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汉语的白银黄金
来源: | 作者:姜庆乙  时间: 2019-12-03
  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外汇储备在世界上是个大数目,我们的汉语不但近十四亿人在讲,许多老外也学,但中华文明真的复兴强大,不仅是政治经济层面的指数如何,还有重要的,我们有没有开元天宝年间的诗歌,有没有康雍乾时期的曹雪芹、吴敬梓、纳兰性德等留给后世子孙和世界?是否有一天在英语世界学生的教科书中出现我们这个时代作家的作品?
作为诗人我可以说,文明进程的终极价值就是“人诗意地在大地上栖居”,而文明的血统就是它的语言,布罗茨基说,“诗人——我重复一遍,是语言存在的手段,或者,如伟大的奥登所言,诗人就是语言赖以生存的人。写这些诗句的我不在了,读这些诗句的你们不在了,但写出那些诗句的语言和你们用它阅读那些诗句的语言却将存留下来,这不仅是由于语言比人更为长寿,而且还因为它更适应于突变”。那么,我们的诗人能否代表这个古老民族那张年轻的面孔——诗歌的脸, 而诗歌的脸常常显得忧郁,这一点像娜夜的诗。
 
A   “向自己痛苦影子鞠躬的人”
1
 
  娜夜的写作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这也是本土汉语新诗获得现代性时段。现代性是什么?作为文学艺术就是独立于历史架构之上的言说,以人做为起点与终点的价值关照。你所传达的是这个世代人们的精神真相,并非代言者,却是普泛的、人性深处的呼吸与回声。
  想来,李杜之于陶潜、谢眺、鲍照等在他们的时代是具有现代性的,而在真正的诗人那里,中国的诗脉也不会因诗写方式转为白话文而割裂或中断。(白话文,恰切地说,是汉语的现代性表达方式。)从文学史看,只要国家民族有了一个较稳定时期,新的文学体例就会自然出现,比如宋词的成熟之于唐诗,明清小说中的佳作也同样如此,这源于民族自身的精神创造力。同样,今天的汉语新诗会因一些代表性诗人的出现而为这个语种标注荣耀。下面谨借娜夜的部分文本加以解析说明。

2
 
生活

我珍爱过你
像小时候珍爱一颗黑糖球
舔一口   
马上用糖纸包上
再舔一口
舔得越来越慢
包得越来越快
现在   只剩下我和糖纸了
我必须忍住:忧伤
         —— 选自《娜夜诗选》

  诗九行,如古典律诗体例,逆向的时间镜头:中年青年少年童年,与心灵间产生无所不在的冲撞感;黑糖球如幻想和伊甸园,诗人独有的敏锐说它是黑的,强化着我们深刻的记忆。人总是因社会性异化、生物性退变不断离开生命的那个原点,在人生中绕行,因而这首诗对于过去的人、未来的人都有效适用,这也是娜夜许多作品中常蕴含的普世性的关怀。
  诗人较常人更自觉地意识到,人处于肉身中的短暂性,此诗不同凡响处,并未去言及外部的沧海桑田,而直指生命内里的不可逆转的退变。也就是触到了人之存在的核心痛点,朴素明澈,令人惊奇。“舔一口  / 马上用糖纸包上/  再舔一口  /  舔得越来越慢/   包得越来越快,”对细节的洞察描述,由此产生动感波澜,由局部荡漾开去,细腻传神的诗风,如一根针,引着我们末梢神经那条线,入情入理,入木三分,以小见大的作为即在此.....
               
3
 
白银时代

我读着他们的诗句    他们做诗人的
那个时代
流亡   逮捕    处决    集中营   
雪花兄弟的白袍  
钟的秘密心脏  
俄罗斯   有着葬礼上的哀伤
死对生的绝望……
黑暗    又意味着灿烂的星空:
那些秘密
而伟大的名字
意味着一个时代:小于诗
        —— 选自诗集《睡前书》

