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中国作家协会负责人就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奖答记者问
来源:中国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07-10-25
  中国作家网消息 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日前揭晓,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和外国文学翻译等七个奖项共有32位作家、诗人、理论评论家和文学翻译家获此殊荣。日前,记者就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颁奖问题,采访了分管这一工作的中国作家协会负责人。
  问: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奖一共有7个奖项开评,听说共有32位作家获奖。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答:蒋韵的《心爱的树》等5篇作品,获得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范小青的《城乡简史》等5篇作品,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朱晓军的《天使在作战》等5部作品,获得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田禾的《喊故乡》等5部作品,获得全国优秀诗歌奖;韩少功的《山南水北》等4部作品,获得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李敬泽的《见证一千零一夜——21世纪初的文学生活》等5部(篇)作品,获得全国优秀文学理论评论奖;许金龙译大江健三郎著的《别了,我的书》等3部作品,获得全国优秀文学翻译奖。(名单另发)
  问:能简单介绍一下鲁迅文学奖的历史以及本届评奖的基本情况吗?
  答:以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鲁迅命名的这一文学奖项,是为鼓励优秀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作品的创作,鼓励优秀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而设立的,是我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大奖之一。
  鲁迅文学奖始创于1997年。第一届鲁迅文学奖评选范围,是1995—1996年间的作品,此后改为每三年评奖一次。第二届评选范围,是1997—2000年间的作品,第三届评选的,是2001—2003年间的作品,本届(第四届)评选的,是2004—2006年间的作品。
  鲁迅文学奖的评奖工作,一直在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的领导下进行。本届评奖于2007年9月底启动,至2007年10月17日完成评奖工作。10月28日,中国作家协会将与绍兴市人民政府在鲁迅的家乡浙江绍兴联合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
  问:能否介绍一下本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的指导思想及评奖过程?
  答:本届鲁迅文学奖评选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坚持少而精、宁缺毋滥的原则,评选出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
  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的评奖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征集推荐作品阶段,时间为2007年8月21日—9月21日。在这一阶段,由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向中国作家协会的各团体会员单位、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以及全国各大文艺报刊社、出版社发出推荐作品的征集通知,希望他们广为推荐参评作品。征集工作得到了这些单位的有力支持,许多团体会员单位的党组、作协主席团、出版单位的领导专门召开会议,研究推荐事宜。9月21日,征集阶段结束。共征集到有效参评作品1113件,其中中篇小说 230件,短篇小说224件,报告文学125 件,散文杂文169件,诗歌143件,理论评论164件,翻译作品58件。
  第二阶段是筛选审读阶段,时间为2007年9月26日—10月5日。我们按照京外人士占1/3以上的原则,组成专家组,对报送推荐的作品集中审读,进行初步的筛选。此时正值十一长假,筛选小组的同志们牺牲了节假日休息,其敬业精神是很令我们感动的。通过筛选,每一个奖项都提出备选篇目20—22篇,推荐到评委会,进入终评。
  10月8—15日,为评奖的第三阶段即终评阶段。各奖项的评委会分别集中,先学习《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修订本)》以统一思想、明确标准、严格程序、申明纪律,随后,进入评奖。按照《条例》要求,为避免遗珠之憾,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获得评奖委员会半数以上委员同意,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20—22篇(部)作品之外,增添备选篇目。为此,首先进行的,是进入终评的增补程序。诗歌、散文杂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理论评论等奖项,都有1-2篇(部)作品增补进来。此后的一周时间里,各奖项评委在认真细致阅读评审的基础上进行无记名投票,评选出了获奖作品。其中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和理论各5(篇)部,散文杂文4部,翻译3部。获奖作品均获得了2/3以上评委的赞同票,符合《条例》要求。有两个奖项未能评满,散文杂文只有4部,翻译奖只有3部作品获得2/3以上票数。由此也可看到这次评奖的严肃性。
  问: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第一,注意导向,坚持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评奖标准。
  鲁迅文学奖的评奖,文学界关注,社会上关心。我们的评奖结果,在文学界具有倡导作用。因此,无论是筛选工作还是终评工作,我们都要求评出导向、评出水准、评出公平公正的好风气。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特别建议评奖委员会,要关注那些时代精神高昂,践行“三贴近”、讴歌人民伟大业绩、富有理想、追求美好生活的好作品。要注意把那些能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作品选出来。以此激励文学家积极投身讴歌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活动,体现广大作家与社会共同进步、与人民一起前进的风貌。
