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抗联从此过,子孙不断头”:不可忘却的东北抗联早期抗日活动
来源: | 作者:王 丹  时间: 2019-12-02
  日本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日俄战争以后,日本更加强了对东北地区及人民的统治力度,掠夺东北的资源。
  早在1927年,本溪湖煤矿的日本企业主为了掠夺煤矿资源,获取高额利润,每天只给工人奉币 4角的工资,却要劳动12个小时以上,引发工人罢工。罢工的举动激怒了日本人,当时,日本宪兵队长竟下令:“杀掉这些工人!”四百多名工人惨遭杀害,三百多人被逮捕,轰动全国。
  紧接着,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之中,日本受到沉重的打击,在中国,日本企业不断加大对东北资源的掠夺,剥削中国工人,引发中国民众极大的愤慨。仅1929-1931年间,在抚顺、沈阳、辽阳一带就出现二十多次民众抗议和工人罢工,东北人民的抗日热情不断高涨。
  早在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建立之后,在吉林省的磐石县开展了大量的抗日动员工作。1931年2月,中共磬石县委在满洲省委领导下,号召民众集会,反抗日本人对东北百姓的暴行。
  1931年9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北平成立。而1932年6月4日南满抗日游击队红军前身是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成立,这是以磬石赤色游击队为基础组织起来的抗日武装队伍。
  当时,由于东北地处边缘,再上时局混乱,一些地方官吏擅自大量侵占土地,并征收各种苛捐杂税,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磬石地区群众的生活十分困苦。他们承受着来自日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地主等的盘剥。一些为了求生的贫民不得不聚啸山林,这种贫民聚啸山林的组织被称为山林队。其中,一部分山林队与反动当局有矛盾的,同时,也对日本在东北地区的压榨深为不满。山林队也在不断进行着抗日活动,可各支山林队互相不团结,各自为战。
  由于“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于东北地区敲骨吸髓的残酷统治与血腥镇压,唤起了东北各阶层人民的觉醒,一些山林队在处境艰难的情况下,更加强化了他们的抗日意愿,民族义愤与日寇压迫使得他们走上反抗日本侵略的道路。
  针对这种形势,中共满洲省委开始积极的行动,杨靖宇和磬石中心县委审慎分析形势认为南满游击队要发展壮大,应联合争取有进步思想的抗日力量,共同对敌。
  其中,在磬石活动的比较有实力的山林队是赵宝林的“赵旅”和以马立三为首的“马团”。在一次战斗中,他们被日军、伪军包围,难以突围,杨靖宇组织部分联合地方农民武装发动支援,使得赵、马两支山林队十分感激,当即表示今后决不与游击队为敌,双方建立了联合抗日的良好关系。
  南满游击队在对敌作战之中,已经很注意联合其他抗日义勇军和反日山林队,中共满洲省委对东北各地进行抗日的活动的武装力量有所了解。
  1932年春,辽东一带有一批红枪会、大刀会等农民抗日武装兴起,同年 9 月初,为首的宋国荣率含有山林队、大刀队的人马在黑石镇举起了东北抗日救国军的义旗,正式投身于东北抗日运动。磬石地带还有一支山林队“老殿臣”。他们也对投降日寇的伪军发动了数次进攻。
  当时在磐石地区活动的抗日军不下十几支,其中比较出名的有毛团、宋团、马团、赵旅、四季好、三江好、韩团、许团、常占、窜江龙、天虎等。
  杨靖宇进一步贯彻《一·二六指示信》精神,南满游击队贯彻执行了“一·二六”指示信精神,纠正了关门主义错误,团结各支抗日地方武装,特别是通过义释毛团,解救赵旅、马团,对各支抗日军影响很大,还主动欢迎“常占队”参加在桦甸组织的有70余“毛团”、“殿臣”等抗日义勇军和山林队领导人的会议,达成了协议,组成了“联合参谋部”。杨靖宇的领导下,联合“毛团”(毛作彬)、宋国荣部、“马团”、“殿臣”等,增强了抗日武装力量。
  据资料显示,南满游击队联合各抗日军、山林队和日伪军进行了多次战斗,在磐石、伊通、吉林等地先后组织了攻打东北岔烧锅;攻打大兴川伪军营拔掉铁路据点;破坏吉海铁路等。
  由于党的政策的正确,更加增强了对抗日山林队的吸纳能力,积极联合有抗日热情的山林队,发展壮大了抗日革命力量。
  由于在东北进行抗日活动的武装力量不断发展成熟,1932年初,《伦敦每日导报》撰文说:“满洲国当局日陷不宁,目下满洲境内,日本人没有一条绝对安全的道路。”
  南满游击队在中共的领导下逐步发展壮大。中共满洲省委在《给磐石中心县委及南满赤色游击队的信》中明确指出“将南满游击队改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根据这一精神,在 1933 年9 月 18 日,“九一八事变”两周年之际,南满游击队改编成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而东北抗联一师便是在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基础上形成的。
  共产党用正确的思想武装他们,加强对他们的政治宣传,作了大量的争取和团结工作,通过联合战斗的实践,使得各抗日部队都深刻认识到,“南满游击队不记恩怨以大局为重,是真正抗日救国的”。
   1936年2月1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部决议草案》。《草案》提出:“我们首先号召统一反日救国力量组织抗日联军总司令部,领导和指挥全东北民族革命运动,有很大的政治意义”。《决议草案》明确指出:全东北抗日军队统一名称,一律改称“东北抗日联军”。
  据载,1931年,辽宁省本溪县内就有多股抗日群众队伍。根据《本溪满族自治县志》记载:当时有长短枪支1050支,子弹7万余发,马200多匹。赛马地区有以徐文海为首的500余人。桥头地区有以孙墨林为首的“占中华”,450多人。其中较为著名的是草河掌胡堡一带的韩邦振,外号“老北风”,最多时达1000余人。他们神出鬼没袭扰日本守备队,使日伪军处于草木皆兵,惶恐不安的困境。
  1934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团结一致,枪口对外,打倒共同敌人—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下,多数“山林队”接受抗联一师改编,成为东北抗联统一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中共对各类群众性的抗日活动极为关注,对抗日群众队伍做了不少工作,以配合抗联一师参加对日作战。当时的抗战活动风起云涌,在东北抗联一师的引领下,不甘为奴的东北人民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中共的抗日武装队伍的抗争之下,占据东北的日本侵略者始终处于四面起火的状态。可以说,从1931至1945年,十四年的抗战铁血历程,正是东北抗联一师在几乎绝望的环境中举起了抗日的旗帜!

上一篇:飞行者或其他

下一篇:列兵的军礼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