  娜夜在一首诗中写过,“我最好的诗都来自北方的冬天,最爱的人都来自想象”,的确,她生于辽宁,居住甘肃,冰雪季的地理气候同北方民族的俄罗斯似乎血缘相亲。俄罗斯文学在精神意义上养育过我们这一代作家诗人们,不必说,我们的相似性太多了,一个汉语诗人缅怀她的俄罗斯同胞,不管身处哪个国度,发出白银音质的人都是诗人的亲族,对人类性价值的关怀解读构成她超拔的那种宽阔。直观上,她的诗朴素,洗去喧哗繁华的朴素从哪里来?在她的许多诗作中可以触到博大——生命的、爱的体验与降落的那种,所以从语言到形式,到诗内部结构的搭建,都质朴明澈,从而发出柔软而又硬朗的深叹和呼喊。“一个时代小于诗”。
  
“ 雪花兄弟的白袍 /   钟的秘密心脏   / 俄罗斯  / 有着葬礼上的哀伤   ”  超现实的象征主义技法,在平缓的叙述中,娜夜有瞬间起飞的能力,精彩的亮相构成她独有的陡峭。诗人张忠军说“娜夜的诗是针尖削铁,她的陡峭是九十度,大于众位的落差”。——陡峭意味着险境、高处,一种濒临绝境的状态,却能俯视,如海浪被潮汐推涌,是必须到达的高处,而又必然的跌落——浪回到水。
  记得读过特朗斯特罗姆一九八九年来中国写的一首诗《上海的街》,其中对中国世态人心的描写到位传神。布罗茨基写过一首《明代书信》,这些跨越文化时空的主题显明诗人的视野胸怀,构成一个语言共同体下的诗歌谱系。
  娜夜的简约、凝练,中国山水画似的省略、空缺,与特朗斯特罗姆的诗风有共妙处,这是颇耐回味的,是东西诗歌汇流相交的一个范例,大抵有原创性精神的诗人,在美学取向上的某些相近也实属常理。特朗斯特罗姆《夜晚的书页》中几行“.....我沿着色盲的夜,朝山坡摸去,白色石头向月亮发送信号——一段长五十八年、宽几分钟的时间.....”令人过目难忘;娜夜的《然而可是》中几行“......关了灯  他制造黑暗   拆开苦难的十八个笔画    系在身上戴在头上....”这里,“苦难”被如此解说,唯有中国诗人做得到,并且“系在身上戴在头上”与旧约圣经《申命记》的经文“系在手上为印记,戴在额上为经文”产生互文关系。两行诗内蕴中西经典文化,血脉交融而不留斧痕,为此,我们该清楚新诗到达了哪个位置。首先诗歌是写给本民族读者看的,而我们的读者评论家在优秀的文本面前该更自信些。
 
4
        
风中的胡杨树
 
让我想起那些高贵   有着精神力量和光芒的人
向自己痛苦的影子鞠躬的人
——我爱过的人    他们   
是多么的相似……
因而是:
一个人
不会再有例外  
           
  ——选自诗集《起风了》

      常感叹中国古典诗歌给我们留下一个多么伟大超绝的传统,我敢说,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所望尘莫及的。诗歌作为民族灵魂,生命一样的东西,只有传承其美学内涵的诗人才能与中国人固有的
美学心理结构合拍共鸣,记不得哪位西方大师说的,一个诗人只要秉承他的传统的百分之九十,再有百分之一二的创新就了不起了。但我们的情形经常是趋向与传统不同的一面:玩语言的怪脸,拿主义的姿态。忽略作为诗歌品质与古典同的一面,这是与古诗生命气脉的那种同,是其美学内核的传承与延续,而只在语言样式的小异上区别该多好啊。
      此诗用比兴手法一气贯通,由树及人,及诗人所爱,“向自己痛苦影子鞠躬的人”虚实叠加互换,可谓大虚大美;影子代表我们梦想的生命投射,冠之以“痛苦”愈加化境;真正的理想主义者都会有胡杨树那样的沙漠境遇,而为什么鞠躬,个人都有自己的体会,我不必赘言。记得谁说过:对一首诗的赞美,就是反复去阅读它,然而这样的诗读后便可记忆,剩下的就看它能否战胜遗忘与时间了。
 
B   “大于诗的事物”
  
