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半腔废话
来源:《中篇小说选刊》 | 作者:于晓威  时间: 2024-05-22

  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这么一幅画面:某个秋冬之夜,年少的我,拉开一扇房门,见到里面有好多人围坐在一起,喝茶,抽烟,聊天。气氛暖融融的,每个人的表情都那么快乐坦诚,连刺眼的灯光都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热情。众人里面,肯定有我戴眼镜的爸爸,也有亲戚和朋友。当然,爸爸那时候还不到中年,还很年轻……

  多少年来,我无数次地在记忆中搜索这个画面,试图搞清楚这是哪年,在哪里,但是都精疲力尽,徒劳作罢。它肯定是我的亲身经历,而且这个场景,经历过不止一次,甚至,我连每次抬起哪只手开门,都历历在目,可我就是记不起在哪里。时至今日,因为经常怀念,我已经不敢确认它究竟是我的经历,还是梦境。

  2012年6月间,一个轻松而美好的季节,我去承德某山区疗养。每天的日子过得非常有规律,我突然就想写一篇小说,感觉这样的时光里,不写点什么实在可惜。同时,在此之前,一篇小说的题目在我心里乱跳乱撞,它就叫“裙子的那种蓝”。与题目一起在我心里浮现的,还有一位女性,但我弄不清她在生活中,还是在想象中。

  它是一个“我执”。

  事实是,疗养如果能有一个月,我就会如期写完它。但是疗养只有半个月,于是,这篇小说的写作猝然中断。

  难以设想,回家后,这篇小说被我撂了十二年。每次想接着写它,但都如回忆我年少时的那个画面是否真实一样,变得无比艰难。

  如果不是《草原》杂志的赵筱彬女士,近几年,几乎每年都催促我,提醒我,给《草原》杂志写一点东西,这部中篇小说就可能完全消失在时空的悬崖下。完全是被逼无奈,我想起了这篇小说,然后集中精力,将剩下的三分之一残稿,顺利写完。

  现在该试图厘清我要写什么,为什么写这篇小说了。关于时代的众生相,关于知识分子的性格和操守,关于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情感,关于信仰(或有情味的故事),关于生活形态,我统统无话可说了。这空白的多年究竟发生了什么,它是否顺延了我构思的初衷,我已失语。

  写作的神奇一面是,被中断了的,你也许还能打捞;而生活的经历,不可再寻。就如同我开头时写到的那一幕。

  感谢《中篇小说选刊》的编辑老师们,二十多年前就不断在扶持我。对于一个前些年写得很少、近两年为了抵抗虚无又尝试在写的人来说,我能重新开始上路,并能及时得到《中篇小说选刊》的鼓励,我特别感念,也深以为幸。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