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刘顺是个屌兵。
但刘顺的屌兵历史却在十点二十八分戛然而止了。
十点二十八分之前刘顺一直在泡病号。刘顺泡病号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连队的正常军事训练突然停了,百十来号人被派去整天跟营区后面的那个烂泥塘子较劲。据说,这是因为前些日子首长来团里视察时,指着那个烂泥塘子问是怎么回事。当时团长赶紧向首长汇报,说这个烂泥塘子只刮着了营区的边,不归我们管辖。首长虽然什么话都没说,但意味深长地剜了团长一眼。于是,连队第二天就接到了去挖烂泥塘子的命令。
刘顺可不想把力气用在烂泥塘子上,他认为上面既然把军事训练都停了,自己当然就应该趁机放松一下了。于是,刘顺郑重其事地向班长告病。班长的脸一如既往耷拉得老长,刘顺知道班长坚决不相信他有病,但刘顺不在乎,他根本就没打算让班长相信。刘顺说有病只不过是给班长提供一个理由,让班长拿去当话把儿应付上下。刘顺感觉自己这样已经很地道很够意思很给班长面子了,所以见班长那张脸一直耷拉着不肯往回收,心里就有点不耐烦,说得了班头,我连话把儿都给你准备好了,你还在这儿跟我装啥深沉?再说了,你就不怕我去把那个烂泥塘子搅浑了?班长这才费劲把脸收短了些,说刘顺咱俩可说好了,你给我老实待着不许离开营区!刘顺笑着拍了拍班长,说放心。
刘顺和班长是同年兵。刚当兵时他俩还旗鼓相当,刘顺军事技术好,班长做细小工作好,两人都很受重视。说实话,那时刘顺并没把班长放在眼里,看他整天就知道抢拖把刷厕所花心思做细小工作,一到军事训练就露怯,心里就对他很是不屑。但没想到后来班长进步噌噌地快,先是当上了五好战士,紧接着又入了党,然后就当上了副班长,迅速把刘顺远远地落在了后面。班长当副班长那会儿,刘顺还不服气,仗着自己军事技术过硬,没少给副班长上眼药。直到副班长升任了班长之后,刘顺才彻底没了脾气。眼下是他俩当义务兵的最后一年了,不出意外的话,班长在年底就能转成志愿兵继续留在部队干,刘顺则毫无疑问要光荣退役解甲归田了。
早饭后,刘顺的确先老老实实地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认真体会了一番压床板的滋味,挺受用。特别是想到这会儿别人正撅着屁股挖那个烂泥塘子,想到班长脸耷拉得老长想收也收不回去,就越发地得意。
但还不到一个小时刘顺就有点躺不住了,心里一拱一拱的,总惦着那套单兵电子信息系统,特别想翻身起床去鼓捣那玩意儿。也难怪,设备到手还没等刘顺把它摆弄熟呢,就让那个烂泥塘子给搅和了。就像打电子游戏正来劲儿的当口咔嚓一声断电了,那才叫一个沮丧。但刘顺毕竟是老兵了,这些年也修炼出点定力了,所以虽然心痒难耐,但一想到自己现在是抱病之身,一想到以抱病之身去整训练课目有点太装,就生生把这点心思给压制下去了。
呸,刘顺狠狠地啐了自己一口,犯贱!
僵直地躺了一会儿,刘顺猛然想起班长那句“你给我老实待着不许离开营区”,精神头立刻冒出来了。对呀!我为什么不趁机出去溜达一圈呢?走!刘顺腾的一下坐起身,三下五除二换了身便服,躲着人眼悄没声地溜出了营区。
2
从调出的监控录像上看,刘顺扑向那女孩儿的时间,正好是十点二十八分。
监控录像显示的情形是这样的:那女孩儿突然出现在镜头中,头也不回地径直向马路中间跑去。此时,刚好有一辆车开过来,直冲那女孩儿撞了过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刘顺冲进了镜头。只见刘顺整个人箭一般地弹射出去,一把拽住了女孩儿,两个人同时重重地摔倒在了地上。几乎同时,车轮紧贴着他俩的身体碾压了过去,整个过程真可谓惊险至极。
起初,指导员找刘顺问话时,刘顺还死活不承认,一口咬定自己那天病了,说自己可是一直老老实实在床上躺着休息来着,不信可以去问班长。结果指导员就板起了面孔,问刘顺士兵证在不在身上。刘顺说在。指导员让他拿出来瞧瞧,刘顺这才发现口袋里的士兵证居然没了踪影。
刘顺有点发蒙,脑袋里嗡的一声,心想这下坏菜了,呆在那儿一时不知该怎么圆话儿了。
指导员却露出了笑容,掏出刘顺的士兵证拍到他手上,说刘顺你行啊,做了好人好事还不留名,让人家媒体好找。
刘顺说不……不是……
指导员说什么不是,士兵证都掉到现场了还想抵赖?何况旁边还有目击者呢。
刘顺一听吓了一跳,怎么还有目击者?