5

  在交响乐队中,小提琴居于乐器王子的位置,想起帕尔曼演奏的《魔鬼的颤音》、《G弦上的咏叹调》、《温柔的行板》......我所喜爱的几位女诗人:茨维塔耶娃、普拉斯、辛波斯卡娅就是被上帝造化成小提琴的那种,当然,还有李清照,更是她们中间的帕克尼尼了。同样,娜夜源自骨子里的抒情特质——爱的演奏与古诗的气脉声息相通。
  回想一下,我们能背诵的一些古诗词,哪一首不是抒情的?无论达意或托物,其情感内核都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血统基因,唯有真挚情感与爱的言说合奏才能达至美的穿透、杀伤力。
  这里言及的抒情,就娜夜的写作论,是对“真”为何物的探求及发现。在这个复杂的人世间,想保有自我心灵的完整极难,但诗人若不说真话,我们族类只能退化为“会使用谎言的那种动物”,如果人不在真实之中,他就不可能是自由的。因此,在娜夜即将出版的一本诗集中,她把《生活》、《真相》、《自由》三首诗放到最前面,如三块基石立稳脚跟,又仿佛多重主题合奏,形成深厚背景的交响。

6

对一尊塑像的凝望
 
我一边看
一边为他重新命名
我从未这么认真地使用过我的眼睛
当我的目光开始发热   变亮   让石头变软
透过时空的风霜
信仰的锈迹
在他凸起的地方凸起
逆光的地方逆光
在他停止的地方继续思想
我感到:激情
还在
许多次   我以为我已经抵达了触摸
——在他空荡的臂弯里
埋进我的头
  ——选自诗集《起风了》

  首先喜欢这种如弓弦上迂回徘徊的音律节奏,《向西》、《望天》、《睡前书》、《我需要这场雪》等,也是这样,如潮汐推涌向岸,又回旋着退去。如果一个诗人获得了海潮般的节奏、韵律,那么,她的覆盖将如何宽广。
  一首诗把艺术对象还原为真实不难,难的是把这份真实又塑造成新的艺术形体,仿佛回归于血肉而复生。
        起初,以为这尊塑像是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吸引了她,或者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据说,许多女子在裸身的大卫王面前发出尖叫、晕倒,其中也不乏男子被他的美震撼而倒下去.....最后知道其真相是罗丹的《思想者》,这番诗意的幻想游历有趣的紧,诗人投放到塑像上的目光是从精神回归到人性的历程:一个男子,思想者,无论伟人还是常人,都带着历史的那部分残缺;一个生前靠写书还债,一个写着“你有一首伟大的诗 /  和被他毁掉的生活”(《诗人》)的女子,东西方两位作家的目光瞬间相接,心灵感应.....在此,我看到语言的雕塑美诞生,“在它空荡的臂弯里埋进我的头”,这种抒情的方式产生幻境,仿佛语言生出形体、触感,是新的雕塑拔地生起,实现了诗人的再命名。

 7

  经常会听到一些诗人谈到悲悯,难道自以为有爱心就生出优越的姿态吗?那些贩卖情感假货的人,把自己当什么人呢?如果诗歌在当下没受到应有的尊敬,恐怕这也是原因之一。
  娜夜写了不少关于孩子的诗,母爱近乎于神性。在此,不妨多说一句,只有写孩子和爱的主题时,娜夜才显出自己的性别立场,除此,以女性写作去定义她实在错误;诗人只有大与小的问题——艺术能力、精神肺活量的区别,这是不必多说的。
 
8

日记

去了孤儿院
月亮是中秋的   
月饼是今年的    
诗是李白的
孩子们的小衣服是鲜艳的  
小手在欢迎
一切   都是适合拍摄播放的……
院长的笑容谦虚        
办公室的奖杯是镀金的
君子兰是开花的
标语是最新的
哦   孤儿院的歌声如此嘹亮
我的心却无比凄凉
回到家   我认真地叫了一声:妈
  ——选自诗集《大于诗》

  真实,反真实;抒情,反抒情,口语的却是白描的——读此诗时,我明确了一点,口语只能作为诗歌的手段使用,而不可能成为什么派,“歌声如此嘹亮,心却无比凄凉”,对仗,形成巨大落差.....“回到家,我认真地叫了一声妈”,是娜夜写的最好的诗句之一。悲悯不是别的,是介入,是同感此情,是怜恤。再请看
 
