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2018年辽宁文学蓝皮书儿童文学秋之卷
来源: | 作者:王 宁  时间: 2019-12-02
  高天流云,神清气爽。翻阅今年秋季卷的辽宁儿童文学,不禁时时被习习的土气息、泥滋味所吹拂。自然与人的和谐生存,回归生命的本质,追求人类自由自在的天性,张扬少年特有的青春梦想,成为本季大多数作品的主题。
  常星儿,作为多年耕耘于辽西沙原叙事的作家,将其创作的根脉紧紧地系于这片土地之上,他几乎是本能地、发自内心地要塑造沙原上坚韧孤独的生命形态,要将顽强的自我坚守,要将爱和美的内涵,要将自由的生命意志真实地呈现出来。他的写作越来越有儿童文学大师的风范,显示出谙熟生命本质之后的“从心所欲不逾矩”,随性洒脱地驾驭故事,铺陈情节,奉献难忘的“人物”。
  长篇小说《舞者的麦田》以简单的故事和人物,适当运用象征与隐喻,写出了生命的“大道”,揭示了人性美与善的内涵,追问了人类的何去何从。白杨坨上的一片麦田,幺莫老人、老人的孙子--孩子、黑耳朵野兔王--舞者、舞者的妻子--小伙伴、守望麦田的蒿草人……在这片沙原里唯一的麦田上演绎出一曲大爱之歌、体恤之歌、自由之歌。幺莫老人为了舞者能有一个觅食地点和舞台,精心种下了这沙原里唯一的麦田,这在别人眼中赔本的事情他却认真执著地做下去。他救了受伤的舞者,照顾他养好伤,又和小孙子做了蒿草人来陪伴舞者。然而人类的一次围剿行动却令舞者失去了所有的伙伴。有爱心的孩子为舞者找来了小伙伴,让他们相依相伴,在美好的春天里,小伙伴生下了五只小兔。当幸福生活来临,小伙伴却死于二杆子的“宝橹”之下。孩子挺身而出,感化了二杆子,又为舞者带来了新伙伴,麦田迎来新的风景……
  作者赋予了舞者这个人物全部关于爱和美的想象和寄托,他的自由之舞,挥洒着生命热度,象征着自由、平等、坚守、仁爱。他怀揣好奇探索世界的本真、人类的本性,承载着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的哲学追问,揭示了人自身对终极命运的思考。舞者身上所负载的意义超越了单纯的动物儿童文学层面,更多的是对整个人类自身的思考,是作者多年思索孕育的一个形象,作者赋予他完美人格,他是一个生活的强者、乐观主义者形象,他令整个文本的境界大大提升。幺莫老人和孩子则代表了一种隐忍、牺牲和智慧,他们以一臂之力支撑起舞者的天空,那种无私大爱闪耀着人性美丽的光芒。作者以唯美轻盈的文笔,自由洒脱的叙事完成了一次创作上的蜕变,令人看到一个成熟作家的超越性、突破性姿态。
  《妮妮有条鱼》是李铭新近出版的长篇小说,主人公是失去爸爸的八岁女孩妮妮,她虽然见不到爸爸,却每个月都能收到“爸爸”从天堂的来信,让她坚信爸爸只是去天堂工作了,从而无法接受家里来的新爸爸,并想尽办法捉弄他。当她邂逅了能听懂人类语言的妮妮鱼之后,与妮妮鱼经历一系列搞笑、危险、智慧、勇敢的故事,直至成为生死相伴的朋友,最后在新爸爸的帮助下,送妮妮鱼回归它的族群与故乡。在这个过程中,妮妮逐渐从情感上接纳了新爸爸,渐渐走向属于自己的成长之路。小说用极其生活化、儿童化的语言开掘了想象力的空间,将动物人格化,共同参与情感的互动,重在对儿童心声的表达与倾诉,呈现了儿童生活本身的意义。小说揭示了认识友情、认识亲情,生活本身就孕育了人格的塑造,儿童进行自我情感的教育与成长的意义。小说每个章节结尾处都插入了戏剧小脚本,起到了刻画心理、烘托情节的作用,令文本更加立体、多元。
  本季度短篇小说大多延续了辽宁作家一贯的乡土叙事风,在本真的自然生态面前再现少年儿童美好的情感故事,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的生活状态、情感需求、人生梦想,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同情。
