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我们是大地的儿女
——扶贫侧记
 作者:聂 与  时间: 2021-02-09

​  如果,你有亲人吃不好饭,你端碗的手会不会在某一刻突然停顿了,有了无言的忧虑;如果,你有亲人住在透风漏雨的的屋子里,你会不会在夜深人静睡不着,辗转反侧有了揪心的恍惚。

  那就是我们的农民兄弟姐妹。

  当所有人都觉得这是杞人忧天的事,却有一个人在牵挂、惦记,并想要去改变,那就是我们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

  一个有着下乡经历的国家主席。1969年至1975年,习近平主席在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度过了7年艰苦的上山下乡生活,住窑洞、睡土炕、吃玉米团子、打坝挑粪、建沼气。他在那里入了党,当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

  正因为他太知道农民的苦,他才想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那是多年的一个心结,一直在他的心头上萦绕不去。

  习近平主席说:“不了解农村,不了解贫困地区,不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

  因为,我国农民大约5.6亿(截止2018年)他们是我们衣食父母,他们更是我们的血脉亲人。

  终于,在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向全党提出了振聋发聩的脱贫攻坚号召:“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这十六个大字,如一缕缕阳光,照亮了7亿农民兄弟姐妹的家园上空。

  然而,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一个举措的提出需要多少环节的构思、设计、模拟、认证,才能实施;2014年1月,中共中央详细规制了精准扶贫工作模式,推动了“精准扶贫”思想落地;2015年1月,精准扶贫首个调研地点选择了云南,更标志着精准扶贫正式开始实行。

  三年的顶层设计,那是多少人日以继夜的智慧结晶。

  辽宁省选派扶贫干部共计20200人,实现了11700个村子全覆盖,那是一只浩荡的队伍,带着全党的托付和人民的期待,抛家舍业,奔赴远方。

  我有幸被辽宁省作家协会选派采写驻本溪县马城子村的第一书记杨松涛。因为我是本溪人,我是本溪的儿女,省城派人来帮助自己的家乡,我义不容辞。

  当我到了马城子村,才知道整个村只有200多户人家,并且由四个散落的村民组组成,村子离县里十多公里,不通车,也就是说,即使农民手里有吃不完的农作物,卖出去的可能性也极小,因为不够路费钱,夏天拉到集市上如果卖不完还会烂掉。整个村子没有自来水,没有长明灯,只能去150米的山上挑水喝,随时停电停网的日子让他们充满了不安全感。劳动力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人均年收入在两千元左右,这些让他们成为名副其实的贫困村。

  这些让我惊讶,更让我动容的是这样偏僻的村落,稀少的人群,国家也没有抛下不管,也没有忘记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先后在村容村貌,医疗、产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了投资改造,累计资金600多万元。

  600多万,为了200多户人家从此过上有保障有尊严的生活。

  而一个个驻村干部,他们一改往日舒适恬静的生活,变成了住在烟熏火撩的炕上,过着不能洗澡,上旱厕的日子,时间长了,毛孔里都有一股农村炕洞里的油烟味,尤其是夏天,汗臭味更加明显,在村里习惯了自己闻不出来,出了村身边的人都受不了。时光仿佛倒流,仿佛回到了八十年代,甚至更早。还有跟各种各样的村民打交道,处理各种有理和无理的诉求,他们必须把自己的心磨练得越来越强大才行

  这个我有深切的体会,我去马城子村采访,没有上下水,蹲地上刷牙洗脸,更别提洗澡了,晚上摸黑去旱厕又冷又怕,因为靠近水库,被子潮湿根本不敢贴身,宁肯盖自己的外套睡觉,冻得瑟瑟发抖……而我只是待一两天,驻村书记却要三年,每天都需要适应并努力去融入这样的环境,跟村民们打成一片。他们让自己成为了一缕春风,带着国家的重托,吹拂着每一个村民的心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提升他们的生命意识。

  三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人生的长河里只不过是一瞬,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一个人要把他过往所有的生活习惯,工作环境,亲朋好友抛诸脑后,去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在一个陌生的领域,带领一群陌生的人,完成一项项艰巨的任务,打造一个全新的世界,何其之难,难于上青天。

  随着采访的深入,我知道了,对于驻村扶贫干部来说,他们心里是有底的,那个底就是国家政策、国家扶持和国家精神。这些支撑着他们有勇气和力量无数次的奔波、协调、权衡、担责、申请、救援和等待,那是一场又一场的接力赛,从党政机关到企事业单位听说是扶贫项目,纷纷给予最大程度的理解支持与关爱,那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在一个个小山村里,呈现出的巨大能量,开出的一个个饱满的果实,福泽众生,滋养万物。

  当沈阳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来到山村,为参差不齐的留守儿童讲环保、音乐、美术、体育的时候,我的眼睛湿润了,如果说他们是一个班级的话,高高矮矮,大大小小站成一排,令人心酸,但他们那么认真和安静,这些来自村外的哥哥姐姐们,让他们兴奋和震撼,学生们也尽量把知识社会化,不分年龄段地输出,因为那是生命的颜色。

  就在我在离开马城子村的时候,那天正好是农业大学的学生们支教的最后一天,很多村民都穿上自己漂亮的衣服表演准备了很长时间的节目为他们送行,当秧歌与街舞同台,当村民与大学生共欢,当孩子们抱着驻村书记给他们买的新书包和文具,脸上扬起开心的笑容,我看着破旧的村委大门,突然感觉它是那么赋有况味和美感,那是凝聚的力量,更是温暖的情怀。那是我采写第一书记最难忘的时刻。

  从2015年开始,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今年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的铿锵誓言,正认证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民为邦本,未有本摇而枝叶不动者。”“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因为我们都是大地的儿女,我们是兄弟姐妹,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我们才能拥有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那是大地的共震与回声;那是大地的和谐与丰美。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