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桓仁山水二题
来源: | 作者:张 恒  时间: 2020-04-01
五女山境界
 
  随着脚步的纵深,心绪宛若云雾在峰峦间缭绕,如清泉在峡谷中流淌,像鸟鸣在密林里回荡,似兰花在岩壁上绽放。一座山的自然形态所呈现的物象如诗画进入心境,一座山蕴积的深厚底蕴像文字排进心田。
  五女山,既有江南山水的婉约清秀,又有北方高原的厚重与大气。和着山涧溪流潺潺韵律,我隐约听见一阵阵似有当地满族民歌《摇篮曲》委婉动听的声韵缠绵于丛林深处,袅袅余音。这是水的乐章,这是山的天籁。五女山的水清澈而灵秀,它们在山谷里蜿蜒流动,忽而跌宕,忽而倾泻,忽而经过岩石的磨砺变成飞花碎玉,一路裹挟着草的碧绿和花的芬芳流向浑江。远处,总有一簇簇跳跃的红颜闪现在眼帘,几分婉约,几分凄美。我知道,五女山也是锦绣杜鹃的故乡,每到四五月间,绽放在坡地和山梁的花束是季节里最美最具风情的景致。可眼下时令已过,想必杜鹃的落红早已随着时间的流逝化作根下护花的春泥。我揣摩,那斑斑红颜要么是夏日的红叶在茎脉里调色,要么是五女山特有的长尾雉在绿荫中休憩。
  或是陶渊明的书中世界我去的多了,或是徐霞客的山水游记我看的多了,这五女山就像和我有着与生俱来的缘分,格外的亲切,走近她便似曾相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各种情愫和欲望都来得那么自然,那么随性,那么有章可循。记得沈从文曾经说过一句话,美的东西往往都是没有家的,想想确是有几分道理。
  进入山势陡峭之处,山风环绕,冷泉流声,感觉有些许凉爽侵入身心。我不知道是海拔增高造成的温差所致,还是五女山的幽境越来越深邃、越来越险峻所致。五女山雄踞浑江右岸,突兀雄伟,主峰海拔八百多米,随处站立都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登上顶峰极目远眺,四周群山逶迤,飞来峰独矗一帜近在眼前,鹿头峰犹如神鹿活灵活现,马面石妙景天成分外壮观,一线天幽壑鬼斧神工隐隐可辨。前可见桓仁县城阴阳八卦城,后可见桓龙湖似一条巨龙腾跃而下,古老的五女山城在奇峰怪石中隐藏着神秘,让人情不自禁想起高句丽民族在此开国建都,建州女真在此筑阵防守,以及唐朝五女踞山为伍的美丽故事……于是我愈加的有登峰览胜的欲望,有穿越时空追问历史的欲望,有感受和体味山的物象之美和精神境界的欲望。
  幸运的是,遇到了一个能目睹五女峰云绕雾缠的日子。这里的云,像词句般流淌着一种意境,像水墨般聚集成一种形态,诗情画意。亦像山中仙子飘逸的丝巾,远远的似乎都能闻到女性的馨香。丝丝缕缕的云从丛林深处升腾而上,袅袅如烟,让人疑惑密林深处可藏有人家?随着风的走向,视觉的转换,蕴积在顶峰的云逐渐变得厚重起来,洁白如棉絮,给人以温暖和慰贴,身在高山而不胆寒。然而,也就在转瞬之间,那些云又缓慢地演绎着不同的形状,象形象意,为整个五女山的境界之美增添一份神秘的意味。
  忽觉得有一种弹拨乐般的音律萦绕于耳边,并以时隐时现的分贝尾随着山顶云彩的走向回旋在峰峦与峡谷之间,流淌在林带和草坡之上,起伏于峭壁和峰巅两侧。是飞鸟和走兽发出的声音吗?我知道五女山有许多的野生动物,它们与周边环境和谐相处。但这声音委婉而有韵味,不像是源自它们;是林涛和溪流发出的声音吗?也似乎不是。这里林带绵延,溪涧纵横,涛声如鼓,低沉浑厚,带着独有的季节情韵,流水轻盈欢快,绵长悠远,有着明显的地域特色。忽然顿悟,那应该是裹挟着音符的山风所演绎出的美妙弹奏。我这个视角处的五女峰,很像是一座超大的竖琴,一阵阵风儿在巨大的山体上弹拨着自然界最纯真的生态和弦。
  然而,随着山势的陡峭与增高,这种天籁之声又渐渐消失了,整个五女山像是进入到一种静默状态,几乎所有的声源都被屏蔽了,一座山的生灵全都进入了一种休憩状态,一座山的巨大能量全都隐匿在了葱茏之中。这是一种现象,更是一种神奇,一种境界。或许,只有恒仁的五女山才有这样的现象,这样的神奇,这样的境界。
  路旁,一蓬紫色小花在光影里静静地开,几分素雅,几分淡定,沐浴着山坡上融融的暖意,从容至极。碎碎的叶片,碎碎的花语,缠绵着我碎碎的思维。那种单薄却思想丰盈的神韵,给人以无尽的想象。我能感觉到,她正以一种最简单的形态,把自己贫瘠的生命展示出来。这种从容和淡定,这种诗书般隽永和水墨般雅致,不正是五女山的品性和特质吗?不正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恒仁人的品性和特质吗?
