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新东北作家群”之文学辽军——对林喦与省内作家系列对话的评议(三)
来源:安勇的文学家园 | 作者:  时间: 2020-06-09

  排名不分先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为:

  高海涛、李铁、于晓威、贺颖、李皓、曾剑、尹守国


  作家简介

  高海涛,一级作家,辽宁省优秀专家。中国作协会员,中美文化交流促进会顾问。曾任大学英语教师、辽宁文学院院长、《当代作家评论》主编、辽宁省作协副主席。发表出版有《寻找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后现代批评的美国学派》《鲁迅与“别有根芽”的花朵》《北方船》《剑桥诗稿》《里尔克的俄罗斯》《美是上帝的手书》《精神家园的炊烟》《红楼中人洛丽塔》《英格兰流年》等论文、译著和作品集。辽宁大学、东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第八、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评委。

  李铁,锦州市作家协会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第七批辽宁省优秀专家。在全国各大期刊发表了《乔师傅的手艺》《乡间路上的城市女人》《杜一民的复辟阴谋》等大量中短篇小说,多次入选多种年度文学选本,多次入选中国小说学会年度小说排行榜、中国最新文学作品排行榜等。作品被多家报刊转载,并被收入多种年度选本出版。曾获得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月报奖、中篇小说选刊奖、上海文学奖,连续6次获得辽宁文学奖等。

  于晓威1970年生。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优秀专家,一级作家,油画家。曾任《满族文学》、《鸭绿江》等文学刊物主编。毕业于上海社科院首届全国作家研究生班,鲁迅文学院第四、第二十八届高研班。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骏马奖”等。著有小说集《L形转弯》《勾引家日记》《午夜落》《羽叶茑萝》《陶琼小姐的1944年夏》,长篇小说《我在你身边》。作品被翻译成日、韩等多种文字。

  贺颖,中国作协会员,鲁21高研班学员,曾获第八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辽宁作协特邀评论家,诗人。有诗歌,评论及散文作品,公开发表全国多家杂志报刊。连续十年签约辽宁省作协组特邀评论家,2013年到鲁迅文学院高研班进修,进修学习期间同时获得第八届辽宁文学奖诗歌奖。2017年获首届《十月》散文双年奖。现居北京,供职于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从事文学创作与理论研究工作。

  李皓,大连《海燕》文学月刊主编。编辑工作是主业,创作是副业。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文学》《诗刊》《解放军文艺》《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上海文学》《钟山》《作家》《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大量散文、随笔、诗歌。作品曾被《散文选刊》《诗选刊》《散文·海外版》《青年文摘》《中华文学选刊》《作家文摘报》等转载,入选数十部权威年选。曾获陈子昂诗歌奖提名奖、冰心散文奖、曹植诗歌奖、杨万里诗歌奖、刘伯温诗歌奖提名奖、辽宁文学奖等多个奖项,主编《海燕之歌》、著有诗集《击木而歌》《怀念一种声音》、散文集《一个人的词典》《雨水抵达故乡》等。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诗歌委员会秘书长、签约作家。东北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文学硕士,大连民族大学文法学院新闻系客座教授,大连理工大学文学伦理学研究所特聘专家。

  曾剑湖北红安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中国协会会员、辽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作协签约作家;19903月入伍。先后在《人民文学》《当代》《十月》《解放军文艺》等发表中短篇小说三百余万字,出版长篇小说《枪炮与玫瑰》、小说集《冰排上的哨所》《穿军装的牧马人》等。多部作品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等转载,入选20132014201720182019中国年度小说年选及多种中国军事文学年度选本。获全军军事题材中短篇小说评奖一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文艺作品奖、辽宁文学奖等多种军内外文学奖项。

  尹守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朝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自由撰稿人;现已在《中国作家》《芙蓉》《清明》《山花》等文学期刊发表作品二百余万字;中短篇小说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转载并收入到年度选本中,有作品被译介到国外。出版有诗集《风蚀岁月的遗痕》、短篇小说集《动荤》、长篇小说《路过合庄》;作品曾获第六届辽宁文学奖等奖项。

  

林喦“与省内作家系列对话”评议(三)


  1、林喦的与省内作家对话系列已经做了九年,和省内50余位作家进行了交流,在省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首先请您对林喦的对话系列做一总体评价好吗?