孤儿院

我眼前的标语
气球里的节日
挂在墙上的祖国啊
那些攀着梯子刷标语的哑孩子
继续刷着  
为孤儿院的光荣与明天
他们的哑
越攀越高
 
摸到了天空的空
雷声替闪电看见一张脸——孤儿的脸
  ——一张全世界孤儿的脸


这世上   没有什么是相同的
只有孤儿的脸
   ——选自诗集《大于诗》
 
  这种揪心的疼痛的表达只能出于母爱的怜恤,真实的人道,更是天道,是她自身的冷颤渴求温暖的抚慰,目睹人们的伤痛而捂住自己的疼。其实,诗歌实现不了什么救赎,而是分担与抚慰,或者
这也是人间性的救赎了。

9

  娜夜喜爱西方古典音乐,喜欢巴赫、勃拉姆斯。诗人是歌者,但必须是作曲家的那种,唱出自己的旋律。诗除了语言之外,乐感美则是构成一个诗人独有风格的更重要因素,一种弥漫渗透的力量会更持久地存于心灵,或许,人们称诗为诗歌的深意正在于此。但,我们通常误解古诗的好处是可以入乐歌唱的,岂不知,所有音乐的诞生都源于诗的那种情绪、起点,诗、音乐都是时间的艺术。诗作
为天地性灵一样的东西,由万物之灵的人写出,其中自然蕴含万事万物的节律生息,自由诗体的出现,则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可能。
     布罗茨基说得更好“一首诗中所谓的音乐,实际上就是一种重构的时间,重构时间的方式,会将这首诗的内容带向一个从语言上说是必然的可记忆的焦点,换一句话说,声响就是时间在那首诗中的位置,诗的内容借助声响的背景来获得一种立体视觉效果。

某个秋天的一天
 
我安静地玩着空气
在精神病院的长椅上
一个男人向我走来
他叫我: 宝贝
他的风衣多么宽大
他的女儿像他年轻时一样忧郁  迷人  
我的眼神呆滞
或飘渺
空洞或涣散
我看一会儿他们
玩一会儿空气
他叫我宝贝
在精神病院的长椅上
我已经分辨不清他是我的孩子
还是我诗歌里的情人
 
  ——选自诗集《娜夜的诗》

       读过伊丽莎白.毕肖普的《拜访圣伊丽莎白》(写疯人院里的一个男子),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来参看,两位诗人在处理各自诗歌经验的相似或不同,我们读一首诗,会不自觉地把潜意识带入其中,每个人在潜意识中都带有疯狂,精神的实质就是在理性与疯狂间徘徊。在现实世界做理性的动物如同戴紧箍咒,不好玩。这在米沃什写给罗伯特.洛威尔(洛威尔住精神病院)的一首诗中也可得到证明。

    “我安静地玩着空气”,典型的娜夜式的轻盈、陡峭,来自对世态人心的某种绝望,诗人以语言的能力打开通向混沌的一扇门,至少让我们朝自己内心的深渊望了一眼。由此,好的诗开启混沌,也是从混沌而来。
      《母亲》、《信仰》、《写作》、《手语》,在这些诗中,可看到娜夜式的抒情,是基于“我就是你,你就是他的立场上言说,换句话说,是出于大情怀的投放,投入。诗歌的问题不是抒情与否或怎样抒情的问题,而是写诗的人爱没爱过的难题,请问诗人们,你爱的是什么?
C    “点到为止的蓝”
 
10

反抗
 
我的反抗   是一张哑孩子的嘴
他动了一下 
又动了一下
——但世界啊   独裁的麦克风   你们什么也没听见
 
革命或《动物农庄》

革命
就是废弃一些标语
就是一些鞭子
被另一些鞭子抽打
在奥威尔的《动物农庄》里
就是那支高亢的野兽之歌
和那些动物们的喊:
两条腿   坏
四条腿   好
就是一只绵羊和一阵北风
被追认为烈士
但  很快
就被遗忘了
  ——选自诗集《起风了》

