与对话机会,在这一过程中也培养了铁凝更加明确的世界文学的眼光。铁凝认为文学是无国界的,而正是通过文学这样的“桥”,把人们引向心灵的深处,铁凝通过文学作品寻找和呈现“人类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这成为其这一时段作品的主要特征。
  发表于《文艺报》2015年12月21日上的一篇《鲁迅与“别有根芽”的花朵》(高海涛),从对鲁迅先生的文化气质分析入笔,认为其气质迥异、特立独行,乃中华民族精神之代表。接着笔锋宕开,由鲁迅而写到萧军,这位深受鲁迅精神影响的东北作家群代表人物。萧军可以说是东北人和东北文化的某种文学表征。而与鲁迅相较,萧军在20世纪文化人格多元存在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了鲁迅精神亦不能遮蔽的独有的精神品格与力量。以萧军为代表的东北作家群,以及更大范围上的“左翼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其进行的研究阐释,对其历史地位的认可等问题,也都显得冷清与寂寞,呈现出一种被遮蔽的状态。然而正是这种铁骨铮铮、胸襟朗朗的东北地域特有的文化气质,萧军和当时东北作家群体的创作,才显示出一种“别有根芽”的超拔的气质,与鲁迅先生的文化人格遥遥呼应。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6期推出了“《群山之巅》评论小辑”,对迟子建长篇新作《群山之巅》进行了集中评论。其中有两篇我省评论家的文章:《每个人都有自己有限的人生之巅——关于迟子建〈群山之巅〉的几点认识》(周景雷,《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6期)、《神性与魔性:迟子建〈群山之巅〉的魅性世界》(韩春燕,《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6期)。周景雷在评论文章中认为,迟子建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构建出一种丰富的立体感和完整性,其体现在情节结构配置的合理,并为这一合理性配置上合适的温度、有差别的色彩、快慢适当的节奏和与小说人物互动的韵律,从而形成了“这一部”的独特品性。韩春燕在其评论文章中,将这部《群山之巅》的特征归纳为两大类,即神性和魔性,并从这两处着手进行了细致分析。作品的神性体现在了,作者在现实世界与理想彼岸间建立起的神性世界,并且这种神性思维自有其特点及成因。而魔性之书写也充溢于作品之间,迟子建想要彻底摹写出的世间之恶、人性之魔。在神性与魔性之间的游走,是迟子建内心矛盾与挣扎的一种体现,而她也正试图以神性战胜魔性,来完成一种救赎,在善与恶、美与丑、正与邪的刀锋之上生出一种烂漫的诗意来,这也正是迟子建小说的魅性所在。
  《分裂·置换·空白:刁斗小说中的窥视叙事》(詹丽,《渤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从“窥视”这一独特角度,对我省作家刁斗的文学作品进行了研读。作者认为,刁斗以“窥视”这一创作视角和手段,构建自己的文学作品时,其窥视主体是以隐匿者和闯入者的双重身份呈现在文本中,承担了审视和介入都市的作用。这种知识分子和都市人的身份特质,以及现实与先锋、身份与意识的巨大思想落差促使了其笔下人物分裂性格的形成。窥视主体和客体的互置,既表达了人类的隐匿欲望,也体现了都市人之间的隔阂。窥视造成叙事空白,构建了开放式的叙事结构,而读者的介入,则形成了窥视中的窥视和多层次的阐释空间,最终将小说推到对人类生存哲学层面上的思考。
  祖籍辽宁的诗人刘川,16岁即开始在国家级刊物发表诗作,《让诗成为这个世界的发光体——刘川其人其诗》(刘恩波,《鸭绿江》2015年第11期)是我省评论家刘恩波对刘川诗歌尤其是口语诗创作的解读。作者认为,刘川带给中国诗坛最强烈的冲击是,其诗歌所带有的“笑神经”,刘川诗歌里有智慧的笑声,诗意的笑声,这也正是他带给中国诗歌的福音。刘川的诗歌也有根脉,它上承中国古典诗歌的道义和人文理想,下接当代社会转型期出现的新的活跃因素。刘川在貌似搞笑和追求喜剧化表达的诗歌,其价值就在于其骨子里依然有疼的、苦涩的、酸楚的东西在,有批判和道义的东西在。
  20世纪后半叶开始,世界文学的突进与急剧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但在这些求新求异的文体试验的背后,仍然是巨大的传统在起着关键性的支柱作用。《后现代的优雅转身——从帕慕克和莱辛谈起》(蒋书丽,《名作欣赏》2015年第12期)一文,从两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作家的作品谈对这一问题的认知。作者认为,20世纪后半叶世界文学在文体变化上所追求达到的种种极致状态,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历史传统的影子,即在各种后现代艺术手法的背后,实则是一种传统的精髓。两位诺奖获得者帕慕克和莱辛,实则借用了后现代繁复的拼接板块结构,讲述了很古老甚至很俗套的故事,而让作品焕发出一种新的生机。由此,或许也可以说,文学创作从未离开过传统。
  李霞在2015年出版了评论集《李霞评论集》(辽海出版社,2015年7月),我省评论家高海涛、孟繁华、贺绍俊、高凯征分别对这部评论集做出了自己的评价,综合起来看:长期以来,李霞一直生活在作为诗人和作为评论家的双重角色中,这使她的所有文字无不洋溢着对多元感受和自由价值的坚定捍卫,同时也辉映着对精神和信仰的不屈不挠的激情。李霞的评论是有感觉、有精神,有才华、也有独特气质的评论。 她的评论涉及中外诗歌、小说、散文、电影……通过她的开掘、凝聚、缅怀与体悟,被评作品中属于情智的沙金,便被提炼出来,集中地放射出各自的情智光彩。而能进行这样的沙里淘金的情智提炼,没有一个消融这些情智、活跃这些情智、深刻地领会这些情智的襟怀,以及必要的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等知识,是绝不可能的。  在李霞的评论文章里,丝毫看不到虚伪、做作的文字,也没有装腔作势、言不及义、故作深沉等这一类批评界常见的叙述毛病。这是一种真诚的批评。李霞的文学评论突出的特点是:宽阔的视野、有价值的选题和富于诗意的批评语言。
   
   
  2015年第4季度省内发表评论文章统计情况:(不完全统计)
  抗日文艺战线的丰功伟绩(王向峰)
  《文艺报》2015年9月25日
  新世纪性别文化建构中的多元女性叙事(刘巍)
  《中国妇女报》2015年9月29日
  张之路的逆向思维和反常思维(贺绍俊)
  《文艺报》2015年10月9日