  高海涛对于高校学报而言,这个访谈是具有开创性的,面向地域,面向作家,面向创作实际,对辽宁作家群体是具有前瞻性和学术品格的巡礼、扶植和推介,有利于辽宁及东北文学的经典化,也为地方高校的学科建设提供了新的经验和话语。

  李铁是对省内作家的创作情况做了一次系统梳理,涵盖面宽,在中国文坛具有一定影响.是对辽宁文学的一种探究和展望.功莫大焉!
  于晓威该对话系列不是简单的对话,而是深具科学性和学理要素,蔚然大观,几成体系,正如我当年(2013年)在对话里赞扬的那样,它对提高渤海大学的学科影响指数、大学学报刊物建设、提高辽宁作家的外界影响,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今天看来,它的意义更加难得,因为它几乎仍是辽宁截止目前所有文学活动中,人数最众的和唯一的一次作家对话集结。
  贺颖正如大家将林喦老师对话系列称为“立足文本,探讨文学”一样,“立足文本,探讨文学”无疑是此对话系列文本的灵魂,是对话多维外延的精神硬核。自己有幸成为其中一员,深深体会到,正是基于林喦老师与自己,共同对多年来自己创作作品抽丝剥茧的心灵历程,使自己再一次深度审视了经年以来赖以创作的内在文学经验,这样的历程于自己而言,与其说是文学的碰撞,不如说是美学的实验更为妥帖。这样的对话,在终极指向上,显然完成了一种基于美学意义的文学经验重组,非常珍贵。
  李皓有高度,有站位,评价中肯,学术水平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对作家作品的总结很全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校正了作家的写作方向。
  曾剑我觉得林老师的对话很成功,对整个辽宁文坛进行了疏理,也给了作家们对自己多年创作进行一个认真的疏理、回望和总结的机会,对辽宁文学整体现状是个宣传,对我们辽宁作家的个体,也提供了很好的宣传平台。
  尹守国:林老师做这个系列对话,应该不是他本职工作之内的事情!一个人,利用业余时间,全面的全方位地关注着本地作家的成长,除了有一份责任感之外,更是一份挚爱使然。一篇篇看似只有几千字的对话,这背后有着对一位作家全面的理解,对其作品全面的熟读与思考,林老师所付诸的精力与努力,可想而知!这个系列对话便是一部另类的辽宁文学史,其意义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林喦的对话系列“立足文本,探讨文学”,既关注到作家的成长,也剖析了作家的作品,在和林喦对话中,您最喜欢哪个问题?
  高海涛林教授所提的问题都比较恰当,可谓知人论世。我最喜欢的是关于散文艺术和美学观的提问,这让我有机会说出说出对散文精神和美学精神的个人理解。这种理解可能不同于别人,但却是我的审美理想,包括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性”,我觉得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高度和视野。
  李铁对作家写作过程的回顾。
  于晓威最喜欢关于作家文本的追问和探讨。
  贺颖最喜欢的是关于神秘主义的问题:“你说自己是一个比较笃定的神秘主义者,相信这个世界自有它的安排,你说相信万物有灵,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着独特而自我的灵魂。在您的作品中,是怎么体现这种思想的?”

  正是这个问题,令自己将经年盘桓于心魂深处的神秘主义,以及神秘主义与自己作品间隐秘不绝的异样互文,得以酣然审视,尽兴而快慰。

  李皓都喜欢。
  曾剑我喜欢林老师的一个问题“你笔下的小说人物大都是军队最底层的士兵,这样的底层叙事,你有什么创作意图呢?”我觉得关于“创作意图”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以前不重视创作意图,现在越来越重视,创作也更加理性化。我现在明白,一个作家写一部作品,还是要明白他的创作意图,想好要写什么,表达什么。这不一定是主题先行,但一定要想一想,想好了再写,这样会使作品更明朗,作家自己也少走弯路。
  尹守国:林老师在对话中所提的那些问题,我基本都喜欢。原因是他的那些关注点,也正是我所关注的!他不是站在高高在上的位置上的询问与说教,而是俯下身来聆听,并与对话者共同探讨文学的价值与意义。如果一定让我选出一个具体的问题的话,我觉得他认为《路过合庄》有电视剧本化的倾向这个问题特别好,其实我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也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由此可见,林老师看作品时,眼光之犀利,用心之良苦!