  山的静默好像也是分地域和时段的。原本一路尾随我的溪流不知什么时候钻进葱茏之中不见了踪影,这会儿又牵扯着哗哗的流水声忽然出现在了我的眼前。透过幽暗的丛林,我看见一条不大却颇具气势的瀑布悬挂在绿色掩映的悬崖上。或许是因了昨天那场雨的缘故,让我看到了五女山难得一见的瀑布。它似玉带高悬,溪水倒流,在褐灰色的石壁上颤动着,蠕动着,一波三折注入峭壁下的深潭。我以为,黄果树瀑布那种“珠帘钩不卷,飞练挂遥峰”的气势固然震撼人心,但五女山瀑布这“断山疑画障,悬溜泻鸣琴”般的意境,也带给人诗一样的美感。恨不能像那只飞鸟一样从山谷腾空而上,逆流飞翔,近距离看那裹挟着山崖雾气和岩壁上花香的瀑流一起落入人的感官,演化成惊奇和享受。
  在五女山,熨帖人情怀的还有那些苍郁的树木。无论是成片生长,还是零落直立,都以独具生态特色的自然形态,摇曳着一种古典风情,呈现着一种艺术美感,彰显着一种磅礴大气或简约内涵,使得你不得不回头,不得不驻足,惊羡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景致。面对一丛丛浸透山风和禅意的虬枝绿叶,梦在飘渺,色彩在飘渺,微笑在飘渺,思维也在缥缈。总觉得五女山的树木带着真实的随性,牵引人的思绪向往一种高度,向往一种久远,向往一种境界,领悟大千世界的玄机,领悟一切生命的奥妙。与其说每一棵树都是一幅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强烈的美感让人浮想联翩,倒不如说,每一棵树都是大山的使者,仿佛在为人洗涤岁月带来的疲惫和凡尘带来的贪欲。
  面对这些古老的树木,我能体悟到它们的呼吸里有着正是森林的诗意情怀和丹心气度,以及恒仁人一脉传承而来的浓浓乡情和生态禀赋。触摸散发香气的树干和氤氲青味的树叶,我感到了树的筋骨和血脉在以不同的形态弹奏生命和谐曲,音符和旋律里跳跃的是五女山恒久的魅力和韵味。
  最是惊羡那些古松,它们形状各异,或独株悬伏于岩壁之上,或连棵驻扎于危崖之侧,或三两跳跃在竹林之间,傲然不屈的树干,斑驳粗粝的树皮,加之盘根错节的造型,尽显这一古老树种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超然的生命力,其视觉之美一点不亚于黄山迎客松的风韵。遗憾的是还有很多奇异的树木我说不上名字,其葱茏的树冠,别致的树干似是在欧洲早期的油画中见过。
  一座山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象之美,还赐予我们境界之美。从个体生命的角度体验五女山的永恒生态古韵,体味人在此中的自由心绪,心境便有了如同魏晋山水诗的情韵。
 

桓龙湖,一幅诗意山水长卷
   
  一直对中国山水画情有独钟。喜欢画中山峦起伏、群峰叠嶂、云雾缭绕,以及四周岭峦、冈阜、坂垅盘礡而上,逶迤缠绵的磅礴气势。尤其是喜欢蓝天白云下、崇山峻岭间,一湖幽深碧水清波荡漾,倒映万千景物造成的视角错位意识带给人的神秘美感。所幸,我来到了恒仁,来到了恒龙湖,完成了期许已久的心灵之约。
  世间居然有如此诗情画意的山水!恒龙湖彷如一幅古典山水长卷,画面随人的视线移动而变幻莫测,意境随着时空的转换而幽深旷远。那种雍容华贵超然于世的气质,那种百般娇媚华盖苍穹的绝美,赋予人的不仅是感官冲击,还有诗与画的构想,走近她,仿佛走进一片神秘境地。
