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作家网原网站入口
周建新:远离乡土创作少温度
来源:辽宁日报 | 作者:  时间: 2015-04-07
    在我40岁之前,家门口仍然是一片庄稼地,农村题材,尤其是城乡接合部的农村,是我重要的创作资源,我熟悉那里的生活,和他们一起悲欢。近10年,从市文联到省作协,工作关系让我远离了乡村,写农村基本上是靠吃老本了。凭印象写,终觉少一些筋道,少一点温度。
     还好,去年的一次采风,让我看到一个新鲜的小平房村,超出了我所有的乡村经验,我突然寻到一种新鲜的感觉。今年开展深扎活动,我没做太多犹豫,就选择了这里。
     昨天下午随省作协主席刘文艳赶到建平县城,这一次,我们要多呆些日子,体验当村民的生活,弥补一下去年浮光掠影的损失。
     接待我们的是村党委副书记林国清。我们是老熟人了,去年初夏就是他领我们参观的村子。进了村子,我们像进了桃花源一般,眼前豁然一亮,小平房村见不到多少平房,该叫小楼房了,尖顶红瓦的二层别墅连绵不断,生活在村里的人们是走在花园,行在公园,住在庄园,空气和水都是甜的,村里大人小孩的脸上,都藏着花朵一样的笑容。
     那一次采风,虽说是浮光掠影,却印象极深,久久难忘。这一次来,就是要挖掘出小平房村发展的精神内核,摆脱自己多年来的创作困惑。
     天刚蒙蒙亮,我们就向着小平房村出发了,一路上,我们喋喋不休地问村里的事情,总想问明白小平房村如何家家富裕,人人幸福。林书记说,村里投入巨资,修桥、筑路、建别墅,修建水、暖、气、下水等基础工程,全都成了村里人的福利。
     进了村子,一路走来,一路风景,村里是花园,村上是果园,进入村子的深处,是公园。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喝的自来水是矿泉水,老人们怡然自得,孩子们笑声爽朗,青壮年在自己喜爱的岗位上,愉快地劳动。
     我们知道,村子里无论是铁矿、选厂还是果园、大棚,全是集体经营,村里的劳力各尽所能地在各个企业里从事着生产和经营。我们随便走进几户人家,随便找几个人谈谈,没有问出村里的巨富,也没有找出村里的穷人。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将要采访傍晚才能有时间的村党委书记钱学余。我想,在未来的作品中,我将会有一个全新的人物原型。

赞0