  3、您觉得林喦的对话对您有帮助吗?若有,帮助何在?
  高海涛我与林先生的这个对话,让我有机会对自己的读书和写作进行了一次总结和梳理,也奠定了我和林先生个人的友谊及对渤海大学的认知。
  李铁帮助很大,对话过程就是理清创作思路的过程,写作者写作时一些理性的东西往往是模糊的,通过对话,有些模糊的东西清晰了,通过对话得以刺激,使一些创作新思路萌芽。
  于晓威很有帮助。因为它促使作家比较完整地对自己的文学生涯和创作进行某种回望和总结。
  贺颖很有帮助。多年来的创作历程一如一次未曾停歇的文学长旅,路途之中除了收获的作品文本,更有蕴藉这些文本的精神历程与灵魂认知,想来更有弥足珍贵。而每每匆匆赶路之间,竟果然没有停下过脚步,静下心神细细打量。这次与林喦老师的对话,恰恰为自己弥补了这样不得已的缺失,使得一个作者内在的文学思考体系与创作而成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多重维度的审美闭环,非常感谢林喦老师。
  李皓帮助很大。有了理论高度的对话,是作家暗夜里的一盏明灯。
  曾剑林老师的对话,对我帮助很大。我以前就这么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哪怕是走过的路。林老师的对话,让我在被动的状态下,很深情地“回望”了我自己的创作历程,通过这种“回望”,以及回答林老师的问题,我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时,说真话,我也被自己这么多年能坚持下来而感动。有些语句,是在那特定年代写就,现在恐怕不一定写得出来。林老师的对话,让我觉得,坚持和坚守是有意义的。
  尹守国:对于一个作者来说,且别说与林老师这样的高人对话,就算与一个普通读者讨论,作者也肯定受益。在这次对话中,林老师尽管是委婉地、轻描淡写地,还是指出了我作品中很多缺点与不足,并且,我是认可这些缺点与不足之处的!当然,对于那些功成名就的作者来说,这种指点也许并不重要了,或者听起来还很不舒服,但对于我这样刚起步的作者来说,这就是忠言,是警钟,让我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去避免,去克服!当然,对话中给以肯定的地方,也会引发我的思考,让我在以后的创作实践中,去发扬,去光大!

  4、我们都知道《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好多世界级作家都接受过他们的采访,这几年国内已经有合辑出版。您觉得与《巴黎评论》相比,林喦的对话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高海涛《巴黎评论》访谈的中英文版我都看过,感觉和林先生访谈不同的地方,主要在于前者更自然随意些,往往会涉及作家的身世,成长历程,兴趣爱好,生活和读书习惯,居住和写作环境等。这些非学术的问题也许同样有其价值。中国的评论文章,也包括访谈,普遍有点紧,有点板,不一定太紧扣主题,海阔天空一点更好。所以如果说改进,我倒想建议以后的访谈增加一点“在场性”,如果不能亲临作家的居所,至少可以提些相关的问题。
  李铁喜欢“巴黎评论对话中的作家独特的生活与写作的关系”。
  于晓威正如《巴黎评论》收纳的不仅是巴黎作家,也不仅是法国的作家,它放眼于世界。林喦的对话虽然立足锦州和渤海大学,但他放眼的是整个辽宁和历史时间中的作家群体,他做的是一件打造辽宁地区高标的事业。已经很好了。如果需要改进的话,我倒是觉得许多对话严肃有余,谐趣不足。某些话题更可以放松一些。因为谐趣更跟自由、文化和人性有关。当然这也需要作家们的配合。还有,很希望该系列对话能够结集出版,为后世做研究和留存见证。
  贺颖众所周知,《巴黎评论》作为世界文学意义与高度上的访谈类典范,已然是至尊版的经典,而林喦老师近年来的对话系列,虽然只有省内的40余位作者,但是可以说已经深谙这一类文体的艺术精髓,其间无疑浸润着林喦老师极其团队的巨大心血。今后如果在对话的作者群体、提问的涉猎视域上有所扩展,相信未来更多的对话一定会更加丰富而绽放异彩。
  李皓我不知道《巴黎评论》,我只知道林嵒和《渤海大学学报》。做学问不能好高骛远,要接地气。林嵒做到了!
  曾剑我觉得可以更广阔一些,比如与同类作家进行略加比较等,但这个有难度。
  尹守国:不好意思,你说的《巴黎评论》,我还真没读过!实在地说,我对评论方面的文章,并不太感兴趣!我是那种感性的,情绪型的写作者,我痴迷感性的东西,同时,我也排斥理性的东西;我写作,只是为了表达自己,说得高尚点儿,顶多为我同类人代言。就我个人来讲,我倒是希望林老师更加关注一下乡土题材、关注一下弱势群体吧!