  第二,严格遵循《评奖条例(修订本)》,照章办事,一丝不苟。
  《鲁迅文学奖评奖条例》从鲁迅文学奖设立以来,不断吸取评奖的经验教训,经过了多次修订。每一次修订都使评奖条例有所完善。比如我们规定评委会构成中,每一届评委必须更新1/2以上,京外评委占评委总数的1/3以上。这次的修订本,又要求评委年龄一般不超过70岁,规定了增补进入终评篇目的办法(要有3名评委联名提议,获得半数以上评委同意方可增补),还就以结集参评的作品的年限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以结集参评的作品,应在评奖年度内出版且出版年月前三年内的作品应占全书字数的2/3以上,方有参评资格)。这一届评奖,特别强调遵循《评奖条例(修订本)》的严肃性。我们强调,《条例》是应该不断修订、完善的,但经过修订通过的《条例》,就要严格执行。本次评奖就是按照修订后的《条例》进行的。我认为,这是增加一个奖项权威性和公正性必不可少的条件。
  第三,严肃评奖纪律,廉洁自律,公平、公正、公开。
  大家知道,任何一个评奖,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这是它得以取得社会公信力的基础。因此,严肃评奖纪律,完善评奖制度,是本届评奖工作的重要话题之一。
  我们多次组织评奖参与者学习《条例》,强调评奖纪律,希望参与者自重自爱,共同维护鲁迅文学奖的声誉。
  我们实行《评奖条例(修订本)》规定的“评委名单公开、评委会评语公开制度”,今天提供给各位的,就有本届评奖工作的评委会名单和评委会评语。
  我们执行了回避制度。《评奖条例(修订本)》第7款第3条规定:有作品参评的评委会成员,或系参评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参评作品推荐单位的负责人等一切有可能影响评奖公正的人员,必须回避。根据这一原则,我们发现已经确定的评委会名单中,有7位评委所在的出版社、杂志社有作品入围,当即做了调整,把他们调离该评委会。同时,原评奖办公室主任蒋巍同志因有和徐华合作的长篇报告文学《丛飞震撼》参评,主动要求辞去了评奖办公室主任职务,评奖办公室副主任彭学明发现自己用笔名秦春发表的报告文学《两地书,母子情》被推荐参评后,也主动把作品撤回,退出评选。
  鲁迅文学奖评奖办公室以对评奖负责、对作家负责的态度,重视评奖中反映的问题。有的与被反映人的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联系,得到他们的明确答复,及时处理或澄清了相关问题。
  问: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总体上看,这些作品,主旋律突出,关注新生活,讴歌新时代,体现了3年来广大作家、文学工作者与时代共同进步、与人民血脉相连的精神风貌。比如党益民的报告文学《用胸膛行走西藏》。为了讴歌西藏线上埋葬的数千个筑路和护路英雄的英灵,他36次穿越西藏,为此才有了这部感人的作品。而朱晓军写的《天使在作战》,充分体现了报告文学的战斗性,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敢于秉笔直书,是很有震撼力的作品。王树增的纪实文学《长征》和黄亚洲的诗歌集《行吟长征路》。这些作品或叙事宏大、波澜壮阔;或直抒胸臆、微妙精细,都为我们提供了精神的鼓舞和历史的思考。
  这些作品,表现了变革时代社会精神生活和人民情感世界的嬗变,展示了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的时代风貌。范小青的《城乡简史》以精巧构思,凸现了当代城乡变革中人性的复杂性;潘向黎的《白水青菜》,则以精巧的笔致,书写了当代人道德选择上的反思与抉择;李浩写的《将军的部队》,写了不可忘怀的历史的和人生的回望;蒋韵的中篇《心爱的树》写的是经历风雨的爱情;田禾的诗集《喊故乡》,是在现代文明进程中爆发的热烈而深沉的乡村谣曲……请原谅我只能在自己的阅读视野中列举这些作品。他们用多彩的笔触,反映了当代中国人的心灵历程,成绩是显著的。
  这些作品,显示了三年来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致力于艺术探索和创新的努力。这次的获奖作品,在风格的多样、艺术表现的特色方面是突出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的作者郭文斌,是宁夏青年作家群的一员,上一次鲁迅奖,宁夏的石舒清以《清水里的刀子》引人注目,因此获奖。这次郭文斌仍然身手不凡,评委会认为,郭文斌以“优美隽永的笔调描述乡村的优美隽永,净化着我们日益浮躁不安的心灵。” 诗人林雪以诗集《大地葵花》呈现了她的诗风变革。而韩少功的散文集《山南水北》呈现了他沉潜生活多年的思考与感悟。南帆《辛亥年的枪声》则把审美情感与智性审视融汇,拓展了中国散文的审美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概括,是我个人的读后感而已。虽为评奖工作的负责人,我不可能看完7个奖项的全部作品。因此我的概括尽可能吸取了各个评委会的评语,但仍只能算是管中窥豹而已。有很多好作品也不可能一一提及。此外,我认为,获奖作品尽管从众多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并非完美无缺。一本获奖图书里所选作品,也存在着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因此,在做好评奖工作的同时,开展健康的文学批评,以推荐佳作、改进不足,也是非常必要的。
  问:听说颁奖典礼将在浙江省绍兴市举行,是吗?
  答: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的颁奖,在北京人大会堂小礼堂举行;第二届颁奖,在绍兴举行,那时我们就和绍兴市委市政府有过很好的合作;第三届颁奖活动,在深圳举行,选择一个改革开放的前沿颁奖,凸显了鲁迅文学奖的时代特色,应该说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第四届颁奖活动,又选择了绍兴,因为这里是鲁迅的故乡,因为绍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盛情邀请,也因为绍兴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鼓舞。现在,颁奖典礼以及配套的各项活动都在紧张筹备中。
  最后,我要说的是,感谢新闻界的朋友长期以来对中国作协工作和鲁迅文学奖的支持和关注。当前我们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我相信,在各位的支持下,我们的鲁迅文学奖评奖颁奖活动一定会得到广泛积极的宣传,大家在文学界共同营造团结和谐、昂扬向上的良好氛围,多出精品,多出人才,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学的大发展大繁荣,为迎接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而贡献力量!
2007年10月25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