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省作协第十届全体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8-12-25
​坚定方向,守正创新
努力开创新时代辽宁文学新局面
辽宁省作家协会第十届全体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工作报告

滕贞甫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辽宁和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奋斗目标,回顾总结今年工作,部署明年任务,推动我省文学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下面,我受主席团委托,向理事会报告工作。
  一、举旗帜、定方向,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引导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要求上来,是省作协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作协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这一定位,把坚持“两个维护”和增强“四个意识”作为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主线来抓。
  一是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组、中心组定期组织学习,全年中心组学习达十二次。在辽宁作家网开辟专栏报道学习情况,并及时刊发相关学习体会;引导全省骨干作家,自觉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省200余名中国作协会员和省作协十代会代表发放了党的十九大工作报告、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等学习材料;承办了中国作家协会基层作协负责人、文学骨干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培训班;按照省委《关于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任务分解和责任分工方案》要求,逐项落实了省作协所承担的各项任务,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符合作协工作实际的自选动作。
  二是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和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后,我们把学习讲话精神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重要课题进行学习;要求各党支部以主题党日的形式深入学习讨论,进一步领会了讲话中关于“新时代如何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和“怎样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领会了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和“守正创新”的内涵要求,领会了“九个坚持”的精辟概括,从而坚定了把“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作为文学工作的根本目的;结合贯彻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作出的部署,进一步明确了省作协在宣传思想工作格局中所担负的重要任务,找准定位,选准切入点,把“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要求落实落地,落出成效。
  三是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做到了把学习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振兴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结合起来,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根据省委的部署,认真开展了“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召开不同层次座谈会,围绕补齐和拉长“四个短板”,抓好“六项重点工作”以及加强党的建设,查摆自身存在的问题,听取大家意见建议。结合作协工作实际,制定了以“七破七立”为目标,以辽宁文学在辽宁全面振兴中要做好的七项具体工作为举措的实施意见,确保了“大讨论”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是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我们始终不忘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谋划文学活动中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在立心铸魂上做到尽职尽责;严格落实《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及时调整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切实抓好中央巡视组关于意识形态工作专项巡视的反馈意见的整改,将反馈意见中的整改内容分解细化后,制订整改措施,确定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按规定时限完成整改;健全规章制度,制定了《中共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逐级压实责任,规范工作程序,形成长效机制;按季度召开意识形态工作研判会,研判工作形势,强化阵地管理,查找意识形态风险点,制定了防控措施,做到了防微杜渐。全年作协系统没有发生意识形态方面问题。