  5、如果让您自己提问,还想回答哪些问题?并请作答。
  高海涛我还想谈谈自己的经历,以及喜欢读那些书。
  李铁生活与写作之间的尴尬关系,其实也回答不好。
  于晓威“写了许多男女爱情方面的小说,你对爱情有什么看法?你觉得小说里的爱情跟现实有什么不一样的事物吗?”

  答:爱情是人类的本能和天性。我觉得,仅从生理来说,一个人能爱和被爱,首先意味着他的身体没有衰老,这是生命最大的胜利。当然也是他能够继续写作的第一保障。只有病入膏肓的人没有爱的能力。其二,从精神来说,无论尼采还是弗洛伊德,都已经揭示了创作的密码,即,艺术,是爱情(包括性爱)多余或节制的产物。此外,爱情远远早于婚姻制度的产生,如果爱情是一条自然的河流,那么产生于私有制之时的婚姻制度就是一围堤坝,从哲学的自洽法则来说,堤坝客观上为河流产生了一切哲学的悖论、矛盾和景观,以及动能和力量。一切存在都是合理的,这是我对爱情的看法。

  对艺术家来说,小说里的爱情是世俗爱情的一面镜子,从它的角度来看,你的左边在它那里是右边,你的右边在它那里是左边,这意思是,在现实里,我们不相信爱情的时候,在小说里要表达相信爱情的信念。在现实里盲信爱情的时候,在小说里要表达不相信爱情的想法。艺术就是作为调和,这对一个健康的人甚至艺术家,极有好处。爱是折腾和过程,这就像一切美好的生命一样,就是折腾和过程。你经历了,你表达了,就是接近于上帝赋予的完美。

  贺颖文学即人学。决定一个作者文学作品品质的核心要素,是作者的精神视野与思想深度,而这一切,皆源于作者精神世界的哲学素养。我更期待也更愿意关注自己精神的隐暗幽微,因为探索一个人对哲学的认知,是进入文学最为必要而迷人的深邃秘境。
  李皓林嵒已经做得很全面了,在现有的版面和体量下,林嵒做到近乎完美。
  曾剑我觉得林老师的对话,还可以加一个问题“下一个创作计划,”或“近期创作计划”
  尹守国:你的意思就是扪心自问了呗!
  我问过自己,文学给你带来了什么?原来我一直纠结这个问题,现在答案渐渐地清晰起来。文学让我的世界变大了,对事物的认知也不再非此即彼,思考也从自我开始,走向社会的方方面面,甚至是人类的前途命运之类的,尽管这一切,对社会也许都是无用的,徒劳的,但对于我个人,我觉得很有意义,至少让现在的我区别于原来的我。

