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省作协“播撒文学的种子——文学照亮生活•公益大讲堂”走进调兵山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24-09-09

  9月7日,由辽宁省作协、省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辽宁文学院主办,铁岭市作协调兵山市文联、调兵山市作协承办的“播撒文学的种子——文学照亮生活公益大讲堂”在调兵山举行。这是省作协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文学服务基层、赋能辽宁振兴的系列活动之一。

  辽宁省作协小说委员会秘书长沈阳市作协副主席万胜《不一样的小说》为题作了精彩讲座。省作协创联部部长周晓楠铁岭市作协主席许迎坡调兵山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宋庆生参加活动。调兵山市作协会员及文学爱好者12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调兵山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柴宝侠主持。

  万胜,中国作协会员,辽宁省作协会委员,小说委员会秘书长,沈阳市作协副主席。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山花》《作家》等文学期刊,多部作品被《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并收入年选。出版长篇小说《北窑》《王的胎记》《灵魂鸟》,长篇报告文学《瀚海筑梦—彰武治理沙漠纪事》。荣获第四、十一届辽宁文学奖。任电视剧《刘老根5》编剧,小说作品被改编电影《兴风作浪2》,现任职沈阳城市学院副教授。

  在主题讲座中,万小说语言、主题、故事、人物等方面的同质化问题,通过形象生动的案例分析,耐心细致地讲解创作者要如何避免写出同质化小说,指出要写好开头的第一句,开头写好了小说就成功一半了同时强调故事不是小说,一篇故事的结束刚好是小说的开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独一无二的,小说创作也要出新、出彩,写出独具特色的个性魅力,引起读者的共鸣。讲座之后,万胜还与现场听众进行了互动交流,回答了文学爱好者在小说写作上的困惑,增强信心,鼓励创作。省作协向调兵山作家及文学爱好者赠送了百余册书。

  此次“播撒文学的种子——文学照亮生活•公益大讲堂(走进调兵山)”让基层作家、文学爱好者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以下为听众感想摘编:

  张靖万胜老师的讲座,从小说的主题语言人物塑造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不一样的小说应具有的特质,讲座既有自己的创作经验心得,又有优秀作品的列举,让我们受到启的同时,也能进行比较反思。在我看来,这堂讲座既是对写作的引领,也提供了文学鉴赏的思路。所有“不一样”都是为“一样”的目标努力——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套用万胜老师“故事结束了,而小说写作才刚刚开始”这句话,我们也应该领会一节优质的文学公益大讲堂结束了,而我们的创作才刚刚开始。

  袁华这次公益大讲堂活动让我受益匪浅,收获颇丰。万胜老师关于小说语言、选材和结构等方面的论述,对我启发很大。我是一名工作在矿山文学爱好者,通过这次学习,我信心倍增,进一步认识到只要坚守一颗热爱文学的初心,认真学习,悉心耕耘,就一定能写出好作品。我一定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立足矿山,笔耕不缀,多创作一些有思想有温度的作品,为繁荣兵山文化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丽万胜老师从多年的创作和教学经验出发,结合小说和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从语言、主题、故事的同质化入手,指出保持小说中的个性化写作的重要性。侧重观察生活原型,从生活原型中塑造、挖掘、提取人物形象,以故事为手段,在场景、对话、情节、细节中挖掘个性,找到共性的价值观。从而引发一个既符合逻辑陌生的境界。万老师的讲座像一只大手帮我推开一扇大门。在生活的同质化中探究和训练思考问题的能力,坚持独特视角是我以后写小说中应重视的问题。

  郭冉鑫非常荣幸能有机会参加本次公益讲座。万胜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亲切质朴,不仅开阔了我的文学视野,也使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文学力量。万胜老师向我们深入讲解如何能写出“不一样的小说”,给了我一定的创作灵感,令我深受启发。总体来说,本次讲座令我受益良多,未来非常期待有更多机会能够参加类似精彩活动。

  刘延红万胜老师以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告诉我们,要写出《不一样的小说》,必须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是从作者的角度思考,二是从读者的角度思考。万胜老师强调好的小说要有新鲜感,要有阅读性,要有价值,要克服同质化。并且重点讲了语言同质化、主题同质化、故事同质化、人物同质化四个方面问题。万胜老师还以马尔克斯《百年孤独》为例说明了小说开头的重要性。他用朴实的语言,生动的讲解给我们文友带来了一场文盛宴。

  陈柏清没有与名家交流前,不知道自己写的东西差在哪里,面对面与名家交流对个人能力的提升非常快,解决困惑有的放矢使走在文学道路上的基层作者,更加坚定了脚步,心心向往,开始走向文学殿堂。这是文学的一道橘色的光。我因为写散文多,所以不会塑造小说人物。万胜老师要观察生活,向生活学习,要多读小说,向书本要答案,向勤奋要成果,这令我豁然开朗,一下子有了信心,明确了方向。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