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的消息一经公布,就注定了这个春天是中国儿童文学倍受瞩目的季节,也代表了它承载经典艺术品质、走向世界儿童文学高度的标识。辽宁的儿童文学经过上世纪九十年代到本世纪初“小虎队”的繁荣时代,近年进入了一个沉潜、积累与调整时期,作家们多转入自我探索与创新的实验阶段,当然其艺术表达的分野也愈发明晰,各种类型的创作在同一场域内处于不同类型的角逐之中,何去何从,尚无定论,更有待于作家的自觉和质量更为上乘作品的出现。
作为辽宁本土的儿童文学作家,常星儿一贯以他古典的、乡土的、温暖的、悲悯的艺术情怀书写着关于人性的美丽与忧伤,他以辽西特有的自然景观与人文风俗为载体,拓展了儿童文学的内涵与外延,表达人类普遍的情感、共同的价值观念和美学追求。他新出版的长篇童话《想念那木斯莱》正是一部歌颂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闪烁着诗意和人性光芒的作品。“我”,女孩宛如雪,为了寻找与鲜花一样美好的东西,来到了湿地甸子那木斯莱,并在黑鸛先生的引导下来到了甸子上的礼镇,进而结识了爷爷、男孩星子、大黄狗、兔子等许多动物,并且各他们和谐相处,过着充满自由与欢乐的时光,虽然最后我返回了自己的家——风沙之城阜阳,但是我期待着再回那木斯莱……在那木斯莱这个理想国中,人与动物是朋友,沟通与理解起来毫无障碍,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追求,大黄狗要写歌曲开演唱会、黑鸛先生要写书、兔子们要上课学习,星子则带着我认识北斗星、采集露水、铲回阳光、做月光纱巾和晚霞胭脂,这里有一切人间想都想不到、做也做不到的事,有最自由自在的生活,有最纯真的关怀与热爱。人、动物、自然之间美好地相处,即使分别也会流下幸福的泪水。作者张扬着自己的想象力,构建了人类的理想之地,完美无瑕的情感与身心的最大程度的自由,这不就是人类一直所追求的东西吗?作者用童话的形式再现了人类的理想中的境界,表达了超越俗世的纷扰、寻找最美、最宝贵的情感的渴望。
闫耀明出版了作品综合自选集《太阳的季节》,包括了小说、童话、散文等作品,是他近年优秀作品的合集。闫耀明以淡雅的文字、质朴的叙述,关注少年的最真实的生活感受。无论是乡村或是城市少年,他们在成长中经历的心理碰撞,成人世界带给他们的影响,或大或小或轻或重,都会令他们的内心产生波澜,对他们思想和性格产生影响,作者及时地捕捉到了这种少年内心最真实的东西,处理好现实与虚构的关系,以故事的方式再现出来。可以说,闫耀明的作品很好地反映了这种少年不为人知的心理律动,颂扬了社会正能量和世间美好的情感力量。笔力简洁、朴素,却有小的波澜、温馨的画面,可以说是品质上乘的儿童文学作品。
马三枣近年致力于创作“烙有中国印的小说”,追求具有中国传统美学效果的创作,短篇小说《鸟衔落花》获得第五届“周庄杯”全国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大赛特等奖,成为他此项实践的印证。溪山禅寺的小和尚慧宽,迎接了一群来春游的小学生,他热诚地欢迎孩子们的到来,与他们下棋、游戏,并以自己敏感、机智、善良的心思帮助绰号叫“小白鼠”的城里男孩融入到这群乡村孩子当中,实现了他成人之美的美好愿望。小说不以情节而以意境取胜,那种闲庭落花、禅意幽深、宁静致远的意境被自然地铺排到故事当中,意境、禅境、心境很好地关联于一体,作品在生活的自然流动中完成对人性美好的颂扬,对一个小场景、小瞬间的感觉都捕捉得非常精致到位。小说《豆子熟了》则关注了从农村进城的男孩豆子的故事,豆子在城里同学老杨的优越感面前表现得不卑不亢,以自己的淳朴和善良将乡村清新的情感带入到城里孩子中间。特别是通过种豆子、烤豆子与大家分享了劳动的喜悦、回归自然的美好。在老杨面部受伤自卑之时,善解人意的豆子主动做了许多怪物面具,邀请大家戴面具来参加烤豆子大会,进而温暖老杨受伤的心灵。小说如润物无声的春雨一般,反映出乡间质朴的人性人情之美如何战胜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冷漠与城乡差别观念。另外,马三枣的短篇小说《晨宝家的驴》华语儿童文学中国故事短篇创作邀请赛铜奖。
詹丽娜的小说《逃离》不同于她以往的都市少女题材创作,而是记叙了一段乡村少年千回百转的心路历程。十四岁的“我”和爸爸妈妈在乡村里过着平静美好的生活,但因妈妈进城打工和对外面世界的强烈向往令父母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妈妈向往城市的生活,爸爸则坚守着放羊人的日子。虽然“我”也一度想逃离山村的生活,但终因舍弃不下爸爸而留下。当妈妈身患绝症、又被人骗尽钱财之时,是爸爸卖掉全部的羊义无反顾地去拯救妈妈。在这一系列的变故中,“我”走向了成长,并且发出了一个男子汉应有的声音!小说笔调唯美、节奏舒缓,充满了自然、质朴纯真的乡土情怀,颂扬了人与人之间不离不弃的情感关怀。