  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观照——从《贡貂》解读李青松生态文学创作(晓宁)
  《文艺报》2015年9月4日
  “林徽因传”的现状考察(张立群、时世平)
  《文艺报》2015年9月30日
  文化差异与叙事伦理——评秦锦屏的小说创作(孟繁华)
  《南方文坛》2015年第5期
  身份的“营养”——读梅驿的短篇小说《营养》(贺绍俊)
  《长城》2015年第5期
  历史旧梦的浮现(季红真)
  《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9期
  抗日战争时期的“东北作家群”(白长青)
  《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5期
  中国现代文学国难叙事学术论坛暨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九一八国难文学集成与研究”论证会综述(李静)
  《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第5期
  对话与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考察(王卫平、万水)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5期
  趣味与京派文人的审美观念(许江)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5期
  介入的勇气与小说的当下性(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10月14日
  具有理论目标的文学批评——读于爱成的《深圳:以小说之名》(贺绍俊)
  《深圳特区报》2015年10月15日
  追问真相与追逐故事之间——读光盘的小说(贺绍俊)
  《文艺报》2015年10月19日
  童话的情感力量和讲述方式——周敏《维克多的焰火》(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10月23日
  传统作家应引领网络文学(宁珍志)
  《人民代表报》2015年10月29日
  透视冰心散文创作经——从《小橘灯》的文体属性谈起(乔世华)
  《文化学刊》2015年第10期
   “海子传”书写的现状考察——兼及传记史料的问题(张立群)
  《文艺争鸣》2015年第11期
  凭借思想之舟的抵达——读李伯勇的长篇小说《抵达昨日之河》(贺绍俊)
  《小说评论》2015年第6期
  王充闾散论(彭定安)
  《鸭绿江》2015年第10期(上半月)
  中国当代文学经典化的国际化语境(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11月25日
  董立勃中篇小说《梅子与恰可拜》:承诺与等待(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11月27日
  《装台》:生活末端的人间大戏(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12月11日
  在情感要求和历史正义之间(孟繁华)
  《文艺报》2015年12月30日
  盛开着“雌月季”的木香镇——白天光地域文化小说的辽西想象(叶立群)
  《名作欣赏》2015年第11期
  萧红文学记忆中的东北地域文化精神(邓丽、冯露)
  《名作欣赏》2015年第11期
  文本细读与文学的经典化:从理论到实践——以陈晓明《众妙之门——重建文本细读的批评方法》为中心(孟繁华)
  《文艺争鸣》2015年第11期
  让诗成为这个世界的发光体——刘川其人其诗(刘恩波)
  《鸭绿江》2015年第11期
  麦城:戏谑的诡异和悲凉(陈国峰)
  《鸭绿江》2015年第11期
  先锋三十年与当下新锐写作——第五届“西湖·中国新锐文学论坛”记录(孟繁华、钱益清)
  《西湖》2015年第11期
  倾情于“人类的心灵能够共同感受到的东西”——论铁凝近期的文学创作(贺绍俊)
  《文学评论》2015年第6期
  每个人都有自己有限的人生之巅——关于迟子建《群山之巅》的几点认识(周景雷)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6期
  神性与魔性:迟子建《群山之巅》的魅性世界(韩春燕)
  《当代作家评论》2015年第6期
  强制阐释:西方文论的一个理论母题(高楠)
  《文艺争鸣》2015年第12期
  从《生死疲劳》看新历史主义思潮的特征(周琳琳)
  《名作欣赏》2015年第12期
  后现代的优雅转身——从帕慕克和莱辛谈起(蒋书丽)
  《名作欣赏》2015年第12期
  社会记忆与各时代人民对幸福的守望(吴玉杰、邱丹)
  《芒种》2015年第12期
  文学史深处的精神暗河——昌耀诗歌论析(张立群)
  《南方文坛》2015年第6期
  从本地到本土——论莫言对《聊斋志异》传统的继承与创新(张立群、吴繁)
  《南都学刊》20415年第6期
  鲁迅与“别有根芽”的花朵(高海涛)
  《文艺报》2015年12月21日
  20世纪初东北文言文学话语转型与新变——以《点金术》、《出人意外》、《家庭革命》为例(薛勤)
  《求是学刊》2015年第6期
  鲁敏《铁血信鸽》的双重语境建构与超越(张守志)
  《芒种》2015年第12期
  论东北作家群的创作风格(张英)
  《芒种》2015年第12期
  论中国文学的普世价值(柳扬)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论杨沫《青春之歌》的接受历程(苏雪妍)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32期
  东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传播研究的现状及思路(曹萌、邓喆)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古代小说生态批评的困境与突围(王颖)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原始思维与古代智慧的现代光芒——读阿来的中篇小说《蘑菇圈》(马力)
  《阿来研究》2015年第2期
  分裂·置换·空白:刁斗小说中的窥视叙事(詹丽)
  《渤海大学学报》2015年第6期
  《李霞评论集》(辽海出版社,2015年7月)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