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伟人唤醒的土地
 作者:佟 伟  时间: 2021-02-09

​  “十年九涝退海滩,缺草无树少人烟,遍地红碱菜,碱土熬小盐,喝口凉水咸又咸,吃口青菜难上难”——这段民谣是过去,对我所居住的这座开发、建治时间较晚的城市——盘锦的真实速写。历史上,这片土地确实一直都是狼奔豕突、蒿苇丛生、沼泽密布、沟汊纵横、尘沙漫天、洪涝频繁的退海荒原,是祖国版图上找不到的“南大荒”,是被遗忘的角落。可这些年来我通过研究、考证地方历史,才知道,一代伟人毛泽东、周恩来虽未在这里留下过足迹,可却曾在共和国的版图上把关切的目光停留在这里,并对这里寄予过殷切的期望,倾注过浓浓的亲情。让这片盐碱荒原在沉睡中猛醒,燃起了激情燃烧的岁月。  

  首先从我的老家石山种畜场说起,在那里,人们大多知道这样一件事。当年毛主席访问前苏联,曾接受斯大林赠送的一批纯种前苏联军马——苏高血。部分马匹最后“落户”到了盘锦最西部与锦州交界处的地方。这里也从几个小村屯迅速发展起来,在中心位置相继建造了场办公用房、职工住宅等砖石墙体房屋,党政企事业机关增加,镇区随之扩展。并很快变成一个阡陌纵横、绿树成荫、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车飞机鸣、人欢马叫的优秀国营农场,后来还成为省重点畜牧场,这就是石山种畜场。     

  那段温馨的往事已过去半个世纪了,可这位伟岸的老人那份温情仍停留在我们家乡人的记忆深处,因为不少人每每提及此事总有种孩子样的骄傲和知足感,大家仍恋称这里为“马场”。就连不少从这里开往市区的跑线中巴,档风玻璃内仍立着“马场”的醒目小牌,乘务员喊客仍自豪地喊“马场、马场”,叫得人亲得慌。   

  我出生在七十年代初期,八岁时回到盘山县城上学后,还常听到父辈们讲毛主席、周总理关心盘锦大化肥建设的故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共和国第一代农垦人的艰辛努力下,短短20多年时间,就把盘锦从亘古荒原变成了塞外的好江南,并成为国家重点粮食生产基地之一。为了让辽宁农业打翻身仗,也为了发展盘锦工业,当时急需建大化肥厂,但事实上也完全具备条件。因为早在1970年3月,经国家石油部、省革委会批准,就已开始在渤海公社修建了一座化肥厂,即盘锦化肥厂。因此有建厂经验,而且供生产化肥用的天然气资源在本地储量也较为丰富,生产出的化肥还可以贡献全国。   

  所以,1972年,经毛主席圈阅,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准,国家计委把从美国等发达国家引进13套大型化肥装置的第二套建在盘锦地区,并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毛主席亲自圈阅的原因,一是因为他对此高度重视;二是因为首次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进大型现代化全套设备,国家需付出大量外汇,盘锦这个项目投资高达数亿元。 

  1973年,建厂指挥部在选定的厂址——盘山县城西郊展开全面建厂工作。还因为厂址处于辽河之滨,为避免与盘锦化肥厂重名,又有辽河油田的材料供应,故定名为“辽河化肥厂”。这期间,建设者们克服了建设条件艰苦和掌握引进技术难度大等诸多困难,化肥装置从破土动工到出产品仅用两年多时间,终于了建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化肥企业。   

  据一位建设者回忆,因为当时听说要建的工厂是毛主席亲自批的。而且工地上打出了——“毛主席圈阅我施工、建设辽化真光荣”的口号,所以大家都非常自豪、激动。就这样,在沸腾的工地上,轰鸣的搅拌机飞快转动,运送沙石的车一辆接一辆。木工师傅刨的刨,锯的锯,溅出的木屑好似一片片雪花四处飘落。吱吱的电刨声和唰唰的电锯声,汇成了一曲美妙的交响乐。大家用汗水、喜悦、豪情、智慧终于浇铸起了一个现代化的大型化肥厂。   

  我姥姥家住在东郭苇场,大苇荡中遍布着采油机。所以,童年时我就耳闻目睹到许多有关油田建设的故事。特别长大后,通过阅读、研究大量地方和油田史料,对油田了解得更多了,知道这里也是在伟人的重视下建起来的。如六十年代,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重视下,石油工业部先后在四川、江汉、陕甘宁组织了三个大石油勘探会战,后又开展了辽河和任丘油田的会战,成果显著。特别是在盘锦,相继发现了“黄金带油田”“兴隆台油田”……人们奔走相告、互传喜讯——“盘锦抱出了金娃娃!”如滚滚春雷在盘锦大地上回荡。后来,322油田(即辽河油田)宣告成立。1972年经毛主席圈阅,周总理批准,将我国首批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的13套大化肥装置的第二套建设在盘山县城的西郊。这里提到的虽又是辽河化肥厂,可大家不难看过,没有油田就建不成辽河化肥厂,因为新建设的大化肥厂是要由辽河油田供应原材料,所以说明主席、总理早已重视盘锦油田的开发了。  

