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走近王成
来源: | 作者:肖世庆  时间: 2019-12-02
  从海里面看,我们象晾挂在铁架子上的一排鱼干,在海风的吹拂下丢丢当当地摇晃。我和刘世龙就这么拉着沙滩上的铁帐篷架,象要作引体向上似的,边晃着身子,边在月光下闲聊。
  刘世龙是应邀参加一个酒店的开业庆典,从长影来到营口鲅鱼圈海滨的。邀他的是他的一位老友,这个人又恰恰是辽宁作协设在辽南基地的一个主任。于是,我们就碰到一起了。当时我们正在一间临海的大餐厅里吃饭。吃着吃着,坐在我对面的孙春平的眼睛突然眯起来,说:这个人怎么这么象——我回过头,刘世龙正向我们餐桌走来。我细看了看,说:不是象,这人就是王成。这时,刘世龙已经在我们桌上的一个空位子上坐下来,随随便便地,就象来赶饭顿的一个朋友。
  看上去刘世龙要比他的实际年龄“面嫩”得多。他的老友介绍说,他今年已经七十多了。但长的就象四、五十岁的中年人。大概是永远年青的王成,使刘世龙永葆了青春。刘世龙说,1964年,他演王成的时候才36岁。2001减去1964……呵,“王成”那年都73了!
  刘世龙不喝酒,只闷头吃菜,胃口很好。同桌的都是一些作家,聊的都是写文章的事情,他插不上嘴,便在一旁寂寞着。他好像已经习惯于寂寞了。象他这样的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的昔日明星,只在“八.一”“十.一”或者重大政治纪念活动时才偶尔露一下面。去年纪念“抗美援朝”胜利五十周年时,刘世龙成了一阵红人。中央电视台从一台到六台,台台都找他做节目。各省市电视台也趋之若鹜,把刘世龙忙活得人仰马翻。连我这不怎么爱看电视的人,那天偶尔打开电视,也在湖南卫视的一台老年节目里看见他了。和他一同出镜的还有王成的妹妹——王芳的扮演者刘尚娴。当时我很诧异也很激动,电视台从哪儿把这些老屏幕英雄找到了一起?
  现在,他就坐在我的旁边,神态和在电视上一样,平和的微笑,眯缝着的眼睛,紧抿着的嘴角,说起话来略带点苏北口音。我问他,在电影里是不是有人给你配音?他说不是,就是我自己的声音,配音时我说的是普通话,但也多少带点乡音。话题便由此说开了。
  论起来,刘世龙的资历要比王成深得多。王成是“跨过江”的志愿军战士,而刘世龙却和日本人交过手。他1939年人伍,时年才9岁。是个能歌善舞的小八路。解放后,部队为了培养他,把他送进西南的一所艺术学院,后来又进北京电影学院深造。在拍《英雄儿女》之前,他在艺术片《刘三姐》中演了一个配角“阿牛”。朴实、憨厚的阿牛,如绿叶配红花一般,将美丽善良的刘三姐衬托得光采夺目。刘世龙在《刘三姐》中的不俗表演,给导演和观众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像。1962年长影决定将巴金的小说《团圆》搬上银幕时,最初曾考虑选一个具有英雄气质、高大魁梧的演员扮演王成。但,导演武兆堤却认为王成是普通工人的儿子,是个平民英雄,还是选普通、朴实一点的演员来演好。在当时的长影,这样的演员非刘世龙莫属。可是,刘世龙在反右倾时,政治上被定为“偏右”,演英雄人物,政治上不合格。但武兆堤为艺术负责,坚持要用刘世龙。无奈,长影针对刘世龙集中地开展了“政治抢救运动”,将他好一顿“抢救”,总算是“抢救”过来了。于是,影片开拍了。
  鉴于《上甘岭》在朝鲜实地拍摄的费用过高,这部影片便决定在国内拍摄。现在我们看到的《英雄儿女》,夏天的景是在辽宁本溪,冬天的景是在吉林的通化。整个费用下来,才80万元。
  我问了一个人们现在普遍关心的问题:那时,您的片酬是多少?
