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诗人宋晓杰、哑地作品研讨会在沈阳召开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08-05-09

  本网讯 4月20日,由辽宁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辽宁日报》文艺部、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诗人宋晓杰、哑地的作品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举行。
  应邀参加此次作品研讨会的学者、批评家有《人民文学》主编韩作荣,《作家》主编宗仁发,诗人、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王小妮,批评家、海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敬亚,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何言宏,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文学博士何平。辽宁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主席刘兆林,辽宁省作协创作研究部主任、《当代作家评论》主编林建法,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赵慧平,《辽宁日报》编委、诗人丁宗皓,诗人林雪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宋晓杰、哑地是近年来辽宁文学界较活跃的、有创作实力的青年诗人,举办此次研讨会的宗旨,就是为扶植、激励青年诗人的诗歌创作,推动辽宁文学界的诗歌创作繁荣。研讨会上,专家学者们根据多年理论、实践探索的经验,结合当下中国诗坛状况,对二人创作的特点与不足,提出了各自的看法,评析深入透辟,意见真诚肯切。
  会上,诗评家徐敬亚在谈到当今诗评的整体状况时指出,应该将诗歌批评家还原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应该怀着尊敬的、平等的、平行的心情来阅读诗歌。在阅读宋晓杰的诗歌作品时,从中能看到北方人的性格、北方人的观念和北方的景色在诗人心中的沉淀,感到一种普希金式的抒情风格。徐敬亚认为中国诗歌到了新世纪,有了蓦然回头的姿态。经过了现代、后现代种种先锋性的实验,中国诗歌界过去的种种,如激烈的、冷静的、残酷的语言的实验和生命的危机感消退了,而一种徐缓的、平静的,甚至是笨拙的、朴素的一些东西在螺旋性上升似地回归到起点。这些特点在宋晓杰诗歌作品中表现的比较明显。宋晓杰的诗在对待自然、对待自我上都是坦诚的,她的诗歌节奏是徐缓的、自述的。在缓慢的自述和内心的波纹当中有着普希金式的忧郁。同时她的诗作也展现了一种松驰的生存和观察。同时他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他认为宋晓杰的诗作如果放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期的话,这些诗是第一流的作品。然而时间过去了二十年,再来看这些诗时,就会发现它的局限。他认为最可怕的诗就是像诗的诗,而宋晓杰的诗里恰有一些这样的因素。同时,他提出了“诗是一种自我拯救术”的观点,即诗人用诗所发出的一种语言方式来拯救自己的生命和内心,他认为如从这一点来说,宋晓杰对诗的体验是站在中国比较前沿的位置上的。在写作技巧上,他认为宋晓杰对诗的处理极其地细,她能把诗写得行云流水,而且她已经有了自己的节奏和语感。在操作层面上,她的技术已经圆熟了,在内容上,她的诗与她自己之前的诗作比起来越来越与世界多了和解,少了纠葛。诗人王小妮在谈到宋晓杰的作品时指出,她的诗作中总是夹杂着一些意外,而恰是这些违背常理的意外才饱含着诗意。知道自己该如何写作是写作的敌人,写作者应该时刻挑战自己,克服自我的重复。韩作荣认为宋晓杰的诗作总体显得比较开阔、从容,感性丰盈,心思细密。宋晓杰能够在诗作中充分地将自己的心灵、感受表达出来,有很强的主观性。刘兆林首先认为,这次诗歌研讨会的形式很好。他说,打个不高明的比喻,在文体形式中,小说像饭,不吃就会饿;散文像菜,不吃营养不全,吃饭也不香;诗歌则像酒,酒是生活中很高的需要品,日子过得特别好的人才能常喝酒,有喜事才喝酒,所以懂诗和爱诗的人,是精神境界、生活需求比较高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我对诗人和诗评家一直心存敬意。而宋晓杰和哑地的诗是有诗意的,所以我比较喜欢,虽然我不懂诗,但朴素地直觉感到,没有诗意的小说、散文和诗都不能算优秀作品,现在有不少诗是没诗意的。小说、散文写得没有诗意不能算好的小说、散文,诗写得没有诗意就不成其为诗了。诗里没有真情,哲学深度再深也不能打动人。
  谈到哑地的诗作,宗仁发指出,诗人与现实总是有一种紧张的、抵抗的关系,哑地的诗作就具有这种缓解紧张的意味,在描写内心时,为灵魂找到一个还原的处所。宋晓杰的诗歌是关注生活应该是什么样子,哑地的诗歌是关注生活是什么样子。徐敬亚认为哑地的诗歌语言已经达到了一种纯粹的境地,将语言稀释到了一种直白的地步,诗已经不像诗了,但却用这种语言表达出了自己的想法。在其诗作中也含有杂质,一种混杂的语言表达与思想同存于一首诗中,无法衔接、匹配,甚至后一句的出现能立刻破坏前一句的深韵。哑地对生活的一些发现深不可测,他的诗作也值得期待。(李桂玲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