指导员说,那个目击者看见你把女孩儿救下之后,一边照看昏迷的女孩儿一边让他帮忙打120,等120来了之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离开了现场。
刘顺听着脸竟一直红到了脖根儿,傻着眼儿直愣愣地看着指导员。
指导员见状乐得不行,说刘顺没想到你平时吊儿郎当的,动起真章来还真行,临了临了弄出这么大个动静。这下行了,你小子行了,咱连队也行了!
刘顺没听懂,干咂巴了几下嘴巴一句话也回应不上来。指导员倒不用刘顺回应,自顾自兴奋地搓着手满地乱转,说接下来就是我的事儿了!看我怎么操弄这事儿!然后又意味深长地冲着刘顺说了句,你小子就等着瞧好吧!
3
刘顺成人物了。谁能想到从十点二十八分的那一刻起,刘顺突然就从一个泡病号的屌兵变成了一个先进人物了呢。
最意外的当然是班长。开始班长怎么也不相信,跑去找指导员求证说,不会是弄错人了吧?刘顺那天明明生病躺了一整天没出过营区呀。
指导员看了班长一眼问,谁能证明他没出去过?
班长说那倒没……没人,那天我们全班都去挖泥塘了。
那不得了,指导员说,你又没在旁边看着他,你怎么就能断定他一直躺在那儿没出去过呢?
班长愣愣地想了一会儿说,反正我就觉得这不像是刘顺干的。
怎么不像?指导员问。
刘顺这人吧,班长说,思想有点落后,从来不愿意做细小工作,也没见过他做啥好人好事。
这就更说明问题了,指导员说,这说明人是会改变的,说明我们连队开展的美好心灵活动是卓有成效的!
班长说指导员你不知道,刘顺根本就不积极响应连队的美好心灵活动。重阳节我们班去敬老院搞活动时,刘顺净在边上说怪话。人家擦玻璃吧,刘顺说千万别把玻璃擦太干净了,今天还不定来多少拨人呢,大家高抬贵手给别人留点吧。人家给老人擦身子吧,他又说一到重阳节老头老太太就不够用,那么多单位都赶这天来抢老头老太太,一个人儿还不得被擦好几遍?他这些言论在新兵中造成的影响特别不好……
好了好了,指导员打断班长说,这些情况我都了解,你以前已经汇报过了。然后认真地问了班长一句,看起来你对刘顺成见很深呀。
我对他是有成见,班长说。
就是说,你到现在都不相信刘顺能做出这样的好人好事,到现在都不相信刘顺是能改变的?
不相信,班长说,我对他太了解了。
那好,指导员打开电脑说,你看看这段视频吧。
由不得班长不相信了,视频里的那个人千真万确就是刘顺!班长的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嘴巴张得老大,半天也合不拢。
怎么样?指导员问,这回相信了吧?给你讲过多少回了,不要把战士看扁了……
指导员,刘顺撒谎!班长气呼呼地指着视频中那个身手矫健的刘顺说,我就知道他根本就没病,他就是不想去挖泥塘,成心偷懒耍滑泡病号!
说话不要带个人成见!指导员有点不高兴了。
我不是带个人成见,我……班长憋了憋还是照直说了,指导员,我要向你反映刘顺违反纪律的情况。那天刘顺跟我请假时我就怀疑他是装病,我知道他这人自由散漫惯了,所以特意强调不许离开营区,没想到他还是跑出去了。就算他在外面做了好人好事,那违反纪律也不能不处理吧?
