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一个群主的温情记录
——给“三封公开信”的回信
来源:云盛京 | 作者:韩 弘  时间: 2022-04-06

沈阳,我英雄的母亲城:

  三封信,让我热血澎湃,心如潮涌。我读出了担当和责任,读出了坚毅和有为,读出了睿智和力量,更读出了信心和骄傲!

  三年来,防疫、抗疫伴随我们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天都小心翼翼地工作和生活。但是,变异成恶魔的新冠肺炎病毒还是来了,悄无声息又无孔不入。我们的英雄城仿佛一夜间就静止了!没有静止的是灯火通明的抗疫指挥部,是来往穿梭的抗疫车辆,是一队又一队来来往往的“大白”们,是无处不在的抗疫志愿者们……摸排,到户、到人;检测,一轮又一轮。我想不到哪个国家能有如此的作为!一颗颗悬着的心,放下了;一颗颗忐忑的心,安稳了。

  在辽中区蒲西街道,我有一个临街的门市房,疫情之下一直闲置着。去年开春,简单地装修之后它变成了我的书房,每天在这里看书、写字。324日的封城令,这里就成了我的蜗居。隔着窗,见证着每一个抗疫的日子。街道的对面,“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勇毅笃定,战无不胜。”、“加强防护,不要恐慌。相信科学,绝不传谣。”两个宣传条幅格外醒目。这个不平凡的春天,正接受着英雄城的检阅。

  辽中的作协群有一百多人,大家转发着政府发布的一条条公告,一项项指令:“开始核酸检测了,大家想着去做。”“某某社区招募志愿者了,够条件的快去报名了。”“昨天的核酸结果出来了,社会面开始清零了……”没有躺平,没有内卷,屏幕里满满的正能量。一幅幅照片贴在群里,郝玉学、王雪莹、韩占坤、黄江、刘铁生、杨晓峰……他们去做“大白”了。王芝、张春红、王平、赵光宇、谢宝德……他们去做志愿者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平常的日子里我们无拘无束地聊着,聊事业、聊生活,聊文学,转眼之间他们都走上了抗疫的第一线。这样的城市,何止千千万万这样热血的儿女!

  囿于条件的限制,很多人未能如愿加入抗疫的队伍,但都不甘心做个看客。拿起手中的笔,去讴歌我们的英雄吧!我的提议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一首首诗,一篇篇美文似迎春的花蕾在群里绽放。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大白”杨晓峰用他的诗给自己加油:“身着一袭白衣\是你们给了我坚持的倔强\敲开一扇一扇门\录入一个或黄或绿的小窗\我们坚守\明天的光”;年近古稀的王清义写下《七律初春战疫情》:“春风送暖碧溪莹,雁阵穿云自远征。转眼天空霏雨落,回头沃土绿芽生。突然灾疫新冠险,有备神医铁骨铮。待到雾霾驱散尽,人间海宴则河清。”;年轻的女诗人韦艳华深情地记录下《白衣女子》:“雪蜷缩树下\风不停地呻吟\人们走了一排又自觉站成一排\距离相等,周而复始\简易的桌子旁边\一位白衣女子\从脚上的鞋子一直白到头顶的帽子\白得有些臃肿\看不清脸庞,看不出年龄\只有面罩里专注的眼神\以及手指灵巧的动作\如一条流动的小河\带着春天的气息”;志愿者张春红在《这个春天……》里写道:“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白色和生命结缘\虽然毒疫把小城围困\但是洁白的天使筑起围栏\英雄的身影冲过危险的缝隙\坚守奉献\一千次一万次举起有力的手臂\让我们一起多轮检测核酸\在这温暖的春风里\最美的奇迹是\舞动白色的衣衫……”陆陆续续地,这些饱含深情的文字如一只只翩飞的燕子,飞进朋友圈、飞进微信群、飞进美篇、飞进公众号,飞落到各个文学网站,飞翔在广播、电视里……这个春天,注定会有无数感人的故事写入沈阳的记忆。

  齐贺,一个中医诊所的执业医师。三年来,一直冲在抗疫的第一线,是一位资深“大白”。两个孩子,大的上初三,正在中考的冲刺阶段。小的十岁,小学三年级。疫情爆发,俩孩子都放假在家,诊所停诊了。爱人是区医院的救护车司机,特殊时期,吃住在单位,几天没着家了。早上5点,星光还未散尽,穿戴好一身“大白”出发了。文友们关切地问:“孩子的学习咋办?”“没空管了,爱啥样啥样吧!”“孩子吃饭咋整?”“有干脆面,饿不着!”中午饭时,“大白”和志愿者们在群里晒午餐的图,有荤有素,有饭有汤,大家调侃着伙食。忽然有人想起了齐贺,她在吃啥呢?素食十几年了,不用说鸡、鱼、肉、蛋,连菜里有点葱蒜都能把她吃吐了。在大家的催问下,齐贺晒出了她的美食——两个地瓜。“咋不让社区预备几份素食呢?”大家七嘴八舌。“社区都忙啥样了,还能添那个麻烦。”齐贺简单地回复着大家。屏幕里,我感觉不到那两个地瓜是凉的还是热的……但我的眼睛里热热的,这过往的一幕幕感人场景,总让我心潮澎湃不已。

  此次疫情,辽中区的茨榆坨是“重灾区”。同是我们作协会员的贾珍珍家的“佳达家纺”就坐落在茨榆坨。公司封门了,工人放假了。此刻,办公室里的珍珍再也坐不住了。她拨通了街道领导的电话:“这么重的疫情,我咋能卖呆啊!给我发个通行证吧,我必须去做点啥。”通行证送来了,穿戴好防护服,珍珍驾车来到了抗疫指挥部。

  319日,抗疫之初,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还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工作人员说:“今晚各卡点执勤人员的晚饭怕不能准时安排了。”“这事归我了,我去弄,你们不用管了。”珍珍拨通了朋友的电话,饭时,一百袋蛋糕准时送到各卡点。街道的宋婷婷说:“珍珍姐,办公用品有缺口,能弄到不?”接过清单,珍珍说:“没问题,包我身上了。”求援电话发到群里,很快有了回应。珍珍驾车来到辽中,电话联系、微信付款、无接触取货,13A4纸、720支水笔、200个记事本、100个文件夹、125卷胶带、568支记号笔……足足装了大半车。

  325日,区工商联秘书长于厚给珍珍打来电话:“贾总,执勤点的凳子凉,需要椅垫,临时休息点缺枕头,能不能帮忙应个急?”“好!明天就给你送去。”珍珍未加思索就答应下来。原料现成的,没有工人,全家老少齐上阵,一夜的忙碌,78个枕头、720个椅垫赶制出来了。

  交接了物品,于厚说:“贾总,前前后后你可搭好几万了吧,这些东西算我们买的。”珍珍说:“可别,这么重的疫情,国家又是疫苗又是核酸的,咋没和老百姓要过一分钱呢?”

  ……

  今天,就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故事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琐琐碎碎的事迹记录,满满的都是每个沈阳人情真意切的为保卫家园的奉献付出,再长的篇幅也写不尽,道不完。

  阴霾即将散去,初春的曙光正辉耀东方!就此搁笔。

  致敬沈阳,我英雄的母亲城!


  韩弘

  202245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