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辽宁报告文学创作不甚丰富,仅有一部传记作品和两个篇短作品问世,历史追溯与现实表达依旧是两个描写的维度,代表了作家参与生活的一定的深广程度。同时对于作为文学大省的辽宁,在报告文学方面的切入程度,对题材把握的敏感性、创作勇气、艺术技法的创新等方面还不免带有遗憾。
沙爽出版了长篇传记文学《桃花庵主——唐寅传》,她带领读者回溯到明中叶那样一个充满微妙变化的时代,清晰勾勒出居于时代精神指引下的画家、文学家唐寅的人生起伏轨迹,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断追求“成为自己”的人——一个用特立独行来应对面前复杂的世界、用诗书画表达内心真实自我的人。作为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这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尊重史实为经,以文学化的复原为纬,追求叙事的确凿有据,较好地还原了唐寅作为历史人物的本来面貌,是一部文化内涵丰富、人物性格饱满的传记作品。它首先将传主将唐寅置于明朝中叶的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中,以详实的历史资料,把唐寅成长、生活的经历与时代结合叙述,同时,又注重描写同时代文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用具有苏州地域文化色彩文人群体烘托出唐寅的个性品质,力求再现真实的唐寅,揭示了他幽默、天真,并且具有超越他所处时代的自由精神。
以往民间传说中的唐寅浪漫风流,这本传记里的唐寅则淡泊清高。哪一个更真实,哪一个更可爱呢?这本传记真实表现了历史现实的风貌,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唐寅,写出一个性情文人的人生和命运。 历史上那个真实的落魄才子唐寅,从壮年开始,就一直心怀不平和忧戚。无论走到哪里,他的身后,总是跟着一个名叫“怀才不遇”的影子,那是他自己的内心。读者一旦懂得了这一点,也就懂得了他向人世呈现的每一个侧面:偏激、傲慢、颓唐、放纵……甚至怪异。从嬉笑到悲怆,从滑稽到庄重,唐寅如是也。
此外,本书对唐寅的书画创作成就施以浓墨重彩,详细释读。这既是为唐寅立传的题中之义,也使读者能够深度理解唐寅内心的世界和心路历程。全书情节安排张弛有度,文笔优雅,还原了传主生活时代的苏州城,那些市井、亭阁和嚣声,那些小桥、桃花和流水,那些端庄正容或心怀迂狂的士子,那些表情生动的贩夫走卒……声情并茂地跃然纸上,读来更是一种享受。可以说,作者以自我艺术的探索精神完成了一种对人物传记文体的尝试与创新。
王多圣的报告文学《我们的机器人》(节选)以幽默洒脱的笔调再现了中国机器人龙头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的创业历程、以及它在一代代科技人共同的奋斗拼搏精神指引下所取得的辉煌业绩。作品以谈话絮语的叙事口吻,从机器人发展的来龙去脉谈起,对当下中国和世界机器人水平的揭示,未来产业发展的可能,并且突出地刻画了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在世界机器人发展版图的位置和态势,开启了读者对“机器人”这一神秘领域的无限的向往和渴望,也揭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民族精神内核。作品是作家积极深入社会生活实践,扎根人民的,体验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果的一个很好答卷,非常契合时代主旋律的创作。
刘国强的报告文学《搏冰我当先——国网辽宁电力有限公司“11•7”擒冰大决战实录》将视角聚焦2015年11月辽宁遭受的雨雪冰冻灾害对电力系统产生了巨大的破坏,在国家人民财产生活受到巨大威胁的时刻,辽宁电力人吹响集结号,冒着风雪严寒与生命危险,在深山雪野中行迹千里突击抢修,终于在短短的三天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任务,打赢了一场与自然搏斗的漂亮仗!本文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报告文学创作风格,充满激情与张力的叙事,将点与面结合,对全局与细节的勾画,人物外在面貌与真实内心的结合,一唱三叹的吟咏,将普通人身上所爆发的力量写到了极致。这里作者不但描写了整个搏冰抢修事件的惊心动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塑造了以“辽电铁军”为代表的平民英雄的群像,凸显了新时期中国建设者的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透视了我们国家民族在新的时代精神的指引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必将走向更为光明的未来的历史趋向。这篇报告文学是作家深入生活一线、追寻时代精神走向的可贵范本。
综上,辽宁的报告文学作家还应该以更大的勇气参与生活实践,站立于更高的视角,把握生活的本质,回答时代的种种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