  后悔没有早来,让一片绚丽的云彩抢先占据了五女山上空那片极好的天宇,把最惊艳的一抹湖光山色聚拢到它的彩翼之下。变幻着形态的这片云彩极具童话意味,蕴积着一丝禅意,演绎着一抹意象,就像五女山放飞的一只巨大风筝,悬浮在湖的上空。很想自己也变成一只风筝,飘向苍鹰飞翔的高度,飘向云彩漂浮的高度,俯瞰恒龙湖巨龙游走般的形态,纵览这山水长卷的幽深景意。并顺着恒龙湖轮廓的走向飞越盘桓,遥望万顷碧波在群山怀抱里折射蓝天白云,奇峰异岭临江矗立构筑一层层翠华楼阁。把“三柱擎天”的南部峰峦尽收眼底,让北部鬼斧神工的阎王鼻子山直入胸怀。飞临西边“鹿头峰”看低头吃草的梅花鹿,听峡谷中“七音谷”传来的美妙天籁,体味思维跳跃在时代风情和历史遗迹变换之中的美感,感悟心绪凝结在水墨山水和真情山水叠加之中的惬意。
  初夏时节或许不是恒龙湖最秀美的时候,但从四面山峦流淌下来的碧绿和清韵把恒龙湖浸染得晶莹剔透,丰盈无比。多维世界从不同方向融入澄澈的湖水,虚实对应演绎出湖天之间最奇幻的景致。恨不能潜入湖水深处,借着太阳折射在水中的光亮,像游鱼一般在水中登临五女山的影巅,聆听尘封于湖底原始村落古老而悠远的回响。或是像水鸟一样游弋在水面,顺着古老的航道,探寻浑江最早的源头,探寻恒仁厚重的历史底蕴。其实,夏天的恒龙湖内涵丰富,每一朵浪花都是精美的传说和典故,每一处倒影都是历史的碎片和岁月的模块,漂浮在水面的每一片花瓣和树叶,都是先驱的灵魂具象和建设者的诗词歌赋。不用潜水,不用寻觅,只要像风儿一样掠过这山水长卷,便能收获一份境界之美。
  这是一处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的诗意山水,这是一处物质情怀与精神境界相融相合的世外桃源,这里更是一处沉淀人思想、陶冶人情操、给人哲思与启迪的禅悟之地。走近它,忽然间便有了对万事万物超出于常人的另类解读,有了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的一次飞跃。
  尤为喜欢和钟情这样的意境:在群山青翠的背景下,以浅蓝为主稍加墨绿调配而成的湖面,几乎所有喧嚣之声都被湖水溶解吸收了,一切生态之音亦仿佛被四周的山峦和植被屏蔽了,万千景物或静默无语临水而立,或屏气凝神静泊水中,一如镜头里的影像,宣纸上的水墨。风带着地域情怀和季节意涵,带着悠远的梦想,很适时地契合着这静美画面,极流畅、极温柔地拂过湖面,回旋在湖湾滩涂,往返于岛屿之间,和浅游的鱼儿达成默契,和浪花的波长形成共振,很舒缓的流淌着裹挟山水之韵的绿色音符。
  当这些音符组合成蕴含着贝多芬田园交响曲和班得瑞乡村音乐元素的优美旋律时,整个恒龙湖便慢慢颤动起来,袅袅升腾起一层层薄雾轻烟,由下而上弥漫,再由上而下回旋,温软了碧水蓝天,温软了堤坝山峦,温软了苍翠的林木花卉,也温软了我蕴积已久的情愫,叫人情不自禁就把这诗意山水的民族底蕴、古典意蕴和时代风情,揽入自己的胸怀,植入自己的血脉。
  湾汊多有翠绿的树林,每一处都宛如仙女潇洒飘逸,在暖暖的水天世界绽放妩媚多姿的年华。浸透霞光的湖面恬恬地氤氲着这些碧树的气息,像薄雾给碧树蒙上一层虚幻的神韵。从湖的深处翻卷过来的波浪,因为有了树的亲近而文静了许多,深入林带的时候仿佛流淌着一种淡淡的暧昧。聆听清风缠绕碧树的簌簌声响,捕捉天籁从树林中悠悠筛落的音韵,不禁莞尔于心。