  让我决定写这篇文字的主要是读到了这两首诗,以及与其相近主题的《夜归》、《真相》、《聊天室》、《一声喊或会计师之死》,因为这是决定一位优秀诗人是否能走向大诗人路途中的重要标志。就艺术处理而言,这几首未必及得上《起风了》、《青海、青海》、《喜悦》、《写作》、《2008年5月19日》、《村庄》等,但决定一个诗人命数的那些文本,最终不仅是艺术性高超到什么地步的问题,而是诗人的灵魂伸延到怎样的广度,对文明历史性的解读触及到何等深度的问题。一个好诗人,必然属于其身处的那个世代,并且被本民族文明的进程所拥有,而且这个诗人的声音可以被世界所听到,就是说,在另外的民族也有其真正的读者,或许这只可能是后来的事儿,但好诗和它的作者正需要时间来考量。
  《反抗》,让我们看到一代人的面孔,我的你的都在其中闪烁明灭。真正的霸权不是别的,而是麦克风所代表的话语霸权,大人物、小人物都试图走向这一通道,但麦克风的功用也可以用来唱歌,那时候,哑孩子至少会会心地笑。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农庄》算一篇预言小说,娜夜又做了一次预言性地阐释——打开门,借从历史过道里吹来的凛冽北风驱散“革命”所留下 的污秽之气,正如辛波斯卡娅在一首诗中写的,战场肮脏的遗迹总需要人来清理;“两条腿坏、四条腿好”,实在是对我们的族类中隐藏的恶的动力学的绝望,但愿在二十一世纪世界上不发生我们看过的那些悲剧。

11

 现在来读一点轻松的
        
 聊天室
 
一个资产拥有者在抽烟   喝茶  玩打火机
咳嗽时   摸一下给市场经济
下过跪的双膝
他再一次强调:拒绝任何形式的回忆
我们的评论家   在批判
一只鸟:
从民间的树杈向政府大楼的飞行中 
这只鸟彻底完成了立场的转换
它的叫声
是可疑的
必须警惕
我喜欢的诗人   他们叫她
女诗人:
我被告之朗诵
就是说    我必须公开发表一次
我的脸蛋   三 围    新衣服里的旧身体

  这是《聊天室》中的前三节,娜夜诗的现场感、贴切性、到位率极高,诗里的人物形神兼备,立体感强,因情境化的呈现而呼之欲出,这与中国古典艺术的写意相通:从内向外地生长、扩展,因为凡有生命的都是从内向外生长,可见艺术样式与生命方式源同一理。其实,写意性与表现主义所主张的实质上一致,因此,娜夜的诗歌题材、主题无论是西部的、殿堂的、情爱或宗教的以及中外之人总总生存面貌,她所写的都是中国人的诗——古典诗性、诗意与现代汉语的表达契合贯通,就是说,我们古代的优秀诗人如果生活在今天这个时代也会以这样的方式写诗,这就够了。

一个资产拥有者在抽烟   喝茶  玩打火机
咳嗽时   摸一下给市场经济
下过跪的双膝 .....
一只鸟从民间的树杈向政府大楼的飞行中 
这只鸟   彻底完成了立场的转换
 
  这种对时代特性形象化地高度概括,冷静、传神;诗人若能做到使更广大的人群活在“他”的语言中,大概就是新诗的胜利了——无形的大众不是不要我们的诗,而是我们没有把大众真实的生存面貌艺术化地呈现在汉语的脉动里;那些无论向什么屈过膝的人,虽然拒绝任何形式的回忆,但每个被屈辱烫伤过的心灵都接纳使自己成为他者的艺术的关照;艺术对个体的功用,换言之,诗歌的力量:就是使自我成为他者,这时候你可以从有限中被释放出来,在集体无意识状态下,成为整体的那个人,从而来到了上帝那里。
 