我说你到底是怎么回事?指导员终于火了,哎,我就不明白了,你是班长,你班里出先进人物最该高兴的是你,怎么别人没事你反倒跑来横挑鼻子竖挑眼?为什么?就因为你对刘顺有个人成见?还是你这个当班长的本来就是武大郎开店?
我……班长一下子瘪茄子了。
指导员犀利地盯住班长说,看来我还真有必要提醒你一下。你是连里的骨干,也是你们这茬兵里干得最好最有前景的,你应该清楚连队出个先进人物不容易,应该清楚出先进人物对咱们这样的基层连队意味着什么。所以,我要求你,必须消除个人成见,彻底转变对刘顺的态度。从现在起,积极主动配合宣传刘顺的先进事迹,不许再散布任何类似的不利言论!
是!班长赶忙应声答道。
4
刘顺心里乱七八糟的,像极了“忐忑”那俩字儿,上不上,下不下,就在中间那么悬着。
连日来,连刘顺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撒出去了多少谎。其实刘顺并不是成心撒谎,他起初只是不想说出全部事实。结果媒体见他不愿意多说,再联系到他做好事不留名的举动,就理解为低调。对低调的人就得改变采访方式,媒体于是不再要求刘顺自己讲述事情经过,改为问答,由记者猜测过程中的种种细节,让刘顺确认事实。
一开始刘顺很紧张,生怕自己回答问题时出什么纰漏。但很快他就适应了,刘顺不笨,知道哪些问话该回答,哪些问话不该回答,也知道什么时候该回答“是”,什么时候该回答“不是”。之前,刘顺怎么也没有想到当众撒谎竟是这么容易的一件事儿,他自己根本就不用费心编造事实,有的是人替他编。那些媒体人和领导个个热情洋溢,谁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推断他的行为,刘顺只消对他们的推断回答“是”或者“不是”就行了,之后立刻就会有人替他把事实完善起来。而且,刘顺完全不用担心这里面会有什么漏洞,因为他们随便哪个人都比自己高明,经人家手摆弄出的事实绝对符合逻辑,绝对经得起推敲。
总算把这乱哄哄的阵势给应付过去了,刘顺刚想松口气,就发现这口气卡在了嗓子头,再也无法松开了。刘顺这才觉出,先前为了掩盖真相当众承认下来的那些事实,已经无可救药地把自己推入一个更大的麻烦之中。现在,自己已经成了一个焦点人物,一个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从车轮底下救人的英雄了。刘顺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亲手把自己给陷害了。接下来,刘顺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眼下,那女孩儿还一直昏迷着,医生说她是在摔倒时头部着地,造成了颅脑挫裂伤,至于什么时候能醒过来,医生一时也说不准。
但她终有一天会醒过来的,刘顺心里想。于是,刘顺开始失眠,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即便睡着了,也净做一些莫名其妙的梦。大多数梦里刘顺都是在到处寻找东西,也不知道到底要找什么,反正好像是特别重要的东西。只是刘顺总也没办法找到那东西,所以心里总是焦躁不安,即便醒了也老半天都缓不过劲儿来。
不出所料,麻烦果然就接二连三地来了。
先是连队决定树立刘顺为“美好心灵活动标兵”。为了把刘顺的先进事迹宣扬出去,连队开始在群众中广泛搜集刘顺的好人好事,指导员还在全连大会上号召大家主动提供刘顺的事迹线索。自打那以后,刘顺就觉得大家看他的眼神儿都不对了。有一次吃饭,刘顺让炊事员添点菜。刘顺喜欢吃辣,从前每次见辣菜都多要半勺,后来不用张口炊事员就会主动给他添上了。但这次炊事员不仅没给他添,还怪模怪样地看了他一眼。这事如果搁在从前,刘顺肯定就发火了,但现在不行了,人家一个眼神儿就把刘顺给摁在那儿了。
