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山海有情 共美庄河——多民族文学名家辽宁行”暨《民族文学》2025“两个计划”长篇小说改稿会在庄河举行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创作联络部  时间: 2025-05-15

​​

  5月13日,由《民族文学》杂志社与辽宁省作家协会、庄河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山海有情共美庄河——多民族作家辽宁文学实践活动暨《民族文学》2025两个计划长篇小说改稿会在大连庄河启动。启动仪式由省作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主持,《民族文学》主编陈亚军,庄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功利出席会议并致辞。

  参加会议的还有大连市政府办公厅副秘书长王帅章,大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继海,庄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世广,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副部长刘绪良。彭学明、林雪、陈仓、红日、王开、陈贺文、吕军等多民族作家,姜鸿琦、孔庆武等辽宁选派作家及庄河市作家代表部分文学爱好者参会。

  “文学之乡”迎来多民族作家采风

  参加本次活动的作家除汉族外,还有土家族、瑶族、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哈萨克族《民族文学》杂志社主编陈亚军在启动仪式致辞中表示,《民族文学》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学阵地作为中国唯一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刊物创刊40多年来,共有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六种文字版,始终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己任,以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培养和扶持少数民族作家为宗旨,承担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助力民族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双重使命。庄河是满族、回族、蒙古族、朝鲜族等17个少数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又是东北第一个中国“文学之乡”,将多民族文学名家辽宁行和2025“两个计划”长篇小说改稿会选在庄河举办正是以文学为精神纽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

  中共庄河市委副书记、市长孙功利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实践活动汇聚全国多民族文学名家,搭建一座扎根人民、书写时代的桥梁,是庄河被授予中国文学之乡”又一件促进文学事业发展多民族文学交融的大事喜事。庄河市委、市政府将以“三个聚焦”推动文学赋能经济发展:一是聚焦多民族文化交融,深入挖掘满族、朝鲜族等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文学+非遗”“文学+文旅”等品牌,让《民族文学》成为“庄河故事”走向全国的重要载体;二是聚焦创作生态培育,依托“育才图书室”和大学城资源,建立常态化作家驻留机制,培育本土文学梯队;三是聚焦产业协同发展,力争将文学创作与清洁能源、海洋经济、文旅康养等“六大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水乳交融,以文学之光照亮“山海共美”的现代化海滨城市新图景。

  庄河作者与文学名家面对面

  启动仪式后,《民族文学》杂志社和文学名家与庄河作者一起谈。座谈会由《民族文学》主编陈亚军主持。

  辽宁省作协党组书记、主席周景雷表示,从脉上讲,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大批文人把延安成熟的文学经验、理念、理论带到东北,奠定了辽宁当代文学发展的基础,辽宁成为社会主义文艺和共和国文学的成形地,涌现了许多代表性作家和经典作品。从文学资源上讲,辽宁有红色“六地”和新时代“六地”,创作资源丰富。从文学批评上讲,作家在创作时要考虑四方面因素:一是作家的创作要实现与时代的互动。文学具有人民性,只有通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才能获得创作灵感和经验;文学要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其评价标准一定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首先要考虑社会效益,才能直抵人心。二是作家的创作要突出主题性。前不久省作协提炼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牛河梁红山文化、山乡巨变、工业文学等十个主题,辽宁的作家在创作中关注这些指导性主题。三是作品要具有地域的辨识度,要聚焦作者的精神原乡。四是要提升文化原创力。作家要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寻找原创力,还要在相同的素材的情况下寻找独特的写作路径。

  之后,与会作家彭学明、林雪、陈仓、红日等围绕文学的时代表达、作家生命体验与时代生活的碰撞等话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作家们表示,新时代的写作应不断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不断注意语言的锻造,不断实现题材创新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用独特的笔触描绘人民的奋斗与梦想,借创新的表达形式突破传统的束缚,让文学作品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民族文学》刊发“庄河行”专辑

  在庄河期间,作家们先后参观了风电陆上集控中心、大连融科储能有限公司、大连富谷集团现代渔业生态园区养殖车间,听取企业发展情况介绍;参观了黑岛甲午海战遗址、八路军挺进东北登陆地、王家镇历史展室等,追忆先烈英勇事迹,传承红色文化;走进海王九岛,参观智慧海岛指挥中心,感受海岛风情,体验渔家文化质朴;参观了蛤蜊岛非遗传承体验馆,调研庄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民族文学》杂志社分别在步云山创作基地、王家镇、《庄河记忆》编辑部组织了作家改稿会。我省作家王开、潘洗、孔庆武提交了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等作品参与改稿。

  本次实践活动后,每位受邀作家将以庄河市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革命文化、民风民俗、经济社会发展等为主题创作散文、诗歌等作品,与庄河市作者所撰稿件共同形成“庄河行”专辑,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初)择期在《民族文学》汉文版刊出。(周晓楠)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