12  
 
一声喊或会计师之死
 
一声喊
使深夜里听见的人都捂紧了自己的耳朵
又留了一条缝
 
就一声
 
秋风听见一片落叶
大地听见一根针
生  听见了死
有人磨着假牙
听出了反动——一个多么不愉快的词
我原谅了他的   聋
 
女清洁工这样描述楼下的现场:
从十六楼  中年男人   身上绑着一本帐
上午十点


他家的门
立刻被贴上了盖公章的封条

  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或悬疑电视剧,但一首短诗容纳了这些且更为出色,事件发生在诗人居住的楼内。大抵娜夜所有的诗写都来自亲历亲闻,因此,她的诗好像是我们正经历的生活,在我们中间。   
  阿赫玛托娃说“我的诗句是从垃圾堆生长出来的”,破碎的现实、破碎的人性,这大概也适用于娜夜,她诗中的忧郁气质基本上也源于此。一首诗所能抵达的真实,心灵底片式地冲洗,扔一块石头入水,搅动起漩涡,漩涡能把漂浮的东西吸进去。读她这一类诗,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杜甫;老杜的沉郁和娜夜的忧郁(作为女性她只能忧郁),在美学取向上有某种内在的契合关系;他至诚,忠君爱民,她遵循内心的感受,诚实,至真地爱孩子们,忧民。中国传统士大夫入世而独立的人格操守在这样的诗写中延续着。我们古典诗歌的成就也正是因有这样一些人在那里,而产生气象、性情、风骨,古代的好诗人也等同于西方现代的卡夫卡、托尔斯泰、曼德尔斯塔姆、里尔克、艾略特、米沃什等这样独立的知识分子群落——独立的价值判断、普世的精神关怀,看一看我们还缺少什么,是不言自明的。

D“理想主义的舌尖舔着泪水里的盐”
 
13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最好的一部长篇《卡拉马左夫兄弟》中借左希玛长老说“生命就是天堂”。娜夜对信仰的追寻(包括那些写西部风物的诗)也是走在这条路上。
 
首尔早晨
 
这么早   一只喜鹊
站在教堂的十字架上
朝阳在云中
在荡漾
一只喜鹊
在十字架上
它沉默
它不开口
——我们人类真的还有什么好消息吗
而我已立下誓言:热爱以后的
生活    爱
索尔仁尼琴的脸
 
  ——选自诗集《大于诗》

  喜鹊与十字架,东西方两个文化符号,好消息(福音)与救赎重合一起,一旦被诗人看见便产生诗意的巨大张力。世界和人类得没得到救赎,作为一个非教义的信仰寻求者,她对世界和人的现状不可能不绝望,“我们人类真的还有什么好消息吗”,同喜鹊对话也带有些天问的味道;索尔仁尼琴的脸代表着受苦、坚忍,或许还有诗人才明白的某种作家表情,大概爱他就意味着:把写作进行到底(誓言的味道),这一瞬间,诗人对自己的身份重获领悟,就此,她是得到启示的。米沃什说“写一首诗就是信仰的一次行动”,娜夜正是以诗歌的方式信仰着,而信仰的方向就是她的那份写作的宿命。