  老臣的《咸旗》是作者关注辽西留守儿童,叙写他们灵魂成长的作品。他用深沉的笔触写下了“生命是一个不断体验的过程,每种滋味都是命运的盐。让我们的目光,长久关注那面咸的旗……”。八岁男孩郑祺,父母远在深圳打工,多年不得相见,他唯有将一件印的父母照片的背心视若珍宝。却哪想背心被牛吞进了肚子,虽然后来背心被牛排了出来,却已破损不堪。最后,这蓝色的破背心被挂在了巴什罕河边高高的白杨树上,像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小说选取了背心这一物象,表达了留守儿童对父母亲情无限的渴望之情,真实地再现了现实生存与情感关怀之间的落差,在浓重的乡土气息之中包含着时代特有的主题,可以说是对现实主义儿童文学的一次深刻表达。
  李铭的《桃花吐的乒乓少年》、《春风漫过桃花吐》是他的“桃花吐留守儿童系列小说”其中之二。作者以其故乡辽西为叙事背景,反复地书写那片土地上少年儿童的故事,特别是在亲人不在身边的情况下,乡村人与人之间是如何彼此关照、相互扶持的,如何助力少年儿童放飞青春的梦想,彰显了人性的美好侧面。前者讲述了噶蛋从城里来的表哥田野,因父亲车车祸去世心灵受了创伤,性格古怪。桃花吐小学为了参加镇上的乒乓球比赛,在村干部老胡叔的支持下,大家齐心协力砌好了乒乓球台,让田野教大家打球,少年们在互动中打开心结,成了朋友。而一场山洪冲垮了乒乓球台,老胡叔又弄来一个更好的乒乓球案。之后大家才知道乒乓球比赛是老胡叔善意的谎言,乒乓球案是他赊来的,他只为田野那孩子能打开心结,重燃对生活的希望和热爱。后者写了被称为“吴小胆”的男孩吴晓丹,常常因为胆小体弱被同学取笑,而在一次抢救落水同学噶蛋的危急关头,他却挺身而出,以优美的游姿,成功救人。更令人震惊的是他却是一位装着假肢的残疾孩子。他的义举让孩子们重新开始定义什么是胆大什么是胆小了。两篇小说洋溢着浓郁的乡情,清新美好的情感,略带诙谐,真实地揭示了当下乡村儿童的生活样貌。
  马三枣的《云蝶》又一次回到溪山,在清新自然的意境中,波澜不惊地写了小和尚慧宽和留守儿童小云的一段美好夏日时光。暑假到溪山考察蝴蝶的大学生张良平,与慧宽和小云相识,他们在美丽的溪山里观察珍稀的蝴蝶,欣赏风光秀丽的景色,彼此帮助,体验着兄妹般的亲情。考察行为并没有伤害蝴蝶和自然资源,反到激起了他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环境的决心。小说不以情节的波澜和曲折取胜,而更重于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自然人性的表达,写下了一段美好的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往事,润物无声,回味悠长,颇具中国山水画之意境。
  李广宇的《飞机,飞机》以亦真亦幻笔法记述了我支教的山区,一个叫李伟的十四岁少年的故事。他是个怀揣着能造大飞机梦想的少年,送给我他做亲手做的飞机模型。因为我对他充满信心,所以他与我格外亲近。但是当我梦见了他在理想快要实现时意外死去时,生活的事实是他真的带着遗憾离开了。小说虚实相间,揭示了理想与现实间巨大的鸿沟,人生是充满着缺憾的行程。
  朱锡琴的《九朵银花》回到了作者最为熟悉的内蒙古大草原,以“我”--一个孩子的视角,讲述了爸爸妈妈带着全家放弃大城市舒适的生活,来到偏僻荒凉的宝力图支教,将全部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当地教育事业的人生壮举。爸爸的无私大爱赢得了蒙古族人民的爱戴,送给他带着九朵马兰银的雕花马鞍,那是一份至高的荣耀,是牧民的一份真情。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爸爸用一朵朵银花为孩子们换来了先进的教学设施,在年老体衰、身患重病,不得不离开的情况下用真情打动了年轻的苏和老师,令这里的教育事业得以继续。小说以幽默的、儿童化的语言,生动再现了我们一家与蒙古牧民的血肉深情,高度赞扬如爸爸一样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
