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周兴华:慨而有思的悲悯情怀
来源:辽宁作家网 | 作者:  时间: 2014-10-13
  在一次很偶然的机会里,结识了党存青。于是,他赠我新近由白山出版社出版的《党存青短篇小说选》。依我的习惯,对别人赠书,总要浏览一下,对存青的书自然也不例外,读后觉得这本小说在某种角度上还有点意思。不久前,他邀我为他的作品写点什么,于是我把作品找出来重新读了一下。对于像他这样一位刚刚步入文坛的比较年轻的作者来说,不太长的时间就写了这么多作品实在是不小的收获。可以这样说,党存青的小说,无论就题材的选取,题目的锁定,内容的梳理,主题的提炼,乃至布局谋篇和叙述、描写,都显示了作者潜在的创作才能。看得出,他以一种平和的心态讲述着他心目中的中国故事。
  读完他的作品,可以推断,他曾经有过“知青”经历,否则,他不可能写出对农村生活如此熟悉的作品。那是一个特殊的历史年代,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留下终生难忘的记忆。正是凭借这一点,作品中才有了“那些年,那些事”,而这些作品占到本书将近一半的篇幅。可见,那段生活对作者有多么重要。这些作品集中到一点,表达了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所发出的人生感叹。从中可以窥视出他可贵的生命意识和悲悯情怀。生命意识,表明他对人的尊重,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把握和审视,表明他对生命个体的热爱,在那个“不把人当人”的时代,有了这种感受,该是何等可贵。这或许正是促使他创作这些作品的原初动力。悲悯情怀,是他内藏于人心的对人的一种同情和关爱。同情之心,人皆有之。对那些处在特殊年代里的底层的人,能有如此的同情之心,实在是令人敬佩、值得赞许的。有了这种情怀,必然要反映他的作品中来,即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时,禁不住要自然流露出来。正是有了这种写作姿态,他的作品才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也就是所说的“接地气”。悲悯情怀实际上是人文精神的一种具象化。这种思维一旦进入作品,就化为一种观照世界的动力。正是凭借这一点,作者把自己或喜或悲,或痛或乐的人生,同那些生活在农村的百姓真正融合起来,使自己的作品如此真真切切。可以这样说,能不能直面现实,怎样直面现实,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考验,对作家更是一种考验。在我们过去读过的文学作品中,那些有着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品,常常会给我们留下极深的印象,古今中外都是如此。譬如我们读唐诗,忘不了杜甫的“三吏”“三别”,忘不了“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这样高度评价;我们读鲁迅,会被《故乡》、《祝福》、《孔乙己》等小说以及《纪念刘和珍君》、《为了忘却的纪念》等杂文而深深感染,忘不了“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痛切感受。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创作精神和方式,将永远留在文学园地里。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弘扬这种精神。从这点来说,党存青所写这些作品,路子走对了。尽管他在写作上仍处在成长阶段,某些方面还不够成熟,但对这一点,即敢于和善于面对现实,面对现实生活,发出人生感叹,这就是很可贵的了。
  “那些年,那些事”,做为小说集的第一辑,集中写了那个特殊历史年代里的事情,那些事情又折射出那个时代里的人是如何生存的,写出了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
  作品中可以看出这样几个层次的人和他们大致的生活轨迹。这里有农村的基层干部,包括大队支部书记、大队长、会计、民兵连长、妇女队长等不同角色的人,有下乡知识青年,他们之中有乡村教师,也有普社员,这里有普通的农民,有老人和儿童,有农村妇女,也有“四类分子”。通过作品的叙述和描写,我们从不同侧面认识了他们。自然,这些人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各自上演着人间的悲喜剧。可以说,。作品实实在在是一种那个年代中国农村的普通人,也是生活最基层的人的真实写照。璧如那篇“买粮”。正值春天青黄不接的日子,古家和家的粮吃完了,面临断坎之虞,眼瞅着孩子要挨饿。于是,他只好起大 早到县城卖血,好换钱买点米。偏偏米价涨了,有些吃不消。他在情急之下只好去找张书记“借粮”。好话说了一堆,到底如愿了。最后叫老婆把钱送过去,按去年秋粮价,占了人家的便宜,把他的心计合盘托出,他的这种算计简直算计出骨头渣子来。这个张书记除了骂了几句,也无计可施。