14

信仰
 
她看见什么
爱着人类合法的伤痛....2008年的我
教堂正在关闭的门
停了下来
 
她叫我孩子
她叫我可怜的孩子
朝着天光的方向捧托我的脸:可是....上帝
已经走了
 
信仰   它还该叫什么
在尼埃拉依教堂的台阶上
 
我解开大衣上的围巾
披在她瘦小的肩上   我说出了此刻
眼前:  不   我是来和你
相遇的
 
我是来和一双为黎明的第一个忏悔者
和最后一个祈祷者
开门的手
相遇的
  ——选自诗集《大于诗》

  一个东方女子黄昏时来到意大利乡间一处小教堂门前,一位年长的女执事正准备关门,两个人用简单的英语,用眼神在苍茫暮色下交谈,交换对上帝之爱的渴念。
  艺术家的心灵想看到一个有形象的上帝——完美的爱的形象化身;“人类合法的伤痛”是什么?是每个人都有的局限或残缺,但上帝的形象是不被目力所见的。她叫她孩子,可怜的孩子,上帝在此情此景下是否也捧托她的脸,说同样的话呢?....若上帝是爱,爱只会表现为交流与行动,是解下大衣上的围巾披在她瘦小肩上的动作,两个不同半球上不期而遇的陌生人,诗人看到为祈祷和忏悔者开门的那双手,上帝是那扇门、那双手吗?又是谁安慰了谁?一个东方诗人与基督教发源地信徒的这次相遇,真实的经历似乎蕴含着广大的象征,借着爱,人可以没有文化背景、抹去个人身份,这一瞬间似乎可以传递永恒,可以......
  这是我读到的娜夜最动人心魄的一首诗。雨果说“科学的尽头就是艺术,艺术的尽头就是信仰”,那么,信仰就个人而言,有没有尽头?“它还叫什么”,在诗人那里,它只能是透过人的生命的那种爱——“秋天的风就要来了/ 我放下其它 / 为另一个孩子/ 把一个孩子的短袖接长”(《作文》),“吹过雪花的风啊  /你要把天下的孩子吹得更漂亮些(《幸福》)”,“请给诗人们被他的国家热爱的词  / 这多么重要!”(《祈祷》).....一个向无限的存在发出恳求呼吁的人,当她在这样的爱里面时,就是在信仰之中,到此,我领悟到“写作就是祈祷”(《卡夫卡》)这句话的真意。因为,写作意味着同无限的那种交流、传递,是向上的言语,以文字的样式降临,又以新的语意学密码作用到人身上,由此,信仰和诗歌不会是别的,而是一种降落,面向最广大的心灵区域着陆。

15
 
  在我所阅读到的现代中外作家中,娜夜大概是写到“诗人”这一主题的最多一位,而她的作品比我们都崇敬的特朗斯特罗姆也多不了太多。
  如今,诗人在我们这个曾以诗为荣的古老大国处境如何,不必多言,在西方的境遇,奥登也早已做过阐释。现代社会的加速度发展,权力结构的分化以经济作为动力引擎,凡此种种,诗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无用越来越显明。然而,文明将往哪里去,仅是上帝知道的事情吗?诗人作为已有的人类文明的守护者,成为社会的孤儿是必然的命运,但这里存在着一个社会与文明间关系指数比的问题,诗和诗人被社会、人群接受的程度便是这个指数比良好与否的最形象说明。
  孔子说“不读诗何以言”,如果一个社会或国家在人与人的沟通上产生了大的矛盾和问题,其深层的文化原因是什么?早已被圣哲说中。再请看娜夜的部分诗句“诗人——当我省略了无用和贫穷  / 也就省略了光荣  / 雪在地上变成了水”(《向西》)让我继续这样的写作:     “我们是诗人——和贱民们押韵   ——茨维塔耶娃在她的时代 /  让我说出:   惊人的相似”(《写作》),“梦里 /  我看见他们——那些自杀的诗人  /一个个谜底似的笑/  死有一张被意义弄乱的脸”(《在梦里》),也正是这种回声的反馈。

16

  在娜夜的诗作中,写男女情感主题的占不小的篇幅,正如《手写体》所引用的“我们都是单翼天使  / 唯有相爱才能飞翔”。
  娜夜的情感演奏具有一种复调式的结构特征:灵与肉、自我与他者、他者与社会之间的挣扎徘徊,是肉体的真实活泼,又是心里的矜持散漫,表现为现代与古典互否、交融的那种混合,这从她喜欢约翰·列侬这一点上可加以注释。
  人们经常忽略一个最简单的常识:诗人也是作家,所以写爱情婚姻的不见得都是作者的情感自传,而是我们这代人普遍的内心面孔,诗人除了亲历的事还有亲见的,所以这部分诗作是最接近大众的,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每天都在上演的剧目实况。《哪一只手》、《离婚前夜的谈话》、《我知道》、《说谎者》、《现场》、《亲吻》等,请读者自己亲身领略吧。正如布罗茨基说的“艺术是一个寻找肉体时却发现了词的灵魂”,真的是这样。在读娜夜这些诗作时,惊讶地发现,艾略特《荒原》中情爱被异化、退变的情形,也是我们的现实常态,这些诗真实地反映出中国人在现代性下的荒原的那种调子。的确,所有诗人都是在写一首诗——自由、真相、生命。
  娜夜出生在辽宁兴城,那个小城有菊花岛,周围是海。六岁时她离开那里随父母去了大西北。而当我再次重读这样的诗句“那是海底的天空 /  闪电在潜水/   大海使太阳诞生 / 一跃而起 / 那巨大的光芒 /   使天空踉跄了一下   / 又挣扎着站稳”(《看海》),便知道谁是娜夜,娜夜是谁了。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