  五是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落实各项制度,严肃党的组织生活,认真开好领导班子年度民主生活会、政治性警示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和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成员通过对照检查和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互动交心的良好氛围。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在会员评审、文学评奖、职称评审、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申报中,公开公示,机关纪委全程跟踪监督。认真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完善风险防控举措,制定了细致有序的工作流程。以违纪违法案例为镜鉴持续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反腐倡廉展览馆,选派5名干部参加省纪委驻宣传部纪检监察组举办的廉政教育培训班。
  二、补短板,强重点,辽宁文学事业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一) 导向作用更加突出
  一年来,省作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认真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大力倡导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到人民中去,体验生活,汲取营养,创作精品。一是完善了作家深入生活长效机制和作家定点深入生活工作机制,给作家搭建平台,推荐的于永铎、于香菊、津子围、张艳荣4位作家被中国作协确定为2018年定点深入生活作家;二是为扩大“深扎”优秀作品的影响力,出版了“深扎”优秀作品结集《根深叶茂》,并进行了研讨座谈;三是大力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组织开展了弘扬“新时代辽宁精神”主题诗歌征集活动,完成了《盛京大工匠》《德润人心》《辽宁作家边海行作品集》的出版发行和宣传工作;四是新建了辽宁省作家协会兴城创作基地,为辽宁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提供了新平台。
  (二)精品力作接连涌现
  我们以弘扬主旋律、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为己任,全力支持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精心策划出一系列重大创作选题,推出一批为时代立传、为人民代言的精品力作。一是继续实施“金芦苇”重点作品出版推介工程,补齐长篇小说创作的短板,相继推出了孙惠芬的《寻找张展》,刘庆的《唇典》,两部长篇都获得了普遍好评,《寻找张展》位列中国长篇小说上年度排行榜榜首,《唇典》获得香港红楼梦文学奖。推出了展示辽海大地历史传统和地域文化津子围的《十月的土地》、周建新的《王的背影》,受到省内外专家的好评;二是改进重点作品扶持办法,对评选出的于晓威的《长子》、张艳荣的《葵花街》、于永铎的《蓝湾之上》、万胜的《生而为人》4部第四届重点扶持作品,突出扶持与出版相接续的原则,促成作品早日问世;三是举办扶持项目作品研讨会,聘请省内外作家、评论家、编辑家对长篇小说刘嘉陵的《把我的世界给你》、尹守国的《路过合庄》进行重点研讨和版前研讨;四是向中央文明办推荐优秀童谣精品佳作,所推荐的获奖作品居全国首位;五是向中国作协推荐的长篇小说《参与者》《我在你身边》《岁月的经幡》等作品入选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崔根良的故事》《警察好声音》入选中国作协“时代楷模”报告文学重点扶持项目,《方外·消失的人》入选中国作协网络文学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六是与中国作协《小说选刊》杂志联合举办了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大奖”,组织撰写获奖作品评论文章在全国各大媒体发表,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首届“汪曾祺华语小说奖” 获奖作品及入围作品集。
  2018年,是我省长篇小说创作丰收年,除了上述例举的作品外,我省作家在长篇小说创作上成就不菲,有刁斗的《圣婴》鹤斐的《娜样红》、金石的《一帆烟雨》、于立极的《青丘国》、李秀生的《神庙》和丛培申的《烟火人间》等等,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我省作家在长篇小说方面的创作实力。
  (三) “文学辽军”阵容可观
  我们一直把人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创新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打造一支阵容可观、实力强劲的“文学辽军”,保证辽宁文学事业薪火相传、繁荣兴盛。一是积极发挥了签约作家和特邀评论家在繁荣辽宁文学中的主力军作用,对签约作家、评论家实行选题管理、动态管理,对新一届签约作家、特邀评论家实行了创作和评论成果量化考评;营建各种文学交流环境,举办签约作家、特邀评论家培训班,组织签约作家与特邀评论家多渠道多形式交流对接。二是继续推进辽宁青年作家导师制。配备导师的64名青年作家成绩喜人,双雪涛、班宇、李伶伶、姚宏越、罗维、庞滟等多名青年作家的作品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华文学选刊》等文学期刊转载,并斩获各种奖项、排行榜。三是举办青年作家创作座谈会,鼓励青年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创作精品佳作。