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鲍尔吉·原野《乌兰牧骑的孩子》:一部纯真而美好的草原颂歌
来源:文艺报 | 作者:徐德霞  时间: 2021-04-16

  乌兰牧骑,这是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在20世纪闻名全国、人人皆知的名字。乌兰牧骑是蒙古语,泛指一支支活跃在草原上的文艺小分队,当年他们的歌声不止回荡在广阔而美丽的大草原,很多歌曲被广泛传唱,甚至流传至今,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只可惜随着时代更迭,今天的孩子对乌兰牧骑所知甚少。好在它并没有被彻底遗忘,一旦被重新打捞,便会焕发出夺目的光彩。感谢作家鲍尔吉·原野,以《乌兰牧骑的孩子》这部长篇小说,带领我们再一次走近乌兰牧骑,并随他们走进草原的深处,走进那难以忘怀的纯美岁月。

  真正优秀的作品从来没有违和感,哪怕你并不熟悉作品里的生活,也能很快地随着作家的笔触,走进书里的场景,走进故事内容,并深切感知作品里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曾有学者说过,一部真正的好小说反映的就是世道人心。这部作品反映的是大情大义,关乎一个民族真诚的历史,关乎中国共产党对刚刚翻身解放的草原牧民的深切关怀。不然怎么会想到这么好的政策,组建一支支人数不多、轻便灵活的文艺小分队深入到草原深处,一方面送文化、送知识、送文明,另一方面送医送药,开展暖心工作,真正把党的温暖与关怀送到最偏僻的草原深处,送进牧民的心中。这是乌兰牧骑组建的初衷,也是乌兰牧骑的神圣职责。

  这部作品的感人之处,就在于它真实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的草原生活,彰显了人与人之间单纯朴实的情感,刻画了一群淳朴善良、坚强乐观的草原儿女,不露痕迹地歌颂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20世纪60年代的草原生活不同于当代。那时牧民刚刚获得政治上的解放,翻身当家作主,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对党和政府怀着最真挚、最朴素的感恩之心。说起北京,一种神圣的向往油然而生,到北京去看看天安门,是草原人终生最大的愿望。

  那时的草原水肥草美,牧民们很好地保留着本民族的独特习俗和独特文化。自带包房,逐水而居,夏季转场,冬季抗寒保羔——传统的生活方式使得牧民们依然在温饱线上挣扎,一顶蒙古包容下了全部家当。但是这一切并不影响牧民的幸福感,特别当听说乌兰牧骑来了,方圆几十里的牧民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地赶过来看演出。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写牧民的生活和乌兰牧骑文艺小分队的演出。草原上没有电,一盏汽灯与其说给草原带来光明,不如说给牧民带来了惊喜和欢乐,这样的新鲜玩意儿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而一个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那简直是一件神物,他们想破脑袋也搞不懂声音是怎么来的。每当演出快要结束时,演员们就把收音机高高地挂在白桦树杆子上,一群人围坐在收音机前,个个伸长脖子,两眼放光,带着新奇与兴奋,虔诚地聆听来自中央的声音,这便是乌兰牧骑的保留节目。那时的牧民真是单纯得可爱。

  作者不仅展示了草原牧民的真实生活,同样满腔热情地描述乌兰牧骑队员的生活。其实真实的乌兰牧骑,大多靠一辆简陋的大篷车,由几个或十几个能歌善舞的年轻宣传队队员组成一个文艺演出小队,常年奔波在草原上,顶风冒雪,不辞劳苦,长途跋涉,从一座蒙古包走向又一座蒙古包,不仅让从来没有看过歌舞戏剧演出的牧民,享受到文艺的滋养,更是通过这种方式把党的温暖传到草原深处,传遍四面八方。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文艺战士,更是党的方针政策的宣传队,同时还是草原工作队,是真正扎根基层,和牧民心贴心的文艺战士。

  而该作品中的乌兰牧骑,是由两个家庭带着5个孩子与其他队员组成的一支文艺演出小分队。他们前往草原深处条件艰苦的白银花草原,家长们本不想带孩子,可是孩子们挖空心思、想尽办法追了上来,其中同一家的3个孩子为了穿过沙漠还差点送掉性命。他们来到白银花草原,以最真诚、最朴素的阶级情感,和牧民同吃同住,真心实意地关心热爱着牧民。晚上演出,白天帮助当地牧民劳动,送医送药。一个妇女生孩子难产,他们赶紧借出大车,帮忙送到几十里外的旗医院,成功地救了一对母子。几个孩子除了帮乌兰牧骑干活,还帮当地牧民捡牛粪、办识字班,教牧民们识字。为了给偏瘫的老奶奶买一剂“再造丸”,孩子们到处收集脱落的羊毛,把挂在树枝上、落在洗药浴的水池里的羊毛都收集起来,终于实现愿望,帮助老奶奶站了起来。同时,他们还意外发现了日本人留下的防御工事,为当地排除了一大隐患。作者通过大量真实的故事情节和细节,很好地塑造了一群善良、纯真、朴实、厚道的草原孩子形象,成功地把我们带进了20世纪60年代的草原,热情讴歌了纯真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的淳朴情感,就像水晶一样,不染纤尘。另外,也通过孩子的视角反映了最普通、最本真、最传统的草原生活,写出了这个民族独特的生活习性、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性格,褒扬了草原牧民乐观、开朗、坚强、勇敢的精神,整个作品从始至终闪耀着温暖、明朗、和谐、自然的光芒,同时又深具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正因如此,读这部作品时总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代入感很强,我仿佛随乌兰牧骑一起走进了纯净的草原,身心愉悦,从头到脚透着一种平和自然的舒适感,这是读任何一部儿童小说都没有的奇妙感觉。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站在客观的角度,既写足了乌兰牧骑与当地牧民的真诚情感,也很好地表现了孩子们在与牧民的相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滋养,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受到精神上的陶冶。比如,他们听当地牧民讲蒙古族民间故事,从中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猎人那里习得狩猎常识,对真正的蒙古族人流露出真诚的崇拜;在捡拾牛粪的劳动中,感受草原独特的生活习俗,懂得粪便也有很大区别,牛粪最干净,而人的大便则很脏,不可与牛粪放在一起。而在人与动物的关系上,在猎人的眼里,人是丑陋的,老虎则是真正的兽中之王,是值得尊敬的可汗。这种随时随地获得的蒙古族独特的自然史观,深深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第一次深深植下天人合一、自然至上的传统观念。可见,不只是乌兰牧骑辅助教育了当时看似落后的草原牧民,草原牧民也在无意中为孩子们启蒙。这是一个正向交往、互相给予,而双方各有所得的过程。相信你读了这部纯真而美好的草原颂歌般的著作,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