接着,指导员亲自来参加他们班的班务会,动员大家认真挖掘刘顺的美好心灵,引导大家回忆刘顺都做过哪些好人好事。这是最令刘顺绝望的时刻,战友们轮番发言讲刘顺的好话,他们讲的那些事有的刘顺的确是做过,但做得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好,而有些事刘顺连听都没听说过。比如说刘顺军事技术过硬这没错,但说他天天帮战友练军事技术就过分了。还有,刘顺偶尔是会讲讲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但说他主动对大家进行美好心灵教育就说大了。最让刘顺目瞪口呆的就是班长了,班长竟然说他母亲做手术时,刘顺曾经往他家里寄去了五百块钱,而且说得声情并茂。当时刘顺都听蒙了,怎么了这是?刘顺无限悲哀地想,他们可都是跟自己朝夕相处的战友啊,谁还不知道谁?怎么就豁得上往死里去说呢?刘顺不是不喜欢听表扬,平时他总嫌自己得到的表扬太少,动不动就跑到班长面前嬉皮笑脸地主动申请表扬。刘顺当然知道表扬好,只是他受不了这样毫不留情的严重表扬,太严重了,严重得刘顺这张脸都没地儿搁了。作为资深屌兵,刘顺的扛批评能力历来是他引为自豪的强项,他习惯了批评。倒是这种劈头盖脸不容分说的表扬,让刘顺觉得实在是承受不了。刘顺使了半天劲儿才想起了那句话:当面表扬等于近距离杀人。对了,就是这句话。眼下,刘顺的感觉就跟这句话说的一模一样,他分明看见全班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把刀子,大家争先恐后地轮番上前来捅他,一刀一刀地捅,直捅得他遍体鳞伤,鲜血横流……
再往后就是连里决定召开“美好心灵活动先进事迹报告会”,让刘顺准备在全连大会上做先进事迹报告。刘顺的报告稿是指导员亲自动笔写的,里面写的那些事迹真是太生动了,看得刘顺几番热泪盈眶,感动得一塌糊涂。直到放下手里的报告稿,刘顺才反应过来那里面说的都是自己。那里面当真说的都是自己吗?刘顺疑惑地望着指导员。
怎么样?指导员很有成就感地笑着问,挺感人吧?然后就满怀希望地对刘顺说,下面就看你的了。这样,你先把材料熟悉几遍,酝酿酝酿感情,然后我再一段一段地给你进行辅导。争取一炮打响!
指导员,刘顺吞吞吐吐地说,有些事……
没关系,指导员很善解人意,说别担心,写在这里面的事实都是经过组织上筛选认定的,一点问题都没有。见刘顺还是直愣愣地看着自己,指导员又说,刘顺你应该这样想,任何典型都不是个人的荣誉,而是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有行为规范,典型就是行为规范的榜样。这样想,就可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要把那么多的优秀品质都集中在一个先进典型的身上了。我这样说你就明白了吧?
刘顺点点头,觉得自己似乎是听明白了。
这就对了,指导员说,刘顺你不要有任何思想负担,尽管放心大胆地讲。
听倒是听明白了,但真要放心大胆地在全连大会上讲,刘顺还真挺为难。尽管有指导员在一边辅导着,刘顺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情绪总是不够饱满,调门也不那么高亢,情感表达更是不到位。刘顺知道自己心里发虚底气不足,很难进入指导员所要求的那种理想状态。眼看报告会就要开始了,指导员急,刘顺也急。一想到还得应付那么大的一个场面,刘顺就想打退堂鼓。但刘顺心里明白,到了这个份上已经容不得他刘顺打退堂鼓了,何况指导员已经明确流露出准备给他改志愿兵的意思,他只能硬着头皮往下走,走哪算哪了。
报告会那天,上台的那几步对刘顺来说就像万里长征那么长。刘顺觉得脚沉得像戴着镣铐,整个身子如赴刑场般僵硬滞重。站在台上,刘顺只能机械地念着手里的稿子,把指导员费心辅导的声调起伏、表情变换、动作配合统统忘了个一干二净。整个过程中,刘顺几乎一直没抬过头,只有在念到给班长家里寄去五百元钱时,才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班长一眼。刘顺看见班长神态自若,正听得入神。再接着往下念时,刘顺就发觉自己的舌头比刚才利索多了。
掌声雷动。待掌声都热烈半天了,刘顺才想明白这些掌声是送给自己的。晕晕乎乎地走下台,刘顺刚回到宿舍就一头栽倒在床上了。
这回,刘顺可是真的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