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5年辽宁文学蓝皮书散文冬之卷——真实地发出生命的吟唱
来源: | 作者:李 霞  时间: 2019-12-02
  我们无论从公开刊物还是民间刊物,都能感受到散文写作队伍的庞大,它表现出散文写作者尤其是那些默默耕耘的业余写作者们对优美人生的热爱和对自我心灵的提升的盼望。本季度那些活跃在民刊上的散文作者和作品将更多地进入我们的视野。
  饱含个体生命体验的鲜明立意。立意是散文的灵魂,魂魄的高下决定了文章品格的高下。发表在2015年10期《今日辽宁》的刘文艳的散文《何处无月圆》中,因由在中秋之夜的花园听见一对年轻人的对话,引发一家三口针对人生中物质与精神关系的热烈讨论。女儿的观点鲜明而达观,个人拥有花园等于被物所累,这几年我们都来这里赏月,没有任何顾忌,这里不就是我们的花园吗?女儿的智慧从花园跳到月亮的话题上,美丽的月亮不独属于哪个人,又属于每个人,如果它只属于少数人,被少数人欣赏,那么月亮还有这么大的魅力吗?美景只有与更多的人共享,才是真正的美景。文章的主旨指向是如果更多资源为人们共享,那么祖国处处都是家园,每个人的内心就如同中秋明月一样圆满了。文章立意新颖,饱含深情,结构精巧。
  发表在2015年11期的《高洁如鹤林则徐》这篇作品是王秀杰旅游散文创作的一次重大突破。作品不再拘泥于一般性的外在的风景记事,而开始进入人物内在肌理,对作者所要描绘的人物林则徐的精神气质进行了独到入心的充分把握。作品紧紧抓住林宾、林则徐父子两代一生爱鹤的浓厚情结,把中国知识分子为国为民如鹤一样,“进可仕,退可守”的清白高洁品德刻画得入木三分。作品能够跳出具体旅游场景的限制,遵循自我思索的情绪脉络,自由穿梭于历史时空中,把历史人物的情怀追求与作者的情怀追求合二为一,使作品具有十分饱满的感染力。
  孙成文发表在《满族文学》的《遥远的祖坟》通过作者为了满足父亲的遗愿,将父亲在故乡下葬的整个过程,反映了曾经纯真的乡村已经被日下的世风吹得到处充满金钱的腐臭,而乡村里的人们在茫然冷漠地奔向死亡的路上却不自知的当下农村文明急遽凋零的荒芜景象。作者笔法老道,结构精心,前后呼应,无斧凿痕迹。结尾的意象简练却富含深意,唤醒读者对小到乡村大至国家的前途的忧患意识。
  崔新月的散文《火光》以东北沦陷期间大连抗日放火团的事迹为蓝本,作者站在今天一个大连普通市民的视角回溯半个世纪前的往事。作品立意鲜明,正像抗日放火团成员就义前所填的《满江红》词一样:“国破家亡,民族恨不共戴天。”这句话是诠释放火团成员破坏日本设施的真实的思想动机。选材独特,作者在众多抗日素材中选取这一独特的抗战画面,是有着一定审美眼光的。火象征着中华民族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是民族反抗情绪的化身。
  捕捉美的意象和独特的视角。给自己内心的感受寻找一个意象的归宿,是散文作家自觉的成熟表现。高海涛的散文《芭蕉远上白云》由美国诗人毕晓普的诗歌惹动情思,串联起作者大半生对芭蕉的回忆和考察。作者知识面的广博,使他占有了独特的优势。他可以从唐代跳到西方,从生活经历再返回书本,这样的穿梭是中国散文作家中少有的矿藏。作者与单纯的学者不同的是,他还带有诗人的敏感,他能从别人讲述海明威和福克纳的作品中听见雨声的大小,能从三八线和生态区想到一首唐诗,又能从南宁的折损的芭蕉想到人民性和生活。这种全方位的感受把学者知识与诗人般的体验结合在一起。看似东拉西扯,实际上是激活记忆和知识储备。特殊的对象形成了作者的创作支点,毕晓普无疑是作者最心仪的一位诗人,她屡次出现在作者的笔下,成为他创作的灵感之源。
  精心选择切入的视角。周杰发表在《海燕》2015年12期上的散文《那一晚我没有叩响您的门扉》是一篇在视角独特的抒情作品。它面对的抒写对象是大家熟知的作家沈从文,作者面对的材料和我们一样,他走到沈从文旧居的门口还没有进去,就是说他手里没有比别人更多的优势。但是,作者最自信的优势是自己对沈从文老先生、对书写对象有着真挚浓烈的爱的情感,这是他超出一般性描写沈从文的作品的唯一所处。作者在视角上称沈从文为“你”,像是与沈老面对面倾心交谈,由于这样一个亲切的视角,沈从文的生平在作者笔下再次被激活并表现得生动异常。
  李发明刊发于2015年10月13日沈阳日报的散文《今晚挨着妈睡》只有千把字,但感情浓烈深厚,十分打动人心。描写母子情感交流的作品很多,但这篇小文唯独将视角聚焦在母亲对回乡探亲的儿子说的一句话上:“今晚挨着妈睡。”把母亲对儿子的依恋之情和儿子为了获取成功失去了对母亲宝贵的亲情陪伴的愧疚之情,表达得准确生动,笔触精当,感人至深。
  庐山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描写庐山的散文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但江洋发表在《辽海散文》11期的散文《庐山还睡着呢》却试图进行一些突破。一是把庐山拟人化,把庐山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以庐山在诉说为串联句,把那些分散的围绕庐山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使之形成一种紧凑的结构。二是既对今天庐山世俗化的景象表达了遗憾,同时又对它如今能超脱于政治风云之外表示了庆幸。