  另外,当地很多老百姓也知道从天南海北鎏集于此,越聚越多的石油建设大军就是毛主席、周总理派来的,所以对他们极其热情。如在当时的兴隆台,因石油工人多,一时又解决不了居住问题,当地一些领导和党团组织,就走街串户进行登记,调查每家每户能安排住多少人。在他们的宣传、感召下,老百姓思想觉悟很高,都希望石油工人能住到自己家,并把此当做一种荣誉。有的老大爷、大妈还说:你们是毛主席派来的石油工人,是为盘锦搞油的,帮助我们盘锦建设发展来的。我们要让出最好的房子,我们睡在地上也要叫你们睡在炕上,我们一定要接待好毛主席派来的人。   

  对于油田的发展,周总理更重视。如1969年11月,在黄金带构造上的黄5井,地下孕育了亿万年的石油在隆隆钻机的唤醒下发生强烈井喷。气柱高达50多米,15公里远外都能听到井喷响声,喷出的天然气还随风流动形成一条5公里长的气带。石油工人、当地驻军、附近农民纷纷跑来全力抢救,经过20多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制服了井喷,保护了国家财产。消息传到了北京,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对此做出指示:1、大力宣传;2、防止骄傲自满。因此,油田组成了两支英雄事迹报告团,分别到全国石油系统及盘锦、营口、鞍山等地向广大军民大力宣传这次抢险事迹,历时一个月。“盘锦”和“黄金带”的名字从此传向全国。   

  1970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国务院作出重大战略决策,石油部调集大庆、大港等油田的精兵强将挥师下辽河、进军盘锦。承载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油田会战誓师大会在兴隆台隆重举行,全面开发辽河油田的号角终于吹响,尤如一场久违的甘醇雨露洒入这片盐碱荒原,使这片土地渐渐浸满了油香。  

  我一直住在双台子区,对于东郊的双台子河闸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因为它的建设也和伟人有关。周总理历来十分重视水利建设,他曾说过:“解放后二十年我关心两件事:一个水利,一个上天(导弹、卫星)”。所以他也曾把关注的目光投入到盘锦。如为拦河蓄水、防潮倒灌、改善水质、抬高水位,保证水田、苇田用水,也为了保证工业用水和部分城市居民生活用水。1966年,周总理亲自批准,投资3000万元的辽宁省暨盘锦垦区水利重点工程,东北地区最大的拦河闸——双台子河闸在盘山县城东侧的辽河上动工。这项工程由辽宁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负责设计,由新成立的辽宁省双台子河闸工程局施工。当时共有3个工程队和18个县的民兵营奋战在工地上,建设现场彩旗招展、机声隆隆、焊花闪烁、人声鼎沸,完全是一幅“战天斗地”的生动画面。1968年11月,壮观的大闸终于竣工,有闸门14孔,泄洪量为3000立方米每秒,为盘锦人民造了福。   

  说到伟人的关爱,我们还可把视角拉伸到号称“千年古镇”的田庄台。这里早在清代,就被称为“商贾辐辏之地”。当时市井繁华,铺户栉比。八里河岸,泊船上千。倍受重视。但建国后,地处盘锦与营口交界处的田庄台辽河渡口,过往行人车辆都要靠摆渡,严重制约了盘锦的经济发展。当年到盘锦和营口检查工作的陈锡联将军(时任省委领导并是沈阳军区司令员),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综合建设和战备角度考虑,就给国家打报告,建议建桥,后来经周总理亲自批准,同意由国防投资修建。   

  就这样,在周总理的重视下,大桥于1972年开工。1977年7月,落成的大桥如彩虹凌空,飞架在辽河天堑上,将大洼县田庄台镇和营口市水源镇连成一线,为古镇增添了亮美一景。大桥长878.9米,实际造价2779万元,当时在省内造价是最高的,成为大辽河第一桥,也是中国最大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在重要性上当时可与上海黄浦江大桥齐名。从此结束了这里有人类以来全靠渡口渡运的历史,成为连通辽西和辽南的交通枢纽,使两地的经济发展如虎添翼。  

  另外,我的家乡盘锦位于九河下梢,历史上洪灾频发,旧时“冬走冰,夏走船,一年四季水不干。大水粮食被冲走,小水亩产不过斗”“春天白茫茫,下雨水汪汪。百姓忙一夏,上秋不打粮”等民谣就是最好的见证,百姓苦不堪言。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高度重视抗洪救灾工作,伟人也对这里投来了浓浓的关爱。如1960年夏季,全境竟然连续降雨10多天,大辽河出现700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沿河套堤全部溃决。汹涌的洪水还把双台子河撕开8处大口子,使6.7万公顷农田受灾,倒塌房屋2万余间,受灾人口8万多人。周总理了解情况后,派国家计委副主任王光伟率慰问团来慰问并指导救灾工作。接着,在国家的重视下,各地大批的粮油、大豆、食糖、奶粉、鱼、中西药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运往盘锦灾区。辽宁各地还派来千余名干部和数百名医务人员赶赴灾区救灾,这一切都暖了盘锦人的心,激励了盘锦人重建家园的信心。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两位伟人早已离去了,可他们那高大的身影会永远映照在盘锦大地。因为,正是他们的运筹帷幄,才使我的家乡工业、农业在六七十年代就实现了现代化。才促使昔日“蛙鼓雁和人踪灭”的南大荒,变成了今日钻机轰鸣、稻翻金浪、鱼欢蟹肥、芦香百里、鹤舞鹭翔、碧波万顷的南大仓,成为一座如梦如幻的沿海现代化城市。这份情、这份爱,会时时引领盘锦人满腔热忱地向前走、向高处走。

上一篇:我们是大地的儿女

下一篇:红船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