  其实,恒龙湖四周的各种树木是这水天之间最具禅性的植物,也是最富生命情感的植物。一棵树撑起一片天空,让湖水的凉意氤氲在思想的时空,成为人和世俗景仰且能享受的神圣之物。这是树的品性所为,也是湖的境界所为,它把阳光、湖水,以及树的绿韵有机衔接,组合成一幅画,一首诗,一片怡情世界。这里的每一棵树都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让人爱慕不已,心生贪恋。真想自己也变成一棵树,临湖而立,享受阳光的温暖,享受湖水的浸润,成为湖岸上绿色风景,成为恒龙湖诗意画卷中的艺术小品。
  最动人心弦的当是湖中的万乐岛以及一座座形态各异的湖边半岛,它们以自身特有的方式演绎着恒龙湖神秘美感,写意恒龙湖山水相依、情韵一致的唯美境界,令人意乱情迷,如入蓬莱仙境。这情境让我想起刘禹锡《望洞庭》那首诗,小小的一座君山岛孤独地坐落在洞庭湖中就被诗人比拟为白银盘里的秀美“青螺”,那恒龙湖里万乐岛以及那些各具特色的半岛,一个个不逊于君山岛之美,岂不比青螺更有神韵?这是一片山水之美的物象聚集和境界展示。遗憾的是早生了一千多年的刘禹锡无法来到当今的恒龙湖,否则的话诗人定会移情别恋,把他那不吝溢美的诗句,投放到这片柔情万种的湖中,流芳千古。
  很想知道这比“青螺”还秀美、还灵动的岛屿是怎样成为风情万种之身的,更想知道这些充满神秘的岛屿是怎样成为奇异生命和谐家园的。它们是在演绎一段进化过程还是在演绎一种生命境界?它们是在见证一座水库的破茧成蝶还是在见证一片水域恩泽社会的绵长情意?我们无需具体去解读它们的内涵和外延,我们只能体味,在恒龙湖这幅诗意山水长卷中,它们是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之笔,有了它们,恒龙湖便厚重而灵秀。
  带着些许遗憾,我在这诗情画意里徜徉。折一段柳枝,在湖里随意打捞诗的胚胎,简单润色一下使其变成一阕唐宋诗人的长歌短令;摘一朵蔷薇花,移栽到湖光山影调配的湖面上,变成一幅明清画家的山水写真;张开胸怀,尽揽恒仁地域文化厚重的底蕴,组合成一篇篇声律藻饰的抒情散文。将恒龙湖山为德、水为性的特质赐予我的心灵慰藉化为自己内在修为意识,使得审美情趣在这自然生态的本源里寻求一种对应,理性思维在这超凡脱俗的境界中得到一种回归。
  乘船入湖,一如苏东坡所说,“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诗人就是神奇,竟然在一千多年前写出了我现在的感悟。极目远眺,环水似飞龙,峰峦如黛墨。竹海林涛,含碧纳翠,山随水转,景伴舟移。马面石妙景天成,分外壮观;“七音谷”两壁对峙,天开一线;鹰嘴岩古松如同黄罗伞盖,有着黄山迎客松的神韵……沿岸万千景物因为有了湖水的浸润,便盈满地域情怀。
  如此绝美的湖光山色仅仅用眼睛自然是看不过来的,也体悟不出超出视觉之外的幽深意蕴。我忽然想起邓伟标的那首《听湖》乐曲,由箫与提琴为主演奏的优美旋律,再加以月琴、琵琶等多种弹拨乐器配合而营造出的行云流水般的意境,与我此时的听觉是何等相似?轻缓舒柔的旋律似是让人看到摇曳生姿的婆娑水柳,欢快跳跃的节奏总让人联想追风逐浪的湖鸟,温婉细腻的乐曲,吟唱出山水相依眷恋无比的绵绵情愫。在这种恬淡的意境里,即使是疲惫的身躯,沉睡的心灵,随着这悠扬的旋律,也会在恒龙湖的梦幻之中飘飘欲仙。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