  朱姝发表在《芒种》2015年12期的散文《月亮落在武家沟》将石头与大清的历史捆绑在一起,“当想儿山无所事事的石头们遇上了后金征战的马蹄,石头不再虚无;当石头们邂逅了努尔哈赤锐利如剑又充满仁爱的目光,石头绽开了花。武家沟的石头连同‘萨尔浒战事’的传奇一同被努尔哈赤收纳征服,从此,武家沟的石头贴服在大清滚烫的胸膛上,把自己缩小,再缩小,成为清朝胸口上的一颗痣。”作者显然具有较为深厚的古典文学积淀,文章具有汉赋的气势,汉赋的品格,汉赋的韵味。
  对生命逝去的追怀与感悟。生命的逝去是我们生活中发生的重大悲痛,作家从生命的归去中借此感悟和反省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孙慧芬的散文《母亲弥留之际》分别讲述了堂姐的故事和母亲的故事,两条线索围绕救赎情结相互纠缠,堂姐通过伺候作者的母亲偿还了对自己母亲的宿债;作者的母亲通过一生的忍耐偿还了姐姐过早夭折的宿债。作者虽然对西方的救赎概念不甚清楚,但她凭借自己的现实体验苦苦思考,试图解释东西方相同的赎罪意识,她通过这两则东方妇女身上的故事,展开东方人与西方人共通的心灵事物的追问,并展现了两个女人分别在服侍他人过程中获得的心灵释放。这篇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长篇新作《后上塘书》的创作谈,它借助母亲和堂姐的生命故事阐释了这部作品的写作动机。无论社会如何变革,有一种东西从不曾改变,那就是人的自我救赎。
  马石利的发表在《辽海散文》2015年11期上的悼念文艺评论家李万庆的文章《带着未竟之愿上天堂》回忆了一个我们熟悉的好人李万庆生前的几个片断。作者寥寥几笔写出了万庆老师的勤奋、执著、刻苦、善良。在生命最后的4年中,万庆老师因为中风坐在轮椅上,他痛苦望着老友说:“老马,你想办法救救我吧,我还有三本书没有完成啊”,这个时候,占据他心的仍是那筹划了多年的三本书。文章篇幅虽短,但扎实、动情,作者对生命的叹息与遗憾让我们久久为之动容。
  老诗人刘镇发表在《辽海散文》同期的作品《走笔阳光》以诗人的热烈真挚情感,表达了对大地阳光等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眷恋。诗人嗅着阳光的气息,听见阳光的声音,感受着大地如同金色襁褓的婴儿耸动着热烈的期待,这期待也是诗人对生命发出的呼喊:“总是新鲜地活着多好!”孙洪海发表在《辽海散文》同期的《无法排遣的隐忧》表达了儿女对父母的真实感受,父母在儿女才有扑头,只要有父母罩着,即使儿女年过花甲,在父母面前永远享受着孩子心态。这是文章最动人之处。作者对天下儿女发出一种迫切的呼求:趁年迈父母生命尚在,在余下时光里,让我们多多陪伴年迈的父母,不要给自己人生带来深深的遗憾。
  往昔生活场景的再现。郭宏文发表在《辽海散文》11期的散文《立冬时节》站在特定的季节节点,返回记忆中的乡村现场,细腻地展示北方质朴健康的农事经验。黄豆大酱的制作、引火材料的收集,每个生活细节都能唤起我们对乡村的久违的温暖感受。作者的乡村系列,忠实地反映了北方乡村的民俗生活,值得我们珍藏。同期刊物配发了初国卿对郭宏文《山屯光阴》的序言从地域文化的角度,提出辽西派散文的概念,以郭宏文散文对农村生活状态的细致描绘对比当前乡土散文粗鄙化的倾向,提出未来朝构筑新的家园目标努力的方向性思考。
  程远第四季度有《前山》《后山·路灯》《大道》《铁道》《小镇邮局》等五六篇散文发表在《福建文学》、《厦门文艺》等南方报刊上,和郭宏文的辽西乡村散文系列一样,程远的散文以他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小镇为创作根基。在这个随着矿产开发的盛衰而起落的山沟小镇上,漂流着记忆般的忧愁往事。淡淡的哀戚调子如同电影《孔雀》,质朴、伤感、幽默伴随其中,直观的语言勾勒出清晰的人物与环境画面,如同行云流水一般,给人留下东方美的画境印象。在这些作品中《路灯》和《小镇邮局》两篇作品尤其经得起持久人们的玩味。
  宁明在他独特的飞行题材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专业优势,他发表在《海燕》2015年12期上的散文《战斗起飞》是对昔日惊心动魄的空中战斗场景的再现。如实而细致地展示飞行操作,就足以吸引读者的好奇心,打开一个全新而陌生的视域。空中的战斗和地面的战斗一样险象环生,“无线电静默、暗语指挥、拦截射击被‘咬尾’、应急投副油箱、敌机‘进太阳’”——每一个小分题下面都隐藏着一个新的悬念,这篇真实的故事就像一篇惊险小说一样让人紧张,扣人心弦,禁不住让人屛住呼吸,想一口气读到底。诗歌似的比喻运用适当,恰如其分。作者把机翼下的群山比作奔腾的野马,把我方飞机比作猛虎,把携带副油箱比作孕妇,形象鲜明生动。
  本季度散文作品不足之处是,有点显得过于粗疏,不够精致;有的结尾过于简略,与前面饱满的描述相比显得不够均衡。希望本省散文作者多多潜心阅读经典作品,从大师作品中汲取丰富营养,润泽我们的散文创作。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