  那篇“毒局”,写大队干部严福贵和王会计合谋,用王会计相好的,寡妇桂芝勾引张书记,设局败坏其名声,企图把他弄倒取而代之。
  还有“改选”,趁张书记“进班”之机,严福贵改选党支部,事先算计几个党员,如何投他的票,自以为得计,但结果令所有人吃惊,一场张罗白费力气。
  “洪水”一篇,写得很委婉,可一看作品就很清楚,水库塌坝,洪水冲走好几个人,完全是书记指挥失当,没及时撤人造成的。这场悲剧的根源是以人的牺牲为代价。这样的领导人简直太离谱了。而那个年代,瞎指挥、乱出点子的事时有发生,给人民群众造成的损害是不可估量的。
  “好人”一篇,写到人性的弱点。人性的表现是具体的情景下才能显露其真实的一面。作品中的张书记、礼书记(公社)、杨成明、索景文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即他们对杨成明感冒的不同的心态和做法,写得很成功。
  写基层干部,最根本是集中到一个“权”字。争权夺利,夺利是出发点。在这个背景下的人际关系,当然不会是光明正大的。所以才有了不同花样的勾心斗角。
  作品还把目光投向弱势群体,给他们以深深同情和关爱,这是发自内心的,是一种悲悯情怀的具体展示。可以说,有的作品真正写到了人性深处。比较典型的 “魏伯”和“秦爷”。魏伯主动承担责任,把“偷粮食”的柱子搭救了,保护了。这个孩子够苦的了,跟寡妇妈艰难度日。魏伯对他的同情完全出于人的良知。可结果却因此被戴高帽子游街。对这位老人,你不由得尊崇他。秦爷,则是以生命为代价守护羊群的老人,当你读到秦爷与羊一起被河水冲走时,不仅为这位老人的高风亮节而扼腕叹息。
  还有些作品,是写农村青年婚姻的,写得也很真实,如“儿媳”、“离婚”、“小芹”。小芹式的婚姻在农村里很有代表性。还有“心愿”,写的为保护学生而牺牲的知青马俊,他的人格令人景仰。
  除此,还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写错误批斗“四类分子”彭秀的“死罪”。
  这些作品可谓各有千秋。总之,本书第一辑这些作品还是作者初试锋芒,还不够完美,给人一种“未完成”的感觉。究其原因,恐怕还是把握和认识生活的能力未达到一定的高度。对生活,要有个积累、认识和消化的过程。作者在这方面的工夫还未完全到位,这就便某些作品沿停留在生活表层,而没有直正写到深处。有的也试图从人性角度来写,但终究没找到有效突破口。对生活的概括,还没有抓住带有普遍性的内在相连的东西。更明显的一个问题,作品还缺乏必要的铺垫、暗示和大量的生活细节。其实,要使作品写得好看,缺少细节是不会成功的。缺少这些因素,就会使作品过于简略而不够深沉。文学是靠审美功能来感染读者心灵的,所以它是灵动的。缺乏灵动或不够灵动,就会消解作品的感染力。对一个刚刚起步时间不长的创作者来说,在写作时也在所难免,也是不能苛求的。
  这个问题到了第二辑,即“世间百态”里,可以说开始解决了,这些作品不仅视野开阔,进入了生活的深层,表现出作者概括生活的能力随着创作水准的提高而提高。和第一辑的共同之处,就是仍然延续着现实。正如作者所立篇目,他写的是“世间百态”。这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即通常所说的“社会转型期”所表现出的种种气象。作者善于捕捉瞬间感受,正是源于日常积累,可谓慨而有思,不吐不快,于是就有了这“世间百态”。
  总体来看,这一辑的作品还是上了个档次的,无论叙事,还是写人,乃至结构故事,都有自己的整体构想。
  在阅读中,我更看重作品中的这几篇:“王记酒家”、“拍戏”、“别无选择”、“名片”和“人间正道是沧桑”。
  “王家酒家”,依托酒馆前后变化,写了当代城市青年的精神状态,很有现实意义。其可贵处在于,作者笔下的人物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很想在有为之年自己去闯,去干自己想干的事,而不是依赖父母和家庭。“啃老”是当今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的出现有其社会原因和文化背景。作品中的小双、玉环姐弟二人,不愿在父母营造的环境里过日子,而是走自立人生,去闯,去打拚,这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小双虽然在同学蔚文帮助下复习功课,准备复考,但最终去了一家企业上班;姐姐玉环这个“剩女”,也离开了家。对他们的未来,作品未作判断,可以这样说,他们还是很有前程的,作品结尾,老王头把酒店幌子摘下,又换上“王记小吃铺”,很是意味深长。