  片酬?刘世龙愣了一下,旋即笑了,说,哪有什么片酬。那时只有一天3角钱的伙食补助,加上自己交的3角,一天的伙食费才6角。后来领导上看我们拍的实在是太苦了,又给我们补了3角。一天9角钱的伙食,那时就觉得相当不错了。演员们住的是工棚,20几个人挤在一起,上下铺。刘世龙年青,睡上铺。演王成爸爸的周文彬睡下铺。拍了2年的戏,刘世龙反倒拉了70元钱的饥荒。钱都花在抽烟上面了。排戏,琢磨角色,一支接一支地吸烟。“兰翎”、“牡丹”……一盒就4、5角钱。烟酒不分家,剧组里的人也帮着他抽,一盒烟不一会儿就撒光了。
  电影拍完时,正赶上林彪委托江青开部队文艺工作座谈会,风声很紧。样片剪辑出来了也不敢送审。大家都知道这部影片的人情味浓,搞不好要挨批。挨批倒无所谓,只怕把这么好的一部影片打入冷宫,不见天日。后来有人出主意,采取迂回战术,先把片子给指挥过抗美援朝的老将军们看,听听老将们的意见。片子拿到北京,在总参、总政、总后放了一圈,老将军们看后一致叫好。当时片子的名字还是叫《团圆》。张爱萍将军指示说:这是一部反映祖国英雄儿女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浴血奋战的影片,电影不同于小说,叫《团圆》似乎文了一点,可以起一个更准确的名字。
  得到了老将们的肯定,大家心里有了底,都很兴奋。回厂以后,便坐下来起名字。想来想去,也没有比《团圆》更好的。最后有人说,干脆就用张爱萍将军的“英雄儿女”吧。大家仔细一琢磨,嗨,还真挺名符其实的,就叫这名了!
  于是,《英雄儿女》正式发行,在全国放映,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震撼了所有中国人的心灵。尤其那首脍炙人口的插曲,“烽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更是流行直今,久唱不衰。任何一个中国人,只要一唱起这首歌,热血便会在周身激荡,眼前就会浮现出英雄王成手持报话机,高呼“向我开炮!向我开炮……”的动人场面。现在,这部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影片被制成了VCD,在音像市场和地摊上随便就可以买到。VCD的封盒上印着主要演职员的名字,刘世龙是列在最后的一个。因为,他不是大明星;再有,王成在影片里也不是一号主演。他在影片的三分之一处就牺牲了,后来的戏基本上都是王芳和王文清的(田方饰)。但是,人们一提到《英雄儿女》,一唱起“烽烟滚滚……”,想起来的还是王成和“向我开炮!”
  在鲅鱼圈的海滩上,刘世龙告诉我,前不久,有家电影厂把他和当年的几个主创人员找去,在一起研究论证重拍《英雄儿女》,试图用现代技术,浓墨重彩地重新演绎一下这个感人的英雄故事。就象重拍《渡江侦察纪》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那样。有人甚至大胆提议,给王成和王芳设计一段爱情,让他们在异国战场上爱得死去活来……
  论证来,论证去,这个动议最后被否决了。占上风的意见是,一般情况下,重拍的效果都赶不上原片。而且,《英雄儿女》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像,既使洒上再多的“爱情胡椒面”,也动摇不了它的地位。还是作罢吧。
  《英雄儿女》的版本看来暂时是不会增加了。将来能不能增加,那是将来的事。也许后人能拍出来更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儿女》,不过我想,留在我们这个世纪中国人心里的王成,恐怕是要永远地定格了。再远一点想,几十年几百年之后,如今的那些大红大紫的明星们扮演的葛格美眉都将烟消云散、灰飞烟灭,刘世龙塑造的王成会不会也遭时间湮没?我想是不会的。他将象众多红色经典影片里的主人公一样,永远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激励着中国人,振奋着中华民族。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