  刘东的《天线》记叙了行为怪异的一年级学生包小诺,总是上课时间跑到天台上,这一现象持续了很长时间,十分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校长终于解开谜团,原来他是在看上面的天线,用天线与远在外地的妈妈对话。故事的谜底就是儿童对母爱的无限渴望,而我们成人能做是就是理解儿童、尊重儿童、守护他们的梦想。
  庞滟的《落跑龙虾》以一只被人类捕获而又重获新生的龙虾的口吻,通过叙述它九死一生的经历,实则揭示出它如何成为一对父子冰释前嫌、修复亲情关系的润滑剂。“我”最后回归大海,走向自由,更映衬了这对父子爱心的力量。小说篇幅简短,却角度新颖,可读性强。
  谢淼焱的散文《水缸里的月亮》延续了作者一贯清雅的笔触,根据儿时的乡村记忆,复原曾经富于童趣的生活。他的文字充满了乡愁的诉说,充满了对过往事的思念,试图挽留那一份再也无法复制的记忆中的生活,是淡淡的田园牧歌,又是浓烈的乡土挽歌。
  闫耀明的童话《老爷爷与玫瑰花》以小故事烘托出大爱和怜惜的主题。老爷爷想剪下自己种的玫瑰花给小孙女当礼物,谁知玫瑰花说这是在杀害它,老爷爷因心疼而作罢,却梦见了离世多年的老奶奶在伤口上系出漂亮的蝴蝶扣。当他醒来,玫瑰花被救活了,还系上了一如当年老奶奶系的蝴蝶扣。感动之余,老爷爷将整个小花园送给小孙女。童话小文大意,温馨地诉说了爱就是不伤害的内涵,怜惜与体恤才能传递爱的主旨。
  阿妙多年从事低幼儿童文学创作,本季度出版了绘本《墙上有两个黑点》。作者绕开了成人对细小事物视而不见的怪圈,层层递进式地写了一个小女孩对墙上两个小黑点的想象。在儿童眼中小黑点变成了蚂蚁、瓢虫、蚂蚱、蚊子,甚至墙的眼睛,它们还各自有着生命力和不为人知的故事。绘本将想象力边界的无限扩充,将充满诗意的童心清晰地展现出来,令人惊叹于儿童对于外部世界的天才创造性思维。她还编写了“我的第一本口头作文书”--《我爱看图编故事之超级想象力》以图象结合问题,以贴近生活、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形式训练儿童构思与口头表达能力,旨在从萌芽时期提升儿童的作文能力。
  大连小作者王白羽创作的绘本《大白和小白》,从真实的儿童视角、儿童体验出发,用自然朴素的笔法,富于孩子气又不失成熟的叙事口吻,讲述了自己从独生子女到拥有了一个妹妹的心理接纳过程。小作者笔下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内心感受,其实隐含着中国“告别独生子女时代”的大主题,它的社会意义不容小觑。作品书写了当下中国少年如何重温久违的兄弟姐妹亲情,又如何从陌生到接纳,再到心心相映,互为榜样的润物无声式的情感过程。作者以她少年式的睿智思考,在与妹妹小白的相处中体悟生活,体悟她是“父母给我最大的馈赠”、体悟“爱的思量”的内涵、体悟陪伴的意义、体悟生活的本质。通读作品,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从独生子女到非独生子女这一转变,将对今后一代代少年人格的形成、精神世界的塑造产生重大意义。小作者在叙述时不乏生动的细节勾绘、深刻的内心思考,更有对人生哲理的发掘,因此这本书可称为一次可贵的尝试,预示了她未来在文学创作领域无限发展的可能。
  贾颖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我的同桌叫太阳》,收入了作者十三篇短篇小说,她的小说注重对少年身边的社会问题、成长困惑的关注,塑造了意志坚强、自立懂事、为人分忧,令人热泪盈眶的少年形象,体现出儿童文学的现实主义深度。
  李浚丰出版了“李浚丰动物小说·章鱼弯豆系列”三部《杀人蟹我不怕你》、《我不是胆小鬼》、《救援大行动》,作者注重动物人格化写作,揭示生活真理,塑造鲜明形象,文笔自然畅达。
  综上,本季度儿童文学创作收获颇丰,不同年龄层次的作家都在试图突破自我樊篱,创新文学表达的方式,求得更大程度的艺术提升,辽宁儿童文学的希望也正孕育此中。从初秋至深秋,笔者思绪万千交相,独借乐天诗句暂道别离,“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