  “拍戏”这篇作品,现实感更强。作品写“我”与朋友阿词因拍戏引发的一场交往,进而引发出人生感慨。“钱”!都是因为这个字招致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和庸俗化,可谓入木三分。因为它,朋友翻脸,夫妻反目。作品靠实实在在的内容去感动人,而不是凭空说教,从而揭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性往往因为经济利益而被扭曲,出现精神嬗变。这正是一种人间悲剧。很可惜,许多人对此尚不清醒。殊不知,越是在这种情势下,越应当守住道德底线。作品给人以启示,也令人警醒。
  “别无选择”写某大公司搞了一个大项目,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于是想把下属的服装厂卖掉而引发出一系列矛盾。上下级之间、领导和群众之间,企业和政府之间都出了矛盾。公司头头把服装厂长常青提为公司副总,想逼他就范。常青认为自己不能干伤天害理的事,毅然宣布辞职。作品真实写出了常青的心理挣扎,既令人同情,又引人思索。还有,作品中为获取外贸订单而发疯似地喝酒,也是很真实的,即符合生活逻辑,又有了认识价值。
  这辑里的作品,大致上都有个故事链,所以情节进展都很清晰,首尾呼应也十分得体。这里的人物,写得也比较到位。“元良的故事”里的元良,把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人生经历写得淋漓尽致:有过“辉煌”,也有过“暗淡”,最后为了生活,选择当上了出租车司机。“我”正是由“打的”的偶然机遇,才接触到了昔日的老同学,是巧合,也是生活的必然。大千世界,令人感慨系之的是永远写不完的人生。
  作品里有些篇幅有明显的“反腐”倾向,这也很有意义:“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一篇应该说写得还是不错的。所以有一定品位和价值,就在作品跨出了一般刑事案件侦破的程序,而是把主要情节集中展示为人的心理,以及围绕不同阶段人物心理活动而带来的一些生活细节。其中,“我”的细致,精于观察,冷静处事,处变不惊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夏科长的正直无私,王书记的原则与灵活,都写得好;即使反面人物,也没有脸谱化,而是给他们充分暴露的时间。“人间正道是沧桑”,其实还是鞭挞私利,从这点出发来完成自己叙述的。作品写得很有棱角,有一定个性,包括细节的真实,如“我”在死者房间意外发现那个“笔记本”及类似细节,为作品增色不少。作品中对人物关系的交代,也十分清楚,而且不是任意而为,而是随着情节的发展,一步一步完成的,显得层次清晰,水到渠成。
  “人间正道是沧桑”也是一篇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腐败有感而发的,并且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它不同于那些写官场的作品,而写的是一个基层单位里发生的事情,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有启示人生的价值。
  被称为“反腐题材”的作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有了强劲发展的势头,为整个文艺创作增添了色彩。其中有些作品经改编为影视作品后,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如《抉择》,如《大雪无痕》等等。
  成功的反腐题材作品,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围绕对社会重大问题的深刻思考,对人民群众疾苦的同情与表达,因而它们顺应了历史潮流,有助于社会进步。这样作品会理所当然地受到读者的欢迎。
  从这个角度来说,党存青的某些作品写得也是很合乎创作潮流的,但他又不是去“跟风”,而是有自己的见解,他在小说集第二辑里的有些作品就是最好的证明。尽管他的这些作品或许还有某些不足与缺陷,但他朝这方努力是值得肯定的。同他的创作所一贯坚持的面向现实的内在精神,也是一致的。
  党存青是勤奋的,依照他的创作能力,可以肯定,他还能继续写出他的中国故事,创作出更具光彩的作品来。

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