本季度还有三首诗歌发表。佟希仁的《羊肠小道——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一周年所作》透过羊肠小道记录了那段斑驳的历史,其所代表的历史意义也是我们子孙后代难得的珍宝;宋晓杰的《诗歌中的节气》(组诗)书写了“春分”、“清明”的“立冬”三个节气之时所感所思,用清新的诗句将美好的生活与对幸福的追寻作为主旨;于永涛的《世界在安静中行走》刻画了静谧安详的景物,反映出对美好远方的向往。
在丛书出版方面,有三位作家值得提及。葛欣的“阳光女生杜小默”童话系列又出新作《一半国奇遇记》、《卖东西的帮帮鸭》和《水瓶里的爷爷》三册。丛书延续了葛欣一直以来坚持的“有趣味、有温情、有向上力量”创作理念,写出了阳光的、温暖的、童真的,关于生命教育的故事,再加上童话故事那新奇的想象、故事情节合理的发展,富有人文关怀的故事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作者带着爱心和童心去观察孩子们,发现他们的优点,也发现他们的缺点。因为他们是孩子,他们在成长,需要正面的引导,需要心灵的滋养,于是葛欣用这些温暖、夸张而又有趣的故事,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懂得人生道理,特别是在创作中作者加入了更多的幻想性元素,更扩展了孩子的想象力空间。
陈琪敬出版了来自森林的礼物·宝贝的第一套森林系暖阳童话绘本,包括《嗨!蓝格子大象》、《嗨!七彩兔子镇》和《嗨!绿耳朵森林》。绘本的主人公均是来自森林的小动物,他们正如我们身边的小孩子一样,有着种种令人喜爱的天真童趣,纯真烂漫,又有着一些孩子特有的小缺点,这些小缺点常常在集体的充满爱意的力量下得以克服,孩子天性中善良的一面胜出,于是故事划上了圆满的句号。鸭子姐姐多年耕耘于低幼年龄段的童话、绘本创作,深谙幼儿的接受特点,她将自己对儿童满腔的爱意编织成新奇而温暖的小故事,表达儿童心目中的世界,以及儿童与儿童的关系。她的视角独特、感觉敏锐、充满想象力的构思、和风细雨的故事之下闪烁着教育思想的光亮,因此,可以说,这套绘本的审美意义与教育意义并存。
李文明出版了女生励志校园小说“蒋多多日记系列“第一辑之《学霸就是有那么一股劲儿》、《嗨 别嘟着嘴角好吗》、《我是你的好朋友》和《专心才会赢》四部。作者用外视角叙述和蒋多多自述两种方式讲述故事,将孩子日常生活与校园生活的情节再现给读者,还原了当下小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在轻松诙谐中彰显榜样的示范与励志作用,教育意义比较突出。
刘来刚、刘冠宏出版了“动物故事乐园”原创绘本文学丛书系列作品,绘本从性格培养、学会感恩、情绪管理、智慧启蒙、哲学启蒙等几个方面入手,以小动物作为成长故事的主人公,用生活中平凡却又意蕴充实的瞬间照亮儿童生活的本质,帮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完善的情感体验。如其中的《阿碧,你在哪里》讲述了刚刚出生的小蜻蜓和小锦锂成为要好的朋友,他们相约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找到彼此,永远在一起。但是,当阿碧长出翅膀飞走了,等待他们的是永远的分离,故事以淡淡的感伤的结局让孩子们体验成长中的无奈,体验这种无奈则是一个人成熟的必由之路。
另有我省儿童文学作家孙悦的作品《绿豆姑娘》获得第六届“信谊图画书”奖的“图画书创作佳作奖”。《绿豆姑娘》是其以中国的饮食文化为背景构思的“厨房里的童话”中的一部,作者希望通过蔬菜、食物这一类日常食物的角色设定,让小孩子自然接触和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受到美、爱和诗意的熏陶。故事讲述了一个居住在杂粮米柜里的绿豆姑娘,喜欢上了菜篮子里的胡萝卜先生,她通过自己默默地努力,从毫不起眼的小绿豆奋力成长为一个亭亭玉立的绿豆芽,最终和心爱的胡萝卜先生走到了一起的小清新的爱情故事。绘本以大胆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清新的画风,成为这次比赛入围作品中既新颖又让人感动的一部佳作。
综观辽宁当下的儿童文学创作,基本在是文学艺术性的探索与迎合儿童大众阅读之间的两个维度上行走,作家也都找到各自的定位进行着深耕试验,无论是何种角度的表现方式所体现的价值,都期待不偏离“文学”这一总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