四是召开了由国内著名批评家、著名学者、期刊主编参加的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座谈会,就推进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发挥辽宁现实主义题材创作优势,打造现实主义题材创作品牌进行座谈研讨,为辽宁文学出谋划策、把关诊脉,省内外相关媒体对此做了报道。五是努力延长联络服务手臂,修订了《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发展办法》,重视在基层和新兴文学群体中发展会员,广泛凝聚网络作家和自由撰稿人,做好团结、引导、服务工作,培育和构建良好文学生态,真正形成有利于文学新人成长的机制和环境。六是多渠道做好会员服务工作,推荐参加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少数民族班学员4人,发展中国作协会员14名,跟踪重点扶持作品4部,推荐参加中国作协5大类别、7批次培训班90余人。
  今年,为了培养文学新人,我们与大连艺术学院合办了创意写作作家班,实行高考统一招生,由省作协提供作家、评论家驻校授课,开创了全国本科作家班学历教育的先河。
  (四)文学阵地不断巩固
  我们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一贯原则,克服困难不断强化文学阵地建设。《当代作家评论》作为全国名刊,充分发挥了品牌影响力,在省内外举办了一系列有影响的文学活动;《鸭绿江》恪守文学品格,彰显文学精神,其影响力在文坛稳步提升,受到读者好评;《文学少年》《辽宁作家网》编辑质量有所提升;沈阳《芒种》所发表作品被国内选刊转载率一直居高不下;大连的《海燕》、丹东的《满族文学》、营口的《辽河》也都办出了特色,凝聚了一大批作者;《诗潮》成为中国诗坛的重镇,多市地文联所办的内刊也成为培养作者、涵养文学生态的重要园地。
  (五)网络文学蓬勃发展
  积极整合省内优秀网络作家资源,搭建网络文学创作平台,组织开展网络文学活动,调动网络作家创作的积极性,引导网络文学向现实贴近,向主旋律贴近,推出更多优质网络文学作品。一是积极筹备组建网络作家协会,完成了全省网络文学情况摸底调研,发布了会员申报通知,建立起网络作家信息资料库,为组建辽宁省网络作家协会和辽宁省网络文学孵化基地做好了充分准备。二是组织开展网络作家活动,召开了辽宁省网络作家座谈会,与中国移动“咪咕阅读”网络文学商业平台合作,联合举办了“咪咕万里行——辽宁网络作家沙龙”,活动得到了省内网络作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三是推荐优秀网络作家参加国内各类网络文学活动,推荐墨白焰、满城烟火、辰机唐红豆、神我很乖、李枭等网络作家参加中国作协、咪咕数字传媒等“国字号”机构主办的全国网络作家专题培训班、全国第二期青年网络作家井冈山高级培训班、全国网络作家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培训班、“咪咕文学院”等培训活动。
  (六)“文化惠民”广受欢迎
  我们把开展“文化惠民”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利用多种渠道为广大基层群众送去精神文化产品,将文学的种子播撒进千家万户,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传递了党的主张和号召。 一是实现了辽宁文学馆向社会免费开放;二是请专家指导读者选好书、读好书,通过“四季好书”评选工作,向社会大众推荐优秀书目40余部并做了发布;三是组织文化惠民公益大讲堂,听课读者达500余人次;四是通过媒体见面会、“辽宁文学蓝皮书”、辽宁文学微报等形式向社会发布文学发展成就,辽宁文学蓝皮书全年完成了4卷9个文学体裁的述评27篇,共计12万余字,辽宁文学微报及时推送发布文学作品、文学评论350条。
  (七)文学地理渐成格局
  2018年,全省文学地理形成比较清晰的格局,各市文联、作协为文学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四种以地理文化为坐标的文学现象逐渐清晰,“河海江土四种文学味道”越来越鲜明。辽河流域的沈阳、铁岭、辽阳、鞍山、营口、盘锦等市,文学创作风格大开大合,既有大工业的气势,又有小桥流水的温馨;大连的文学具有鲜明的海洋气息,中西结合、兼收并蓄,注重文学样式的追求与探索;丹东、本溪、抚顺的文学追求唯美,创作风格或清澈舒缓、或跌宕起伏;地处辽西的锦州、朝阳、阜新、葫芦岛,文学创作以乡土叙述为主色调,追求文化底蕴,作品厚重大气。四种文学现象相互交融,既相互激荡,又相互补充借鉴,形成了较为宽广和包容的辽宁文学现象。
  (八)推进改革强化服务
  2018年,是改革之年,也是重整行装再出发的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圆满完成了省作协机构改革工作任务,保持了作协工作顺畅、有序。一是制定了《辽宁省作家协会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按照省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直公益性事业单位优化整合方案》,将辽宁文学院、创作研究部、辽宁文学发展中心3家原省作协所属事业单位整体划归辽宁省文化演艺集团,顺利完成了对接移交。二是以加强服务为核心,制定完善了工作绩效考核和督办制度,科学制定全年党建和业务工作指标,细化了指标内容,建立工作台帐,全面准确地记载各部门业务工作完成情况。三是以建设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温馨之家为目标,增强服务意识,优化服务举措,努力提高机关服务水平,同时,加强了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机关建设,通过调研、研讨、座谈等多种手段,深入了解基层情况,有针对性地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提高了服务工作的精准化。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工作中还有诸多不足,从主观上看,能力欠缺、服务意识不够、创新创造成效不显著等问题依然存在。从客观上讲,投入不足、文学阵地举步维艰、纯文学作品转化缺乏相互贯通的渠道平台、青少年文学爱好者群体缺乏培育等等,这些问题都令人感到焦虑,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新担当、新作为,努力营造辽宁文学发展新气象