  6、林喦的作家对话系列与传统意义的文学批评不同,采用了一种对话体的形式,您觉得这种形式怎么样?是否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高海涛我觉得这种形式很好,可以称之为“对话批评”。特别是当前,一般读者要了解一个作家,可能更喜欢看访谈,而不是枯燥的评论文章。访谈的空间可以扩大,除了本省的还可以有外省的,除了作家还可以有学者,包括对评论家本身的访谈,对在某一领域有研究成果的教授的访谈,也是可以尝试的。其实学者也可称之为作家,著作家。

  李铁对话形式是作家与评论家共同讨论文学与写作的最好形式,发展前景广阔。

  曾剑这样的形式更活,而不是纯粹地文学评论那样拿出一种高高在上的语气,这样的对话,很接地气,容易让读者接受。被访谈的作家,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非常棒。
  尹守国:我说过,我对理性的东西不太感兴趣,这也包括文学批评。在我的记忆中,读过的评论文章不多,还大约都是与我有关的!即评论我作品的!现在很多文章都太大气,太高深,以我的层次,读不太懂,更主要的是,对我没有实用性。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知道一艘宇宙飞船比一台轿车昂贵得多,如果二者让我选择,我会选择后者!面对一个西瓜,我无从下口。吃不到嘴里,和没有这个西瓜是一样的!对话这种形式,就像把一个西瓜切开来,一牙一牙地去吃,不但能吃到嘴里,也容易消化了!


  7、林喦在2012年提出了新东北作家群的概念,将东三省的50、60、70、80四代作家涵盖其中。您觉得这个提法合理吗?提出这个概念对东北作家群研究有意义和价值吗?

  高海涛“新东北作家群”的提法我听林先生多次讲过,很有见地,当下有许多辽宁青年作家引起关注,被称为东北的“文艺复兴”,更证明了这个提法的重要性。八十年代我曾参与编选过一本《当代东北作家论》,也是同样的意思。“新东北作家群”也好,“当代东北作家群”也好,这些命名都是功能性的,还需要更深入的描述。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的文学与精神遗产,有优势,也有不足,新东北作家群在哪方面继承了,在哪方面扬弃了,都是值得研究的。当代辽宁及东北作家,如何克服唯京沪作家评论家马首是瞻的局限,真正实现从边缘到先锋,从边缘到中心的自我超越,也许是更值得研究的。

  李铁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对东北文学的贡献,相对老“东北作家群”是传承,有利于对新时期几代东北作家做系统性和针对性的研究。
  曾剑我觉得只要归纳好,不是“生拉硬拽”到一起,不是很勉强,而是很自然地把四代作家进行疏理研究,就是合理的,有意义的。关于这一点,我很期待。
  尹守国: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道理谁都知道!但就作家来说,毕竟没有一个作家与另一个作家是相同的!所以,这种归类也好,划分也罢,对作家创作上,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而我们从学术的角度看,研究者想把这么多作家都纳入研究对象,显然又是不可能的,只能对其进行归类,找出他们身上相同的地方,指出某类作家的特点,研究形成这种特点的历史及现实因素,得出一种结论,这对于作家成长与创作,特别是对后人来说,无疑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8、您觉得林喦对当代辽宁作家的研究,对“讲好辽宁故事,塑造辽宁形象”,是否具有积极作用?
  高海涛我觉得是有积极作用的。辽宁作家主要是讲辽宁故事,是以访谈的方式推介辽宁作家,显然有助于将他们推向全国视野。
  李铁:具有促进、刺激、鼓励等积极意义。
  曾剑林老师对辽宁作家的研究是准确的,准确本身就是一种积极作用。林老师以对话的形式,采访了众多辽宁作家,对辽宁文学做出了贡献,向他致敬!
  尹守国:林老师对辽宁作家的研究,对作家的成长,或对培养新生代作家,肯定是有积极作用!但至于对“讲好辽宁故事,塑造辽宁形象”这点,我无法回答!什么叫做“辽宁故事”呢?是辽宁作家写的故事吗?还是故事发生地在辽宁呢?我觉得没有哪个作家是属于哪个地区的,同样也没有哪部作品是属于哪个地区的,作家居住在这里,写这里的事,不过是近守楼台而已!要按这个逻辑,我只是“合庄”的作家,我写的只是“合庄”的故事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