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大盐滩》:大连盐业历史的恢宏图像
来源:2021年2期《大连文艺》 | 作者:李大为  时间: 2021-09-10

​  好的报告文学作品要有几个鲜明的标准。首先,报告文学必须有纪实的力量。纪实,不是一个多么形而上的语汇,但它却实实在在地建构着文本,实实在在地温润着文本。其次,报告文学必须要表达作家的原型记忆。原型记忆,是文学作品永恒的母题。它深入到作家灵魂的深处,唤起作家内心最深邃的情感体验。而且,这份原型记忆,也体现出一个作家的精神向度,是他自己独一无二的记忆之河。再次,报告文学必须要有文学性。这种文学性,首先是叙述层面的,而后是人物建构层面的,最后是意义层面的。没有文学抒怀的报告文学,一定是破坏了作品的审美效果,体现不出报告文学特有的叙事风范。

  黄瑞的报告文学力作《大盐滩》,是在为有着170多年历史的大连盐化集团立传,也是为大连的盐业历史立传。这是一个宏大的写作工程,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学史意义的写作尝试。作为一名写作者,黄瑞不仅仅目光敏锐,而且前期的准备工作丰盈而扎实。他两年间多次深入到盐化集团的下属盐滩盐厂,和最基层的盐工们打成一片,从蔚蓝的大海和鲜活的人群里获得创作灵感。透过岁月的窗户,他能更加全方位地呈现变革时代的盐业发展,更加深邃地解读盐业人内心的渴求与期待。大连是位于北纬39度的大连,特殊的地理位置,非常适合海盐业的发展。同时,北纬39度也是一个诗意盎然的意象,一步一步地激发着黄瑞内心的使命感与责任感。他必须拿起自己手中的笔,去真实地记录一些什么,去真实地呈现一些什么,去真实地表述一些什么。

  盐,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或者说,盐是不可或缺的生命表证。煮卤为盐,伴随了中华文明5000年。制盐业,在传统的中国乡土社会,一直为官方所垄断,可见其具有的民生和民本意义。但是传统的制盐业,多半以井盐为主,包括我们目前所食用的盐,也多半为井盐。海盐的制作历史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却一直不是食盐生产的主流。大连优越的地域优势和相对完备的海盐提炼技术,使得大连的制盐业起点颇高。黄瑞的报告文学作品《大盐滩》,以此作为叙述的出发点,缓缓地拉开了他极富现场感的历史回溯。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了几代大连盐业人“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辛努力,看到了最底层的盐工们在烈日炎炎的海边步履蹒跚的背影,看到了现代盐工们非常现代化的制盐流程,看到了诗性十足的当下十里盐滩……黄瑞的报告文学,在怀望着过去,更是在遥指着当下。如今的大连盐业集团,如今风生水起的大连复州湾盐厂,在黄瑞先生的文本里,和北纬39度的海盐一样,闪烁着浓浓的诗意,寄予着深深的情思。黄瑞的文本,故事性非常强,但是在故事之外,他赋予了她的故事非常强烈的现实指向性。这些故事片段,大多有一定的原型,但更多的还是叙述本身的力量。叙述,让他的几代大连盐工序列熠熠生辉。叙述,让他笔下的人物群像活灵活现。最为可贵的是,在篇幅不长的文字里,黄瑞冷静而有节制的文字描绘,让文本展示出相当深刻的文化蕴涵。黄瑞的文本,关注的不是某一个人,某一个历史或时间的节点,而是贯穿了整个的大连盐业历史,并且通过很多普通盐工的日常生活和命运,勾勒出了大连盐业史的群体雕像。

  看不见的历史隧道在黄瑞的眼前延伸,打开的是大连盐业的记忆之河,浸染的是几代盐业人的原型记忆。黄瑞先生的故事撷取极具感染力,不仅画面感强烈,而且在大开大合的叙述空间里,造成一种特有的恢宏感。这是我们并不曾经熟悉的盐厂,这是一点一点消解了诗意的大盐滩,这是每天为我们生产食盐的第一现场。黄瑞的笔触非常细腻,他对大盐滩现场的文字书写,俨然让我们在不经意间,看到了风流云散的蔚蓝盐滩,看到了洁净的食盐,怎样一步一步地走到了我们的餐桌上。黄瑞心中的精神世界,是诗性加理性的,是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是饱含着人生况味的。这既是生命意识的升腾,也是他生命哲学的别样书写。这样的报告文学文本,非但指向性强烈,而且能直接深化作家自己的话语表达。我们自己并不能真正深入一个十里大盐滩,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能在黄瑞老师怀旧的文字里,看到了一缕缕人性的光芒,看到盐工们忙碌而沉重的身影,这本身就是一份难得的收获。再回到黄瑞先生的报告文学叙述里,来审视一下他的记忆原点,这些记忆深处的人物和物象,不是记忆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个深刻的记忆符号。它们植根于作者在盐厂两年多的采访体验里,成为某种审美象征,在历经岁月的打磨后,一点一滴激活了他想象的情愫。于是,黄瑞先生为此而感慨、而激动、而颤抖、而起舞……

  我们对于盐并不陌生,却很少去关注盐自身的文本意义。其实,很多记忆的碎片都被我们在无意间埋葬。黄瑞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不仅能有效地打捞出这些记忆的片断,而且经过主体的审美加工,使得这些碎片化的记忆原点,呈现出一种非常明亮的心理深度哲思韵味。历史上,描写盐和盐业的文学作品并不多,它不是主流文学关注的领域。尤其是对大连盐业的整体观照,更是近乎空白。黄瑞先生却抓住了这个空白点,用几年的时间深耕细作,才拿出了这样一本具有史诗般意义的扛鼎之作。黄瑞的叙述节奏,透明而知性,深刻而灵动,细腻而真切。他抓住岁月的缝隙,他深入盐业人的内心,他怀念深情的过往,他建构现代盐业人的理想……

  这一切一切,都在黄瑞先生北纬39度的叙述语言之外,形成了某种强烈的冲击力,一种有敬畏感的叙述,有使命感的叙述!

  黄瑞先生的《大盐滩》,文学史意义极为鲜明。它弥补了大连盐业文学抒写的空白,更是献给几代大连盐业人的生命礼赞,我们必须为这本报告文学的出版而喝彩!同时,我希望黄瑞老师能够以此为契机,把自己的报告文学创作,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并且取得更深远的突破!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