  2019年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辽宁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关键一年。省作协工作总的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及省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守正创新,务实工作,勇于担当,敢于作为,努力营造辽宁文学新气象,开创新时代辽宁文学发展新局面。着力抓好以下七项重点工作:
  (一)着力把好政治导向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核心内容,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教育作家和广大文学工作者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让科学理论入耳入脑入心,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折不扣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和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意见》要求,把聚焦补齐“四个短板”、推进“六项重点工作”与组织开展文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着力推出精品力作
  一是继续实施“金芦苇”重点作品扶持推介工程,把铸造精品工作常态化;二是继续深入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围绕纪念建国七十周年开展主题采风系列活动,建立阜蒙县民族文学、生态文学创作基地以及相应的企业文学创作基地,为作家深入生活提供便利条件;三是开展第十届辽宁文学奖评奖工作,突出评奖的导向性;四是成立小说、散文和报告文学、诗歌、文学理论评论、儿童文学、综合协调6个专门委员会,定期梳理全省文学创作现状,研究我省文学发展大计;五是跟踪2018年度评选出的4部重点扶持作品,做好出版宣传推介等后续服务工作。
  (三)着力加强文学理论批评
  高度重视和加强文学批评工作,继续保持文学批评全国重镇的品牌地位,发挥特邀评论家作用,继续实行签约聘任制,精心组织好评论家论坛和创作研讨活动,立足辽宁,面向全国,提高评论工作整体水平。广泛团结和凝聚省内高校、文联、作协的评论人才,及时关注当下文学思潮,跟踪辽宁作家作品,以《辽宁文学蓝皮书》和辽宁文学微发布为载体,对作家作品进行点评和分析,努力在文坛上发出“辽宁声音”,进一步树立辽宁文学批评大省的形象。
  (四)着力推动辽宁文学“走出去”
  新的一年,省作协在对外文学交流中,将坚持“一个融入,三个借助”的工作思路,即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利用中国作协对外文学交流平台,探求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大学、文学机构进行对接互动,寻找合作机遇。坚持借船出海,搭车远行,让辽宁文学走出国门。坚持借助民间资本力量,本着互盈互利的原则,实现对外互动交流。坚持借助奖项概念做文章,把传播文学与宣传营销有效结合起来,使文学“走出去”更加可持续。
  (五)着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省作协签约作家管理办法,评聘好省作协第十二届签约作家和特聘签约作家;总结实施青年作家导师制的经验,拓宽导师制覆盖范围,畅通青年作家成长途径;实施“名牌、名品、名人”工程,加大名家名作的推介力度;办好中国作协“辽宁文学周”活动,邀请著名作家深入到大学、工厂、社区,与我省作家和读者互动交流;与大连艺术学院共同办好创意写作作家班,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六)着力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建立省作协网络作家工作委员会,健全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及时掌握网络作家思想动态和创作情况,做好团结、引导、服务工作;建立网络文学孵化基地,探索网络文学产业化运作新途径,加强与影视机构对接合作,积极为优秀网络文学作品转化提供支持;建立网络作家道德和行业自律组织,让广大网络作家在党和政府领导下逐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
  (七)着力提升联络服务水平
  努力延伸服务手臂,围绕《章程》赋予的职责任务,创新工作方法,完善服务机制,尤其要注重对行业作协、新型文学群体、基层文学社团、大型企业文学组织的指导与服务;改版升级辽宁作家网,增加栏目设置、全面升级网站功能,更加有重点、有层次、有深度地呈现省内外文学动态,展示省作协各项工作,更好地为作家、文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服务。办好《辽宁作家》期刊,每期拿出一定版面刊发会员作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公益讲座活动,培训基层文学工作者,将培训覆盖到全省各市。扶持民族地区文学创作,开展文学扶贫,为贫困地区提供智力支持。维护广大作家的合法权益,帮助作家解决创作中遇到的困难。与省纪委驻宣传部纪检监察组联合编写《百名清官启示录》,加强廉政文化教育。做好行政和日常事务性工作,高效率、高标准地完成协调、联络、服务、倡导的职责和任务,打造温馨和谐的作家和文学工作者之家。
  同志们,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文学的姿态和力量服务于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大局,开拓创新,担当作为,为谱写好中国梦辽宁新篇章做出更大的贡献!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